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玩具直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0001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玩具直升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玩具领域,尤指一种电动玩具直升机。
背景技术
玩具直升机从面世以来一直为人们所喜爱,为满足消费者需求,玩具厂商不断开发各种直升机模型并进行持续改进,以期制造出一种可稳定飞行并易于控制的玩具直升机。然而,目前流行的电动玩具直升机一般只能正向飞行,不能倒飞,操作模式单一,不能适应市场多元化产品的需求,另外,机身的转向单元一般需要尾电机控制作动,增加了机身的重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操作模式多样化,具有3D功能且螺旋桨单元与尾翼转向单元相互联动,使得机身既减轻重量又能飞行平稳的电动玩具直升机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模式多样化,具有3D功能且螺旋桨单元与尾翼转向单元相互联动,使得机身既减轻重量又能飞行平稳的电动玩具直升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玩具直升机,包括机体和遥控器,所述机体包括螺旋桨单元、机身以及脚架,其中,所述机身包括尾翼转向单元和转向机构,螺旋桨单元、尾翼转向单元和转向机构相互联动。
其中,所述转向机构包括倾斜盘、万向盘、一对叶片活动连杆、三个变向拉杆以及若干个控制拉杆,其中,所述万向盘装设于倾斜盘上,并可在倾斜盘内旋转。所述倾斜盘为120度倾斜盘,其包括盘身和三根由盘身向外伸出的连接臂,所述两两连接臂之间构成120度夹角。转向机构通过叶片活动连杆与螺旋桨单元连接,通过变向拉杆分别与所述伺服器相连接,伺服器通过变向拉杆控制倾斜盘的作动。
所述机身包括陀螺仪、接收盒和三个伺服器,所述伺服器包括左前伺服器、左后伺服器、右后伺服器和尾伺服器,接收盒分别与各伺服器电性连接,陀螺仪与尾伺服器和接收盒电性连接,通过陀螺仪可对尾翼转向单元进行控制。
所述机身进一步包括机身主体、尾体和电机,所述机身主体包括主体架、主轴和主齿轮,所述主轴贯穿主齿轮和螺旋桨单元,所述尾体包括尾杆以及固定于尾杆末端的尾翼转向单元。所述尾翼转向单元包括尾杆连接座及安装于其上的尾翼、尾翼传动轴及尾翼从动齿轮,其中,尾翼和尾翼从动齿轮套装于尾翼传动轴上。所述主齿轮由同心设置的内齿轮和外齿轮组成。所述电机端部设有小齿轮,该小齿轮与主齿轮的外齿轮相互啮合。所述尾杆包括空心管和大转轴,大转轴可于空心管内转动,大转轴两末端设有前齿轮和后齿轮,所述前齿轮与主齿轮的内齿轮相啮合,所述后齿轮与尾翼从动齿轮相啮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玩具直升机由于具有同轴的双螺旋桨,以及与螺旋桨单元联动的尾翼转向单元,经由遥控器的电子遥控和机身的接收盒,以控制其同轴双螺旋桨和转向单元同步旋转,从而产生一个升力,让飞机上升,并且时时保持飞行平稳,省略了尾电机,减轻了机身整体的重量。另外,机身还进一步包括陀螺仪,所述陀螺仪通过与接收盒和尾伺服器电性连接,可实现对尾翼的转向灵敏度和弧度的控制调节。而且,转向机构采用了120度倾斜盘,分别通过与三个伺服器相连的变向拉杆实现对倾斜盘的水平位的控制,简化了机身的控制模块,并易于实现平衡操纵。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加容易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玩具直升机的具体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动玩具直升机机身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玩具直升机包括机体100和遥控器。其中,所述机体100主要包括螺旋桨单元101、机身102以及脚架103。其中,所述螺旋桨单元101位于机身102上方并与之相连,脚架103位于机身102下方并与之相连,并用于支撑螺旋桨单元101和机身102。
参考图1,所述机身102包括头盖10、与头盖10相连的机身主体11、与机身主体11相连的转向机构12以及尾体13,所述尾体13固定于机身主体11的后部。
机身主体11包括主轴110、主体架111、接收盒112、主齿轮113、电机114、伺服器115、电池116和陀螺仪117。其中,所述主轴110垂直固定于主体架111上,从下而上依序穿过主体架111、主齿轮113、转向机构12和螺旋桨单元101,主轴110与主体架111构成机身主体11的支撑机构。所述主体架111安装于脚架103上方,并与尾体13相连,用于支撑机身主体11上的若干个控制部件。所述接收盒112装设于主体架111的前端,用于接收遥控器的指示信号,并操纵机体100做出相应的反应。所述主齿轮113通过贯穿主轴110,并固定于主体架111与脚架103之间,用于带动转向机构12和螺旋桨单元101转动。所述电机114装设于主体架111上,并位于接收盒112后端,使得机身内各部件更加紧凑,其端部装设有一个电机小齿轮114’。主齿轮113由同心设置的内齿轮113a和外齿轮113b组成,其中,内齿轮113a的齿纹向上排布,外齿轮113b与所述电机小齿轮114’相互啮合。电池116固定于主体架111的前端,电机114和电池116分别与接收盒112电性连接,接通电源,以电池116提供电力,接收盒112开始接收信号,使得电机114的小齿轮114’即可带动与之相互啮合的主齿轮113的外齿轮113b开始转动,从而使得主齿轮113进一步带动套合于主轴110上的转向机构12和螺旋桨单元101转动,从而使直升机起飞。
