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量件选择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5844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重量件选择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体育锻炼设备,在较佳的应用中,本发明涉及用于调整锻炼活动的 重量阻力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过去的各种努力已经导致出现针对可调整重量锻炼设备的各种发明。在自由举
重领域内如此努力的某些实例揭示在以下的专利中授予Speyer的美国专利第 3,771,785号;授予Hettick, Jr.的美国专利第4,529,198号;授予Shields的美国专 利第4,822,034号;授予Shields的美国专利第4,284,463号;授予Olson等人的美 国专利第5,637,064号;授予Towley, III等人的美国专利第5,769,762号;授予Roth 等人的美国专利第5,839,997号;授予Krull的美国专利第6,033,350号;授予Krull 的美国专利第6,099,442号;授予Krull的美国专利第6,322,481号;授予Krull的 美国专利第6,855,097号。尽管举重设备领域内有这些进步,但对于选择用于锻炼 目的的不同重量组合仍有继续改进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有关承受重力的质量运动的方法和装置。在一优选的应用中,本发 明允许通过将要求的质量固定到手柄或其它举重构件上人工地调整重量阻力。本发 明的一优选实施例可借助于一种锻炼哑铃进行描述,该哑铃具有手柄构件,该手 柄构件包括第一重量件支承部分、第二重量件支承部分和在该两部分之间延伸并形 成纵向轴线的手柄。第一重量件构造和布置成占据第一重量件支承部分,而第二重 量件构造和布置成占据第二重量件支承部分。重量件选择器可移动地安装手柄构件 上而可平行于纵向轴线运动,以便有选择地配合和脱开第一重量件之一。球形部可 转动地安装在手柄构件上,以便围绕一平行于纵向轴线延伸的轴线转动,重量件选 择器较佳地被压縮在球形部和弹簧之间。球形部构造成交替地沿第一方向相对于手 柄构件推压重量件选择器,并适应重量件选择器沿相对的第二方向相对于手柄构件
5的运动,而方向依赖于球形部相对于手柄构件的定向。重量件选择器位置的合成变 化交替地配合和脱开相关的第一重量件。类似的结构较佳地设置在手柄构件的相对 端上,以有选择地配合和脱开第二重量件之一。从以下较详细的描述中,将会明白 本发明许多特征和/或优点。


现参照附图,其中,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的零件和组件, 图1是根据本发明原理构造的锻炼哑铃的立体图; 图2是图1哑铃的截面端视图3是作为图1所示哑铃的部件的重量件选择器的俯视图; 图4是作为图1所示观铃的部件的球形部的端视图5是根据本发明原理构造的另一替代实施例的桠铃某些部件的局部截面端 视图6是图5所示部件中球形部的端视图7a是图5所示其它部件的俯视图,包括三个重量板和用于最小重量板的选 择器;
图7b是图5所示其它部件的另一俯视图,示出移至相对于最小重量板的配合 位置的选择器;
图8a是图5所示其它部件的俯视图,包括三个重量板和用于中间重量板的选 择器;
图8b是图5所示其它部件的另一俯视图,示出移至相对于中间重量板的配合 位置的选择器;
图9a是图5所示其它部件的俯视图,包括三个重量板和用于最大重量板的选 择器;以及
图%是图5所示其它部件的另一俯视图,示出移至相对于最大重量板的配合 位置的选择器。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原理构造的锻炼哑铃100。在许多方面,哑铃100功能上 类似于授予Roth等人的美国专利No.5,839,997中揭示的哑铃,本文援引该专利以 供参考,在一定程度上可有助于理解本发明。类似于Roth的哑铃,哑铃100包括举重构件或手柄构件110、多个有选择地固定到手柄构件110上的重量板181和 191、以及在不使用时支承其它部件的底部或支架(未示出)。事实上,Roth哑铃和
哑铃100之间唯一功能差别是(l)选择轴分离为两个离散的部分,哑铃每一端有 一个;以及(2)有选择地配合附加重量件182和192。
一般来说,手柄构件110包括中间手柄或手握持部114,以及设置在手柄114相 对端的第一和第二重量件支承部分118和119。选择轴(图2中其中一个用附图标记 112表示)延伸通过对应的重量件支承部分118和119并刚性地固定到对应的球形部 108和109。在哑铃100上,轴具有多个凸轮部分,它们构造成沿第一方向每转 过80度,就顺序地配合对应的重量板181和191,并且沿相反的第二方向每转过 80度,就释放对应的重量板181和191。
