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多功能性的秋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8115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多功能性的秋千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秋千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提供使用者休闲时方便使用的具多功能性的秋千装置,该装置不仅具有座椅及躺椅的型态,更可将顶棚拆下套接在别处而形成吊床的形状。
背景技术
现今的生活愈来愈讲求所谓的多能性,尤其是在生活中所经常能使用的物品,其中,可供人休息的各种设备更是居家不可或缺的物品,然而在现今使用者越来越重视其休闲活动,因此可携带至户外的休闲用品越来越受到使用者的青睐,如座椅、躺椅、吊床甚至遮阳用品,以往消费者购买时上述的物品时,上述的物品就需得均购买,然而在现今房价高涨的时代,普通家庭所能容纳物品的空间逐渐显的不足,且于户外踏青时更不可能携带太多物品,更何况上述所提及的产品均需占掉不小的空间,故,为搭配迎接未来将越来越拥挤的时代,未来使用的物品将有微小化的趋势,若无法缩减其体积时,则有附加的功能性也将为未来的趋势之一,因此发明人基于此远见,因此设计出具多功能性的秋千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使用者休闲时方便使用的秋千装置,不仅具有座椅及躺椅的型态,更可将顶棚拆下套接于别处而形成吊床的态样,以可节省使用者所花费的金钱及避免如先前需购买太多物品而占据太多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具多功能性之秋千装置,包括二支撑架装置,分别位于一第一连接构件的两端,并与该第一连接构件的两端套合衔接,该支撑架装置具有二柱状构件,其中该第一连接构件分别套接于该两支撑架装置的该其一柱状构件上,该二柱状构件于相对应的一端处分别具有一弯折处,且于该端上具有一卡扣装置以结合该二柱状构件,该卡扣装置包括有相搭配之一公扣构件及一母扣构件,在组装时使该端能相互紧靠,该二柱状构件的另一端上分别具有一第一卡扣件,且该第一卡扣件与两端分别具有一连接装置之一第二连接构件可形成一种相对卡制定位的状态;
一椅具装置,主要有一椅背部、一椅座部及一脚靠部组合而成的一椅具装置,且于该椅具装置的该椅背部及该脚靠部均有与一枢接装置连接;一支撑座装置,主要有两ㄇ字型之扶手架及两端分别连结于该二扶手架的两支撑座连接杆,其中该椅具装置系配置于该两支撑座连接杆上;二悬吊装置,连接于该支撑架装置的该第一连接构件与该支撑座装置的该扶手架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和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一种具多功能性的秋千装置,特别是系提供使用者休闲时方便使用的秋千装置,不仅具有坐椅及躺椅的型态,更可将顶棚拆下套接于别处而形成吊床的态样,以可节省使用者所花费的金钱及避免如先前需购买太多物品而占据太多的空间。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图2A为本实用新型柱状结构组装前的示意图;图2B为本实用新型第2A图的2B-2B线剖面图;图2C为本实用新型第2A图的2C-2C线剖面图;图2D为本实用新型柱状结构组装后的示意图;图3A为本实用新型连接装置组装前的示意图;图3B为本实用新型连接装置组装后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卡榫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卡榫结构初始状态的剖面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卡榫结构作动状态的剖面图;图7A为本实用新型椅具装置为座椅态样的示意图;图7B为本实用新型椅具装置为躺椅态样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顶棚为吊床态样的式意图。
