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动力毛虫玩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1977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机械动力毛虫玩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玩具,尤其涉及一种机械动力毛虫玩具。
背景技术
玩具的种类非常繁多。玩具中的模拟动物的玩具在增加儿童乐趣的同时,提高了 他们对世界的认知,深受广大家长和儿童的喜爱。 为了提高趣味性,模拟动物玩具通常会加上卡通元素和漂亮的外观。但如果这些 模拟动物玩具是静止不动的,儿童往往很快会失去兴趣。另外也达不到模拟动物动作增加 儿童认知的目的。但如果为了模拟动物动作而让玩具的操作变得复杂,儿童同样容易失去 兴趣。电动玩具虽然解决了让玩具会动的问题,但不管是充电玩具还是电池驱动的玩具,由 于儿童在玩耍过程中会频繁地使玩具运动,电池的电力会很快耗尽,从而需要频繁地更换 电池或给电池充电。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的机械驱动的机械动力毛 虫玩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械动力毛虫玩具,包括 头部、玩具主体和尾部,所述头部和尾部分别与所述玩具主体的两端连接,其特征
在于,所述玩具主体包括角度可变化的倒"V"形支撑部、主动轮、从动轮和机械驱动装置,
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分别通过连接轴设置在所述倒"V"形支撑部的两端,所述机械驱动装
置设置在所述倒"V"形支撑部内,并随着所述倒"V"形支撑部的"V"形角度在外力作用下
变大而积蓄能量,当外力作用停止后释放能量使所述"V"形角度恢复原状,同时驱动所述主
动轮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倒"V"形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的 连接端设置有轴,所述第二支撑件的连接端设置有与所述轴转动连接的孔,所述第一支撑 件的自由端设置有用于所述主动轮的连接轴穿过的孔,所述第二支撑件的自由端设置有用 于所述从动轮的连接轴穿过的孔。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撑件的连接端还设置有限位头,所述第二支撑件的连接端 还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头配合以限定所述"V"形角度变化范围的限位槽和。 作为优选,所述机械驱动装置具体包括 巻绕在所述第一支撑件的连接端的轴上,两端伸出的卡脚分别卡在所述第一支撑
件的连接端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的连接端上,随着所述"V"形角度在外力作用下变大而积蓄
能量,当外力作用停止后释放能量使所述"V"形角度恢复原状的回力弹簧; 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件的连接端上,随着所述"V"形角度变化绕着所述第一支撑
件的连接端的轴转动的主动齿轮; 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件上的传动齿轮组;
3[0013] 固定在所述主动轮的连接轴上,通过所述传动齿轮组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 齿轮。 作为优选,所述主动齿轮为扇形。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支撑件的连接端设有扇形卡持部,所述主动齿轮通过其扇形
部卡接在所述第二支撑件的扇形卡持部从而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件的连接端。 作为优选,所述头部通过带有齿状部的轴部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自由端转动连
接,所述第一支撑件的自由端还设置有与所述齿状部卡接的弹性卡片。 作为优选,所述尾部内设置有挤压发声元件。 作为优选,所述主动轮和/或从动轮上设有透明空腔,所述透明空腔内放置多个 可随意滚动的小圆球。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只需向下按动倒"V"形支撑部,放手后,随着"V" 形角度的复原,机械驱动装置能驱动玩具逼真地模仿毛虫的动作向前爬行,操作简单,提高 了趣味性,增强了儿童的认知感。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机械动力毛虫玩具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倒"V"形支撑部的内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回力弹簧、主动齿轮和轴的连接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机械动力毛虫玩具包括头部1、玩具主体2和尾部 3。头部1和尾部3分别与玩具主体2的两端连接。玩具主体2包括倒"V"形支撑部21、 主动轮22、从动轮23和倒"V"形支撑部21内的机械驱动装置。 倒"V"形支撑部21包括第一支撑件211和第二支撑件212,第一支撑件211的连接 端213设置有轴2111,第二支撑件212的连接端210设置有与轴2111转动连接的孔2124, 第一支撑件211与第二支撑件212转动连接形成角度可变化的"V"形。当然也可采用其它 的转动连接方式实现"V"形角度的变化。 第一支撑件211的自由端213设置有用于主动轮22的连接轴穿过的孔(图中未 示出),第二支撑件212的自由端214设置有用于从动轮23的连接轴穿过的孔2121。 主动轮22和从动轮23分别通过连接轴(图中示未出)设置在第一支撑件211的 自由端213和第二支撑件212的自由端214上,主动轮22和从动轮23均能随着各自的连 接轴转动。 为了限定倒"V"形支撑部的"V"形角度变化范围,可以在第一支撑件211的连接 端设置限位头2112,在第二支撑件212的连接端210设置限位槽2122,它们之间相互配合 限定"V"形角度变化范围,目的是防止外力过大时,倒"V"支撑部的"V"形角度变化过大而 导致玩具损坏。 机械驱动装置包括回力弹簧242、主动齿轮241、传动齿轮组243、被动齿轮244。 回力弹簧242巻绕在轴2111上,其两端伸出的卡脚分别卡在第一支撑件211的连接端和第二支撑件212的连接端212上(图中未示出)。在外力的作用下"V"形角度变大, 回力弹簧242积蓄能量;当外力作用停止后回力弹簧242释放能量使"V"形角度恢复原状。 主动齿轮241为扇形,扇形部卡接在连接端210的扇形卡持部2123上,从而固定 在第二支撑件212的连接端210上,随着"V"形角度变化与第二支撑件212 —起绕着轴2111 转动。当然,主动齿轮241也可以是其它形状,通过其它方式固定在第二支撑件212的连接 端210上。 传动齿轮组243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主动齿轮241和从动齿轮244啮合,起 到能量传递和变速的作用。 从动齿轮244固定在主动轮22的连接轴上,当从动齿轮244转动时带动主动轮22 一起转动。 当然,机械驱动装置并不限于本实施中描述的,还可以采用其它常见的弹簧带动 齿轮方式、发条方式等多种形式的驱动装置,比如使用拉伸弹簧作为积蓄能量的部件,只要 能在外力作用下使倒"V"形支撑部21的"V"形角度变化时处于积蓄能量的状态,外力停止 后释放能量驱动主动轮11转动即可。 