尤其是,图2显示重量件选择器160,其可移动地安装在重量件支承部分118 内,以便可平行于由手柄114定义的纵向轴线运动。如图3所示,重量件选择器 160包括相对宽的部分,该部分包括侧向延伸的突缘162和164;以及相对窄的 部分165,该部分没有任何这样的突缘。较窄的部分终止在远端168,该远端可描 述为尖端或三角形。肋167从较宽部分向上突出并与重量件支承部分118内的槽(未 示出)合作,以限制重量件选择器运动到运动的理想路径内(平行于手柄114的纵向 轴线)。还有,突片166从较宽部分的一端向外(与尖端168相对)突出,以支承螺旋 形盘簧116(示于图2中)的一端。弹簧116被压縮在重量件选择器160和重量件支 承部分118上的内端板(邻近于手柄114设置)之间。
如图2所示,重量件选择器160具有一总宽度,其小于重量板181内的向上开 口的槽的宽度,由此,适应重量件选择器160相对于重量板的向上运动。还有,重 量件选择器160的较窄部分小于重量板182内向上开口槽的宽度,但重量件选择器 160的较宽部分大于重量板182内向上开口槽的宽度,于是,侧向凹口设置在重量 板182内而容纳突缘162和164。重量件选择器160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 移动,在第一位置中,较窄部分165占据重量板182内的槽,因此重量件选择器 160相对于重量板182自由地向上运动,而在第二位置中,突缘162和164占据重 量板182内的凹口,因此,约束重量板182和重量件选择器160—起向上运动。
图4示出与图2立体图相同的球形部108,但其它的部件已移去。内腔102中 心地位于球形部108内以便于用键方式将球形部108安装到轴112上。还有, 一系 列沿圆周向间距的凹陷设置在球形部108上,以形成与重量件选择器160远端168 对准的轮廓承载表面。凹陷包括相当长和穿透的倾斜表面或斜坡103(使小的平面104设置在其相当深端部之间),以及相当短和浅的倾斜表面或斜坡105(使平面106 设置在其相当深端部之间)。平面104和106设置成彼此40度间距。
当平面106转动到与重量件选择器160对准时,球形部108将重量件选择器 160推入上述第一位置中(使较窄部分165占据重量板182内槽)。当平面104转动 到与重量件选择器160对准时,弹簧116作用的力将重量件选择器160推入上述第 二位置(使突缘162和164占据重量板182内的凹口)。
在图4中,字母A表示最低重量设置时球形部108上位置。当球形部108的 该部分转动到与重量件选择器160对准时,重量件181或182中没有一个被配合而 与手柄构件110 —起提升。字母B表示第二最低重量设置时球形部108上位置。 当球形部108的该部分转动到与重量件选择器160对准时,重量件182被配合而提 升(重量件181保持脱开)。字母C表示第三最低重量设置时球形部108上位置。当 球形部108的该部分转动到与重量件选择器160对准时,重量件182脱开,而一个 重量件181被配合而与手柄构件110 —起提升(因为轴112上的关节转动到相关重 量件181内的侧向延伸的凹口中)。字母D表示第四最低重量设置时球形部108上 位置。当球形部108的该部分转动到与重量件选择器160对准时,配合的重量件 181保持配合,而重量件182重新被配合而与手柄构件110 —起提升。当重量件181 中两个另外的重量件相继地配合,而重量件182交替地配合和脱开时,该过程就继 续下去。使重量件181中每个重量为5磅,重量件182为2.5磅,总共17.5磅可添 加到手柄构件110的相关端上,递增为2.5磅。在手柄构件110的相对端处采取类 似的结构布置,重量件可以平衡的增量5磅(和失衡增量2.5磅)添加到手柄构件110 上。使手柄构件110为5磅,哑铃100的重量可在5和40磅之间调整。在一替代 实施例中,两个选择器轴112刚性地互连而形成单一的一体轴(其延伸通过手柄构 件)。在此实施例中,球形部108或109的转动可调整哑铃的两端(而重量仅以平衡 的5磅增量调整)。
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原理构造的锻炼桠铃的另一替代实施例的部件。为说明的 方便,所示部件中已移去大部分手柄组件的部件(所略去的部件实施合作而保持所 示部件处于图5所示的相对位置)。在该哑铃的每个端部,有三个离散的选择器370、 380和390,它们工作(类似于哑铃100上的重量件选择器160的方式)而有选择地 分别配合三个离散的重量板270、 280和290。螺栓212延伸通过对应选择器370、 380和390内的纵向延伸的槽372、 382和392,并旋入到主杆212内,以便可滑动 地将选择器370、 380和390连接到杆212,从而可平行于杆212所形成的纵向轴线滑动。
