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7616阅读:4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复健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健机,尤其涉及一种供上肢手臂受伤病患作复健训练运动的复健机。
背景技术
对于上肢手臂控制能力失常的病患,复健回复其肢体活动力非常重要,为回复上肢控制能力,必须训练病患上肢作各种方向的推举拉回双臂动作,才可逐渐让人体控制上肢运动的各部位的肌肉或神经组织能够回复功能,而使病患渐渐地能够控制其上肢进行各种不同的动作。目前病患复健时,经常使用不同种类的复健装置,辅助其进行双臂向前推移、侧向移动双臂以及由上往下移动双臂等动作,这些复健装置,有训练其双臂向前推移,有训练侧向移动双臂以及训练由上往下移动双臂的动作,例如台湾第IM1909号、U97606号、 455488号以及M357303号,但并无训练上肢作旋转运动,无法提供具有倾斜侧向分力的训练运动,且该些先前装置构造复杂,甚至体积庞大,必然提升其制造成本。台湾第201004612号,虽已揭露利用转动单元带动使用者转动的上肢训练复健机,其转动单元旋转半径固定,但每个人上肢的长短不一,以半径固定的转动单元,难以适合不同使用者的不同长短上肢手臂使用,又该转动单元无法变化转动圆形轨迹形状,不能提供变化不同大小转动轨迹范围的运动训练复健机能。由此可知,已知的复健机仍存在诸多缺失,而有予以改进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提供一种复健机,可让病患上肢复健运动时具有前推、后拉、左右侧向、倾斜侧向分力的全方位训练复健的上肢复健机。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种复健机,该复健机可作椭圆形轨迹旋转移动,可让病患上肢作椭圆形轨迹运动复健训练。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提供一种复健机,该复健机可作椭圆形轨迹旋转移动,且该椭圆形轨迹的长短轴可改变大小,以便配合病患上肢长短作调整,或者提供病患可改变椭圆形轨迹,供病患上肢不同移动范围的复健运动训练。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健机,其包括一座体、一伸缩臂、一椭圆旋转调整组件、一推动握把;该伸缩臂包含一固定臂与一延伸臂,及一弹簧件位于固定臂与延伸臂间作顶撑,该伸缩臂第一外端与设置于座体中心处主轴相连接,可绕该座体旋转;该椭圆旋转调整组件,包括一滑轮组与一皮带,该滑轮组包含有第一滑轮、第二滑轮及第三滑轮, 该第二滑轮与第三滑轮以可转动设置于座体内,该第一滑轮以可转动设置于该伸缩臂第二外端,该皮带环绕该上述三个滑轮;该推动握把,设置于该伸缩臂第二外端上,通过椭圆旋转调整组件,使推动握把可作椭圆轨迹旋转运动。进一步地,该座体包含有上座体与下座体,且该上座体和下座体呈椭圆状。
进一步地,该椭圆旋转调整组件还包含一调整螺杆组及第二滑轮固定座、第三滑轮固定座,该调整螺杆两端分别为右旋螺纹螺杆与左旋螺纹螺杆,该第二滑轮座与该第二滑轮以可转动结合,且该第二滑轮座具有右旋螺纹孔可与该调整螺杆组右旋螺纹螺杆结合,该第三滑轮座与该第三滑轮以可转动结合,且该第三滑轮座具有左旋螺纹孔可与该调整螺杆组左旋螺纹螺杆结合。进一步地,该调整螺杆组的一端具有螺杆调整把手,该螺杆调整把手由一曲柄与调整手把以一插销枢接结合,使调整手把可折叠靠于曲柄。进一步地,该调整螺杆组及该第二滑轮固定座、第三滑轮固定座装置于该下座体上。进一步地,还包括一主轴固定座设于底座上,该主轴固定座包含一主轴接孔,可与主轴结合。进一步地,该弹簧件为压缩螺旋弹簧。进一步地,该延伸臂套于固定臂的内孔,且该延伸臂两侧各有一固定滑轨,该固定臂两侧有一固定孔,固定螺栓可由该固定孔伸入该固定滑轨,使延伸臂可于固定臂的内孔滑移。