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充气座的登山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5448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充气座的登山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登山包的改进,特别是一种带充气座的登山包。
背景技术
目前,在登山旅行中所使用的登山包,主要由包带、包体构成, 其包带是长条形状,以胶皮为材料,经过剪切粘贴加工制造,其包体 的前盖片通过拉锁与包体的周边沿连接,所用物品盛于包体内。目前 所使用的登山包所存在的不足是不能当作坐垫用,在登山中感到疲 劳时,不能随时当作坐垫休息用,使使用者感到有一定的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方便登山,又能随时当作坐 垫休息的一种带充气座的登山包。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带充气座 的登山包,由包体、包带构成,包带设上、下二根,分别固定在包体 的上、下边的左、右端,在包体的前侧为前盖片,前盖片的周边通过 拉锁连接在包体的周边沿上,其特征在于前盖片为硬塑料板,在前盖 片的内侧粘结固定上橡胶气囊,橡胶气囊通过导管与微型充气球相连 通,在导管上设有放气阀。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在橡胶 气囊的内侧还通过呢绒扣粘结上一层无纺布层,以方便清洗。使用本 实用新型时,当需要休息时,可打开前盖片,再压縮微型充气球,对 象胶气囊充气,使橡胶气囊涨起,便可作为坐垫,休息完后,放气即 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目前使用的登山包相比,由于在 现有的基础上增加了随时携带的坐垫,所以,不仅具有能盛放多种用 品的优点,而且可随时当坐垫用,便于登山者休息,使登山包更加实 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前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沿A-A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 2制作本实用新型。该带充气座的登山包,由包体 1、包带2构成,包带2设上、下二根,分别固定在包体l的上、下 边的左、右端,在包体1的前侧为前盖片3,前盖片3的周边通过拉 锁4连接在包体1的周边沿上,其特征在于前盖片3为硬塑料板,在 前盖片3的内侧粘结固定上橡胶气囊5,橡胶气囊5通过导管7与微 型充气球6相连通,在导管7上设有放气阀8。在橡胶气囊5的内侧 还通过呢绒扣粘结上一层无纺布层9。
权利要求1、一种带充气坐的登山包,由包体(1)、包带(2)构成,包带(2)设上、下二根,分别固定在包体(1)的上、下边的左、右端,在包体(1)的前侧为前盖片(3),前盖片(3)的周边通过拉锁(4)连接在包体(1)的周边沿上,其特征在于前盖片(3)为硬塑料板,在前盖片(3)的内侧粘结固定上橡胶气囊(5),橡胶气囊(5)通过导管(7)与微型充气球(6)相连通,在导管(7)上设有放气阀(8)。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充气座的登山包,其特征在于在橡 胶气囊(5)的内侧还通过呢绒扣粘结上一层无纺布层(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充气座的登山包,由包体(1)、包带(2)构成,包带(2)设上、下二根,分别固定在包体(1)的上、下边的左、右端,在包体(1)的前侧为前盖片(3),前盖片(3)的周边通过拉锁(4)连接在包体(1)的周边沿上,其特征在于前盖片(3)为硬塑料板,在前盖片(3)的内侧粘结固定上橡胶气囊(5),橡胶气囊(5)通过导管(7)与微型充气球(6)相连通,在导管(7)上设有放气阀(8)。该带充气座的登山包,由于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了随时携带的坐垫,所以,不仅具有能盛放多种用品的优点,而且可随时当坐垫用,便于登山者休息,使登山包更加实用。
文档编号A45F4/00GK201127383SQ20072003032
公开日2008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12日
发明者萌 陈 申请人:萌 陈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