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与棋子一体式的棋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5430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与棋子一体式的棋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娱乐工具,具体地说是一种将象棋类棋子与棋盘制成一体的盘子一体式棋盘。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所使用的象棋棋子与棋盘分离,使用时将棋子置于棋盘之上。作为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设施,象棋棋盘在很多生活小区甚至农村都作为一种公共体育器材而设置,但因棋子无法固定导致其极易丢失,该棋盘均未配备棋子,为人们使用象棋进行娱乐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与棋子一体式的棋盘,包括棋子、棋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棋盘的表面分布有第一滑槽,所述棋子包括滑轮部,所述棋子通过所述滑轮部嵌在所述第一滑槽内并可沿所述第一滑槽滑动。本发明提供一种象棋类棋子与棋盘制成一体的盘子一体化棋盘,在方便使用者使用时,又保证了棋子不会丢失。这样的棋子尤其适用于公共场所免费供公众使用,可以提高社区的娱乐性的同时保证公物的安全性。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棋子与棋盘制成的一体的一体化棋盘的结构示意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棋子与棋盘制成的一体的一体化棋盘的棋盘盘架的结构示意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棋子与棋盘制成的一体的一体化棋盘的棋盘模块3的结构示意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棋子与棋盘制成的一体的一体化棋盘的棋子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5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一个变化例。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棋子与棋盘制成的一体的一体化棋盘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的一体化棋盘,包括棋盘盘架1以及棋子2组成。其中,所述棋子2安装在所述棋盘盘架1上面。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棋子与棋盘制成的一体的一体化棋盘的棋盘盘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棋盘盘架包括若干个棋盘模块3与封底层4组成。其中,所述棋盘模块3为具有一定厚度的四方体,所述棋盘模块3上有棋盘纵横线6,并且所述棋盘模块3被安装在所述封底层4上面。优选地,所述封底层4上留出若干螺孔,所述棋盘模块3通过螺栓穿过螺孔来固定在所述封底层4上面;次优选地,固定所述棋盘模块3的方法为通过强力胶直接粘贴在所述封底层4上面。当所有的所述棋盘模块3 都安装完毕之后,相邻的所述棋盘模块3之间就会自然形成通道5,便于行棋。在本发明的一个变化例中,所述棋盘模块3的形状可以替换为圆形;在本发明的一个变化例中,所述棋盘模块3的形状可以替换为三角形,这样拼装起来的话,所述通道5 就会出现圆形或者斜线的情况,以满足不同棋类对于行棋的要求。进一步地,在所述棋盘模块3上面具有棋路纵横线6。具体地,优选地,所述棋盘纵横线6为刻在所述棋盘模块3上表面的刻痕,这样可以较长时间地维持所述棋盘纵横线 6的使用寿命;次优选地,所述棋盘纵横线6为印刷在所述棋盘模块3上面的条纹。更为具体地,当若干所述棋盘模块3全部安装在所述封底层4上后,各模块的棋路纵横线6相对地自然形成整个棋盘的棋路图。更进一步地,在所述棋盘模块3的一角,留有一个半圆形缺口,这样在若干所述棋盘纵横线6相交的地方,两个所述棋盘模块3之间,自然形成一个棋子固定位置7。具体地, 在使用棋盘对弈时,当所述棋子2在所述棋子通道5中移动到所述棋盘纵横线6相交位置时,可将所述棋子2移至所述固定位置7内,以防止棋子自然滑动或意外滑动,并保证其他棋子在通过该所述固定位置7附近所述棋子通道5时不被阻挡以致无法移动。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棋子与棋盘制成的一体的一体化棋盘的棋盘模块3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棋盘模块3的四周留有方形内凹槽8, 该方形内凹槽8的上表面与棋盘模块3的上表面距离为a。当多个棋盘模块3固定在棋盘封底层4之上形成完整的棋盘时,棋盘模块3之间留有间距b,该空隙用于形成棋盘架1的棋子通道5。实际上,棋子通道5的道宽即等于间距b的长度。由于棋盘模块3为方形模块,棋子通道5也形成沿棋盘模块3上棋路纵横线6延伸并纵横相交的通道。棋盘模块3 的方形内凹槽8相互之间也形成壁间距为c的通道。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棋子与棋盘制成的一体的一体化棋盘的棋子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如图4所示的棋子,包括一个圆柱状模块9,一圆柱体10和一个圆柱状模块11组成。