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3990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可背负携带的水袋有关,特别是关于水袋的可弯折控制软管结构。
背景技术
习知可背负携带的水袋多使用在竞走、登山、骑自行车等活动上,包含有—软质袋体,可容置在一背包的特制夹层中,或是以特制背袋背负,袋体设有一注水口,供水注入;一盖体,以可拆卸方式盖合在注水口;一导水软管,一端连接在袋体;一供水头,与导水软管另一端连接,可供吸吮,或是将水洒在头上、身上或脸上,用以解热驱暑。此种水袋的导水软管会有一部份隐藏在背包内,一部份凸露在背包外。使用时使用者抓取供水头供水,不用时则任其软垂在背包侧边。当要再度取水时,使用者必须查找供水头,不能随手取用。因此,这种水袋在使用上并不方便,尤其是在骑乘自行车时。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袋,其便于取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水袋,其包含有一软质袋体,设有一注水口;一盖体,以可拆卸方式封闭住所述注水口;一导水软管,一端连接于所述袋体;一供水头,与所述导水软管的另一端连接;其特征在于一塑形导管,连接在所述供水头与所述导水软管之间,可任意弯曲并可定型,以调整供水头的位置。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塑形导管包含有一导水软管;一金属条,固定安置所述导水软管。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塑形导管的导水软管管壁沿长轴向设有一小侧管,所述金属条穿设在所述小侧管中。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小侧管设置在所述导水软管管壁外侧。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在所述塑形导管与导水软管之间设有一补充注水口;一封盖以可拆卸的方式封闭所述补充注水口。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塑形导管与导水软管之间设有一三通接头,所述三通接头的义管端设有补充注水口。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补充注水口的内周壁设有螺纹,与市售饮用水瓶的瓶口对接螺合。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补充注水口的封盖对应所述补充注水口的内周壁螺纹也设有对应的螺纹,可与其对接螺合。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在所述封盖与所述补充注水口之间设有一止漏环。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止漏环设置在所述封盖螺纹段底端。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补充注水口外周壁设有一圈凹槽,所述封盖延伸有一连接带,所述连接带外端设有一套环,套设在所述补充注水口的凹槽中。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塑形导管与所述供水头之间设有一开关。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开关包含有二组件,分别与所述塑形导管及所述供水头连接,二组件之间旋转组合,其中一组件设有一通水孔,另一组件则对应设有一封塞,通过旋转组合,二组件可分离或迫紧,当二组件分离时,开关呈通水状态,当二组件迫紧时,封塞封闭通水孔,开关呈关闭状态。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供水头包含有一软质弹性本体,中间具有一供水通道,在所述通道末端设有一长形切口,所述供水头被沿切口两端往内按压时,所述切口扩张呈供水状态,无外力时所述切口闭合呈封闭状态。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供水头包含有一封盖,以可拆卸方式盖合罩覆住整个软质弹性本体的切口端。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封盖延伸有一连接带,所述连接带一端设有一套环,套设在所述供水头外侧预设的凹槽中。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软质弹性本体的供水通道靠近所述长形切口端的横截面呈菱形孔,所述长形切口位于所述菱形孔其中一对角线上。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长形切口位于所述菱形孔的短对角线上。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还包含有一定位件,固定在背包的背带上,将所述塑形导管或导水软管定位。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定位件具有一C型夹部,供所述塑形导管或是导水软管嵌设夹持定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只需弯曲塑形导管,由金属条的记忆定型作用使塑形导管可被任意弯曲并定形,使供水头处于最佳取用位置,让使用者略微低头或是偏转头即可就嘴吸吮,完全无需动手即可饮水,使用非常方便。