进一步地,该调整螺杆组以螺杆固定座设置于下座体上且位于下座体的椭圆长轴上。本发明的复健机,可由旋转调整螺杆组调整第二滑轮与第三滑轮两者间距离,从而改变椭圆移动旋转轨迹大小,以此达成提供不同大小椭圆移动旋转轨迹范围运动的功效,使得病患上肢的复健治疗效果更好。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发明较小椭圆实施例上视剖视图;图4为本发明较小椭圆实施例推动握把旋转于正前方的立体剖视图;图5为本发明较小椭圆实施例推动握把旋转于侧前方的立体剖视图;图6为本发明较小椭圆实施例推动握把旋转于侧面的立体剖视图;图7为本发明较大椭圆实施例上视剖视图;图8为本发明较大椭圆实施例推动握把旋转于正前方立体剖视图;图9为本发明较大椭圆实施例推动握把旋转于侧前方的立体剖视图;图10为本发明较大椭圆实施例推动握把旋转于侧面的立体剖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 座体11下座体12上座体20伸缩臂21固定臂22延伸臂
221 第一外端222 第二外端211固定孔212固定滑轨25弹簧件30椭圆旋转调整组件40 皮带50滑轮组51第一滑轮511第一枢接孔52第二滑轮521第二枢接孔53第三滑轮531第三枢接孔M第三滑轮固定座541左旋螺纹孔55第二滑轮固定座551右旋螺纹孔60调整螺杆组601螺杆固定座62右旋螺纹螺杆63左旋螺纹螺杆65螺杆调整把手651调整手把652 曲柄653 插销70 主轴71主轴固定座711主轴接孔712螺杆穿孔713固定孔80推动握把81推动握把连接杆90固定螺栓Ll第一距离L2第二距离100复健机
具体实施例方式
5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本发明复健机100包括一座体 10、一伸缩臂20、一椭圆旋转调整组件30、一推动握把80所构成。本发明复健机100的座体10包含有上座体12与下座体11,且该上座体12和下座体11呈椭圆状,上座体12置于下座体11上,且以固定螺栓90螺合于主轴固定座71的固定孔713让上座体12与下座体11固定结合,该上座体12与下座体11间具有空间可容纳椭圆旋转调整组件30。本发明复健机100的伸缩臂20包含一固定臂21与一延伸臂22,以及一弹簧件25 位于固定臂21与延伸臂22的间作顶撑,且该延伸臂22套设于固定臂21的内孔,该延伸臂 22两侧各有一固定滑轨212,该固定臂21两侧有一固定孔211,固定螺栓90可由固定孔211 伸入固定滑轨212,使延伸臂22可于固定臂21的孔内滑移,且该弹簧件25最佳可为一压缩螺旋弹簧,其一端顶于固定臂21的孔内,另一端顶于延伸臂22的孔内,使延伸臂22可保持向外伸出于固定臂21外;该伸缩臂20第一外端221与设置于座体中心处主轴70相连接, 可绕该座体10旋转;一推动握把80连接推动把手接杆81于该伸缩臂20第二外端222位置处结合在一起。本发明复健机100椭圆旋转调整组件30,其包括皮带40、滑轮组50所构成,滑轮组50包括第一滑轮51、第二滑轮52、第三滑轮53,该第一滑轮51具有一第一枢接孔511与推动握把连接杆81以可转动方式结合,该第二滑轮52具有一第二枢接孔521以可转动方式结合于一第二滑轮座阳,该第三滑轮53具有一第三枢接孔531以可转动方式结合于一第三滑轮座M,且该第二滑轮座55及第三滑轮座M对称设置于下座体11中心上;为了调整第二滑轮52与第三滑轮53于下座体11相对称位置,该椭圆旋转调整组件30进一步设一调整螺杆组60,调整螺杆组60设置于下座体11上且以左右两侧的螺杆固定座601固定于下座体11的椭圆长轴上位置处,调整螺杆组60两端以中心对称分别为右旋螺纹螺杆62 与左旋螺纹螺杆63,且该第二滑轮固定座55侧向设有一右旋螺纹孔551,该第三滑轮固定座讨侧向设有一左旋螺纹孔M1,该第二滑轮座55的右旋螺纹孔551可供调整螺杆组60 的右旋螺纹螺杆62穿过螺合,该第三滑轮座M的左旋螺纹孔541可与该调整螺杆组60的左旋螺纹螺杆63穿过螺合,该第二滑轮固定座55与第三滑轮固座M位置最佳为左右对称于调整螺杆组60中心;一皮带40环绕第一滑轮51、第二滑轮52、第三滑轮53,使第一滑轮 51于伸缩臂20向内压缩,与弹簧件25向外顶撑平衡,从而限制延伸臂22第二外端222向外伸的位置,此时弹簧件25受压缩顶撑固定臂21与延伸臂22 ;该调整螺杆组60的一端具有螺杆调整把手65,该螺杆调整把手65由一曲柄652与调整手把651以一插销653枢接结合,使调整手把651可折叠靠于曲柄652上。