球形部309可转动地安装在杆212的合适构造端上。在这一点上,杆212的端 部倒圆而可配装到球形部309的中心孔312内,螺栓(未示出)插入球形部309的中 心孔310内并拧紧到主杆212内。螺栓构造成相对于杆212牢固地拧紧就位,刚好 在杆212和螺栓头之间形成一允许球形部309相对于杆容易转动的间隙。螺栓上的 支座部分和/或推力垫圈可用来确保球形部309的光滑转动。
如图6所示,球形部309的面向内的一侧设置有三个同心对准的圆周向的承载 表面。径向最外的承载表面由小的相对浅的下陷316、相对较大和深的下陷317以 及设置在其间的平面组成。与指定的球形部区段S5 — S20相关的下陷316和317 的中心布置成彼此间距40度角;与指定的球形部区段S25 — S40相关的下陷316 和317的中心同样布置成彼此间距40度角;与指定的球形部区段S5和S25相关 的下陷316的中心布置成彼此间距180度角。
径向上中间的承载表面由相当长的下陷318(与下陷317的深度相比)和设置在 其间相当长的平面组成。与指定的球形部区段S5 — S10相关的下陷318的中心布 置成逆时针相对于与球形部区段S5相关的下陷316的中心间距20度;而两个下 陷318的中心布置成相对于彼此成180度角。径向最向内的承载表面由相当长和深 的下陷319和相当长直径向相对的平面组成。下陷319的中心布置成逆时针相对于 与球形部区段S5相关的下陷316的中心间距60度。
图7a—7b示出相对于重量板370、 380和3卯的最高重量件选择器370。如上 所述,槽372延伸通过选择器370而容纳螺栓202,并适应选择器370相对其的运 动。选择器370具有可描述为尖端或三角形的第一端或末端373、以及相对的抵靠 螺旋形盘簧327的一端的第二端。弹簧327的相对端抵靠手柄组件上的内端板(未 示出)。还有,突片377从选择器370侧向地向外突出。
选择器370的末端373构造和布置成与球形部309上的径向最向外的承载表面 对准并抵靠在其上。如图5所示,末端373具有围绕杆212纵向轴线对中(并匹配 于下陷317的弧度)的弧形的外形。图7a示出末端307占据球形部309内小下陷 316(设置在区段S5、 S15、 S25和S35)中的任何一个时,选择器370所占据的位置。 当选择器370占据该位置时,突片377离开重量板270并相对其自由地向上移动。 图7a示出重量板280构造成容纳突片377而对于与其一起向上的运动并不配合。
图7b示出末端373占据球形部309内的较大下陷317 (设置在区段SIO、 S20、 S30和S40)中任何一个时,选择器370所占据的位置。当选择器370占据该位置时,突片377占据重量板270内的侧向敞开的凹口(见图5),由此,约束重量板270随 其一起向上移动。
弹簧327偏置选择器370抵靠球形部309并进入对应的下陷316或317内(当 相对其对准时)。下陷316或317在中间部分相对深而在端部相对浅,由此,有利 于末端373对中在对应的下陷316或317内,还提供倾斜的承载表面,其响应于球 形部309沿任一方向的转动,将末端373推出对应的下陷316或317之外。
图8a—8b示出相对于重量板370、 380和3卯的中间重量件选择器380。如上 所述,槽382延伸通过选择器380而容纳螺栓202和适应选择器380相对其的移动。 选择器380具有可描述为尖端或三角形的第一端或末端383,以及相对的抵靠螺旋 形盘簧328的一端的第二端。弹簧328的相对端抵靠手柄组件上的内端板(未示出)。 还有,突片388从选择器380侧向地向外突出。
选择器380的末端383构造和布置成与球形部309上的径向中间的承载表面对 准并抵靠在其上。如图5所示,末端383具有围绕杆212纵向轴线对中(并匹配于 下陷318的弧度)的弧形的外形。图8a示出末端383占据球形部309内下陷318(设 置在区段S5 — S10和S25 — S30)中的任何一个时,选择器380所占据的位置。当选 择器380占据该位置时,突片388离开重量板280并相对其自由地向上移动。图 8a还示出重量板270构造成容纳突片388而对于与其一起向上的运动并不配合。
图8b示出末端383承载抵靠球形部309的任何平的部分(设置在区段S15 — S20 和S35-S40)时,选择器380所占据的位置。当选择器380占据该位置时,突片388 占据重量板280内的侧向敞开的凹口(见图5),由此,约束重量板280随突出部一 起向上移动。
弹簧328偏置选择器380抵靠球形部309并进入对应的下陷318内(当相对其 对准时)。下陷318在中间部分相对深而在端部相对浅,由此,提供倾斜的承载表 面,其响应于球形部309沿任一方向的转动,将末端383推出对应的下陷318之外。 下陷318较佳地在中间为平的,这样,选择器380在部分S5和S10之间运动过程 中不会很大移动,在部分S25和S30之间运动过程中也不会很大移动。
