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拍横打式的乒乓球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0906阅读:5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直拍横打式的乒乓球拍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直拍横打式的乒乓球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动游戏的球类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乒乓球拍。
背景技术
如图9A、9B所示,目前一般现有的横拍式乒乓球拍50与直拍式乒乓球拍60皆包 括一个球拍本体及一握柄,其球拍的中心轴线A与握柄的中心轴线B构成一直线。 横拍式乒乓球拍50的横拍握法俗称刀板,直拍式乒乓球拍60的直拍握法俗称握 笔拍,不论是横拍式乒乓球拍50或直拍式乒乓球拍60在击球区域、击球变化、执拍、杀球等 各具有其优缺点,现分述如下 1.击球区域以一个一百七十公分的人为例,在不移动身体的情形之下,如图 10所示,使用横拍式乒乓球拍50的正反拍击球区域,高度约从鼻子至腰腹侧,宽度约为 一百三十公分左右,但是横拍式乒乓球拍50在腰腹侧约有宽度三十公分的击球死角;如图 11所示,使用直拍式乒乓球拍60的正反拍击球区域,高度约从腋下至腰腹侧,宽度从正手 拍至腰腹前侧约为一百公分左右;大致上,横拍式乒乓球拍50比直拍式乒乓球拍60的击球 区域来得大,但是两种击球区域皆有其限制或死角。 2.击球变化直拍式乒乓球拍60的直拍握法利于姆、食指按压球拍而控制球拍角
度、方向,因此直拍式乒乓球拍60的击球变化优于横拍式乒乓球拍50。 3.执拍如图12A、12B所示,不论是横拍式乒乓球拍50或直拍式乒乓球拍60在正
手拍执拍击球时由于手臂延伸线C与球拍的中心轴线A非为一直线,因此横拍式乒乓球拍
50需要将手腕下压,而直拍式乒乓球拍60需要将手腕上提,两种握法都需要调整使用者的
手腕,才能让手臂延伸线C与球拍的中心轴线A形成一直线,而达到最佳的施力击球方式。
因此,现有的球拍需调整手腕致使击球的反应时间变长。 4.杀球如图13A、13B所示,在正手扣杀击球时,两种握法都需再将手肘抬高而手 腕往下压,才能将拍面控制在下压的倾斜角度,因此,现有的球拍需要调整手肘而导致击球 的反应时间变长。 另外,如图14所示,相关业者设计了一种如中国专利公告号CN2730434号专利案 (以下简称参考案),虽然揭示了一种握柄偏置的横拍式乒乓球拍70,但是该参考案的乒乓 球拍70是属于横拍握法的球拍,其正手拍的旋转角度受到限制,如图15所示;在手臂不移 动的情形之下,只转动手腕可明显看出正手拍旋转角度的变化;该参考案球拍70的最高点 不够高,不易形成高击球点回击及高旋转角度摩擦;该参考案球拍70在最低点时,球拍的 下半部是属于无法回击的无效击球面积;再者,参考案的横拍式乒乓球拍70的击球区域也 会有约三十公分的腰腹侧击球死角。 所以,一般现有的乒乓球拍不管是横拍式乒乓球拍50或直拍式乒乓球拍60,在击 球区域、击球变化、执拍、杀球等皆存有其缺点与限制,而前述之参考案的球拍旋转角度、击 球区域受到限制,皆需要再进一步改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一般现有的乒乓球拍不管是横拍式或直拍式乒乓球拍,在击球区域、击
球变化、执拍、杀球等皆存有其不足与限制,而前述之参考案的球拍旋转角度、击球区域受到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拍横打式的乒乓球拍,其握柄的中心轴线与球拍本体的中心轴线呈一夹角,借此,让使用者的手肘延伸线与球拍本体的中心轴线成一直线,便于施力击球且能够以直拍式握法执拍进行横拍式的击球,达到击球区域增大、击
球变化佳、球拍旋转角度佳的优点;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让使用者减少调整手腕及手肘而有效地减少击球的反应时间。
本实用新型所运用的技术手段在于提供一种直拍横打式的乒乓球拍,包括[0012] —握柄,该握柄具有两端并分别形成一第一端部与一第二端部,该握柄向上凸设有一柄块; —球拍本体,该球拍本体为板体形式且具有一正拍面及一反拍面;该球拍本体的一周缘与该第一端部结合固定且该柄块与该正拍面皆位在该球拍本体的同一侧;该握柄的中心轴线与该球拍本体的中心轴线呈一夹角,该握柄的中心轴线的延伸线将该正拍面划分为两个区域而形成一较大的大拍部及一较小的小拍部;该球拍本体的周缘在邻近该第一端部分别凸设有呈块体形式的一姆指抵部与一食指扣部,该姆指抵部与该食指扣部分别位于该第一端部的两侧,该姆指抵部与该小拍部位在同一侧,该食指扣部与该大拍部位在同一侧;该第一端部靠近该姆指抵部的一侧边的延伸线与该球拍本体的中心轴线平行;以及[0014] —胶皮,该胶皮贴覆固定在该正拍面。 所述的乒乓球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端部与所述的球拍本体的连结之处位在该球拍本体的中心轴线的延伸线上。 所述的乒乓球拍,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姆指抵部设有一供姆指抵靠且朝所述的第二端部倾斜的抵面。 所述的乒乓球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食指扣部设有一供食指扣压且朝所述的第二端部倾斜的扣面。