本发明复健机100的实施方式,如图1与图2所示,第二滑轮固定座55及第三滑轮固定座M以其右旋螺纹孔551及其左旋螺纹孔541分别结合于螺杆调整组60的右旋螺纹螺杆62及左旋螺纹螺杆63上,且两者对称于螺杆调整组60中心,第二滑轮52及第三滑轮 53以可转动方式分别结合于相应的第二滑轮固定座55及第三滑轮固定座54,该第一滑轮 51以可转动方式结合于推动握把80的推动握把连接杆81,一皮带40环绕第一滑轮51、第二滑轮52、第三滑轮53,受限皮带固定周长,限制了第一滑轮51位置,且弹簧件25受压缩顶撑固定臂21与延伸臂22,而让伸缩臂20长度受限于皮带40环圈内,依数学定义从某一特定点离两固定点间的距离和为一定时的轨迹为椭圆,所以,此时推动握把80作移动时, 将会带动第一滑轮51,并通过皮带40带动第二滑轮52及第三滑轮53,该第二滑轮52与第三滑轮53即成为椭圆两焦点,从而使推动握把80形成椭圆轨迹移动。本发明复健机100实施时,可由椭圆旋转调整组件30改变第二滑轮52与第三滑轮53两者间相对距离,转动螺杆调整把手65,让调整螺杆组60转动其两端的右旋螺纹螺杆 62与左旋螺纹螺杆63,从而带动分别与其相配合具有右旋螺纹孔551与左旋螺纹孔541的第二滑轮固定座阳与第三滑轮固定座M作反方向相对移动,使相应分别设置于上的第二滑轮52与第三滑53作相同的反方向相对移动,因而可调整第二滑轮52与第三滑轮53两者间的距离;由于皮带40环绕第一滑轮51、第二滑轮52、第三滑轮53,因而皮带40周长相当于第一滑轮51、第二滑轮52与第三滑轮53所围成的三角形三边总和,又由于皮带40周长固定,因此,当第二滑轮52与第三滑轮53两者间距离改变时改变三角形一边大小,三角形其余两边即会随的相对改变,从而改变椭圆长短轴大小及其相应椭圆轨迹移动大小。本发明复健机100的较小椭圆轨迹运动复健训练实施例,如图3至图6所示,当第二滑轮52与第三滑轮53两者间距离较大时,以第二滑轮52与第三滑轮53所形成的椭圆焦点,将具有较短的椭圆长短轴,如图3第一距离Ll为长轴一半长度,从而推动握把80移动的椭圆轨迹较小,图3本发明较小椭圆实施例上视剖视图,第4图本发明较小椭圆实施例推动握把80旋转于正前方的立体剖视图,第5图本发明较小椭圆实施例推动握把80旋转于侧前方的立体剖视图,第6图本发明较小椭圆实施例推动握把80旋转于侧面的立体剖视图。本发明复健机100较大椭圆轨迹运动实施例,如图7至图10所示,在第二滑轮52 与第三滑轮53两者间距离较短时,以第二滑轮52与第三滑轮53所形成的椭圆焦点,将具有较长的椭圆长短轴,其如图7第二距离L2为长轴一半长度,从而推动握把80移动的椭圆轨迹较大,图7本发明较大椭圆实施例上视剖视图,图8本发明较大椭圆实施例推动握把80 旋转于正前方立体剖视图,图9本发明较大椭圆实施例推动握把80旋转于侧前方的立体剖视图,图10本发明较大椭圆实施例推动握把80旋转于侧面的立体剖视图。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复健机100可作椭圆形轨迹旋转移动,可让病患上肢作椭圆形运动复健训练,该椭圆旋转运动让病患上肢具有前推、后拉、左右侧向、倾斜侧向分力的全方位训练复健的功效,达成较佳的上肢复健功效;又本发明复健机100的椭圆轨迹的长短轴可改变大小,达成可配合不同病患上肢的长短改变作调整功效,亦可达成改变椭圆移动轨迹变化病患上肢活动范围的复健训练运动功效;且本发明复健机100带动病患上肢所产生的椭圆转向运动具有简单、安全、全方位活动等优点,因此可以对病患的上肢进行全方位的复健治疗外,故能达成本发明的目的。