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杆体的吸震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8389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尔夫杆体的吸震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尔夫杆体的吸震结构,特别是关于一杆体的内部设置一轻质吸震材,以吸收及阻隔击球震动的吸震结构。
背景技术
公知高尔夫杆体结构,如美国专利第3,313,541号“具强化玻璃纤维杆体的高尔夫球杆(Golf Club Including Reinforced Fiber Glass Shaft)”、第4,023,801号“高尔夫球杆及其制造方法(Golf Shaft and Method ofMaking)”、第4,135,035号“复合积层的高尔夫球杆(Laminated ComnositeGolf Club Shaft)”、第5,437,450号“高尔夫球杆及其制备方法(Golf ClubShaft and Process of Preparing Same)”等发明专利,请参照图1所示,其包含一杆体10、一杆头20及一握柄30。该杆体10呈长管状,其一端供结合该杆头20,及其另一端供结合该握柄30。该杆体10选择由高弹性变形系数(C.O.R.)的材料制成,例如由数层碳纤维预浸布卷绕叠层而成。如此,使该杆体10本身具有高度可挠性。该杆头20可用以打击高尔夫球。该握柄30则可供打击者的手部握持。
在击球时,该杆头20产生击球震动,击球震动经由该杆体10上传至该握柄30。在击球震动上传过程中,该杆头20、杆体10及握柄30依序吸收一部份上传的击球震动。然而,另一部份尚未吸收的击球震动则由该握柄30传递至打击者的手部。结果,对长时间击球的打击者而言,由于平部握持该握柄30且持续接受击球震动,因此不但手部容易产生不适感或麻木感,亦会影响打击准确度,严重时甚至造成打击者的手部受伤。基于上述因素,确实仍有必要进一步改进上述高尔夫杆体的吸震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尔夫杆体的吸震结构,其吸收及阻隔一杆头产生的击球震动,使本发明具有增加吸震效果及握特舒适度的功效。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高尔夫杆体的吸震结构,其包含一杆体及一轻质吸震材。该杆体设有一管壁及一内部空间,该杆体的一端可供结合一杆头,及其另一端供结合一握柄。该轻质吸震材容设于该杆体的内部空间内,并至少部份贴接于该管壁。藉此,该轻质吸震材可用以有效吸收及阻隔由该杆头产生及上传至该杆体的击球震动。
本发明还提出另一种高尔夫杆体的吸震结构,其包含一杆体,其设有一管壁及一内部空间;及数个吸震材,其容设于该杆体的内部空间内,由此该吸震材用以吸收及阻隔由该杆头产生及上传至该杆体的击球震动。
本发明的特点和优点如下本发明的高尔夫杆体的吸震结构,其中一杆体的内部适当设置至少一轻质吸震材,以吸收及阻隔一杆头产生的击球震动,使本发明具有增加吸震效果及握特舒适度的功效。
本发明的高尔夫杆体的吸震结构,其中一杆体的内部设置数种轻质吸震材,以提供不同阻尼系数吸收一杆头产生的击球震动,使本发明具有增加吸震效果及握持舒适度的功效。
本发明的高尔夫杆体的吸震结构,其中一杆体的内部设置一轻质吸震材,该轻质吸震材具有一中空部,该中空部的内周面形成数个凸点或数个凹点,以吸收及分散一杆头产生的击球震动,使本发明具有增加吸震效果及握持舒适度的功效。
本发明的高尔夫杆体的吸震结构,其中一杆体的内部设置至少一轻质吸震材,该轻质吸震材具有数个抵接周面及数个缓冲凹部,以形成多段式吸震结构,使本发明具有增加吸震效果及握持舒适度的功效。
本发明的高尔夫杆体的吸震结构,其中一杆体的内部设置数个轻质吸震材,各二相邻该轻质吸震材之间分别夹设一间隔件,以形成多段式吸震结构,使本发明具有增加吸震效果及握持舒适度的功效。


图1为公知高尔夫杆体的组合立体及局部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高尔夫杆体的组合立体及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高尔夫杆体的吸震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高尔夫杆体的吸震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高尔夫杆体的吸震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高尔夫杆体的吸震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高尔夫杆体的吸震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高尔夫杆体的吸震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高尔夫杆体的吸震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10为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高尔夫杆体的吸震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11为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高尔夫杆体的吸震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12为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高尔夫杆体的吸震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13为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的高尔夫杆体的吸震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10、杆体 11、管壁 12、内部空间20、杆头 30、握柄 40、轻质吸震材40’、轻质吸震材 40a、轻质吸震材40b、轻质吸震材40c、轻质吸震材40d、轻质吸震材40e、轻质吸震材41、中空部 41’、中空部 411、凸点42、抵接周面 43、缓冲凹部 50、间隔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特征、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将特举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照图2及3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高尔夫杆体的吸震结构包含一杆体10、一杆头20、一握柄30及一轻质吸震材40。