所述的乒乓球拍,其特征在于设有一贴覆固定在所述的反拍面的胶皮。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直拍横打式的乒乓球拍,可以获得的具体效益及功效增进至
少包括 1.融合横拍与直拍的击球区域本实用新型的握柄的中心轴线与球拍本体的中心轴线呈一夹角,且第一端部靠近姆指抵部的一侧边的延伸线与球拍本体的中心轴线平行,借此,让使用者的手肘延伸线与球拍本体的中心轴线成一直线,便于施力击球并可用直拍式握法执拍进行横拍式击球;本实用新型的击球区域除了涵盖传统横拍式的击球区域,仍可以进行腰腹侧的击球。所以,本实用新型的击球区域比传统横拍与传统直拍的击球区域来得大。
2.击球变化性佳本实用新型除了使用直拍式握法外,进一步设置的姆指抵部与食指扣部让使用者便于姆、食指施力、按压球拍而控制球拍角度与方向,击球变化性极佳。[0022] 3.縮短击球的反应时间本实用新型偏置的握柄,让使用者在执拍时,即可自然地让手臂延伸线通过球拍本体的中心轴线,而达到最佳的施力击球方式,无需再调整使用者的手腕,可以有效地縮短击球的反应时间,在杀球时无需过度提高手肘,稍微施压于姆指抵部即可使球拍的拍面控制在下压的倾斜角度,亦可縮短击球的反应时间。
4.高击球点位置由于击球时球拍需向下倾斜一角度,本实用新型的偏置握柄使
拍面往食指扣部同边倾斜一角度,使得击球时由上而下的击球面积较大,易形成高击球点
位置而利于击球或杀球。 5.旋转角度佳在手臂不移动的情形之下,只转动手腕可明显看出正手拍旋转角度的变化;本实用新型的最高点明显高于前述之参考案的最高点,易形成高击球点回击、高旋转角度摩擦及回击力量增强;本实用新型在最低点时,球拍的无效的击球面积较小,本实用新型明显优于前述之参考案的球拍。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平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反手拍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腰腹侧击球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欲杀球时的连续动作示意图。 图7A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正拍执拍示意图。 图7B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反拍执拍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正拍旋转角度示意图。 图9A为现有横拍式乒乓球拍的平面图。 图9B为现有直拍式乒乓球拍的平面图。 图10为现有横拍式乒乓球拍的击球区域示意图。 图11为现有直拍式乒乓球拍的击球区域示意图。 图12A为现有横拍式乒乓球拍执拍的动作示意图。 图12B为现有直拍式乒乓球拍执拍的动作示意图。 图13A为现有横拍式乒乓球拍杀球的动作示意图。 图13B为现有直拍式乒乓球拍杀球的动作示意图。 图14为参考案横拍式乒乓球拍的平面图。 图15为参考案横拍式乒乓球拍的正拍旋转角度示意图。 10握柄 ll第一端部 12第二端部 13柄块 20球拍本体 21正拍面 211小拍部 212大拍部 22反拍面 23姆指抵部 231抵面 24食指扣部 241扣面 30胶皮 A球拍本体的中心轴线 B握柄的中心轴线 C手臂延伸线[0054] 50横拍式兵乓球拍 60直拍式兵乓球拍 70参考案的横拍式乒乓球拍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详细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及实用功效,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来实 施,兹进一步以如图式所示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后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直拍横打式的乒乓球拍的较佳实施例,如图1所示,包 括一握柄IO,一球拍本体20与二胶皮30等元件,其中 如图1、2所示,该握柄IO在其两端分别形成一第一端部11与一第二端部12,该握 柄10向上凸设有一柄块13。 如图1、2所示,该球拍本体20为板体形式且具有一正拍面21及一反拍面22 ;该 球拍本体20的一周缘与前述的第一端部11结合固定且前述的柄块13与该正拍面21皆位 在该球拍本体20的同一侧,该第一端部11与该球拍本体20的连结之处位在该球拍本体20 的中心轴线A的延伸线上;前述的握柄10的中心轴线B与该球拍本体20的中心轴线A呈 一夹角,该握柄10的中心轴线B的延伸线将该正拍面21划分为两个区域而形成一较小的 小拍部211及一较大的大拍部212。 