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复位跨栏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5171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复位跨栏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体育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自动复位 跨栏架。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跨栏架在使用过程中,经常被碰倒,碰倒后需要 人将其扶起恢复原状,这样耽误时间,影响训练和比赛;同时,跨 栏架被碰倒后,很容易对运动员造成伤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不足,提供一种高低可调, 栏板碰倒后不需人扶起就能自动恢复原状的自动复位跨栏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自动复位跨栏架由底座、 支撑板、栏板、支撑杆、配重块组成,"H"形底座的两侧中部上 面分别垂直连有大小相同的支撑板,在两块支撑板上分别依次设有 多个相互对称的高度不同的侧面开口的弧形孔;长度相同的两个支 撑杆分别垂直连接在栏板两端的底面上,在两个支撑杆下端之间相 连的横杆上固定着配重块,在两个支撑杆中下部位置上分别设有相 互对称的支撑轴,两个支撑轴分别活动连接在两个支撑板相互对称 的弧形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由于支撑杆下端的横杆上连有配重块,一
旦跨栏者在跨越过程中碰着栏板,栏板能随跨栏者的动作摆动,在 配重块的重力作用下,栏板能自动恢复到原有的状态,不会出现跨
栏架翻倒,使人员受伤的现象,使用方便,省时省力;栏板的高度 能够调节,可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要,特别适用于大中小学生锻炼 和比赛。

附图l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附图2、附图3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 细描述该自动复位跨栏架由底座l、支撑板2、栏板3、支撑杆4、 配重块5组成,"H"形底座1的两侧中部上面分别垂直连有大小 相同的支撑板2,在两块支撑板2上分别依次设有多个相互对称的 高度不同的侧面开口的弧形孔6;长度相同的两个支撑杆4分别垂 直连接在栏板3两端的底面上,在两个支撑杆4下端之间相连的横 杆上固定着配重块5,在两个支撑杆4中下部位置上分别设有相互 对称的支撑轴7,两个支撑轴7分别活动连接在两个支撑板2相互 对称的弧形孔6内。配重块5的重量大于栏板3的重量,以保证 支撑杆4始终处于垂直状态。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复位跨栏架,由底座(1)、支撑板(2)、栏板(3)、支撑杆(4)、配重块(5)组成,其特征在于“H”形底座(1)的两侧中部上面分别垂直连有大小相同的支撑板(2),在两块支撑板(2)上分别依次设有多个相互对称的高度不同的侧面开口的弧形孔(6);长度相同的两个支撑杆(4)分别垂直连接在栏板(3)两端的底面上,在两个支撑杆(4)下端之间相连的横杆上固定着配重块(5),在两个支撑杆(4)中下部位置上分别设有相互对称的支撑轴(7),两个支撑轴(7)分别活动连接在两个支撑板(2)相互对称的弧形孔(6)内。
专利摘要一种自动复位跨栏架,属于体育器械技术领域。它由底座、支撑板、栏板、支撑杆、配重块组成,其特征在于“H”形底座的两侧中部上面分别垂直连有大小相同的支撑板,在两块支撑板上分别依次设有多个相互对称的高度不同的侧面开口的弧形孔;长度相同的两个支撑杆分别垂直连接在栏板两端的底面上,在两个支撑杆下端之间相连的横杆上固定着配重块,在两个支撑杆中下部位置上分别设有相互对称的支撑轴,两个支撑轴分别活动连接在两个支撑板相互对称的弧形孔内。优点是栏板被碰倒后能自动恢复到原有的状态,不会出现跨栏架翻倒,使人员受伤的现象;栏板的高度随时可调,能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要,特别适用于大中小学生锻炼和比赛。
文档编号A63K3/00GK201006327SQ200720018530
公开日2008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6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6日
发明者吴修坤 申请人:吴修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