椭圆踏步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7603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椭圆踏步机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椭圆踏步机,尤指一种于滑动连杆与摆动支杆间另设有一带动杆,令摆动支杆及踏板动作的行程大于飞轮旋绕动作的行程,以增添该踏步机运动使用的功效性。
背景技术
已知的一种椭圆踏步机结构,请参阅图15所示,其包含一基座60、二踏板连杆70 及二摆动支杆80所构成,一基座60是设有一飞轮61,并于两侧分别延伸有枢接轴杆62,而前端另往上延伸有立杆63,且该立杆63预设位置处往两侧延伸有穿套杆631,又基座60后方另延伸有二相互平行设置的滑轨杆64,踏板连杆70前端处是组设有枢接套筒71,并配合枢接组设于飞轮61枢接轴杆62处,而另一端则配合设有一滑轮72,以配合迭靠于基座10 后侧的滑轨杆64上,达到滑动位移的状态,二摆动支杆80是由中央处的横向穿套管81配合组设于立杆63的穿套杆631上,而上、下两侧是分别延伸有握持部82及连动臂83,且于连动臂83底侧末端处配合组设有一连动杆84,而连动杆84另一侧则配合组接于踏板连杆 70底侧预定处,以形成连动,以构成一种椭圆踏步机结构;当使用者健身运动使用时,是将双脚配合踩踏于踏板连杆70上,并将双手扶握于摆动支杆80的握持部82,由双脚前、后踩踏动作,并连带双手握持摆动支杆80达到偏摆的动作,令踏板连杆70及摆动支杆80是随飞轮61旋绕动作的行程而动作,达到同步的动作行程,以达到运动功效。详观上述已知结构不难发觉其缺点之处,主要原因是归如下已知的椭圆踏步机所形成的动作行程是与飞轮61旋绕一圈的动作相同,令该踏步动作时的行程已被限制而无法被延展,进而降低该结构使用的运动功效,以不具使用的实用性,且减少购买者选购的意愿。有鉴于此,本发明人于多年从事相关产品的制造开发与设计经验,针对上述的目标,详加设计与审慎评估后,终得一确具实用性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欲解决的技术问题点已知的椭圆踏步机所形成的动作行程是与飞轮旋绕一圈的动作相同,令该踏步动作时的行程已被限制而无法被延展,进而降低该结构使用的运动功效者,以不具使用的实用性,且减少购买者选购的意愿,此乃为本发明欲解决的技术问题点。解决问题的技术特点一种椭圆踏步机结构,其包含一基座、二滑动连杆、二带动杆、二摆动支杆及二踏步滑杆,一基座是设有一圆形环绕动作的飞轮,其飞轮两侧边是分别以偏心设有轴杆,而飞轮上端另延伸有立杆,该立杆预设处是分别延伸有一枢接杆,且基座后侧是延伸有二相互平行的滑动轨杆,二滑动连杆是为一弯折具角度的杆体,其一端是分别组设有一枢接套筒, 并配合穿套枢设于飞轮延伸的轴杆,而中段处的弯折部底侧则配合设有一滑轮,且以滑轮配合靠放于基座的滑动轨杆上,而滑动连杆另一端是分别由两侧延伸设有限位轮体,二带动杆是分别配置于基座两侧,其带动杆的一端是配合与滑动连杆固设连结,而另一端则形成枢接部二摆动支杆的上、下两侧是分别延伸有握持部及连动臂,且于握持部及连动臂设有一横向的穿套束管,并配合枢设于基座立杆的枢接杆,其连动臂管壁一侧是设有固定部, 以供带动杆的枢接部组装连接,并于底侧末端处形成结合端,二踏步滑杆是为一微弯的杆体,其一侧是为连接端以配合组设于摆动支杆的枢接部,而另一侧则配合组设有踏板,且该踏板底侧与踏步滑杆平行另设有一限制轨杆,以配合迭靠于滑动连杆的限位轮体上;由此, 二滑动连杆是分别组设于基座两侧,该滑动连杆一端是组设有枢接套筒,并由枢接套筒配合穿套于飞轮延伸的枢接套管上,且将滑动连杆的滑轮配合靠放于滑动轨杆上,带动杆的一侧端是配合组设于滑动连杆的固结部,而另一侧的枢接部则枢结于摆动支杆下段连动臂内管壁的固定部,其摆动支杆是以穿套束管配合穿套于立杆的枢接杆,并加以锁设定位者, 二踏步滑杆是分别以连接端组设于两侧摆动支杆底侧的结合端,且将踏板处迭靠于滑动连杆上方,并由踏步滑杆及限制轨杆与限位轮体迭靠限位,以便使该踏步滑杆以限位轮体为滑轨达到滑动位移的效果,由上述结构,以构成一种椭圆踏步机结构。