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或滚动板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4609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滑动或滚动板具的制作方法
滑动或滚动板具技术领域


图14是符合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板具的局部纵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
[33尽管这些实施方式涉及滑雪板具,应该理解的是它们也可涉及用 于进行前面提到的体育运动的其它板具。 [34第一实施方式示于图1-6。[35以如尤其在图l和2中看到的已知方式,滑雪板具l具有按纵向 方向在第一端部2和第二端部3之间测得的长度。所述纵向方向用中心纵 轴线Lo标示。板具1还具有沿横向方向在第一侧边缘4和笫二侧边缘5 之间测得的可变宽度、以及在基底即滑动面6与顶部即接纳面7之间测得 的高度。所述横向方向用中心横轴线Wo标示。板具的周廓包括端部和边 缘。对于每个边缘,尺寸线相对纵向方向Lo是凹形的。36当然,横向方向垂直于纵向方向,并与滑动面6平行。37板具1从第一端部2到第二端部3还具有第一端部区8、第一接 触线W1、中央区9、第二接触线W2、和第二端部区IO。中央区9本身在 接触线W1、 W2之间相继包括第一中间区15、第一保持区16、第二中 间区17、第二保持区18、和第三中间区19。[38每个保持区16、 18设置用于接纳使用者脚部保持装置。未示出 的装置可以通过如螺钉的部件与板具l连在一起。为此,每个保持区16、 18配设有螺紋孔20。39每条接触线Wl、 W2是板具1的一条基^t向的线,当板具1 不受外界影响地搁靠于一平坦的表面上时,滑动面6在该线处接触该表面。[40板具1的整体外形是长形板具的外形。基底6在接触线Wl、 W2 之间稍微凹陷。基底6具有沿中央区9、基本从第一中间区15延伸到第三 中间区19的凹陷处或曲面(arrondi)。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曲面 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至于顶部7,它在中央区9中整体上凸起。顶部7 有两个轻微的凸起,它们由保持区16、 18中的更大厚度表示。板具在第二 中间区17处于边缘4、 5之间的宽度也稍微减小。[41图3中以剖面形式可以看见板具l的高度。[42板具1从滑动面6到接纳面7具有底垫体21、第一加强体22、 芯材体23、第二加强体24和保护层25。第二加强体24位于第一加强体上 方。[43根据板具的类型,加强体的数量可以改变,并且可以小于或大于 两个。板具可以不包括任何保护层。44底垫体21例如可以由含有聚乙烯的塑料材料制成。保护层25例 如用含有乙酰-丁二烯-苯乙烯的塑料材料制成。[451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每个加强体22、 24利用浸有树脂的纤维制 成。纤维可以用任何材料或任何的材料混合物形成,所迷材料如玻璃、碳、 芳族聚酰胺、金属或其它。芯材体23包括一赋予其整体外形的主体26。 主体26例如包含木材、合成材料泡沫或任何其它材料。[46加强体22、 24和芯材体23形成沿板具表面的至少50%、并优选 基本沿整个表面延伸的夹层板。[471 板具1还包括位于第一侧边缘4处的第一侧梁件30以及位于第 二侧边缘5处的第二侧梁件31。梁件的机械强度和硬度特性大于芯材体的 机械强度和硬度特性。这使板具具有箱式结构。梁件30、 31例如包含合成 材料如乙酰-丁二烯-苯乙烯。[481 可替换地,如图4中看到的,可以考虑一种属于本发明笫一实施 方式的结构。该替代方式取消了梁件。第一加强体22与第二加强体24直 接连接。这使板具具有壳式结构。[49当然,可以考虑其它任何结构。例如板具的一部分可以为箱式, 而另一部分为壳体式。也可具有夹层式结构。[50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也可设置一沿着底垫体21边缘的周棱边 32。棱边(carre) 32是连续的,但它也可是分段的,或者它可以没有延 伸在整个周边上。例如该棱边可以包括一沿第一边缘4的部分和一沿第二 边缘5的部分。棱边32优选包括金属、或金属合金如钢或其它。[51根据本发明,正如通过全部图l-6所了解到的,板具l包括至少 一个沿周廓一部分41的包箍件40,包箍件40位于第二加强体24的上方。 包箍件40由于它的位置即它事实上处在板具1的顶部7处,而在第一部分 41中代替第二加强体而吸收外界机械侵害。包箍件40类似于包括在板具1 中的防护件。因此加强体24受到机械保护,并且它的寿命增加。因此板具 1长时间保持它的机械特性。52根据所描述的笫一实施方式,特别是如图5中看到的,第一包箍 件40的整体外形为新月形或U形。包箍件40具有弯曲的形状。包箍件40 在长度方向延伸在笫一端部42与第二端部43之间,在宽度方向延伸在外 边缘44与内边缘45之间,且在厚度方向延伸在下表面46与上表面47之 间。外边缘44和内边缘45是弯曲的,并且例如互相基本平行。因此包箍 件的宽度基本恒定。至于厚度,也是基本恒定的。因此包箍件40容易制造, 例如通过冲压适当材料的片材。金属或金属合金都是适当的。由于铝的轻 便性或它吸收沖击和振动的良好能力,包箍件40因而尤其可以包括铝。铝 接受外界侵害,即它本身承受损害,而不把这些损害传递给板具的其它组成零件。 尤其如通过图l和6了解到的,每个包箍件40位于一端部2处。 更确切地说,包箍件40通过它的弯曲形状而沿着端部2。外边缘44的形 状与在板具轮廓处的端部2的形状吻合。包箍件40的第一端部42在第一 侧边缘4的一侧位于接触线Wl附近。与此类似,包箍件40的第二端部 43在第二侧边缘5的一侧位于第一接触线Wl附近。因此包箍件40保护 板具端部2的很大一部分。 根据所述的第一实施方式,板具1包括沿着周廓第二部分61的 第二包箍件60,包箍件60位于第二加强体24的上方。更确切地说,第二 包箍件60位于第二端部3处。由于与第一包箍件40相似或相同,第二包 箍件60在第二端部3处给板具1带来相同的特性和优点。
