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助力踏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5449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助力踏板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通工具,特别是一种自动助力踏板车。
背景技术
目前的交通工具有多种,但大多结构复杂、体积大、费用高,其 动力大多为机械动力或人力动力,未见小型、轻便、灵活、靠自助力 行走的交通工具的报道。我国是一个十三亿人口的大国,提供一种能 节约能源、缓解道路拥挤、应用广泛、轻便、灵活的交通工具,显得 尤为重要。目前运动场所使用的旱冰鞋及儿童使用的滑板车,没有动 力传动机构,其一只脚的动力源来自于另一只脚的蹬推力,故不省力, 且需要一定的技巧,影响大众化使用。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耗油、不用电、不产生污染、 体积小、重量轻、造价低、结构简单、容易学习和操作、使用范围广、 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和推广价值的自动助力踏板车。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自动助力踏板车,由固脚套、"n"形车架、脚踏板、制动装置构成,固脚套固 定在脚踏板上,脚踏板固定在"n"形车架的上面板上,其特征在于 在"n"形车架的底部固定上重力助行装置,在"n"形车架的后端"n" 形口内侧固定上制动装置,通过人体行走中的重力作用,驱动重力助 行装置动作,驱动车体运行,使人体在一边步行的同时,具有向前滑行的功能。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的重力助行装置, 由前滚轮、动力轮、拨动轴、传动链、拨动杆、后滚轮、后滚轮轴、前滚轮轴、复位弹簧构成,复位弹簧的上端通过轴套套装在"n"形 车架后端的固定轴上,拨动轴固定在"n"形车架前端的两侧框之间, 拨动杆的后端通过轴套套装在后滚轮轴上,在拨动杆的前端设单向扳 动筒,其结构原理如单向活动扳手套装在拨动轴上,单向扳动筒内设 单向棘齿,单向棘齿与拨动轴上的齿啮合,与拨动轴固定为一体的动 力轮通过传动链与前滚轮连接,前滚轮的前滚轮轴固定在"n"形车 架两侧框之间的支撑板上,支撑板的上端固定在"n"形车架的底面 板上。当人体重心移到脚踏板的上面时,复位弹簧被压縮,拨动杆与 "n"形车架底侧面的夹角减小,拨动杆前端的单向扳动筒扳动拨动 轴转动,使动力轮按顺时针方向转动,再通过传动链带动前滚轮转动, 从而使车体向前运行,当人体重心从一只脚移到另一只脚上时,复位 弹簧伸展,拨动杆与"n"形车架底侧面的夹角增大,此时拨动杆前 端的单向扳动筒相对于拨动轴反转,但此时的单向棘齿不拨动拨动 轴,故车体可靠惯性继续向前运行,两只脚依次往复交替,则使人体 既有步行的作用,又有向前滑行的功能;所述的固脚套,由脚前掌套 和脚后跟套两部分构成,所述的脚踏板也由前脚掌板和脚后跟板构 成,固脚套的脚前掌套固定在脚踏板的前脚掌板上面,脚后跟套固定 在脚踏板的脚后跟板上面,脚前掌板通过前侧的调节螺栓固定在 形车架的上面板的前半部,脚后跟板通过后侧的调节螺栓固定在"n" 形车架的上面板的后半部,在"n"形车架上面板的中心线上设一排调节孔,前、后侧的调节螺栓旋入相应的调节孔内,通过调节螺栓旋 入不同的调节孔内,使脚踏板和固脚套的长度适合应用者的脚长;所 述的制动装置,由制动片、制动架、制动控制轴构成,制动片固定在 制动架的底端,制动架的上端由制动控制轴固定在"n"形车架的后 端"n"形口侧框上,并由调节螺栓固定,可根据需要调正制动片的 合适高度。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容易制作、轻便灵活、 体积小、重量轻,不需要能源,因此特别容易推广,不仅能用于健身 活动场所,也可作为正常的交通工具。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局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重力助行装置装配侧视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脚踏板与"n"形车架装配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制动装置结构侧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 2、 3、 4制作本实用新型。该自动助力踏板车,由 固脚套1、 "n"形车架2、脚踏板3、制动装置4构成,固脚套1固 定在脚踏板3上,脚踏板3固定在"n"形车架2的上面板上,其特 征在于在"n"形车架2的底部固定上重力助行装置5,在"n"形车 架2的后部"n"形口内侧固定上制动装置4。