对照先前技术的功效其飞轮两侧枢接的滑动连杆是与摆动支杆间另枢接有一带动杆形成连动,而踏步滑杆是以连接端组设于摆动支杆的结合端,并将踏板处迭靠于滑动连杆的限位轮体上,令踏步滑杆与滑动连杆动作轴心不同且不受局限,以大于飞轮环绕动作的行程,以增进该椭圆踏步机运动使用的行程,以具使用的实用性。


为使审查员对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及功效能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以下请配合附图详述如后,其中图1是为本发明的立体图。图2是为本发明的分解图。图3是为本发明的踏板底侧示意图。图4是为本发明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为本发明的连续动作示意图(一)。图6是为本发明的连续动作示意图(二)。图7是为本发明的连续动作示意图(三)。图8是为本发明的滑动连杆往下动作状态图。图9是为本发明的滑动连杆往上动作状态图。图10是为本发明的滑动连杆连续动作状态图。图11是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图12是为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图13是为本发明的又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图14是为本发明的再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图15是为已知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首先,先请参阅图1、图2所示,一种椭圆踏步机结构,其包含一基座10、二滑动连杆20、二带动杆30、二摆动支杆40及二踏步滑杆50,一基座10前侧是设有一圆形环绕动作的飞轮11,其飞轮11两侧边是以对角线分别偏心设有轴杆111,而飞轮11上端另延伸有立杆12,该立杆12预设处是分别延伸有一枢接杆121,且基座10后侧是延伸有二相互平行的滑动轨杆13,二滑动连杆20是为一弯折具角度的杆体,其一端是分别组设有一枢接套筒 21,并配合穿套枢设于飞轮11延伸的轴杆111上,而中段处的弯折部底侧则配合设有一滑轮22,且以滑轮22配合靠放于滑动轨杆13上,而滑动连杆20另一端是分别由两侧延伸设有限位轮体23,又该滑动连杆20中段处外侧是另设有一固结部24,二带动杆30是分别配置于基座10两侧,其一端是配合固设于滑动连杆20的固结部M,而另一侧则形成枢接部 31,二摆动支杆40上、下两侧是分别延伸有握持部41及连动臂42,且于握持部41及连动臂 42设有一横向的穿套束管43,其连动臂42管壁一侧是延伸设有固定部44,以供带动杆30 的枢接部31组装连接,并于底侧末端处设有结合端45,二踏步滑杆50是为一微弯的杆体, 其一侧是为连接端51以配合组设于摆动支杆40的结合端45,而另一侧则配合组设有踏板 52,且该踏板52底侧与踏步滑杆50平行另设有一限制轨杆53 (如图3所示)。其结构的组成,再请参阅图1、图2所示,二滑动连杆20是分别组设于基座10两侧,该滑动连杆20 —端是组设有枢接套筒21,并由枢接套筒21配合穿套于飞轮11延伸的枢接套管21上,且将滑动连杆20的滑轮22配合靠放于滑动轨杆13上(如图4所示),带动杆30的一侧端是配合组设于滑动连杆20的固结部24,而另一侧的枢接部31则枢结于摆动支杆40下段连动臂42内管壁的固定部44,其摆动支杆40是以穿套束管43配合穿套于立杆12的枢接杆121,并加以锁设定位,二踏步滑杆50是分别以连接端51组设于两侧摆动支杆40底侧的结合端45,且将踏板52处迭靠于滑动连杆20上方(如图4所示),并由踏步滑杆50及限制轨杆53与限位轮体23迭靠限位,以使该踏步滑杆50以限位轮体23为滑轨达到滑动位移的效果,由上述结构,以构成一种椭圆踏步机结构。