该杆体10呈长管状,其一端供结合该杆头20,及其另一端供结合该握柄30。该杆体10设有一管壁11及一内部空间12。该管壁11选择由高弹性变形系数(C.O.R.)的材料制成,以便使该杆体10本身具有高度可挠性。例如,该杆体10较佳由数层碳纤维预浸布卷绕叠层而成,或由适当的金属、合金材料一体制成。该内部空间12用以容置该轻质吸震材40。该杆头20可选自公知的铁杆、木杆或推杆型的杆头结构,其用以打击高尔夫球。该握柄30由橡胶等弹性材料制成,其可供打击者的手部握持,以便进行挥杆或推杆。
请再参照图2及3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轻质吸震材40较佳取材自发泡合成材料(foaming synthetic resin),另亦可取材自其它树脂材料,例如橡胶、热塑性弹性体(thermo-plastic elastomer)、聚氨酯(PU,polyurethane)、尼龙(nylon)、聚丙烯(polypropylene)、ABS树脂(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氯乙烯(vinyl chloride)或其它高分子吸震材料。该轻质吸震材40较佳选择直接射出成型形成在该杆体10的整个内部空间12内。
请再参照图2及3所示,当使用本发明的高尔夫杆体进行击球时,该杆头20打击高尔夫球,因而同时产生击球震动。该杆头20的击球震动经由该杆体10向上传递。在击球震动上传过程中,该杆头20及杆体10的管壁11可吸收一部份上传的击球震动,同时该轻质吸震材40有效地吸收剩余的击球震动。由此,有效避免击球震动传递至该握柄30。对长时间击球的打击者而言,手部握持该握柄30将不致产生不适感或麻木感,如此可确保打击准确度,并减少手部受伤机率。
请参照图4、5、6及7所示,其揭示本发明第二、三、四及五实施例的高尔夫杆体的吸震结构。相较于第一实施例,第二、三、四及五实施例的轻质吸震材40可进一步形成一中空部41,以提供较大的吸震调整裕度。如图5所示,该中空部41可选择容设另一轻质吸震材40’,该轻质吸震材40’可由不同材料制成或由不同致密度的相同材料制成,由此提供不同阻尼系数的复合吸震效果。如图6所示,该轻质吸震材40的中空部41的内周面可选择形成数个凸点411或数个凹点(未绘示),以提供分散击球震动的吸震效果。如图7所示,该轻质吸震材40的中空部41’的内周面可选择形成具凸、凹变化的波纹或螺纹,以提供分散击球震动的吸震效果。
请参照图8所示,其揭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高尔夫杆体的吸震结构。相较于第一实施例,第六实施例的轻质吸震材40在外周面交互排列形成数个抵接周面42及数个缓冲凹部43。该轻质吸震材40可经由该抵接周面42抵接该杆体10的管壁11,并吸收该杆体10所传递的击球震动。该缓冲凹部43用以间隔各抵接周面42,因而使该抵接周面42形成多段式吸震结构。
请参照图9、10及11所示,其揭示本发明第七、八及九实施例的高尔夫杆体的吸震结构。相较于第一实施例,第七、八及九实施例的轻质吸震材40可选择预制成型为一柱状单元,再嵌入该内部空间12内,并利用黏着剂固定于适当位置,该轻质吸震材40的柱状单元至少形成在该杆体10接近该杆头20侧的内部空间12内,以便在该杆体10接收该杆头的击球震动初期,用以即时吸收击球震动。再者,如图10及11所示,本发明可同时嵌设使用数个轻质吸震材40a、40b、40c、40d,40e的柱状单元,该轻质吸震材40a、40b、40c、40d、40e的柱状单元分别由不同材料制成,或由不同致密度的相同材料制成,由此提供不同阻尼系数的复合吸震效果。如图10所示,该杆体10可由下而上排列设置阻尼系数低、中、高、中、低(或高、中、低、中、高)的轻质吸震材40c、40b、40a、40b、40c(或40a、40b、40c、40b、40a);或如图11所示,杆体10亦可由下而上排列设置阻尼系数低、中、高(或高、中、低)的轻质吸震材40e、40d,40c、40b、40a(或40a、40b、40c、40d、40e)。通过不同排列方式以提供适当的复合吸震效果。
请参照图12及13所示,其揭示本发明第十及十一实施例的高尔夫杆体的吸震结构。相较于第七实施例,第十及十一实施例同样使用数个轻质吸震材40a、40b、40c的柱状单元,其亦由不同材料制成,或由不同致密度的相同材料制成。该数个轻质吸震材40a、40b、40c之间相互间隔一距离,并可通过一黏着剂(未绘示)固定于该杆体10的内部空间12内。如图13所示,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的各二相邻的轻质吸震材40a、40b、40c之间则分别利用一间隔件50相互区隔,由此形成多段式的复合吸震结构。再者,如图13所示,各轻质吸震材40a、40b、40c的柱状单元亦可适当选择设置图4至8的不同吸震结构,例如形成该中空部41、由该中空部41容设不同轻质吸震材40’,或由该中空部41的内周面形成凸点411,由此分散击球震动,以利提升吸震效果。
如上所述,相较于公知高尔夫杆体的杆体10仅能以该管壁11本身吸收由该杆头20上传的击球震动等缺点,本发明通过在该杆体10的内部空间12容设该轻质吸震材40,其确实可有效吸收该杆头20产生的击球震动,因此本发明确实能相对增加吸震效果及握持舒适度。
虽然本发明已以具体实施例揭示,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发明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专利涵盖的范畴。
权利要求