上述各实施例仅为阐述本发明所举的例示,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的精神及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而做出相应的改变和变形,均属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复健机,包括一座体;一伸缩臂,包含一固定臂与一延伸臂,及一弹簧件位于固定臂与延伸臂间作顶撑,该伸缩臂第一外端与设置于座体中心处主轴相连接,可绕该座体旋转;一椭圆旋转调整组件,包括一滑轮组与一皮带,该滑轮组包含有第一滑轮、第二滑轮及第三滑轮,该第二滑轮与第三滑轮以可转动设置于座体内,该第一滑轮以可转动设置于该伸缩臂第二外端,该皮带环绕该上述三个滑轮;一推动握把,设置于该伸缩臂第二外端上,通过椭圆旋转调整组件,使推动握把可作椭圆轨迹旋转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健机,其特征在于,该座体包含有上座体与下座体,且该上座体和下座体呈椭圆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健机,其特征在于,该椭圆旋转调整组件还包含一调整螺杆组及第二滑轮固定座、第三滑轮固定座,该调整螺杆组两端分别为右旋螺纹螺杆与左旋螺纹螺杆,该第二滑轮座与该第二滑轮以可转动结合,且该第二滑轮座具有右旋螺纹孔可与该调整螺杆组的右旋螺纹螺杆结合,该第三滑轮座与该第三滑轮以可转动结合,且该第三滑轮座具有左旋螺纹孔可与该调整螺杆组的左旋螺纹螺杆结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健机,其特征在于,该调整螺杆组的一端具有螺杆调整把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健机,其特征在于,该螺杆调整把手由一曲柄与调整手把以一插销枢接结合,使调整手把可折叠靠于曲柄。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健机,其特征在于,该调整螺杆组及该第二滑轮固定座、第三滑轮固定座,装置于该下座体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健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主轴固定座设于底座上,该主轴固定座包含一主轴接孔,可与主轴结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的复健机,其特征在于,该弹簧件为压缩螺旋弹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的复健机,其特征在于,该延伸臂套于固定臂的内孔,且该延伸臂两侧各有一固定滑轨,该固定臂两侧有一固定孔,固定螺栓可由该固定孔伸入该固定滑轨,使延伸臂可于固定臂的内孔滑移。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健机,其特征在于,该调整螺杆组以螺杆固定座设置于下座体上且位于下座体的椭圆长轴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复健机,包括有一座体及一伸缩臂与一椭圆旋转调整组件,推动握把位于伸缩臂上,可由椭圆旋转调整组件调整椭圆长短轴大小,作不同椭圆轨迹旋转,以适合不同长短手臂的人作上肢椭圆轨迹复健运动。
文档编号A63B23/12GK102462930SQ20101054142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2日
发明者蔡登传 申请人:蔡登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