其结构实际的使用状态,续请参阅图5、图6、图7所示,健身运动使用者是将双脚分别踩踏于二踏步滑杆50的踏板52上,并将双手配合握持于摆动支杆40的握持部41,由双脚的往复踩动及双手的前后摆动达到运动的功效,其滑动连杆20是由随飞轮11的旋转轨径而连动,并以滑轮22于滑动轨杆13上滑动位移,由飞轮11动作形成的偏心位差使滑动连杆20末端的限位轮体23处具有前、后及上、下位移的运动轨迹,进而使踏步滑杆50及限制轨杆53于限位轮体23上滑移动作,以达到踏板52位移动作的运动功效,而该滑动连杆20是另枢接有带动杆30与摆动支杆40组接连动,令摆动支杆40与滑动连杆20形成同步的连动状态,然而该踏步滑杆50是枢接于摆动支杆40的结合端45,虽与摆动支杆40形成同步连动,却与滑动连杆20的动作轴心不同,且踏板52处不受定位仅迭靠于滑动连杆20 末端的限位轮体23上,令该踏步滑杆50踏步动作时,亦能再由连动臂42的推送而延伸滑移,使摆动支杆40及踏步滑杆50的动作行程大于飞轮11的动作行程,以增加该结构使用的运动行程。再请配合参阅图8、图9、图10所示,该滑动连杆20是以枢接套筒21分别组设于飞轮11两侧的轴杆111上,而二轴杆111是分别由飞轮11同一直径上的两侧端所延伸而成,且二滑动连杆20是于弯折处设有一滑轮22,并配合于滑动轨杆13上滑动位移,其踏板52是于滑动连杆20的限位轮体23处动作,当使用者往下踩踏时,即能由滑轮22为中心端使滑动轨杆13以翘翘板原理动作,令踩踏动作时能更为省力,而另一侧的滑动连杆20亦以相同方式达到省力状态。其椭圆踏步机结构的另一较佳实施例,再请配合参阅图11所示,其摆动支杆40下段的连动臂42 —侧是可依序设有多个固定部44,令该带动杆30可随动作的行程调整枢接部31欲连结于连动臂42的任一固定部44位置处,以增添该结构使用的变化性及实用性。其椭圆机构造又一较佳实施例,续请配合参阅图12、图13、图14所示,该固定部44 是可另配合套束件441穿套于连动臂42上,并于一侧配合设置有定位件442,使固定部44 可由套束件441于连动臂42上滑动调整,进而调整运动的行程距离,再由定位件442固定后,以供带动杆30的枢接部31连结定位,又该定位件442是可为快拆件、锁固件或迫紧件。由上述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可得到下述的效益其飞轮11两侧枢接的滑动连杆20 是与摆动支杆40间另枢接有一带动杆30形成连动,而踏步滑杆50是以连接端51组设于摆动支杆40的结合端45,并将踏板52处迭靠于滑动连杆20的限位轮体23上,令踏步滑杆50与滑动连杆20动作轴心不同且不受局限,以大于飞轮11环绕动作的行程,以增进该椭圆踏步机运动使用的行程,以具使用的实用性。综上所述,本发明确实已达突破性的结构设计,而具有改良的发明内容,同时又能够达到产业上的利用性与进步性,且本发明未见于任何刊物,亦具新颖性,当符合专利法相关法条的规定,故依法提出发明专利申请。