1.一种高尔夫杆体的吸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杆体,其设有一管壁及一内部空间,该杆体的一端可供结合一杆头,及其另一端供结合一握柄;及一轻质吸震材,其容设于该杆体的内部空间内,并至少部份贴接于该管壁,由此该轻质吸震材用以吸收及阻隔由该杆头产生及上传至该杆体的击球震动。
2.如权利要求1的高尔夫杆体的吸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吸震材取材自发泡合成材料。
3.如权利要求1的高尔夫杆体的吸震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轻质吸震材取材自橡胶、热塑性弹性体、聚氨酯、尼龙、聚丙烯、ABS树脂、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氯乙烯、高分子吸震材料。
4.如权利要求1的高尔夫杆体的吸震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轻质吸震材直接射出成型形成在该杆体的内部空间内。
5.如权利要求1的高尔夫杆体的吸震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轻质吸震材形成在该杆体的整个内部空间内。
6.如权利要求1的高尔夫杆体的吸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吸震材另形成一中空部。
7.如权利要求6的高尔夫杆体的吸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吸震材的中空部容设另一轻质吸震材,该另一轻质吸震材选择由不同材料制成,以提供不同阻尼系数的复合吸震效果。
8.如权利要求6的高尔夫杆体的吸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吸震材的中空部容设另一轻质吸震材,该另一轻质吸震材选择由不同致密度的相同材料制成,以提供不同阻尼系数的复合吸震效果。
9.如权利要求6的高尔夫杆体的吸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吸震材的中空部的内周面另形成数个凸点,以提供分散击球震动的吸震效果。
10.如权利要求6的高尔夫杆体的吸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吸震材的中空部的内周面另形成数个凹点以提供分散击球震动的吸震效果。
11.如权利要求6的高尔夫杆体的吸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吸震材的中空部的内周面形成具有凸、凹变化的波纹、螺纹,以提供分散击球震动的吸震效果。
12.如权利要求1的高尔夫杆体的吸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吸震材在外周面交互排列形成数个抵接周面及数个缓冲凹部,该抵接周面抵接该杆体的管壁并吸收该杆体所传递的击球震动,该缓冲凹部用以间隔各抵接周面,使该抵接周面形成多段式吸震结构。
13.如权利要求1的高尔夫杆体的吸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吸震材预制成型为一柱状单元,再嵌入该杆体的内部空间内,并利用黏着剂加以固定。
14.如权利要求13的高尔夫杆体的吸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吸震材的柱状单元至少形成在该杆体接近该杆头侧的内部空间内。
15.如权利要求13的高尔夫杆体的吸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同时嵌设使用数种轻质吸震材的柱状单元,以提供不同阻尼系数的复合吸震效果。
16.如权利要求15的高尔夫杆体的吸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吸震材的柱状单元分别由不同材料制成。
17.如权利要求15的高尔夫杆体的吸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吸震材的柱状单元分别由不同致密度的相同材料制成。
18.如权利要求13的高尔夫杆体的吸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同时嵌设使用数个轻质吸震材的柱状单元,且各二相邻该轻质吸震材之间分别利用一间隔件相互区隔以形成多段式的复合吸震结构。
19.一种高尔夫杆体的吸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杆体,其设有一管壁及一内部空间;及数个吸震材,其容设于该杆体的内部空间内,由此该吸震材用以吸收及阻隔由该杆头产生及上传至该杆体的击球震动。
20.如权利要求19的高尔夫杆体的吸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数个吸震材之间相互间隔一距离。
21.如权利要求19的高尔夫杆体的吸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数个吸震材之间相互接触。
22.如权利要求19的高尔夫杆体的吸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数个吸震材通过黏着剂固定于该杆体的内部空间内。
23.如权利要求19的高扬夫杆体的吸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吸震材另形成一中空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尔夫杆体的吸震结构,其包含一杆体及一轻质吸震材。该杆体设有一管壁及一内部空间,该杆体的一端可供结合一杆头,及其另一端供结合一握柄。该轻质吸震材容设于该杆体的内部空间内,并至少部分贴接于该管壁。由此,该轻质吸震材可用以有效吸收及阻隔由该杆头产生及上传至该杆体的击球震动。
文档编号A63B53/04GK1820808SQ20051000852
公开日2006年8月23日 申请日期2005年2月18日 优先权日2005年2月18日
发明者陈建同 申请人:楠盛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