而且本实用新型只要将塑形导管调整好后,即可使供水头保持定位,不会使软垂的导水软管在身侧随意乱晃,可避免恼人的干扰。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有补充注水口,当使用者在运动中途发现水袋快没水或是没水需要补充时,不需要自背包取出水袋灌水,只需打开封盖,将市售饮用水瓶的瓶口螺接锁合到补充注水口,即可将水经由导水软管反向注入水袋中进行补充,补充完毕,只要将封盖再盖回去即可,使得补充水的操作非常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配合水袋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仰视图;图4是沿图3中4-4剖线的剖视图,显示开关呈通路状态;图5类同于图4,显示开关呈关闭状态;图6是图2中构件的立体分解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图8是图7的右侧视图,显示切口的形状;图9是沿图8中9-9剖线的剖视图;图10显示本实施例配合一定位件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特点,现举以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袋包含有一软质袋体10,设有一注水口11。
一盖体12,其盖设在注水口11以将其封闭,可打开供注水入袋体10。
一导水软管15,其一端连接袋体10,袋体10侧边设有三侧环13,供软管15穿设定位。
一供水头20,其与导水软管15另一端连接,用以供水。
一塑形导管40,连接在供水头20与导水软管20之间,可任意弯曲并可定位,用以调整供水头20的位置,以便于取用。
如图2、图4所示,塑形导管40包含有一导水软管41,在其侧边一体成型有小侧管42,一金属条43穿设在小侧管42中。
由此,当弯曲塑形导管40时,由金属条43的定形作用使塑形导管40可被任意弯曲并且定形。此种记忆定型的作用让使用者的使用非常方便。例如在骑自行车时,只要将塑形导管40调整好,使供水头20处于最佳取用位置,例如骑车者略微低头或是偏转头即可就嘴吸吮的位置,如此一来骑车者完全无需动手即可饮水。又因有塑形导管40使供水头20保持定位,不会使软垂的导水软管在身侧随意乱晃,可避免恼人的干扰。上述供水头定位方便取用的优点对于竞走或登山等运动仍然适用。
此外,为便于补充注水,本发明在塑形导管40与导水软管15之间设有一三通接头30,在三通接头30的义管端设有一补充注水口31。注水口31的内周壁设有螺纹32,恰可供市售饮用水瓶的瓶口对接螺合(如图7所示)。一封盖35,盖封于补充注水口31,对应注水口31内螺纹32的部位设有外螺纹36,可与其对接螺合,封盖35延伸有一连接带37,连接带37外端设有一套环38,可套设在补充注水口31外侧预设的一环状凹槽33中,使封盖35不会与补充注水口31分离。一止漏环34,设在封盖35螺纹段36底端,当封盖35盖合在补充注水口31时,用以止漏。
由此,当使用者在运动中途发现水袋快没水或是没水需要补充时,其不需要自背包取出水袋灌水,只需打开封盖35,将市售饮用水瓶90的瓶口91(如图7所示)螺接锁合到补充注水口31,即可将水经由导水软管15反向注入水袋10中进行补充,补充完毕,只要将封盖35再盖回去即可,使用上非常方便。
另外,在塑形导管40与供水头20之间设有一开关50,开关50包含有二组件51、55,第一组件51与塑形导管40连接,第二组件55与供水头20连接,二者以旋转组合的结构螺接卡合。第二组件55设有一通水孔56,第一组件51设有一封塞52,通过旋转组合,二组件51、55可分离或是迫紧。当二组件分离时,开关呈通水状态(如图4所示),当二组件迫紧时,封塞52封闭通水孔56,开关50呈关闭状态(如图5所示)。
供水头20包含有一软质弹性本体,其中间具一供水通道21,在通道21末端设一长形切口22(如图8所示),使供水头20在无外力时切口22闭合呈封闭状态,当供水头20被沿长形切口22两端往内按压时,切口22扩张呈供水状态。一封盖25,以可拆卸方式盖合罩覆住整个软质弹性本体的切口端,封盖延伸有一连接带26,连接带26一端设有一套环27,套设在供水头外侧预设的凹槽23中,使封盖25不会与供水头20分离。封盖25的作用主要在于防尘,当其盖合时还有束紧切口端的作用,防止其渗漏。
如图9所示,软质弹性本体的供水通道21靠近长形切口22端的横截面呈菱形孔24或是方形孔,而长形切口22则位于菱形孔24其中一对角线上,本实施例是位于短对角线上,此种结构有利于切口22保持闭合状态。
如图10所示,为便于使用,另外提供有一定位件60,其呈长形片体,中间设一C型夹部61,供塑形导管40或是导水软管15嵌设,其二侧边各设有一扣部62,可供一般的O形环63(或是橡皮筋)扣接。使用时将定位件60放置在背包背带的预定位置,然后以O形环从背带的背面扣住定位件60的二扣部62,将定位件60固定在背带的预定位置上,供塑形导管40嵌设定位,使塑形导管40稳固定位,不会乱晃,再调整塑形导管40的角度,如此将非常方便取水饮用。
