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机的可调节缓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3999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跑步机的可调节缓冲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健身器材,特别涉及一种跑步机的可调节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1982年9月21日公开的美国专利4350336号揭示了在跑步机的底座与 踏板之间设置一缓冲装置,利用改变底座与踏板之间间隙的支点来改变踏板 相对于使用者缓冲值的大小;众所周知,设健身者在跑步机踏板上的位置是 不变的,那么踏板的支撑位置离健身者越近,相对于健身者来说踏板就会变 "硬",反之就会觉得"软"。此技术能调节健身者相对于跑板的缓冲值, 但是此技术结构有些复杂,调节支点位置的跑步机缓冲装置来说不够方便。
调节健身者相对于跑板的缓冲值有的是利用弹簧来实现的,如2006年7 月18日公开的美国专利7077788号,此技术能很好的调节健身者相对于跑 板的缓冲值,但是此技术制造成本较高。
调节健身者相对于跑板的缓冲值有的是利用悬臂梁的结构来实现的,如 1999年11月2日公开的美国专利5976061号,此技术是使踏板一端固定, 踏板另一端不固定,踏板下面有一可以移动的支点,这样就组成了一个悬臂 梁结构,该技术是移动支点使悬臂梁作用于踏板的力臂相对于健身者发生变 化,从而使健身者相对于跑板的缓冲值发生了变化,此技术能调节健身者相 对于跑板的缓冲值,但是由于此技术为悬臂梁结构,健身者在使用跑步机时 可能导致左右晃动的现象,稳定性欠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零部件少、结构简洁、制造成本 低的跑步机的可调节缓冲装置。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调节方便、稳定性好的跑 步机的可调节缓冲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跑步机的可调节缓冲装置,所述跑步机具有
一底座;
一踏板,其前后两端被固定在前述底座上;
一前辊轮及一后辊轮,横向枢设在前述底座上,分别位在前述踏板的前 后两端;
一环形跑带,环绕前述踏板的顶侧及底侧,并且可绕转地套在前述前辊 轮及后辊轮上;
至少有两个可调节缓冲装置采用可活动的方式设置在前述跑步机的底 座与踏板之间,用以支撑使用者对前述踏板所施加的向下的压力,所述底座 与踏板之间形成有间隙;可调节缓冲装置至少设置有一个把手、 一块挡板、 三个连接件;
跑步机的可调节缓冲装置至少设置有三个可旋转的设置在前述连接件 外围的圆柱状物体,使至少三个连接件可分别穿过前述至少三个圆柱状物体 的中心把挡板与把手连接起来;前述每个圆柱状物体都至少与踏板和底座两 者之中一者相接触,以便于使用者调整可调节缓冲装置与一较靠踏板前端的 前端位置及一较靠踏板后端的后端位置之间的位移,从而改变底座与踏板之 间的支撑位置,进而调节踏板相对于使用者的缓冲值的大小。
跑步机的可调节缓冲装置的把手与挡板都至少设置有三个孔;跑步机的 可调节缓冲装置的连接件是螺栓,所述螺栓至少为三根。
较佳地,可调节缓冲装置的所述圆柱状物体为中空的尼龙轮;所述可调 节缓冲装置由一个把手、 一块挡板、三根螺栓、三个尼龙轮、6个螺帽、4 个螺钉、4个尼龙凸头组成,所述把手由一个把手外壳、 一个把手支撑板组成。所述把手外壳设置有4个螺钉孔;所述把手支撑板设置有4个螺钉孔、
3个螺栓通孔、2个尼龙凸头通孔;所述挡板设置有3个螺栓通孔、4个安装 孔、2个尼龙凸头通孔。
三根螺栓分别穿过挡板与把手上的三个螺栓通孔以三角形的空间排列
方式把挡板与把手连接起来;三根螺栓分别穿过三个尼龙轮,上边的一个尼 龙轮与踏板相接触,下边的两个尼龙轮与底座相接触,且这三个尼龙轮互不
接触,然后用6个螺帽把三根螺栓固定住;两个尼龙凸头分别设置在把手支
撑板的两个尼龙凸头通孔内;两个尼龙凸头分别设置在挡板的两个尼龙凸头
通孔内;4个螺钉把把手外壳固定在把手支撑板上。
所述尼龙轮和尼龙凸头的材料为聚己二酰己二胺(PA66)。 尼龙凸头的作用是防止擦伤底座。可调节缓冲装置在底座上移动时两侧
只有尼龙凸头与底座相接触,又因为PA66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及自润滑性,
所以底座不容易被擦伤。
每个可调节缓冲装置均设置在踏板的下面和底座的上面,且在底座的两
侧至少各设置一个可调节缓冲装置;踏板的两端通过固定片及前固定垫固定
在底座上。
由于PA66机械强度较高,耐应力开裂性好,是耐磨性最好的PA,自 润滑性优良,所以使本发明的可调节缓冲装置的可调节缓冲装置可以很方便 的调节且能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及可靠的工作状态;由于三根螺栓为三角形的 空间排列方式,从而也使三个尼龙轮也为三角形的空间排列方式,这样的设 置具有结构上的稳定性且零部件少、结构简洁、制造成本低;由于三个尼龙 轮互不啮合,这样的设置更有利于可调节缓冲装置的移动。
较佳地,所述可调节缓冲装置由四个中空的尼龙轮、四根螺栓、十二个 C形夹、 一个挡板、 一个把手、 一块加强钢板所组成。每根螺栓都设置有三 个环形凹槽;挡板与把手上都设置有相互对应的四个圆孔,所述四个圆孔以 梯形的排列方式设置在挡板与把手上面;所述把手背部设置有加强钢板凹槽。
四根螺栓以梯形的空间排列方式把挡板与把手连接起来,每根螺栓的环形凹槽内的都设置有C形夹,C形夹把挡板和把手定位在适当位置;四根螺 栓分别穿过四个尼龙轮,上边的两个尼龙轮与踏板相接触,下边的两个尼龙 轮与底座相接触,且这四个尼龙轮互不接触。
挡板与把手上的孔可以是圆孔、方孔、三角形孔、多边形等形状,这里 不能穷尽描述;挡板与把手上的孔可以是通孔,螺栓贯穿挡板与把手而把它 们连接起来;也可以是挡板与把手两者之一者设置为通孔,另一者的单侧设 置有孔,螺栓贯穿其一者而只进入另一者一段距离;也可以是挡板与把手两 者都为单侧有孔, 一根圆棒把它们连接起来然后用强力粘合剂粘合即可。