[591 可以发现,板具1和它的包箍件40、 60相对于一横轴线基本呈 纵向地对称。因此板具在两端部2、 3受益于同样程度的保护。
[60下面描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由于方^f更的原因,主要阐明这 些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的特殊之处。
161第二实施方式示于图7和8。板具81在长度方向延伸在第一端部 82与第二端部83之间,在宽度方向延伸在第一边缘84与第二边缘85之 间,且在高度方向延伸在基底86与顶部87之间。板具81包括底垫体91、 第一加强体92、芯材体93、笫二加强体94、和保护层95。62板具81也包括第一包箍件100和第二包箍件110,这两个包箍件 采用与第一实施方式基本相同的方式设置。[63第二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保护层95的延伸范围。该保护层 完全覆盖第二加强体94、以及第一包箍件100和第二包箍件110。因此保 护层95在顶部87的一侧保护包箍件100、 110。但是,包箍件本身仍保留 它们保护第二加强体94的作用。实际上,保护层在端部82、 83处常常很 快磨损。这使得每个包箍件IOO、 110在保护层95局部磨损后,接替抵抗 外界侵害。641 在通过图9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中,带有端部122的板具121在 它的高度方向包括底垫体131、第一加强体132、芯材体133、第二加强体 134、和保护层135。[65板具121与其它板具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结构在端部122处为箱 式。在这种情况下, 一间隔件140在端部122处位于加强体132、 134之间。 箱式结构可以延伸到整个板具,或者相反,位于端部。[66至于包箍件150,它覆盖第二加强体134的一部分,并且与保护 层135齐平。[671 根据通过图10所示的第四实施方式,带有端部162的板具161 在高度方向包括底垫体171、第一加强体172、芯材体173、第二加强体174 和保护层175。[68该板具161在端部162处具有壳式结构。第一加强体172和第二 加强体174在端部162直接连接。69j 该板具161的特别之处在于保护层175延伸到端部162,并在 第二加强体174上面和包箍件180下面通过。因此包箍件180同时覆盖第 二加强体174和保护层175。换句话说,包箍件180间接覆盖加强体174。 另外,包箍件180与板具的顶部齐平。该实施方式可以使板具的顶部持久 美观。[70j 在通过图11-13所示的第五实施方式中,带端部192的板具191 在高度方向包括底垫体201、第一加强体202、芯材体203、第二加强体204 和l呆护层205。[71板具191与其它板具的不同之处在于包箍件210的结构。包箍件
210具有复合结构,即包括多个零件。在这种情况下,包箍件210包括一 例如由金属如铝制成的外部分211、以及包括一种合成材料如乙酰-丁二烯 -苯乙烯或任何等同材料的内部分212。外部分211和内部分212的厚度基 本相同,例如在0.5mm到3mm之间。接近1.5mm的数值是非常合适的。 [72外部分211和内部分212通过任何方式如嵌套、粘结或其它方式 互相连在一起。[73如图13清楚地所示的,在通过嵌套组装的情况下,外部分211 和内部分212具有互补的型面。在这种情况下,这是^1置于外部分上的突 起213、和设置于内部分中的凹陷214。[74为了便于制造板具191,如借助图12所理解的,可考虑在一中间 制造阶段, 一缝接部215将包箍件210和加强体202、 204保持在一起。缝 接部215也可保持芯材体203。[75在借助图14所示的第六实施方式中,带端部222的板具221在 它的高度方向包括底垫体231、第一加强体232、芯材体233、第二加强体 234和j呆护层235。[76板具221与其它板具的不同之处在于包箍件240的设置。包箍件 240覆盖第一加强体232,而不覆盖第二加强体234。加强体234相对于第 一加强体232缩退。换句话说,第二加强体234没有延伸到端部222。当 然,包箍件240发挥它的保护第一加强体232的作用。[77对所有实施方式,利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材料和使用的技术 来实现本发明。[781当然,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前面描述的实施方式,而是包括所有可 以进入后文权利要求范围内的等效方式。[79特别是如已经看到的,包箍件可以具有整体式结构,或者可替换 地,它包括多个零件。因而这些零件沿着板具的轮廓互相或多或少地靠近, 以便保护加强体。801包箍件的尺寸、特别是它的宽度或厚度,可以是变化的。[81包箍件也可以突出,或者相反地,相对于板具的顶部缩退。
权利要求