儿童在玩耍本实用新型的毛虫玩具时,向下按动倒"V"形支撑部21,"V"形角度因 第一支撑件211和第二支撑件212相对转动而变大。由于回力弹簧242的两端分别卡在第 一支撑件211的连接端和第二支撑件212的连接端210上,受力后由松弛状态变为紧绷状 态而蓄积能量,使得倒"V"形支撑部21内的机械驱动装置处于蓄能状态。当外力作用停止 后,回力弹簧242释放能量,"V"形角度逐渐恢复原状。在此过程中主动齿轮241转动,带 动传动齿轮组243转动,传动齿轮组243带动被动齿轮244转动,主动轮22随着被动齿轮 244 —起转动,从而使得机械动力毛虫玩具向前运动,直到"V"形角度恢复原状,机械动力 毛虫玩具停止运动。本实用新型的毛虫玩具操作十分简单,而且在毛虫玩具向前运动中,倒 "V"形支撑部21的"V"形角度变化形象逼真地模拟了毛虫动物爬行的动作,给儿童一种真 实的认知感,让他们大体明白毛虫就是像玩具这样运动的。 为了增加趣味性,如图2所示,头部1通过带有齿状部111的轴部11与第一支撑 件的自由端213转动连接,第一支撑件的自由端213设置有与齿状部111卡接的弹性卡片 2113。这种结构使得头部1能够绕轴部11转动,转动时齿状部111与卡片2113摩擦发出 咔咔的声音。当然,头部l的外形可以设置成卡通动物形状或其它任何形状,也可以附加发 声元件。 为了增加趣味性,尾部3内可设置发声元件,例如常见的挤压发声元件,只要挤压 尾部,便可发出悦耳的声音。 为了增加趣味性,还可以在主动轮22和/或从动轮23上设置透明空腔,并在透明 空腔内放置多个可随意滚动的小圆球。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在上述公开的实施例的基础上做出若干 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机械动力毛虫玩具,包括头部、玩具主体和尾部,所述头部和尾部分别与所述玩具主体的两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玩具主体包括角度可变化的倒“V”形支撑部、主动轮、从动轮和机械驱动装置,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分别通过连接轴设置在所述倒“V”形支撑部的两端,所述机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倒“V”形支撑部内,并随着所述倒“V”形支撑部的“V”形角度在外力作用下变大而积蓄能量,当外力作用停止后释放能量使所述“V”形角度恢复原状,同时驱动所述主动轮转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动力毛虫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倒"V"形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的连接端设置有轴,所述第二支撑件的连接端设置有与所述轴转动连接的孔,所述第一支撑件的自由端设置有用于所述主动轮的连接轴穿过的孔,所述第二支撑件的自由端设置有用于所述从动轮的连接轴穿过的孔。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动力毛虫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连接端还设置有限位头,所述第二支撑件的连接端还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头配合以限定所述"V"形角度变化范围的限位槽。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械动力毛虫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驱动装置具体包括巻绕在所述第一支撑件的连接端的轴上,两端伸出的卡脚分别卡在所述第一支撑件的连接端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的连接端上,随着所述"V"形角度在外力作用下变大而积蓄能量,当外力作用停止后释放能量使所述"V"形角度恢复原状的回力弹簧;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件的连接端上,随着所述"V"形角度变化绕着所述第一支撑件的连接端的轴转动的主动齿轮;输入端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件上的传动齿轮组;固定在所述主动轮的连接轴上,与所述传动齿轮组的输出端啮合的从动齿轮。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械动力毛虫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为扇形。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械动力毛虫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件的连接端设有扇形卡持部,所述主动齿轮通过其扇形部卡接在所述第二支撑件的扇形卡持部从而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件的连接端。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动力毛虫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通过一带有齿状部的轴部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自由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件的自由端还设置有与所述齿状部卡接的弹性卡片。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动力毛虫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部内设置有挤压发声元件。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动力毛虫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和/或从动轮上设有透明空腔,所述透明空腔内放置多个可随意滚动的小圆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械动力毛虫玩具,包括头部、玩具主体和尾部,所述头部和尾部分别与所述玩具主体的两端连接,所述玩具主体包括倒“V”形支撑部、主动轮、从动轮和机械驱动装置,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分别通过连接轴设置在所述倒“V”形支撑部的两端,所述机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倒“V”形支撑部内,并随着所述倒“V”形支撑部的“V”形角度在外力作用下变大而积蓄能量,当外力作用停止后释放能量使所述“V”形角度恢复原状,同时驱动所述主动轮转动。本实用新型的机械动力毛虫玩具只需按动倒“V”形支撑部,随着“V”形角度的变化,玩具逼真地模拟动物向前爬行,操作简单,提高了趣味性,增强了儿童的认知感。
文档编号A63H11/00GK201470097SQ20092016185
公开日2010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7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7日
发明者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人:黄嘉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