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鞍自动马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6291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压鞍自动马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玩具马,尤其是一种能够利用儿童颠压马鞍 的力和足蹬脚踏的反作用力使马自动起伏前进的压鞍自动马。
背景技术
目前儿童游乐场所、幼儿园和玩具巿场所见到的玩具马都不能利 用儿童骑乘时颠压马背的力使玩具马前进,因而不能充分激发儿童的
游戏兴趣;同时,由于玩具马只能以静止状态在原地玩耍,因而玩具 马也不能作竟技性器械使用。其游戏和锻炼的功能十分有限。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玩具马不能行进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鞍自 动马。该马能够利用儿童骑乘时颠压马背的力、弹簧的反弹力和足蹬 脚踏的反作用力使马向前行进,并且能够使马体在前进时产生有节律 的起伏,因而能够极大地激发儿童的游戏兴趣,使玩具马发挥更大的 游戏和锻炼功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釆取的方案是,在马体上设置一个 动力传动装置系统在马背上设马鞍,马鞍下设弹簧,弹簧与马背连 接。在马体内设主动轮、齿条、拉杆和皮带。主动轮为双层套环式结 构外层内口设18个齿,内层与外层结合的部分外缘设两个相互对 称的凹槽,凹槽内设弹簧卡。齿条上端与马鞍重心连接,下端与拉杆 一端连接。齿条上下运行时其齿可以与主动轮的轮齿紧密结合。皮带
一端与主动轮连接,另一端与驱动轮的轮轴连接。在马肚下设脚踏,脚踏与拉杆另一端连接。当儿童颠压马鞍时,齿条在马鞍的压力下向下运行驱动主动轮,主动轮外层即被弹簧卡卡住与内层同步逆时针旋转,带动驱动轮,使压鞍自动马前行;当齿条在弹簧的反弹力和足蹬脚踏的反作用力推动下向上运行时,弹簧卡即被压入凹槽内使主动轮外层解除制动,内层轮即可单独顺时针旋转使马鞍复位。由于驱动轮轮轴偏离轮(圆)心连接,驱动轮旋转能使马体前行时产生有节律的起伏。根据此原理,如果反复颠压马鞍,即可把颠压马鞍的力通过齿条驱动主动轮,主动轮再通过皮带传给轮轴偏心连接的驱动轮,使马行进,并且在行进时产生有节律的起伏,如奔驰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儿童骑乘此马,既可以一人作仿真的奔驰运动游戏,也可以几个儿童作赛马游戏。这样,既能充分激发儿童的游戏兴趣,锻炼儿童的体能,又能培养其拼搏进取精神。
以下结合附图对奔马的构造作简要说明。
图l是压鞍自动马整体构造示意图,所展示的是压鞍自动马的外型及内部动力传动装置系统和方向控制装置系统的结构。
图2是压鞍自动马的动力传动装置系统示意图。
图3是主动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驱动轮穿轴孔示意图。
图5是方向控制装置系统示意图。
图中l是马鞍,2是弹簧,3是齿条,4是主动轮,主动轮为双层套环式单向旋转逆向制动结构。5是皮带,6是驱动轮轮轴,7是 驱动轮,8是拉杆,9是脚踏。IO是主动轮外层,ll是主动轮内层, 12是弹簧卡,13是主动轮轮轴穿孔。14是驱动轮的轮(圆)心,15 是驱动轮轮轴穿轴孔,16是驱动轮的制动榫。17是操纵把,18是缰 绳,19是立轴,20是托盘,21是支撑轮轮轴,22是支撑轮。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压鞍自动马是由一个马体外壳安装一个动力传动装置 系统和方向控制装置系统而成。动力传动装置系统主要通过主动轮的 轮轴和拉杆的轴与马体外壳连接固定。齿条(3)可以上下运行。驱 动轮(7)设置在马后腿下边,与马后腿作活动连接,使驱动轮连同 轮轴(6)能够整体自由旋转。方向控制系统的总成与马体作活动连 接,支撑轮(22)与前腿分置。支撑轮的支撑重心是托盘(20)。马 头与马身活动连接。马头可以左右摆动1°一30°。