图9a—9b示出相对于重量板370、 380和390的最低重量件选择器390。如上 所述,槽392延伸通过选择器390而容纳螺栓202和适应选择器390相对其的移动。 选择器390具有可描述为尖端或三角形的第一端或末端393,以及相对的抵靠螺旋 形盘簧329的一端的第二端。弹簧329的相对端抵靠手柄组件上的内端板(未示出)。 还有,突片396和399从选择器390对应侧侧向地向外突出。选择器390的末端393构造和布置成与球形部309上的径向最向内的承载表面 对准并抵靠在其上。如图5所示,末端393具有围绕杆212纵向轴线对中(并匹配 于下陷319的弧度)的弧形的外形。图9a示出末端393占据球形部309内下陷319(设 置在区段S5-S20)时,选择器390所占据的位置。当选择器390占据该位置时,突 片396和399离开重量板290并相对其自由地向上移动。图9a还示出重量板280 构造成容纳突片396而对于与其一起向上的运动并不配合(且重量板290的一部分 构造成容纳较短突片399而对于与其一起向上的运动并不配合)。
图9b示出末端393承载抵靠球形部309的任何平的部分(设置在区段S25 — S40) 时,选择器390所占据的位置。当选择器390占据该位置时,突片396和399占据 重量板290内的对应侧向敞开的凹口(截面类似于重量板270和280内所示的凹口), 由此,约束重量板290随突出部一起向上移动。
弹簧329偏置选择器390抵靠球形部309并进入对应的下陷319内(当相对其 对准时)。下陷319在中间部分相对深而在端部相对浅,由此,提供倾斜的承载表 面,其响应于球形部309沿任一方向的转动,将末端393推出对应的下陷319之外。 下陷319比下陷317和318深,有利于选择器390附加的纵向移动,而在中间较佳 地平坦,这样,选择器390在区段S5 — S20之间运动过程中不会很大移动。
哑铃每端处的对应球形部309相对于杆212转动,而将轮廓承载表面设置成与 对应的选择器末端373、 383和393对准。当区段S5相对于杆212定位在12: 00 时,选择器370、 380和390分别保持在如图7a、 8a和9a所示位置内。使手柄组 件为5磅,球形部309的该位置设定当前的哑铃重量在5磅(因为重量板270、 280 和290中没有一个与随其一起向上运动相配合)。
使各重量板270重2.5磅,区段S10相对于杆212定位在12: 00,目前的哑 铃重量变为10磅(因为重量板270现配合到与手柄组件一起的向上移动)。使各重 量板280重5磅,区段S15相对于杆212定位在12: 00,目前的哑铃重量变为15 磅(因为重量板280现配合到与手柄组件一起的向上移动)。使各重量板290重10 磅,区段S25相对于杆212定位在12: 00,目前的哑铃重量变为25磅(因为重量 板290现配合到与手柄组件一起的向上移动)。总而言之,哑铃以5磅的平衡增量 和2.5磅的不平衡增量从5磅调整到40磅。在球形部309上可设置标记来表示哑 铃的重量,其依赖于球形部309的定向。两端上所指示的数量最好加以平均以确定 目前选择的重量。
在另一替代实施例中,主杆212被主管代替, 一杆可转动地安装在该管内,并
11刚性地连接到两个球形部。该种结构的优点在于,任一球形部可以转动以便同时地调整哑铃两端处的重量。该结构的另一优点在于,单一的锁定机构可适用于杆或任
一球形部,目的在于阻止球形部不需的转动。授予KmIl的美国专利No.6,540,650揭示了合适锁定机构的一个实例,本文援引其以供参考。另一方面,该结构的缺点在于,哑铃不再以2.5磅的不平衡增量进行调整。
本发明参照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重点在于本发明的新颖方面。尤其是,可使用各种结构使重量板在不使用时保持合适地对准在手柄构件上。本发明背景技术中所列专利中揭示了某些这样的结构,本文援引其以供参考以便理解本发明。本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还将认识到各种实施例特征可以根据需要和/或要求进行混合和相匹配。
本发明还可相对于这里所揭示的装置来描述各种方法。例如,本发明可描述有关调整锻炼阻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具有至少一个重量件保持器的举重构件;提供定尺寸和构造成占据至少一个重量件保持器的重量件;将重量件选择器安装在举重构件上,以便沿着位于其中一个重量件下方的第一位置和相对于所述一个重量件向上自由移动的第二位置之间的路径移动;以及将球形部安装在手柄构件上,以便围绕平行于路径延伸的轴线转动,使轮廓表面位于球形部上,其以交替地将选择器保持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上的方式承载抵靠在重量件选择器上,所述位置依赖于球形部相对于手柄构件的定向。
在更为一般的意义上,本发明可描述为锻炼装置,其包括举重构件;尺寸和结构与举重构件对准的重量件;可移动地安装在举重构件上的重量件选择器,以便在其中一个重量件下方的第一位置和相对于所述一个重量件向上自由移动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以及球形部,该球形部可转动地安装在举重构件上,以便围绕球形部轴线转动,其中,使球形部上的轮廓承载表面承载抵靠重量件选择器,以便交替地将重量件选择器保持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位置依赖于球形部相对于举重构件的定向。
