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部运动器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2441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腿部运动器材的制作方法
腌部运动器材
扶术領械
本发明与运动器材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可供使用者进行腿部运动的运动器材。 絲狀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将大部份时间投注于工作,则大大地降低了运动的时 间,因此不需大场地一样能达到运动效果的健身器材则渐渐受到重视, 一般常见 的腿部(下半身)运动器材,有跑步机、健身脚踏车、椭圆机、滑步机、踏步机等, 除了跑步机外,上述各种运动器材都是利用可活动的踏板来导引使用者的双脚在 预定的运动轨迹上动作,使其腿部做出反复的预定动作,例如,脚踏车的踏板是 导引双脚在一圆形轨迹上循环运动,椭圆机则是以一近似椭圆的运动轨迹导引双 脚运动,其它则类似以一水平直线或运动轨迹圆心改变方位来导引双脚动作。
一般而言,上述各运动器材都仅能导引踏板执行前后移动的动作,使双腿呈 现前后移动的状态,由此可以训练到的肌肉均仅限于腿部前后肌肉,无法兼顾下 半身其它肌肉的训练,实在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再者,虽有部份习知踏步机会进行踏板斜向侧移的动作,但当使用者使用此 种健身器材时,其踏板无法对应着斜向侧移动作进行相对应的偏转,造成使用者 双腿脚掌与此动作不相协调,造成使用上的不适,经长时间的使用,容易造成运 动伤害的产生。
综合以上说明可知,在运动健身领域,人们需要一种可同时训练腿部前后肌 肉及側边肌肉的运动器材,它要能提供不同的腿部运动轨迹,进而使腿部肌肉线 条雕塑更完整。进而,人们也需要一种运动器材,可让使用者在操作期间通过踏 板呈现斜向由上往下运动,进而加大踏板的移动路径,使腿部肌肉能获得更好的 延展性,以提供使用者活动量更髙的腿部运动。 糊础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腿部运动器材,它能让使用 者施力进行有别于传统式踏步机踏板的上下移动方式,可使踏板进行斜向由上往 下側移运动,因此本发明除了可训练到腿部前后肌肉外,更可加强训练腿部侧边 肌肉、大腿内側等平常较不易训练到的部位,使腿部肌肉线条雕塑更完整,达到 完整训练下半身肌肉的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腿部运动器材,其通过腿部运动器材的踏板 偏转辅助机构可让踏板随着运动路径的变化而改变偏转的角度,并让使用者在进 行双腿运动时,能更舒适自然地进行运动及降低运动伤害的发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腿部运动器材,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架体,具有一前端及一后端; 一回绕机构,设于所述架体的前端,具有可在- 圆形轨迹上对应于中心点进行相对运动的二回绕接点,其中,所述圆形轨迹的轴 线为平行于所述架体前、后端的连结轴向; 一左踏板组件及一右踏板组件,分别 设置于所述圆形轨迹轴线的左右两侧,各包括有一支撑杆及一踏板,各所述支撑 杆包括一枢接部及一支撑部,且各所述支撑杆通过所述枢接部与所述架体枢接;
各所述踏板具有一可供使用者踩踏的脚踏面及一脚趾对应端,各所述踏板并对应 设于各所述支撑杆的支撑部,其中,所述二支撑杆与所述架体枢接的枢接轴轴向
呈现斜向由下往上,并分别由所述圆形轨迹的轴线两侧向外延伸二连动杆,各 包括一分别对应枢接于所述二回绕接点的第一端及一枢接于所述支撑杆的第二 端。
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左、右踏板组件的踏板以可转动的方式相对 应设于各所述支撑杆的支撑部上方。
以上所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腿部运动器材还包括二踏板偏转辅助机 构,各包括一第一连杆及一第二连杆,且所述第一连杆及所述第二连杆各包括一 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其中各所述第一连杆及各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为相互枢接, 各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分别对应枢接至所述架体上,且各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 端为分别对应固接于各所述支撑杆的支撑部下方,当所述左、右踏板组件的踏板 受力开始移动时,所述二踏板偏转辅助机构会控制所述二踏板进行对应施力来源 的偏转。
以上所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当所述左踏板组件的踏板受力产生由所述圆 形轨迹轴线向外侧移的动作时,所述踏板相对应的偏转辅助机构会同时带动所述 踏板的脚趾对应端进行由所述圆形轨迹轴线向外偏移的动作,此时,所述右踏板 组件的踏板会相对产生朝向所述圆形轨迹轴线移动的动作,且所述踏板的脚趾对
动作,反之也相同。