在本实用新型中,机体的控制单元由伺服器和陀螺仪117组成,伺服器用于控制机身的转向,陀螺仪117用于调节尾翼的转向。所述伺服器包括左前伺服器(未标示)、左后伺服器115b、右后伺服器115c和尾伺服器115d,其中,左前伺服器装设于主体架111的左前部,左后伺服器115b和右后伺服器115c装设于主体架111后腰部,尾伺服器115d安装于尾体13上。所述左前伺服器、左后伺服器115b和右后伺服器115c分别通过线缆与接收盒112电性连接,并且,通过变向拉杆与机身102的转向机构12相连接,用于操控机身的转向。所述陀螺仪117安装于主体架111末端,其通过线缆与尾伺服器115d电性连接,并且,通过拉杆连接尾翼转向单元,使得能够通过遥控控制尾翼的转向。
转向机构12包括倾斜盘120、万向盘121和三个变向拉杆123。其中,倾斜盘120和万向盘121贯穿于主轴110,并卡设于主轴110中部的凸台(图未示)上,使得倾斜盘120和万向盘121平衡地位置于主轴110中部,不会随着螺旋桨单元101的转动而上下滑动,保证了与之相联动的螺旋桨单元101转动的稳定性。倾斜盘120由一托盘和由托盘水平向外伸出的三个连接臂组成,所述两两连接臂之间形成120度夹角,形成120度倾斜盘。万向盘121内置于托盘内,其可于托盘内绕主轴110转动,并通过叶片活动连杆与螺旋桨单元101连接,从而通过万向盘121的转动带动螺旋桨单元101产生联动,转向机构12与螺旋浆单元101的联动使得直升机起飞和飞行时更加平稳。通过三个变向拉杆123分别将左前伺服器、左后伺服器115b和右后伺服器115c与倾斜盘120的连接臂相连,从而通过遥控使得直升机实现左转、右转、前进、后退。
尾体13包括尾杆20和尾翼转向单元22组成。其中,所述尾杆20包括空心管以及内置于其中的大转轴(图未示),大转轴可于空心管内自由转动,所述大转轴两端头分别装设有前齿轮202a和后齿轮(图未示),前齿轮202a与主齿轮113的内齿轮113a相互啮合,且电机114的小齿轮114’与主齿轮113的外齿轮113b相互啮合,使得电机小齿轮114’带动主齿轮113转动,与此同时,主齿轮113的内齿轮113a带动大转轴的前齿轮202a转动。所述尾翼转向单元22包括尾杆连接座220、尾翼传动轴、尾翼从动齿轮224和尾翼226。其中,尾杆连接座220固定于尾杆20的末端,并通过拉杆与尾伺服器115d连接。所述尾翼传动轴贯穿尾杆连接座220,一端套设尾翼从动齿轮224,另一端由尾杆连接座220伸出,并于其末端安装有尾翼226,尾翼从动齿轮224与大转轴末端的后齿轮相互啮合,使得尾翼226可在大转轴的带动下,实现与螺旋桨单元101的同步转动。尾翼226的旋转使得机体100避免了左右摇摆的现象,并帮助机体100实现转向,达到平稳飞行的目的,取代了尾电机即可驱动尾翼转向单元的转动,大大减轻了机身的重量,更好地控制机身飞行的平衡。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尾体13进一步包括尾体支撑单元24。所述尾体支撑单元24包括尾体斜拉杆240、水平定风翼242和垂直定风翼244。其中,所述尾体斜拉杆240倾斜架设于尾杆20和脚架103之间,并与其组成三角架,使得尾体13与机身主体102之间的结构更加稳固,且尾杆13相对机身主体11不会产生移位。所述水平定风翼242水平固定于尾杆13中部,使得机体在起飞、降落和飞行过程中保持平衡。所述垂直定风翼244固定于尾杆13的末端,并与尾杆13相垂直,并与脚架103同高,用于支撑尾杆13,使得机体100能够平稳降落,避免“摔机”,在信号失调或操作不当时,避免尾体13因预先着落发生撞击而造成的损伤。
参考图1,螺旋桨单元101包括主翼、副翼、角度调节座34和两个叶片活动连杆36,所述角度调节座34呈T形,其固定于主轴110的末端,从而将主翼和副翼固定于主轴110上,主翼和副翼相交,且主翼架设于副翼上方,主翼的旋转使机身100产生升力,副翼的旋转则使机身100保持平衡。其中,所述主翼包括两个主叶片300和两个叶片套302,叶片套302与主轴110相交,主叶片300通过叶片套302平衡地安装于角度调节座34上;所述副翼包括两个副叶片320和两副叶片轴322,两副叶片轴322与角度调节座34相交,副叶片320固定于副叶片轴322两端,即副叶片320由副叶片轴322水平支起。叶片活动连杆36一端连接角度调节座34,一端连接万向盘121,并将叶片套302和副叶片轴322环套关联,从而将转向机构12与螺旋桨单元101相关联,进而使得螺旋桨单元101可在转向机构12的带动下产生联动,能够平稳转动,易于控制飞行转向。