每个可调节缓冲装置均设置在踏板的下面和底座的上面,且在底座的两 侧至少各设置一个可调节缓冲装置;踏板的两端通过固定片及前固定垫固定 在底座上。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一种可调节缓冲装置,其零部件少、结构简洁、制造成本低、调节方便、 稳定性好。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调节缓冲装置使用时位于跑步机前端的示意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调节缓冲装置位使用时于跑步机后端的示意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调节缓冲装置在跑步机中一定角度下的立体 示意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调节缓冲装置在跑步机中另一角度下的局部 立体示意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调节缓冲装置使用时在跑步机中的纵剖面示 意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调节缓冲装置与踏板、底座位置关系纵剖面局部示意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跑步机的可调节缓冲装置与底座、踏板、跑带、
前辊轮、后辊轮相互关系示意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调节缓冲装置的前部一定角度立体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调节缓冲装置的一定角度俯视立体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调节缓冲装置的后部一定角度立体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调节缓冲装置的把手外壳后部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调节缓冲装置的把手支撑板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调节缓冲装置的挡板结构示意图; 图14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调节缓冲装置的尼龙凸头左视图; 图14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调节缓冲装置的尼龙凸头后部一定角度立
体示意图14c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调节缓冲装置的尼龙凸头前部一定角度立 体示意图1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调节缓冲装置各零部件展开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跑步机可调节缓冲装置的可调节缓冲装置 与底座、踏板、跑带、前辊轮、后辊轮相互关系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可调节缓冲装置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可调节缓冲装置的把手的后部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可调节缓冲装置的把手的前部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可调节缓冲装置的挡板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可调节缓冲装置的加强钢板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可调节缓冲装置的一个螺栓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可调节缓冲装置的各零部件展开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发明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需要注意的是,以下结合

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实 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是采用本发明的相似结构及其变化,均应列入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一种跑步机的可调节缓冲装置,如图l、 2所示,踏板9803的前端设置 有前辊轮9805,后端设置有后辊轮9806, 一条环形带子9808可以绕前辊轮 9805、后辊轮9806、踏板9803移动;两个前固定垫9801及两个固定片9802 把踏板9803的两端固定在底座9804上(为方便制图只画出了单侧的前固定 垫9801及固定片9802),可调节缓冲装置9809及可调节缓冲装置9807设置 在踏板9803与底座9804之间,可调节缓冲装置9809及可调节缓冲装置9807 完全相同。
一可调节缓冲装置9809,如图3-15所示,由三个尼龙轮82、三个螺栓 83、把手外壳801、把手支撑板802、挡板81、两组螺帽88、 84,其中每组 螺帽由三个组成、四个螺钉89、两组尼龙凸头78,其中每组尼龙凸头由两 个凸头组成;所述把手支撑板802设置有三个螺栓通孔8021,其以三角形的 排列方式设置在把手支撑板802上,所述把手支撑板802还设置有四个螺钉 孔8022、两个尼龙凸头通孔8023;所述挡板81设置有三个螺栓通孔811 , 其以三角形的排列方式设置在挡板81上面并且位置与该把手支撑板802上 的螺栓通孔8021位置对应,所述挡板81还设置有四个安装孔814其位置与 螺钉孔8022的位置相对应,两个尼龙凸头通孔812其位置与尼龙凸头通孔 8023位置相对应;所述把手外壳801设置有四个螺钉孔8011其位置与螺钉 孔8022的位置相对应。
螺栓83穿过尼龙轮82、把手支撑板802上的螺栓通孔8021、挡板81 上的螺栓通孔811,然后分别在两端用螺帽88、 84固定住;
尼龙凸头78分别设置在把手支撑板802上的相对应的尼龙凸头通孔 8023内。