圆柱体10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圆柱状模块9与圆柱状模块11上。 更为具体地,连接两模块的圆柱体10半径小于大圆柱状模块9与小圆柱模块11。更为具体地,大圆柱模块9的正面标示棋子的属性,其直径应大于棋盘架1的棋子通道5的道宽,即大于间距b的长度,以避免棋子2在通道5内移动时落进通道内造成不便。同时,大圆柱模块9的直径也应大于孔型固定位7的直径,以免在放置棋子时掉落。小圆柱模块11起到将棋子固定到棋盘的作用,其直径应大于通道5的道宽,即大于间距b的长度,以避免棋子2 在通道5内移动时被取出。同时小圆柱模块11的直径也应大于孔型固定位7的直径,以免在放置棋子时被取出。起连接作用的圆柱体10直径应等于或小于通道5的道宽,即小于间距b的长度,同时也应小于孔型固定位7的直径,以利于棋子的移动与置位。圆柱体10的柱高应等于或略大于棋盘模块3的方形内凹槽8的上表面与棋盘模块3的上表面距离a,以保证棋子2与棋盘架1的吻合程度。
图5示出的是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变化例。具体地,如图5所示,所述圆柱体模块9、10与11可以分别替换为长方体形状。其中,长方体IOa的两端分别连接在长方体9a与长方体模块Ila上。更为具体地,连接两模块的长方体IOa的边长小于大长方体9a与小长方体Ila的边长。更为具体地,长方体9a的正面标示棋子的属性,其边长应大于棋盘架1的棋子通道5的道宽,即大于间距b的长度,以避免棋子2在通道5内移动时落进通道内造成不便。同时,长方体9a的直径也应大于孔型固定位7的直径,以免在放置棋子时掉落。长方体Ila到将棋子固定到棋盘的作用,其边长应大于通道5的道宽,即大于间距b的长度, 以避免棋子2在通道5内移动时被取出。同时长方体Ila的边长也应大于孔型固定位7的直径,以免在放置棋子时被取出。起连接作用的长方体IOa的边长应等于或小于通道5的道宽,即小于间距b的长度,同时也应小于孔型固定位7的直径,以利于棋子的移动与置位。 长方体10的柱高应等于或略大于棋盘模块3的方形内凹槽8的上表面与棋盘模块3的上表面距离a,以保证棋子2与棋盘架1的吻合程度。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个变化例中,所述圆柱模块9由两部分组成,包括底座和代表不同棋子(比如中国象棋中的帅、车、炮、马、相、士、兵中的七种棋子)的棋体组成,这样可以让使用者更直观地区分每一个位置上的棋子是什么,提高使用者的游玩兴趣。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
权利要求
1.一种与棋子一体式的棋盘,包括棋子、棋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棋盘的表面分布有第一滑槽,所述棋子包括滑轮部,所述棋子通过所述滑轮部嵌在所述第一滑槽内并可沿所述第一滑槽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棋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部包括第一圆柱体以及第二圆柱体,其中,所述第一圆柱体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圆柱体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棋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棋子包括圆柱型的棋面部,其中,所述棋面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圆柱体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棋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棋面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圆柱体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棋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包括第二滑槽,其中,所述第二滑槽的槽口尺寸略大于所述滑轮部的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棋盘,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第二滑槽沿所述第一滑槽均勻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棋盘,所述第一滑槽延伸至所述棋盘的边缘。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棋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的深度略小于所述滑轮部的高度。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与棋子一体式的棋盘,包括棋子、棋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棋盘的表面分布有第一滑槽,所述棋子包括滑轮部,所述棋子通过所述滑轮部嵌在所述第一滑槽内并可沿所述第一滑槽滑动。在方便使用者使用时,又保证了棋子不会丢失。
文档编号A63F3/02GK102416254SQ201010293018
公开日2012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7日
发明者马天龙 申请人:马天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