唯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之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凡是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权利要求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椭圆踏步机结构,其包含一基座,该基座设有一圆形环绕动作的飞轮,其飞轮两侧边分别以偏心设有轴杆,而飞轮上端另延伸有立杆,该立杆预设处分别延伸有一枢接杆,且基座后侧延伸有二相互平行的滑动轨杆;二滑动连杆,该滑动连杆为一弯折具角度的杆体,其一端分别组设有一枢接套筒,并配合穿套枢设于飞轮延伸的轴杆,而中段处的弯折部底侧则配合设有一滑轮,且以滑轮配合靠放于基座的滑动轨杆上,而滑动连杆另一端分别由两侧延伸设有限位轮体;二带动杆,该带动杆分别配置于基座两侧,其带动杆的一端配合与滑动连杆固设连结, 而另一端则形成枢接部;二摆动支杆,该摆动支杆的上、下两侧分别延伸有握持部及连动臂,且于握持部及连动臂设有一横向的穿套束管,并配合枢设于基座立杆的枢接杆,其连动臂管壁一侧设有固定部,以供带动杆的枢接部组装连接,并于底侧末端处形成结合端;二踏步滑杆,该踏步滑杆为一微弯的杆体,其一侧为连接端以配合组设于摆动支杆的结合端,而另一侧则配合组设有踏板,并配合迭靠于滑动连杆的限位轮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椭圆踏步机结构,其中,摆动支杆下段的连动臂一侧可依序设有多个固定部,令该带动杆可随动作的行程调整枢接部欲连结于连动臂的任一固定部位置处,以增添该结构使用的变化性及实用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椭圆踏步机结构,其中,固定部可另配合套束件穿套于连动臂上,并于一侧配合设置有定位件,使固定部可由套束件于连动臂上滑动调整,进而调整运动的行程距离,再由定位件固定后,以供带动杆的枢接部连结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椭圆踏步机结构,其中,定位件为快拆件、锁固件或迫紧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椭圆踏步机结构,其中,踏板底侧与踏步滑杆另设有一平行的限制轨杆,以配合迭靠限制于滑动轴杆的限位轮体。
6.一种椭圆踏步机结构,其包含一基座、二滑动连杆、二摆动支杆及二踏步滑杆,一基座前侧设有一圆形环绕动作的飞轮,其飞轮两侧边以对角线分别偏心设有轴杆,而飞轮上端另延伸有立杆,且基座后侧延伸有二相互平行的滑动轨杆,二摆动支杆上、下两侧分别延伸有握持部及连动臂,且于握持部及连动臂间设有一横向的穿套束管,配合组设于立杆两侧,并于底侧末端处设有结合端,二踏步滑杆为一微弯的杆体,其一侧为连接端以配合组设于摆动支杆的结合端,而另一侧则配合组设有踏板,并配合迭靠于滑动连杆上,其特征在于二滑动连杆为一弯折具角度的杆体,其一端分别组设有一枢接套筒,并配合穿套枢设于飞轮延伸的轴杆上,而中段处的弯折部底侧则配合设有一滑轮,且以滑轮配合靠放于滑动轨杆上,而滑动连杆另一端分别由两侧延伸设有限位轮体;综上所述,该滑动连杆分别组设于飞轮两侧的轴杆上,而二轴杆分别由飞轮同一直径上的两侧端所延伸而成,且二滑动连杆于弯折处设有一滑轮,并配合于滑动轨杆上滑动位移,其踏板于滑动连杆的限位轮体处动作,当使用者往下踩踏时,即能由滑轮为中心端使滑动轨杆以翘翘板原理动作,令踩踏动作时能更为省力,而另一侧的滑动连杆亦以相同方式达到省力状态。
全文摘要
一种椭圆踏步机结构,其包含一基座、二滑动连杆、二带动杆、二摆动支杆及二踏步滑杆,其基座的飞轮两侧枢接的滑动连杆是与摆动支杆间另枢接有一带动杆形成连动,而踏步滑杆是以连接端组设于摆动支杆的结合端,并将踏板处迭靠于滑动连杆的限位轮体上,令踏步滑杆与滑动连杆动作轴心不同且不受局限,以大于飞轮环绕动作的行程,以便增进该椭圆踏步机运动使用的行程,以具使用的实用性。
文档编号A63B22/04GK102462927SQ20101053590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日
发明者赖膺州 申请人:赖膺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