1.滑动的或滚动的板具(1、81、121、161、191、221),所述板具具有按纵向方向(Lo)在所述板具的第一端部(2、82、122、162、192、222)和第二端部(3、83)之间测得的长度、沿横向方向(Wo)在第一边缘(4、84)与第二边缘(5、85)之间测得的宽度、以及在基底(6、86)与顶部(7、87)之间测得的高度,所述板具的周廓包括端部和边缘,加强体(22、24、92、94、132、134、172、174、202、204、232、234)包含在所述板具的高度中,并平行于所述顶部(7、87)地延伸,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具包括至少一个沿着所述周廓一部分(41、61)的包箍件(40、60、100、150、180、210、240),所述包箍件(40、60、100、150、180、210、240)位于所述加强体(22、24、92、94、132、134、172、174、202、204、232、234)的上方。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板具(1、 81、 121、 161、 191、 221),其特 征在于,每个所述包箍件(40、 60、 100、 150、 180、 210、 240)位于所述 板具的一端部(2、 3、 82、 83、 122、 162、 192、 222)处。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板具(1、 81、 121、 161、 191、 221), 其特征在于,所述包箍件(40、 60、 100、 150、 180、 210、 240)具有弯曲 的形状。
4.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板具(1、 81、 121、 161、 191、 221),其特征在于,所述包箍件(40、 60、 100、 150、 180、 210、 240) 的第一端部(42)在所i^l具的第一侧边缘(4、 84)的一侧位于第一接触 线(Wl)附近;并且,所述包箍件的第二端部(43)在笫二侧边缘(5、 85)的一侧位于所述第一接触线(Wl)附近。
5. 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板具(1、 81、 121、 161),其 特征在于,所述包箍件(40、 100、 150、 180)的宽度和厚度基本恒定。
6. 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板具(1、 81、 121、 161、 191、 221),其特征在于,所述包箍件(40、 60、 100、 150、 180、 210、 240) 包含铝。
7. 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板具(1、 81、 121、 191),其 特征在于,所述板具包括位于第一加强体(22、 92、 132、 202)上方的第 二加强体(24、 94、 134、 204);并且,所述包箍件(40、 100、 150、 210) 与所述板具的第二加强体(24、 94、 134、 204)直接连在一起。
8. 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板具(81、 191、 221),其特征 在于,保护层(95、 205、 235)覆盖所述第一包箍件(100、 210、 240)。
9. 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板具(1、 121、 161),其特征 在于,所述包箍件(40、 150、 180)与所g具的顶部(7)齐平。
10. 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板具(161),其特征在于,所 述包箍件(180)间接覆盖所述加强体(174)。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板具(161),其特征在于,所述包箍件(180 ) 同时覆盖所述加强体(174)和保护层(175)。
12. 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板具(1、 81、 161、 191), 其特征在于,该板具在端部(2、 3、 82、 83、 162、 192)处具有壳式结构。
13. 如权利要求l至ll中任一项所述的板具(121),其特征在于, 该板具在端部(122)处具有箱式结构。
14. 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板具(1、 81、 121、 161), 其特征在于,所述包箍件(40、 60、 100、 150、 180)具有整体式结构。
15. 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板具(191、 221),其特征在 于,所述包箍件(210、 240)具有复合结构。
全文摘要
滑动的或滚动的板具(1),所述板具具有按纵向方向(Lo)在所述板具的第一端部(2)和第二端部(3)之间测得的长度、沿横向方向(Wo)在第一边缘(4)与第二边缘(5)之间测得的宽度、以及在基底(6)与顶部(7)之间测得的高度,所述板具的周廓包括端部和边缘,加强体(22、24)包含在所述板具的高度中,并平行于所述顶部(7)地延伸。包箍件(40、60)沿着周廓的一部分(41、61),所述包箍件(40)位于加强体(22、24)上方。
文档编号A63C5/00GK101156986SQ20071015297
公开日2008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06年10月2日
发明者H·朗松, T·马里翁 申请人:萨洛蒙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