权利要求1.一种水袋,包含有一软质袋体,设有一注水口;一盖体,以可拆卸方式封闭住所述注水口;一导水软管,一端连接于所述袋体;一供水头,与所述导水软管的另一端连接;其特征在于一塑形导管,连接在所述供水头与所述导水软管之间,可任意弯曲并可定型,以调整供水头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形导管包含有一导水软管;一金属条,固定安置所述导水软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形导管的导水软管管壁沿长轴向设有一小侧管,所述金属条穿设在所述小侧管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小侧管设置在所述导水软管管壁外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塑形导管与导水软管之间设有一补充注水口;一封盖以可拆卸的方式封闭所述补充注水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形导管与导水软管之间设有一三通接头,所述三通接头的义管端设有补充注水口。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充注水口的内周壁设有螺纹,与市售饮用水瓶的瓶口对接螺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充注水口的封盖对应所述补充注水口的内周壁螺纹也设有对应的螺纹,可与其对接螺合。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封盖与所述补充注水口之间设有一止漏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漏环设置在所述封盖螺纹段底端。
1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充注水口外周壁设有一圈凹槽,所述封盖延伸有一连接带,所述连接带外端设有一套环,套设在所述补充注水口的凹槽中。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形导管与所述供水头之间设有一开关。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水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包含有二组件,分别与所述塑形导管及所述供水头连接,二组件之间旋转组合,其中一组件设有一通水孔,另一组件则对应设有一封塞,通过旋转组合,二组件可分离或迫紧,当二组件分离时,开关呈通水状态,当二组件迫紧时,封塞封闭通水孔,开关呈关闭状态。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袋,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头包含有一软质弹性本体,中间具有一供水通道,在所述通道末端设有一长形切口,所述供水头被沿切口两端往内按压时,所述切口扩张呈供水状态,无外力时所述切口闭合呈封闭状态。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水袋,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头包含有一封盖,以可拆卸方式盖合罩覆住整个软质弹性本体的切口端。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水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延伸有一连接带,所述连接带一端设有一套环,套设在所述供水头外侧预设的凹槽中。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水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弹性本体的供水通道靠近所述长形切口端的横截面呈菱形孔,所述长形切口位于所述菱形孔其中一对角线上。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水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形切口位于所述菱形孔的短对角线上。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袋,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一定位件,固定在背包的背带上,将所述塑形导管或导水软管定位。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水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具有一C型夹部,供所述塑形导管或是导水软管嵌设夹持定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袋。其包含有一软质袋体,设有一注水口;一盖体,以可拆卸方式封闭住注水口;一导水软管,一端连接于袋体;一供水头,与导水软管的另一端连接;其特征在于一塑形导管,连接在供水头与导水软管之间,可任意弯曲并可定型,以调整供水头的位置。本实用新型通过金属条的记忆定型作用,使塑形导管可被任意弯曲并定形,使供水头处于最佳取用位置,使用非常方便,并可避免软垂的导水软管在身侧随意乱晃,可避免恼人的干扰,更具有补水方便的优点,适于竞走、登山、骑自行车等活动时使用。
文档编号A45F3/00GK2914802SQ200620121028
公开日2007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3日
发明者王罗平 申请人:王罗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