具体实施例请参阅图1所示,系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系包括有二支撑架装置10,分别位于一第一连接构件11的两端,并与该第一连接构件11的两端套合衔接,该支撑架装置10具有二柱状构件100、100’,其中该第一连接构件11分别套接于两支撑架装置的其一柱状构件100上,该二柱状构件100、100’于相对应的一端处分别具有一弯折处,以呈现出非完全笔直的态样,其形状如ㄑ的态样;一卡扣装置12(请参阅图2A至图2D所示),包含有一公扣构件120和一母扣构件121,该卡扣装置12分别可搭配于该二柱状构件100、100’的对应位置上,该公扣构件120可为一「T」字型(请参阅图4所示)或鸠型(图中未示)等的态样,而母扣构件121为可搭配公扣构件120置入于内的态样,并于组装接合该二柱状构件100、100’上的该公扣构件120和该母扣构件121时,该二柱状构件100、100’具该公扣构件120和该母扣构件121的另一端(即弯折处的另一端)则可相互紧靠,而位于该柱状构件100上的公扣构件120于扣接于另一柱状构件100’的母扣构件121时,若该母扣构件121为两端开口时(图未画),该公扣构件120可抵触于另一柱状构件100’上,以形成具有一限制位移的功能,或者,也可于该母扣构件121仅设有一端具有开口处,另一端则可形成一第二挡部123,以可限制该公扣构件120于母扣构件121位移量,且在该公扣构件120更可设有一第一挡部122,当该公扣构件120与该母扣构件121接合时,该第一挡部122将会与该母扣构件121接触,即可限制该公扣构件120再往上位移,以完成组装,该二柱状构件100、100’的另一端上分别具有一第一卡扣件101,且该第一卡扣件101与两端分别具有一连接装置14的一第二连接构件13可形成一种相对卡制定位的状态(请参阅图3A及图3B所示),其中,该连接装置14包括有一结合构件140及一第二限位构件141,该结合构件140具有一穿入区1401及穿合区1402之一异形槽1400,该穿入区1401的口径必大于穿合区1402,而该第一卡扣件101系具有一头部1010及身部1011,其中该头部1010的口径大于身部1011,且该头部1010小于穿入区1401,而身部1011小于穿合区1402,此外,该第二限位构件141上的一容置部1410及一卡制部1411分别对应于该穿合区1402及该穿入区1401设置,并且该结合构件140与第二限位构件141以一复位部件142接合,该复位部件142包括有一固定栓1420及一弹性组件1421,该固定栓1420自第二限位构件141贯穿并固定该第二连接构件13上,以提供一限位功能,而该弹性组件1421(如弹簧)则穿设于固定栓1420尚且位于第二限位构件141及固定栓1420的端部间;一椅具装置20,主要有一椅背部21、一椅座部22及一脚靠部23组合而成,该椅具装置20的椅背部21、椅座部22及脚靠部23枢接接合,具有可折叠的功能,其中该椅背部21及椅座部22由一第一枢接轴杆24接合,而椅座部22及脚靠部23则由一第二枢接轴杆25接合,且该椅背部21及脚靠部23更接合一枢接装置30,该枢接装置30主要为一驱动杆31,该驱动杆31之一端枢接于脚靠部23上,而该椅背部21则往下延伸与该驱动杆31交错枢接,并在其枢接处连接有一卡榫结构33(请配合参阅图4所示),其中该卡榫结构33包含有一栓体331,为一旋钮3311底面设置一第一斜面3312及一杆体3313所构成,其中,该第一斜面3312系环绕形成的环型斜面体;该杆体3313设置于该栓体331底面的轴心处,其一端形成一外径稍大的杆头3313a,并套设有一弹簧3314;一座体332,其中央贯穿形成一穿孔3321以配合该栓体331中的杆体3313,且顶部形成一第二斜面3322,该第二斜面3322系环绕形成的环型斜面体,并配合可囓合该栓体331中的第一斜面3312;一导引座333,其顶部自上表面内凹而形成一凹槽3332,而其底部延伸出一连接杆3331,该连接杆3331并固接于该椅背部21及驱动杆31的枢接处。参考图5所示,前述的栓体331中的杆体3313系穿过该座体332的穿孔3321,且弹簧3314一端抵掣该座体332的底面,另一端抵掣该杆头3313a,使得弹簧3314的弹力维持该杆体3313向下伸出。再者,参考图6所示,该栓体331中的第一斜面3312囓合该座体332中的第二斜面3322,且以某一特定方向旋转该栓体331的旋钮3311,则可透过斜面提升旋钮3311的位置,造成杆体3313抵抗弹簧3314的弹力而向上缩。前述的座体332及导引座333具有使得座体332底面与导引座333的凹槽3332形成一导引信道的相对位置,以提供容置一导轨334,且该导轨334可于该凹槽3332中做相对的滑移,当导轨334处于定位时,该栓体331中的第一斜面3312系囓合该座体332中的第二斜面3322,且弹簧3314维持该杆体3313向下伸出而穿过该座体332的穿孔3321,使得杆头3313a嵌入导轨334中之一穿孔3341,藉以造成导轨334的定位。