通过上述连接方式就把把手支撑板802与挡板81连接起来。用安装工具通过设置在挡板81上的安装孔814把螺钉89安装在把手支 撑板802上的相对应的螺钉孔8022内,进一步把螺钉89安装在把手外壳801 上的螺钉孔8011内。
通过上述连接方式就将把手80与挡板81连接起来。
我们通过用手移动可调节缓冲装置9809及可调节缓冲装置9807,就可 以改变底座9804与踏板9803之间的支撑位置,从而调节踏板9803相对于 使用者的缓冲值的大小。
实施例二
一种跑步机的可调节缓冲装置,如图16所示,踏板3103的前端设置有 前辊轮3105,后端设置有后辊轮3106, 一条环形带子3107可以绕前辊轮 3105、后辊轮3106、踏板3103移动;两个前固定垫3102及两个固定片3104 把踏板3103的两端固定在底座3108上(为方便制图只画出了单侧的前固定 垫3102及固定片3104),可调节缓冲装置74及可调节缓冲装置3101设置在 踏板3103与底座3108之间,可调节缓冲装置74及可调节缓冲装置3101完 全相同。
一可调节缓冲装置74,如图17-23所示,其包括有四个尼龙轮37、 四个螺栓33、把手31、挡板32、三组C形夹51、 53、 54,其中每组C形 夹有四个组成、加强钢板50。所述把手31上设置有四个孔41,所述孔41 以梯形的排列方式设置在把手31上面,即较高处设置有两个孔41,较低处 设置有两个孔41,所述把手31背部还设置有加强钢板凹槽49;所述加强钢 板50设置在加强钢板凹槽49内;所述挡板32设置有孔45,所述孔45以梯 形的排列方式设置在挡板32上面,其位置与孔41相对应;所述螺栓33设 置有环形凹槽3301、环形凹槽3302、环形凹槽3303;所述加强钢板50上设 置有四个孔501,其位置与孔41相对应。
螺栓33分别穿过孔4K相应的孔501、 C形夹51、尼龙轮37、 C形夹 53、孔41、 C形夹54,然后C形夹51卡在环形凹槽3301内,C形夹53卡 在环形凹槽3302内,C形夹54卡在环形凹槽3303内;通过上述连接方式就将把手31、挡板32、加强钢板50连接起来。 使用时,通过用手移动可调节缓冲装置74及可调节缓冲装置3101,就
可以改变底座3108与踏板3103之间的支撑位置,从而调节踏板3103相对
于使用者的缓冲值的大小。
权利要求
1、一种跑步机的可调节缓冲装置,其可移动地设置在上述跑步机的底座与踏板之间,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把手、一挡板和至少三个将该把手和挡板连接起来的连接件,至少三个可旋转的设置在该连接件外围的圆柱状物体,缓冲装置所述圆柱状物体至少与踏板和底座两者之一相接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跑步机的可调节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该 把手和挡板上分别至少设置有三个供上述连接件通过并固定的孔。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跑步机的可调节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件、圆柱状物体和孔的数量均为三,呈三角形设置,使得上方的一个圆 柱状物体与该踏板相接触,下方的两个圆柱状物体与底座相接触,且三个圆 柱状物体相互不接触。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跑步机的可调节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该 连接件、圆柱状物体和孔的数量均为四,呈梯形设置,使得上方的两个圆柱 状物体与该踏板相接触,下方的两个圆柱状物体与底座相接触,且四个圆柱 状物体相互不接触。
5、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跑步机的可调节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连接件上设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凹槽,该凹槽中分别卡设有一 C形夹。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跑步机的可调节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该 把手和该挡板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尼龙凸头。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跑步机的可调节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其 还包括一加强板,其设置于把手内部的加强班凹槽内,该加强板上设置有与 上述孔位置相对应的孔。
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跑步机的可调节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该 连接件为一通过螺帽固定的螺栓,该圆柱状物体为尼龙轮。
9、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跑步机的可调节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该 孔为通孔或半通孔,其形状为圆形、方形、三角形或多边形。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跑步机的可调节缓冲装置,其可移动地设置在上述跑步机的底座与踏板之间,其包括一把手、一挡板和至少三个将该把手和挡板连接起来的连接件,至少三个可旋转的设置在该连接件外围的圆柱状物体,所述圆柱状物体至少与踏板和底座两者之一相接触。本发明具有零部件少、结构简洁、制造成本低、调节方便、稳定性好等特点。
文档编号A63B22/02GK101288797SQ20071003964
公开日2008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18日
发明者冯建军 申请人:乔山健康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