以上所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回绕机构具有一曲柄轴及二曲柄;所述 曲柄轴可原地旋转地枢设于所述架体,且所述二曲柄的一端以对称方式各自连接 于所述曲柄轴,且所述二曲柄的另一端各自形成所述二回绕接点。
以上所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曲柄轴的轴向平行于所述架体前后端的 连结轴向。
以上所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腿部运动器材还包括一阻力机构,其组 设于所述架体上并与所述回绕机构相连接,以提供所述回绕机构运转时的阻力。
以上所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腿部运动器材还包括一飞轮,其枢设于 所述架体上并与所述回绕机构相连接,可与所述二回绕接点相互带动旋转。
以上所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二支撑杆与所述架体枢接的枢接轴轴向
为与地面形成一介于45度至卯度的夹角。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可为使用者提供进行类似滑冰的侧向双腿动作, 让使用者能达到在操作期间可完整训练下半身肌肉的目的,增加其运动强度,并 不仅训练前后部份肌肉,可使下半身曲线雕塑能更完美。再者,本发明更可通过 踏板偏转辅助机构让踏板随着运动路径的变化而改变偏转的角度,并让使用者在 进行双腿运动时,能更舒适自然地进行运动及降低运动伤害的发生。 附闺说明


图1是本发明腿部运动器材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腿部运动器材的俯视视图; 图3是本发明腿部运动器材的正视图; 图4是本发明腿部运动器材的左侧视图; 图5是本发明踏板组件偏移的仰视图。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以下将配合附图并列举本发明的若干较佳实施例进行 说明。在各附图中,对等或近似的部件标示相同的编号。以下的详细说明是本发 明目前已知的较佳实施例,当然,对熟习此项技艺者而言,本发明还可采用其它 多种显而易知的等效实施方式,下述各种实施方式均应被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 盖。
如图1 图4所示,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依序为该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俯视图、正视图、及左侧视图。(本说明书中的「前j、 r后j、 r左」、r右j等方向 指示都是对应于使用者在使用时的方向认知,而前述左侧视图、俯视图则是图学 上的标示,其中左側视图是对应于使用者的左侧。)
如图i所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腿部运动器材100包括有一架体
10, —设置于架体10前端的回绕机构11,左、右踏板组件12、 13,及二连动杆 14、 15。
在本实施例中,架体10包括有一前端及后端,其可稳定地放置于地面上,主 要作为运动器材100的其它构件的装设基础,其大体上是由一底座101、 一立杆 102、以及一前端支架103所构成。在本实施例中,立杆102向上延伸处组设有一 控制台105,及二可供使用者双手抓握的手把106,使用者可通过控制台105改变 运动器材100的操作环境。
回绕机构11设置于架体10的前端支架103上,且此回绕机构11包括有一曲 柄轴lll、 二曲柄112、以及一大皮带轮113,其中,曲柄轴111是以前后轴向枢 设于健身器材100的前端支架103上,其曲柄轴111轴向平行于架体10前后端的 连结轴向P2,且二曲柄112分别以相互对称方式垂直固接于曲柄轴111的两端, 而二曲柄112的外端可分别形成一回绕接点114、 115,因此可提供两个可在--圆 形轨迹上对应于中心点维持180度相对运动的回绕接点114、 115。在本实施例中, 圆形轨迹的轴线P1 (如图2所示)对应等同于回绕机构11曲柄轴111的轴向,也 平行于架体10的前后端连结轴向P2 (如图2所示),而大皮带轮113则同轴枢设 于曲柄轴lll上,且位于二曲柄112之间。
如图1及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运动器材100包括一飞轮17,也以前后 轴向枢设于前端支架103上,其设置位置大约位于回绕机构11上方,再者,飞轮 17的一侧边同轴固接有一小皮带轮171,小皮带轮171位于大皮带轮113的上方, 并在二者之间套设一传动皮带172,使得飞轮17与曲柄轴111可相互连动旋转。
此夕卜,在飞轮17内侧设有一习知的「涡电流制动器(eddy-currentbrake; ECB)」 (图中末示),如同现今一般电动运动器材经常采用的方式,使用者可通过操控台 105以电控方式控制涡电流制动器,以调整飞轮17的旋转阻力,也即间接改变了 回绕机构ll运转时的运动阻力,以增加其运动强度(注因为相关结构及原理为习 知技艺,而且与本案发明重点无关,所以此处不多加描述)。
