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0816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跑步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有关一种跑步机,尤指一种适用于将轻便型跑步机直立收藏的跑步机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跑步机为便于直立收藏通常会设计一底座,并且将跑步台与底座枢接,以便于将跑步台的后端向上翻转,让跑步台直立地被收藏,以减少所占用的空间。
但前述的跑步机必需设置底座,且跑步台与底座之间必需枢接结合,如此的结构形态会增加结构的复杂度,而增加了制造成本,且此一较复杂的结构并不适于轻便型的跑步机使用。
为改善这一问题,便有业者研发出以跑步台前端作为靠抵面来供跑步机直立地被收藏,如图6与图7所示即是一种跑步机的结构,其主要系于跑步架7的前端71两侧固设一弯折状前撑杆72,俾使跑步架7的被由后向前抬起竖立,可由前撑杆72支撑于地面,以大幅减少所占空间而有助于运输或收藏,而该跑步架7两侧枢接有一扶手组73,且该跑步架7后端底部则设有一扬升机构74,以供调整该跑步架7的仰角。
前述的跑步机结构虽已有减化结构的效用,但由于前撑杆72系向下延伸,因此跑步架7前端底部无法再设置相关机构,而必需将扬升机构74设置于跑步架7后端。如此一来,跑步架7平置时系以弯折成型的前撑杆72与扬升机构74分别靠抵于地面来支撑该跑步架7,使整个跑步架7的位置上升,而不便于使用者上、下跑步台,且前撑杆72受压时会有弹性变形的问题,让使用者于跑步架7上进行跑步运动时,跑步架7会容易晃动而造成使用者重心不稳的问题。
为克服前述问题,再有业者研发出如图8与图9所示的一种跑步机,其系于跑步机8的框架81前端两侧分别设置向下凸伸的二垫块82以及向前凸伸的二撑持片83,框架81后端则设一扬升机构84,以供调整框架81的仰角,且该框架81两侧枢设有一扶手组85。而当框架81成平置的使用状态时,系藉两垫块82的贴地端面821与扬升机构84接触地面,当框架81直立时则由两撑持片83与垫块82的辅助撑持面822与地面贴触。
此一跑步机的平置及直立用撑持装置,由于位于前端两侧的垫块82系向下凸伸,因此仍必需将扬升机构84设置于框架81后端,使框架81平置时藉由两垫块82的贴地端面821与扬升机构84接触地面,此一结构形态虽可解决前述跑步机的结构改良新型专利跑步架7会容易晃动的问题,但是其将扬升机构84设于框架81后端,同样会造成跑步机整体位置较高而不利于使用者上、下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跑步机,其主要系于该跑步台前端与扶手组的连结部间以一枢接组枢接连结,该枢接组具有一设置于跑步台前端顶面的枢接座,以及一枢接连结于枢接座与扶手组连结部的连接杆,使跑步台底部的结构不因设置枢接组而变动,让扬升机构能设置于跑步台前端底部,以增进降低跑步台使用时的高度的功效,并且达到使跑步台直立时能由跑步台前端与枢接组作为与地面接触的支撑以便于直立状态收藏的效用。
为达前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跑步机具有一跑步台以供使用者进行跑步运动,且该跑步台枢设有一扶手组以供使用者扶握,该扶手组概呈U形而具有两扶持部,而该二扶持部的一端形成一连结部,且该二扶持部远离该连结部的一端系分别枢接于该跑步台,该跑步台依使用者跑步运动时所面对的方向定义有一前端,该跑步台的前端与该连结部之间系由一枢接组所连结,该枢接组具有一设置于该跑步台前端顶面的枢接座,以及一枢接连结于该枢接座与该连结部的连接杆,令该跑步台的前端与该枢接组作为该跑步台直立时与地面接触的支撑。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伸缩杆系呈缩回状态的立体外观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直立收藏状态的外观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外观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直立收藏状态的外观图。
图6为现有的跑步机的侧视外观图。
图7为现有的跑步机直立收藏状态的外观图。
图8为现有的另一种跑步机的侧视外观图。
图9为现有的另一种跑步机直立收藏状态的外观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施例的跑步机具有一跑步台1以供使用者进行跑步运动,该跑步台1依使用者跑步运动时所面对的方向定义有一前端11与一后端12,该跑步台1的底部靠近该前端11处设有一扬升机构4以供调整该跑步台1的仰角,且该跑步台1枢设有一扶手组2以供使用者扶握,该扶手组2概呈U形而具有两扶持部21,而该二扶持部21的一端形成一连结部22,该连结部22设有一操控面板23,以供使用者操作该跑步机,且该二扶持部21远离该连结部22的一端系分别枢接于该跑步台1两侧邻近后端12处。
该跑步台1的前端11与该连结部22之间系由一枢接组3所连结,该枢接组3具有一设置于该跑步台1前端顶面的枢接座31,以及一枢接连结于该枢接座31与该连结部22的连接杆,于本实施例中该连接杆系为一伸缩杆32,该伸缩杆32系由一内管321与一外管322相互穿套所组成,该外管322系与该枢接座31枢接,而该内管321则与该连结部22相枢接,且该外管322与内管321穿套的一端设有一旋钮323以供锁紧固定该外管322与内管321的相对位置,让该伸缩杆32可调整其长度使该扶手组2得以枢转,于使用时该伸缩杆32系呈伸长状态,让该二扶持部21的位置升高以供使用者扶握,且该跑步台1直立时系由该跑步台1的前端11与该枢接组3呈缩回状态的伸缩杆32作为与地面接触时的支撑。
