胶管拉力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914阅读:10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胶管拉力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拉力器,是对现有的胶管拉力器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传统的拉力器是弹簧拉力器,这种拉力器由木质把手和钢丝弹簧所构成。弹簧一般在2~5根范围内选择。该拉力器的缺陷是1、弹簧力过大,锻炼时很吃力,对老年人、妇女和儿童不适合。2、由于是木质把手,发滑,加之弹簧力过大,锻炼时容易滑脱,进而伤人或打坏物品。3、不能卷曲,携带不便。为了克服以上缺陷,人们开发出一种胶管拉力器,它由橡胶管和橡胶把手所构成。该拉力器较好地解决传统拉力器的上述缺陷,但经过实践检验发现仍存在未臻完善之处,具有以下不足1、胶管两端连接处采用圆形扩张球,即橡胶管的一端内塞入扩张球,胶管另一端套在塞有扩张球的一端胶管上,从而使两胶管连接。由于扩张球部位一般在把手位置,手握时,手感不好,因锻炼时需紧握把手,越用力越感觉不适,影响了锻炼效果。2、由于是球形,接触面积小,局部受力大,常而久之,容易使接触部位产生细裂纹,进而在拉伸中迅速扩展在此处撕裂,造成废弃,这是该拉力器使用寿命低的重要原因。3、同样是由于球形,接触面积小,结合不够牢固,是发生脱落的诱因。如何解决上述不足,则是拉力器制造商所面临的设计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胶管拉力器,它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手感差、使用寿命低和结合不牢固等问题。
为了达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胶管拉力器,它包括弹力胶管、弹力胶管之间的连接体,以及把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体是圆柱体,圆柱体的外径大于胶管内径。
在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细节结构中,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所述的圆柱体长度范围为20~40mm。
在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细节结构中,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所述圆柱体直径大于胶管内径范围为3~6mm。
在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细节结构中,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所述圆柱体表面具有点状凸点。
在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细节结构中,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所述圆柱体是实心橡胶、橡胶管、实心软塑料或软塑料管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1、将胶管两端的连接体改进为圆柱体,接触面积增大,接触处受力相应减小,使用寿命提高,结合更为牢固。2、由于连接体为圆柱体,手感好,消除了锻炼中手感不适的现象。3、圆柱体表面制有若干个点状凸点,使胶管与圆柱连接体连接更加可靠,从而避免了胶管脱落现象。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地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胶管拉力器的立体图;图2是
图1中连接处的A-A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胶管拉力器安装套管的实施例。
1、拉力器;2、弹力胶管;3、把套;4、圆柱连接体;5、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
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拉力器用标记1总代表。为了解决胶管连接处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是,将连接体改进为圆柱体4,圆柱连接体4的长度为28mm,直径大于胶管2内径4mm。将上述圆柱连接体4通过设备塞入弹力胶管2一端内孔里,胶管2另一端套入带有圆柱连接体4的弹力胶管2上,从而形成胶管2连接。圆柱连接体4采用实心橡胶、橡胶管、实心软塑料或软塑料管所制成,以保持较好的手感。而弹力胶管2采用橡胶或乳胶制成。
把套3可以装在胶管连接处,由于连接体改进为圆柱体4,手握时,手感好。
为了增强连接体处的连接可靠性,可以在圆柱连接体4表面制有若干个小点状凸点,从而彻底避免脱落。
参见图3,可以安装一套管5,将弹力胶管2规束在套管5内,使弹力胶管2不向外扩张。
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构创意范围内,所进行的添加、改型、替换等,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胶管拉力器,它包括弹力胶管、弹力胶管之间的连接体,以及把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体是圆柱体,圆柱体的外径大于胶管内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柱体长度范围为20~4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者所述的拉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体直径大于胶管内径范围为3~6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体表面具有点状凸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体是实心橡胶、橡胶管、实心软塑料或软塑料管中的一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胶管拉力器,它包括弹力胶管、弹力胶管之间的连接体,以及把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体是圆柱体,圆柱体的外径大于胶管内径。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1.将胶管两端的连接体改进为圆柱体,接触面积增大,接触处受力相应减小,使用寿命提高,结合更为牢固。2.由于连接体为圆柱体,手感好,消除了锻炼中手感不适的现象。3.圆柱体表面制有若干个点状凸点,使胶管与圆柱连接体连接更加可靠,从而避免了胶管脱落现象。
文档编号A63B21/055GK2761213SQ20042009841
公开日2006年3月1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16日
发明者金时代 申请人:金时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