图1、图2所示,左踏板组件12及右踏板组件13分别位于圆形轨迹轴线Pl 的两侧,其分别包括有一支撑杆121、 131及一踏板122、 132,且各支撑杆121、 131包括一枢接部125、 135及一支撑部126、 136,在本实施例中,各支撑杆121、 131可分别通过枢接部125、 135与架体10枢接,使支撑杆121、 131可相对于架 体10进行偏转。此外,连动杆14、 15分别与回绕接点114、 115及支撑杆121、 131枢接,其枢接方式最好采用万向接头来进行枢接,但也可采用其它可达到相同 功效的装置。各踏板122、 132分别包括一可供使用者踩踏的脚踏面123、 133以 及一对应踩踏于踏板122、 132的脚指对应端124、 134,且各踏板122、 132枢设 于相对应支撑杆121、 131的支撑部126、 136上方,使踏板122、 132能相对于支
撑杆12K 131进行偏转。
再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二支撑杆121、 131与架体10枢接的枢接轴 轴向P3、 P4呈现斜向,并分别由圆形轨迹的轴线两侧向外延伸,跟地面形成一夹 角关系,由于轴向P3、 P4相对于架体10呈现斜向关系,因此当左、右踏板组件 12、 13受力而开始移动时,则会相对于架体10进行斜向上、下偏移往复运动,在 本实施例中,二支撑杆121、 131与架体10枢接的枢接轴轴向P3、 P4与地面形成 一约50度的夹角,此夹角最好为一介于45度至卯度的夹角,夹角大小的改变会 影响到踏板侧移延展的变化,例如当夹角角度愈大时,踏板侧移延展的路径就 会相对的縮小。
因此,通过上述结构,当使用者将双脚踩踏在踏板122、 132的脚踏面123、 133开始施力运动时,则左、右踏板组件12、 13会因回绕机构11及连动杆14、 15的带动,而进行对应受力来源的动作,由于回绕机构11的回绕接点114、 115 是维持180度进行相对运动,则二踏板组件12、 13的踏板122、 132会呈现互逆 运动,也就是当右踏板122受力由圆形轨迹的轴线P1向外偏移时,左踏板132会 因回绕机构11的带动而向内移动,反之也相同。且又因二支撑杆12、 13与架体 10枢接的枢接轴轴向P3、 P4与架体是呈现相对斜向的关系,因此,二踏板122、 132会因受力而进行由上往下斜向侧移互逆运动。
由于踏板122、 132会在一具有相对髙低点的运动路径内进行斜向侧移往复运 动,如图4所示,虽然就左侧视图来看,踏板122、 132运动路径的髙低点和传统 式踏步机踏板上下移动的高低点是差不多的,如图3所示,不过本发明的踏板122、 132是进行斜向侧移的方式进行往复运动,此斜向移动路径除具有上下移动的量能 夕卜,还具有左、右移动分量的路径,而不是传统式的上下直线移动,且斜向移动 的路径大于传统式踏步机,较长的移动路径除了可让使用者的腿部运动较具延展 性外,更可加强运动的强度,因此,通过踏板斜向侧移运动,可加强训练传统踏 步机无法训练的腿部侧边肌肉、大腿内侧等平常较不易训练到的部位,使腿部肌 肉线条雕塑更完整,达到完整训练下半身肌肉的效果。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仰视图,在本实施例中,运动器材IOO 还包括二踏板偏转辅助机构21、 22,其各包括有一第一连杆211、 221及一第二连 杆212、 222,且第一连杆211、 221及第二连杆212、 222各包括一第一端213、 215、 223、 225及一第二端214、 216、 224、 226,其中各踏板偏转辅助机构21、 22的第一连杆2U、 221的第二端214、 224及第二连杆212、 222的第二端216、 226为相互枢接,各第一连杆211、 221的第一端213、 223分别对应枢接至架体
10上,且各第二连杆212、222的第一端215、225可分别固接于相对应支撑杆121、 131的支撑部126、 136下方。当使用者开始操作运动器材100时,左、右踏板组 件12、 13的踏板122、 132会因受力而开始进行对应施力来源的动作,例如,当 右踏板组件13的踏板132受力而产生由上往下,并由圆形轨迹轴线Pl向外斜向 侧移的对应动作时,此时踏板偏转辅助机构21的第二连杆212会受到支撑杆13 及第一连杆211的压迫而产生偏转,并同时带动踏板132的脚趾对应端134进行 由圆形轨迹轴线Pl向外偏移动的动作,此时,左踏板组件12的踏板122会借着 回绕机构11两相对回绕接点114、 115彼此之间存在着180度相对运动的关系, 当右踏板组件13因受力产生踏板132由上而下斜向侧移的动作时,右踏板组件12 的踏板123则会相对应产生由下往上并朝向圆形轨迹轴线Pl进行斜向侧移的动
产生朝向圆形轨迹轴线P1偏移的动作,因此,当使用者操作运动器材100的期间, 由于踏板可跟随着运动路径的变化而改变偏转的角度,因此使用者在进行双腿运 动时,可以更舒适自然地进行运动并进一步降低运动伤害的发生。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腿部运动器材100的结构,可为使用者提供进行类似滑 冰的侧向双腿动作,让使用者能达到在操作期间可完整训练下半身肌肉的目的, 增加其运动强度,并不仅训练前后部份肌肉,可使下半身曲线雕塑能更完美。再 者,本发明更可通过踏板偏转辅助机构让踏板随着运动路径的变化而改变偏转的 角度,并让使用者在进行双腿运动时,能更舒适自然地进行运动及降低运动伤害 的发生。
虽然本发明已通过以上若干实施例详细揭露,但仍可采用其它实施方式实施, 因此,本发明权利要求的意涵与范围,并不被前述实施例的描述所局限。
权利要求