由于本实用新型用以供跑步台1直立时与地面接触的枢接组3系朝该跑步台1的上方延伸,因此该跑步台1底部的结构不因设置枢接组3而变化,而能将扬升机构4能设置于跑步台1前端底部,如此一来,跑步机被平置使用时整体高度能降至最低,让使用者便于上、下跑步机,且能有效降低使用者于跑步台上跑步时的重心位置,让使用者进行跑步运动时,更安全也更安心。
而于收藏时,如图3所示,先将该伸缩杆32缩至最短的状态,使扶手组2的位置降低,再将该跑步台1的后端12提高,使跑步台1呈直立状,此时便能由该跑步台1的前端11与该枢接组3呈缩回状态的伸缩杆32作为与地面接触时的支撑,让跑步台便于被直立且稳固地收藏以减少占用的空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确实可达到便于直立状态收藏,以及增进降低跑步台使用时的高度的双重功效。
当然,本实用新型仍存在许多例子,其间仅细节上的变化。请参阅图4,其系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其中该二扶持部21A远离该连结部22A的一端系分别枢接于该跑步台1A两侧接近前端11A的部位,且于使用时该伸缩杆32A系呈缩回状态,让该二扶持部21A的位置升高以供使用者扶握,且该跑步台1A直立时(如图5所示)系由该跑步台的前端11A与该枢接组3A的枢接座31A作为与地面接触时的支撑,如此同样可以达到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相同的功效。
权利要求1.一种跑步机,其具有一跑步台以供使用者进行跑步运动,且该跑步台枢设有一扶手组以供使用者扶握;其特征在于该扶手组概呈U形而具有两扶持部,而该二扶持部的一端形成一连结部,且该二扶持部远离该连结部的一端系分别枢接于该跑步台,该跑步台依使用者跑步运动时所面对的方向定义有一前端,该跑步台的前端与该连结部之间系由一枢接组所连结,该枢接组具有一设置于该跑步台前端顶面的枢接座,以及一枢接连结于该枢接座与该连结部的连接杆,令该跑步台的前端与该枢接组作为该跑步台直立时与地面接触的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跑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该连接杆系为一伸缩杆的形态而可调整其长度,使该扶手组得以枢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跑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该二扶持部远离该连结部的一端系分别枢接于该跑步台两侧远离前端的部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跑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该二扶持部远离该连结部的一端系分别枢接于该跑步台两侧接近前端的部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跑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该扶手组的连结部更设有一操控面板,以供使用者操作该跑步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跑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该跑步台的底部靠近该前端处设有一扬升机构以供调整该跑步台的仰角。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跑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该连接杆系由一内管与一外管相互穿套所组成,该外管系与该枢接座枢接,而该内管则与该连结部相枢接,且该外管与内管穿套的一端设有一旋钮以供锁紧固定该外管与内管的相对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跑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该连接杆系为一伸缩杆的形态而可调整其长度,且于使用时该连接杆系呈伸长状态,让该二扶持部的位置升高以供使用者扶握,且该跑步台直立时系由该跑步台的前端与该枢接组呈缩回状态的连接杆作为与地面接触时的支撑。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跑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该连接杆系为一伸缩杆的形态而可调整其长度,且于使用时该连接杆系呈缩回状态,让该二扶持部的位置升高以供使用者扶握,而该跑步台直立时系由该跑步台的前端与该枢接组的枢接座作为与地面接触时的支撑。
专利摘要一种跑步机,其具有一跑步台以供使用者进行跑步运动,且跑步台枢设有一扶手组以供使用者扶握,扶手组概呈U形而具有两扶持部,而两扶持部间有一连结部,且两扶持部远离连结部的一端系分别枢接于跑步台,跑步台前端与连结部之间系由一枢接组所连结,枢接组具有一设置于跑步台前端的枢接座,以及一枢接连结于枢接座与扶手组连结部的连接杆,藉此,让跑步台的前端与枢接组可作为跑步台直立时与地面接触的支撑,使跑步台能以直立状态收藏。
文档编号A63B22/02GK2801218SQ200520109058
公开日2006年8月2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10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10日
发明者张淑珠 申请人:擘达企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