以上揭示的内容能使本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导出其它的却能实施本发明原理本质的修改、改进和/或应用。例如,可用板弹簧或泡沫橡胶来代替盘簧。还有,可去除所有的弹簧,代之以在球形部上提供"双侧的承载表面",以便响应于转动来推和拉选择器。此外,可在重量堆叠机上设置类似的重量件选择机构,尤其是,与选择补充重量件相结合,补充重量件是主堆叠内每个重量板重量的一部分。鉴于以上所述,本发明范围只应限制在附后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锻炼哑铃,包括手柄构件,所述手柄构件具有形成一纵向轴线的手柄、设置在所述手柄第一端的第一重量件支承部分、以及设置在所述手柄相对的第二端的第二重量件支承部分;第一重量件,所述第一重量件定尺寸和构造成占据所述第一重量件支承部分;第二重量件,所述第二重量件定尺寸和构造成占据所述第二重量件支承部分;重量件选择器,所述重量件选择器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手柄构件上,以平行于所述纵向轴线在所述第一重量件之一下方的第一位置和相对于所述第一重量件之一向上自由移动的第二位置之间运动;以及球形部,所述球形部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手柄构件上,以便围绕一平行于所述纵向轴线延伸的球形部轴线转动,其中,所述球形部上的轮廓承载表面承载抵靠所述重量件选择器,以交替地将所述重量件选择器保持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内,所述位置依赖于所述球形部相对于所述手柄构件的定向。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锻炼哑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重量件选择器, 所述第二重量件选择器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手柄构件上,以平行于所述纵向轴线在 所述第一重量件之第二个下方的第一位置和相对于所述第一重量件之第二个向上 自由移动的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其中,所述球形部上的第二轮廓承载表面承载抵靠 所述第二重量件选择器,以交替地将所述第二重量件选择器保持在其第一位置和其 第二位置内,所述位置依赖于所述球形部相对于所述手柄构件的定向。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锻炼桠铃,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轮廓承载表面相对 于所述纵向轴线同心地布置。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锻炼哑铃,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部从第一定向转动 到第二定向,再转到第三定向,最后转到第四定向,在所述第一定向中,每个所述 重量件选择器占据对应的所述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二定向中,只有所述第一重量件 中的所述一个被配合,在所述第三定向中,只有所述第一重量件中的所述第二个被 配合,在所述第四定向中,每个所述重量件选择器占据对应的所述第一位置。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锻炼哑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构造 和布置成将所述重量件选择器压靠在所述球形部上的所述轮廓表面上。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锻炼哑铃,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量件选择器上的重量 件配合突片构造和布置成当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占据所述第一重量件中的另一 个重量件内的向上开口的槽。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锻炼哑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离装置,用于响应 于所述球形部的转动有选择地将其它第一重量件固定到所述手柄构件。