1、一种腿部运动器材,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架体,具有一前端及一后端;一回绕机构,设于所述架体的前端,具有可在一圆形轨迹上对应于中心点进行相对运动的二回绕接点,其中,所述圆形轨迹的轴线为平行于所述架体前、后端的连结轴向;一左踏板组件及一右踏板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圆形轨迹轴线的左右两侧,各包括有一支撑杆及一踏板,各所述支撑杆包括一枢接部及一支撑部,且各所述支撑杆通过所述枢接部与所述架体枢接;各所述踏板具有一可供使用者踩踏的脚踏面及一脚趾对应端,各所述踏板并对应设于各所述支撑杆的支撑部,其中,所述二支撑杆与所述架体枢接的枢接轴轴向呈现斜向由下往上,并分别由所述圆形轨迹的轴线两侧向外延伸;二连动杆,各包括一分别对应枢接于所述二回绕接点的第一端及一枢接于所述支撑杆的第二端。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腿部运动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踏板组件的 踏板以可转动的方式相对应设于各所述支撑杆的支撑部上方。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腿部运动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部运动器材还包 括二踏板偏转辅助机构,各包括一第一连杆及一第二连杆,且所述第一连杆及所 述第二连杆各包括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其中各所述第一连杆及各所述第二连杆 的第二端为相互枢接,各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分别对应枢接至所述架体上,且 各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为分别对应固接于各所述支撑杆的支撑部下方,当所述 左、右踏板组件的踏板受力开始移动时,所述二踏板偏转辅助机构会控制所述二 踏板进行对应施力来源的偏转。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腿部运动器材,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左踏板组件的踏 板受力产生由所述圆形轨迹轴线向外侧移的动作时,所述踏板相对应的偏转辅助作f此:,所述右踏板组件的踏板会相对产生朝向所述"形轨迹"^移动的动作, 且所述踏板的脚趾对应端一并由相对应的偏转辅助机构带动而相对产生朝向所述 圆形轨迹轴线偏移的动作,反之也相同。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腿部运动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绕机构具有一曲 柄轴及二曲柄;所述曲柄轴可原地旋转地枢设于所述架体,且所述二曲柄的一端以对称方式各自连接于所述曲柄轴,且所述二曲柄的另一端各自形成所述二回绕 接点。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腿部运动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柄轴的轴向平行 于所述架体前后端的连结轴向。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腿部运动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部运动器材还包 括一阻力机构,其组设于所述架体上并与所述回绕机构相连接,以提供所述回绕 机构运转时的阻力。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腿部运动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部运动器材还包 括一飞轮,其枢设于所述架体上并与所述回绕机构相连接,可与所述二回绕接点 相互带动旋转。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腿部运动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支撑杆与所述架体枢接的枢接轴轴向为与地面形成一介于45度至90度的夹角。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腿部运动器材,其包括一架体,具有一前端及一后端;一回绕机构,设于架体的前端,具有可在一圆形轨迹上对应于中心点进行相对运动的二回绕接点;一左踏板组件及一右踏板组件,分别设置于圆形轨迹轴线的左右两侧,各包括有一支撑杆及一踏板,各支撑杆包括一枢接部及一支撑部,且各支撑杆通过枢接部与架体枢接;其中,二支撑杆与架体枢接的枢接轴轴向呈现斜向由下往上,并分别由圆形轨迹的轴线两侧向外延伸;二连动杆,各包括一分别对应枢接于二回绕接点的第一端及一枢接于支撑杆的第二端。本发明可为使用者提供双腿进行斜向上下往复类似滑冰的动作,可加强训练腿部侧边肌肉、大腿内侧等平常较不易训练到的部位,达到完整训练下半身肌肉的效果。
文档编号A63B22/00GK101168088SQ20061014971
公开日2008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06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06年10月23日
发明者廖宏茂, 张书玮 申请人:乔山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