另外,螺旋桨单元101还进一步包括两个短杆38,所述短杆38将叶片套302和角度调节座34相联接,在螺旋桨单元101作动时,以保持主翼和副翼间距,使得主副翼转动平衡一致,不会发生撞桨现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增加飞行效果和娱乐的刺激性,可在遥控器的飞行模式转换开关中选择倒飞模式,选择倒飞模式后,对遥控器的操作与普通模式相反,譬如,如控制飞机向左飞,需要向右拨动方向推杆;控制飞机向上飞,需要向下拨动方向推杆。
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玩具直升机由于具有同轴的双螺旋桨,以及与螺旋桨单元联动的尾翼转向单元,省略了尾电机,减轻了机身整体的重量。另外,机身还进一步包括陀螺仪,所述陀螺仪通过线缆与接收盒和尾伺服器电性连接,可实现对尾翼的转向灵敏度和弧度的控制调节。
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玩具直升机,包括机体和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包括螺旋桨单元、机身以及脚架,其中,所述机身包括尾翼转向单元和转向机构,螺旋桨单元、尾翼转向单元和转向机构相互联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玩具直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构包括倾斜盘、万向盘以及若干个控制拉杆,其中,所述万向盘装设于倾斜盘上,并可在倾斜盘内旋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玩具直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盘为120度倾斜盘,其包括盘身和三根由盘身向外伸出的连接臂,所述两两连接臂之间构成120度夹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玩具直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包括陀螺仪、接收盒和三个伺服器,所述伺服器包括左前伺服器、左后伺服器、右后伺服器和尾伺服器,接收盒分别与各伺服器电性连接,陀螺仪与尾伺服器和接收盒电性连接,通过陀螺仪可对尾翼转向单元进行控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玩具直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构进一步包括一对叶片活动连杆和三个变向拉杆,转向机构通过叶片活动连杆与螺旋桨单元连接,通过变向拉杆分别与所述伺服器相连接,伺服器通过变向拉杆控制倾斜盘的作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玩具直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翼转向单元包括尾杆连接座及安装于其上的尾翼、尾翼传动轴及尾翼从动齿轮,其中,尾翼和尾翼从动齿轮套装于尾翼传动轴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玩具直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进一步包括机身主体、尾体和电机,所述机身主体包括主体架、主轴和主齿轮,所述主轴贯穿主齿轮和螺旋桨单元,所述尾体包括尾杆以及固定于尾杆末端的尾翼转向单元。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玩具直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齿轮由同心设置的内齿轮和外齿轮组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玩具直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端部设有小齿轮,该小齿轮与主齿轮的外齿轮相互啮合。
10.如权利要求8或9任一项所述的电动玩具直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杆包括空心管和大转轴,大转轴可于空心管内转动,大转轴两末端设有前齿轮和后齿轮,所述前齿轮与主齿轮的内齿轮相啮合,所述后齿轮与尾翼从动齿轮相啮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玩具直升机,包括机体和遥控器,所述机体包括螺旋桨单元、机身以及脚架,其中,所述机身包括尾翼转向单元和转向机构,螺旋桨单元、尾翼转向单元和转向机构相互联动,通过遥控控制其同轴双螺旋桨和转向单元同步旋转,并且时时保持飞行平稳。另外,转向机构采用了120度倾斜盘,分别通过与三个伺服器相连的变向拉杆实现对倾斜盘的水平位的控制,简化了机身的控制模块,并易于实现平衡操纵。
文档编号A63H27/20GK2848312SQ200520057628
公开日2006年12月20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26日
发明者罗之洪 申请人:罗之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