若需进行导轨334的位置调节时,旋转该栓体331的旋钮3311,栓体331中的第一斜面3312及座体332第中的第二斜面3322会相互推挤而提升旋钮3311,使得杆体3313上缩而脱离导轨334中的穿孔3341;接着使导轨334于该凹槽3332中做相对的滑移并释放旋钮3311,弹簧3314会再次压掣该杆头3313a向下抵触导轨334的上表面,直到导轨334中的另一个穿孔3341’抵达对应栓体331的杆体3313位置,杆体3313会由弹簧3314的弹力而自动嵌入导轨334的穿孔3341’,而完成位置调节。前述的座体332及导引座333,系分别固设于一U型件3333,而具有固定的相对位置,该U型件3333(图中未画)并连接至该驱动杆31及该椅背部21的枢接处上。该U型件3333系一具有容置该座体332及导引座333的框体,因此,使得座体332底面与导引座333的凹槽3332形成一导引信道,以提供容置一导轨334,且该导轨334可于该凹槽3332中做相对的滑移,且于滑移的过程中该枢接装置30也将一并被带动,使该椅具装置20可行成座椅的态样或躺椅的态样(请参阅图7所示);一支撑座装置40,主要有两ㄇ字型的扶手架41及两端分别连结于该二扶手架41的两支撑座连接杆42,且该扶手架41的相对两侧边可设有一加固杆410,以强化整体的刚性,其中该椅具装置20系配置于该两支撑座连接杆42上,且该椅具装置20的第一枢接轴杆24更是延伸至与该加固杆410接合;
二悬吊装置50,连接于该支撑架装置10的第一连接构件11与该椅具装置20,其中,该悬吊装置50系具有一第一悬吊构件51及一第二悬吊构件52,且该第一悬吊构件51的二端均具有第一结合部510,而该第二悬吊构件52的二端均具有第二结合部520,该第一悬吊构件51及该第二悬吊构件52的其中一端第一结合部510及第二结合部520分别可搭配设置于该扶手架41的两第二卡扣件411上,而该第一悬吊构件51另一端的第一结合部510与第二悬吊构件52另一端的第二结合部520系可衔接于该第一连接构件11的二悬挂构件15(如挂勾)上,而当整组装完毕后,于椅具装置20上放置椅垫等物品即完成本实用新型之一使用型态;一顶棚60,可设置在该支撑架装置10上,其包括有一毯状构件61,其为方形的态样;两第一固定组件62,系设置于毯状构件61一不相邻的两侧边,并可分别套接于该两支撑架装置10的另一柱状构件100’上,以形成具有遮阳效果顶棚60,其中该毯状构件61搭配第一固定组件62的两端均设有一容置空间63,并可使该第一固定组件62置入于内,且该容置空间63的毯状构件61上具有至少一对穿透孔64,系可贯穿于该容置空间63,并使已置入该容置空间63内的该第一固定组件62裸露出来,当该椅具装置20及支撑座装置40拆离于支撑架装置10后,该顶棚60可设于该两支撑架装置10的中间部位,该处系分别设有两套接组件16,系可套接经由该穿透孔64而露出的该第一固定组件62的部分,如此则可形成吊床的使用型态(请参阅图8所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1.一种具多功能性的秋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二支撑架装置,分别位于一第一连接构件的两端,并与该第一连接构件的两端套合衔接,该支撑架装置具有二柱状构件,其中该第一连接构件分别套接于该两支撑架装置的该其一柱状构件上,该二柱状构件于相对应的一端处分别具有一弯折处,且于该端上具有一卡扣装置以结合该二柱状构件,该卡扣装置包括有相搭配的一公扣构件及一母扣构件,在组装时使该端能相互紧靠,该二柱状构件的另一端上分别具有一第一卡扣件,且该第一卡扣件与两端分别具有一可形成一种相对卡制定位的状态的连接装置之一的第二连接构件;一椅具装置,主要有一椅背部、一椅座部及一脚靠部组合而成的一椅具装置,且于该椅具装置的该椅背部及该脚靠部均有与一枢接装置连接;一支撑座装置,主要有两ㄇ字型的扶手架及两端分别连结于该二扶手架的两支撑座连接杆,其中该椅具装置系配置于该两支撑座连接杆上;二悬吊装置,连接于该支撑架装置的该第一连接构件与该支撑座装置的该扶手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多功能性的秋千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公扣构件可为下列任一态样T字型、鸠型,而该母扣构件为可搭配该公扣构件置入于内的态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