在图2中,当儿童骑乘压鞍自动马颠压马鞍(1)时,压力便通 过齿条(3)驱动主动轮(4),主动轮(4)再通过皮带(5)带动驱 动轮轮轴(6),连动驱动轮(7)。这时,压鞍自动马便随之前行。当 一次颠压终止后做第二次颠压准备时,马鞍(1 )和齿条(3 )便在弹 簧(2 )的反弹力和足蹬脚踏(9 )的反作用力推动下复位。连接脚踏(9) 的拉杆(8)是一个杠杆,其支点(轴)固定在马体上。
在图3中,主动轮是双层套环式结构.外层内口边缘设置18个齿(10) ,齿峰的内角为90、主动轮的内层与外层相结合的部分其外 缘设置两个相对称的凹槽,凹槽内各设置一个弹簧卡(12 ).弹簧卡
是由弹簧片控制的制动装置.当齿条(3)在马鞍的压力作用下与主 动轮内层外部的齿轮相结合,驱动主动轮时,主动轮内层的弹簧卡 (12)便被弹簧片自动弹起,卡住主动轮的外层(10),使之与内层 (11)同步逆时针旋转;当齿条(3)在弹簧(2)的反弹力和足蹬脚 踏(9)的反作用力作用下上行驱动主动轮内层顺时针旋转时,主动 轮内层的弹簧卡U2)便被压入凹槽内,内层即可单独顺时针旋转。 按照这个原理,如果齿条(2)上下往复运动,主动轮外层(l)只能 单向逆时针旋转,带动压鞍自动马前行。
在图4中,驱动轮的穿轴孔(15)偏离驱动轮的轮(圆)心(14),
轴心与轮(圆)心的距离约等于驱动轮半径的五分之一。这种偏心连
接的结构是为了使压鞍自动马在前进时产生有节律的起伏,以增强压 鞍自动马行进时的仿真效果。为使驱动轮(7)与轮轴(6)同向同步
旋转,在驱动轮(7)的穿轴孔中设置了制动榫(16)。
在图5中,压鞍自动马的方向控制装置系统是由操纵把(17)、 缰绳(18)、立轴(19)、托盘(20)、轮轴(21)和支撑轮(22) 6 个组件组成。托盘(20)托起马体并使方向控制装置系统总成能够左 右转动1°一30°。缰绳(18)的一端与操纵把(17)固定连接,另一 端与马头紧密连接。当拉(推)操纵把(17) —端1。一3("'时,支撑 轮(22)和马头都随之向一侧转动r一30
权利要求1、压鞍自动马,一种玩具马,其特征是马背上设马鞍(1)、弹簧(2),弹簧在马鞍下与马背连接;马体内设主动轮(4)、齿条(3)、拉杆(8)、皮带(5),主动轮与马体连接固定,齿条上端与马鞍重心连接,下端与拉杆一端连接,齿条的齿可与主动轮的轮齿结合,皮带一端与主动轮连接,另一端与驱动轮(7)的轮轴(6)连接;马肚下设脚踏(9),脚踏与拉杆(8)另一端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压鞍自动马,其特征是主动轮(4) 为双层套环式结构外层(10)的内口设18个齿;内层与外层内口 相结合部分的边缘设两个相对称的凹槽,槽内设弹簧卡(12)。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压鞍自动马,其特征是驱动轮(7) 的穿轴孔(15 )偏离轮心(14 );穿轴孔(15 )内设制动榫(16 )。
专利摘要一种靠颠压马鞍能够向前行进并在行进时有节律起伏的压鞍自动马。它是在马体上设置一个动力传动装置系统马背上设马鞍、弹簧;马体内设主动轮、齿条、拉杆和皮带。主动轮为双层套环式结构,内层可自由旋转,外层只能逆时针旋转,顺时针制动。齿条上端与马鞍重心连接,下端与拉杆连接;齿条上下运行其齿可与主动轮的轮齿紧密结合。皮带一端与主动轮连接,另一端与驱动轮的轮轴连接。马肚下设脚踏,脚踏与拉杆一端连接。驱动轮轮轴偏离轮心连接。颠压马鞍,齿条下行驱动主动轮时,带动驱动轮使马前行;一次颠压后,马鞍可在弹簧的反弹力和足蹬脚踏的反作用力推动下复位。根据此原理,反复颠压马鞍。即可使马加速前行,且马体起伏,如奔驰状。
文档编号A63G19/10GK201179334SQ200720094140
公开日2009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27日
发明者闯 戈, 葛长富 申请人:戈 闯;葛长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