如图1、3所示,前述的球拍本体20的周缘在邻近前述的第一端部11分别凸设有 呈块体形式的一姆指抵部23与一食指扣部24,该姆指抵部23与该食指扣部24分别位于该 第一端部11的两侧,该姆指抵部23与前述的小拍部211位在同一侧,该食指扣部24与前 述的大拍部212位在同一侧;该姆指抵部23设有一可供姆指抵靠且朝前述的第二端部12 倾斜的抵面231 ;该食指扣部24设有一可供食指扣压且朝该第二端部12倾斜的扣面241。 如图1、3所示,该两胶皮30分别贴覆固定在前述的正拍面21与前述的反拍面22。 如图7A、7B所示,本实用新型在正反拍执拍时,因为握柄的中心轴线A与球拍本体 的中心轴线B呈一夹角且第一端部11靠近姆指抵部23的一侧边的延伸线与球拍本体的中 心轴线A平行,借此使得手肘延伸线C与球拍本体的中心轴线A成一直线,便于使用者施 力,因此可以用直拍式握法进行横拍式的击球;如图4所示,在反手拍击球时可以反拍面22 进行反手击球,其击球区域涵盖传统横拍式的击球区域;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在正手拍 击球时,仍可以进行腰腹侧的击球,避免腰腹侧的死角,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击球区域高度 约从鼻子至腰腹侧,宽度则因为无三十公分的击球死角而约为一百三十公分左右,比传统 横拍与传统直拍的击球区域来得大。 如图7A、7B所示,本实用新型偏置的握柄10,让使用者在执拍时,无需调整手腕即
可自然地让手臂延伸线C通过球拍本体的中心轴线A,而达到最佳的施力击球方式,可以有
效地縮短击球的反应时间;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在杀球时无需过度提高手肘,稍微施压
于姆指抵部23即可使球拍的拍面控制在下压的倾斜角度,可縮短击球反应时间。 由于击球时球拍需向下倾斜一角度,本实用新型的偏置握柄10使拍面往食指扣
部24同边倾斜一角度,使得击球时由上而下的击球面积较大,易形成高击球点位置而利于
击球或杀球。 如图8所示,在手臂不移动的情形之下,只转动手腕可明显看出正手拍旋转角度 的变化;本实用新型的最高点明显高于前述之参考案球拍70的最高点,易形成高击球点回击、高旋转角度摩擦及回击力量增强;本实用新型在最低点时,球拍的无效的击球面积较小,明显优于前述之参考案的球拍70。
权利要求一种直拍横打式的乒乓球拍,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握柄,该握柄具有两端并分别形成一第一端部与一第二端部,该握柄向上凸设有一柄块;一球拍本体,该球拍本体为板体形式且具有一正拍面及一反拍面;该球拍本体的一周缘与该第一端部结合固定且该柄块与该正拍面皆位在该球拍本体的同一侧;该握柄的中心轴线与该球拍本体的中心轴线呈一夹角,该握柄的中心轴线的延伸线将该正拍面划分为两个区域而形成一较大的大拍部及一较小的小拍部;该球拍本体的周缘在邻近该第一端部分别凸设有呈块体形式的一姆指抵部与一食指扣部,该姆指抵部与该食指扣部分别位于该第一端部的两侧,该姆指抵部与该小拍部位在同一侧,该食指扣部与该大拍部位在同一侧;该第一端部靠近该姆指抵部的一侧边的延伸线与该球拍本体的中心轴线平行;以及一胶皮,该胶皮贴覆固定在该正拍面。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拍横打式的乒乓球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端部与所述的球拍本体的连结之处位在该球拍本体的中心轴线的延伸线上。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拍横打式的乒乓球拍,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姆指抵部设有一供姆指抵靠且朝所述的第二端部倾斜的抵面。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拍横打式的乒乓球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食指扣部设有一供食指扣压且朝所述的第二端部倾斜的扣面。
5. 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直拍横打式的乒乓球拍,其特征在于设有一贴覆固定在所述的反拍面的胶皮。
专利摘要一种直拍横打式的乒乓球拍,包括一具有正、反拍面的球拍本体、一与该球拍本体的一周缘固定结合的握柄、及二贴覆固定于该正、反拍面的胶皮,其中,握柄的中心轴线与球拍本体的中心轴线呈一夹角且握柄的第一端部靠近姆指抵部的一侧边的延伸线与球拍本体的中心轴线平行,借此,让使用者执拍时,使用者的手肘延伸线能与球拍本体的中心轴线成一直线,便于施力击球且能够以直拍式握法执拍进行横拍式的击球,达到击球区域增大、击球变化佳、球拍旋转角度佳的优点。
文档编号A63B59/04GK201437039SQ20092015946
公开日2010年4月14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2日
发明者黄守正 申请人:黄守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