所述的重力助行装置5, 由前滚轮501、动力轮502、拨动轴503、传动链504、拨动杆505、 后滚轮506、后滚轮轴507、前滚轮轴508、复位弹簧509构成,复位弹簧509的上端通过轴套510套装在"n"形车架2后端的固定轴 6上,拨动轴503固定在"n"形车架2前端的两侧框之间,拨动杆 505的后端通过轴套套装在后滚轮轴507上,在拨动杆505的前端设 单向扳动筒511,其结构原理如单向活动扳手套装在拨动轴503上, 单向扳动筒511内设单向棘齿,单向棘齿与拨动轴503上的齿啮合, 与拨动轴503固定为一体的动力轮502通过传动链504与前滚轮501 连接,前滚论501的前滚轮轴508固定在"n"形车架2两侧框之间 的支撑板512上,支撑板512的上端固定在"n"形车架2的底面板 上。所述的固脚套l,由脚前掌套和脚后跟套两部分构成,所述的脚 踏板3也由前脚掌板301和脚后跟板302构成,固脚套1的脚前掌套 固定在脚踏板3的前脚掌板301上面,脚后跟套固定在脚踏板3的脚 后跟板302上面,脚前掌板301通过前侧的调节螺栓7固定在"n" 形车架2的上面板的前半部,脚后跟板302通过后侧的调节螺栓7' 固定在"n"形车架2的上面板的后半部,在"n"形车架2上面板 的中线上设一排调节孔8,前、后侧的调节螺栓7、 7'旋入相应的调 节孔8内,通过调节螺栓7、 7'旋入不同的调节孔8内,使脚踏板3 和固脚套l的长度适合应用者的脚长;所述的制动装置4,由制动片 401、制动架402、制动控制轴403构成,制动片401固定在制动架 402的底端,制动架402的上端由制动控制轴403固定在"n"形车 架2的后端"n"形口侧框上,并由调节螺栓9固定。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助力踏板车,由固脚套(1)、“n”形车架(2)、脚踏板(3)、制动装置(4)构成,固脚套(1)固定在脚踏板(3)上,脚踏板(3)固定在“n”形车架(2)的上面板上,其特征在于在“n”形车架(2)的底部固定上重力助行装置(5),在“n”形车架(2)的后部“n”形口内侧固定上制动装置(4)。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助力踏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重力助行装置(5),由前滚轮(501)、动力轮(502)、拨动轴(503)、 传动链(504)、拨动杆(505)、后滚轮(506)、后滚轮轴(507)、前 滚轮轴(508)、复位弹簧(509)构成,复位弹簧(509)的上端通过 轴套(510)套装在"n"形车架(2)后端的固定轴(6)上,拨动轴(503)固定在"n"形车架(2)前端的两侧框之间,拨动杆(505) 的后端通过轴套套装在后滚轮轴(507)上,在拨动杆(505)的前端 设单向扳动筒(511),单向扳动筒(511)内设单向棘齿,单向棘齿 与拨动轴(503)上的齿啮合,与拨动轴(503)固定为一体的动力轮(502)通过传动链(504)与前滚轮(501)连接,前滚论(501)的 前滚轮轴(508)固定在"ri"形车架(2)两侧框之间的支撑板(512) 上,支撑板(512)的上端固定在"n"形车架(2)的底面板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助力踏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固脚套(l),由脚前掌套和脚后跟套两部分构成,所述的脚踏板(3) 也由前脚掌板(301)和脚后跟板(302)构成,固脚套(1)的脚前 掌套固定在脚踏板(3)的前脚掌板(301)上面,脚后跟套固定在脚踏板(3)的脚后跟板(302)上面,脚前掌板(301)通过前侧的调 节螺栓(7)固定在"n"形车架(2)的上面板的前半部,脚后跟板 (302)通过后侧的调节螺栓(7')固定在"n"形车架(2)的上 面板的后半部,在"n"形车架(2)上面板的中线上设一排调节孔(8), 前、后侧的调节螺栓(7、 7')旋入相应的调节孔(8)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助力踏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制动装置(4),由制动片(401)、制动架(402)、制动控制轴(403) 构成,制动片(401)固定在制动架(402)的底端,制动架(402) 的上端由制动控制轴(403)固定在"n"形车架(2)的后端"n"形 口侧框上,并由调节螺栓(9)固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助力踏板车,由固脚套(1)、“n”形车架(2)、脚踏板(3)、制动装置(4)构成,固脚套(1)固定在脚踏板(3)上,脚踏板(3)固定在“n”形车架(2)的上面板上,其特征在于在“n”形车架(2)的底部固定上重力助行装置(5),在“n”形车架(2)的后部“n”形口内侧固定上制动装置(4)。该自动助力踏板车,结构简单、容易制作、轻便灵活、体积小、重量轻,不需要能源,因此特别容易推广,不仅能用于健身活动场所,也可作为正常的交通工具。
文档编号A63C17/12GK201098527SQ200720030329
公开日2008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12日
发明者张天泽 申请人:张天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