8. —种锻炼装置,包括 举重构件;重量件,所述重量件定尺寸和构造成与所述举重构件对准;重量件选择器,所述重量件选择器可移动地安装在提升构件上,以便在所述重 量件之一下方的第一位置和相对于所述重量件之一向上自由移动的第二位置之间 运动;以及球形部,所述球形部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举重构件上,以便围绕球形部轴线转 动,其中,所述球形部上的轮廓承载表面承载抵靠所述重量件选择器,以交替地将 所述重量件选择器保持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内,所述位置依赖于所述球 形部相对于所述举重构件的定向。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重量件选择器, 所述第二重量件选择器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举重构件上,以在所述重量件之第二个 下方的第一位置和相对于所述重量件之第二个向上自由移动的第二位置之间运动; 其中,所述球形部上的第二轮廓承载表面承载抵靠所述第二重量件选择器,以交替 地将所述第二重量件选择器保持在其第一位置和其第二位置内,所述位置依赖于所 述球形部相对于所述举重构件的定向。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锻炼哑铃,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轮廓承载表面相 对于所述球形部轴线同心地布置。
11.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锻炼哑铃,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部从第一定向转 动到第二定向,再转到第三定向,最后转到第四定向,在所述第一定向中,每个所 述重量件选择器占据对应的所述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二定向中,只有所述重量件中 的所述一个被配合,在所述第三定向中,只有所述重量件中的所述第二个被配合, 在所述第四定向中,每个所述重量件选择器占据对应的所述第一位置。
12.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锻炼哑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构 造和布置成将所述重量件选择器压靠在所述球形部上的所述轮廓表面上。
13.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锻炼哑铃,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量件选择器上的重量件配合突片构造和布置成当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占据所述重量件中的另一个 重量件内的向上开口的槽。
14.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锻炼哑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离装置,用于响 应于所述球形部的转动有选择地将其它重量件固定到所述手柄构件。
15. —种调整锻炼阻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具有至少一个重量件保持器的提升构件;提供定尺寸和构造成占据所述至少一个重量件保持器的重量件; 将重量件选择器安装在所述提升构件上,以便沿着所述重量件之一下方的第一位置和相对于所述重量件之一向上自由移动的第二位置之间的路径运动;以及将球形部安装在所述手柄构件上,以便围绕平行于所述路径延伸的轴线转动, 使所述球形部上的轮廓承载表面承载抵靠所述重量件选择器,以交替地将所述重量 件选择器保持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内,所述位置依赖于所述球形部相对 于所述手柄构件的定向。
全文摘要
一种锻炼哑铃包括手柄构件和以间距开的关系保持在手柄构件相对端的重量板。手柄构件上的球形部具有轮廓承载表面,其承载抵靠对应的选择器构件,以交替地将选择器构件保持在重量件配合位置和脱开位置。
文档编号A63B21/072GK101466440SQ200780003157
公开日2009年6月24日 申请日期2007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17日
发明者马克·克鲁 申请人:马克·克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