多功能性的秋千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装置包括有一结合构件及一第二限位构件,该结合构件具有一穿入区及一穿合区的一异形槽,该穿入区之口径必大于该穿合区,而该第一卡扣件具有一头部及一身部,其中该头部的口径大于该身部,且该头部小于该穿入区,而该身部小于该穿合区,此外,该第二限位构件上的一容置部及一卡制部系分别对应于该穿合区及该穿入区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多功能性的秋千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结合构件与该第二限位构件以一复位部件接合,该复位部件包括有一固定栓及一弹性组件,该固定栓自该第二限位构件贯穿并固定该第二连接构件上,以提供一限位功能,而该弹性组件则穿设于该固定栓上,且位于该第二限位构件及该固定栓的端部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多功能性的秋千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椅具装置的该椅背部、该椅座部及该脚靠部枢接接合,且该椅背部及该椅座部经由一第一枢接轴杆接合,该第一枢接轴杆并连接于该支撑座装置上,而该椅座部及脚靠部经由一第二枢接轴杆接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多功能性的秋千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枢接装置上更设有一卡榫结构,主要包括有一栓体,其底面环绕形成一环型斜面体,且该栓体底面轴心处设置一杆体;一座体中形成一穿孔,以容置该栓体中的该杆体可滑移于其中,且顶部环绕形成另一环型斜面体,以囓合该栓体中的斜面体,使得该栓体旋转时,两斜面体可相互推斥,而提升该栓体位置,且该栓体及该座体共同设置一弹簧,使得该弹簧会维持该栓体的该杆体向下压掣;一导引座中于顶部表面内凹形成一凹槽,而其底部更可延伸出一连接杆,以固接于该椅具装置上;一U型件,其具有一容置该座体及该导引座的框体,使得该座体及该导引座可利用该U型件而相互衔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多功能性的秋千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卡榫结构可搭配一导轨,以可在导轨上改变其姿态的调整及固定,且该导轨上更具有复数个穿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多功能性的秋千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架装置上可设有一顶棚,该顶棚包括有一毯状构件,其为方形的态样;两第一固定组件,设置于毯状构件一不相邻的两侧边,并可分别套接于该两支撑架装置的另一柱状构件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具多功能性的秋千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毯状构件搭配第一固定组件的两端均设有一容置空间,并可使该第一固定组件置入于内,且该容置空间的毯状构件上具有至少一对穿透孔,可贯穿于该容置空间,并使已置入该容置空间内的该第一固定组件裸露出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具多功能性的秋千装置,其特征在于于该两支撑架装置的中间部位分别设有至少一套接组件,可套接经由该穿透孔而露出的该第一固定组件的部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多功能性的秋千装置,本实用新型中可依照使用者不同的需求,改变本创作的使用型态,如,可将座椅经由一枢接装置的驱动而形成躺椅的态样,更可将座椅拿离后,将顶棚拆下套接于该左支撑架及该右支撑架的中间部位,以形成吊床的状态。
文档编号A63G9/00GK2754687SQ20042011576
公开日2006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19日
发明者刘宗信, 刘鑫祖, 刘祖坤 申请人:基胜工业(上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