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球模拟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8473阅读:6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铅球模拟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育器械,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方便练习推铅球和模拟推铅 球的铅球模拟训练器。
背景技术
在体育教学和体育竞赛中,无论是滑步推铅球还是旋转推铅球,其技术核心都是 原地推铅球,原地推铅球是一项全身性的运动项目,时间短,爆发强,动作技术复杂,在体育 教学与运动训练中是较难掌握的一个项目。难点是最后用力技术,良好的最后用力技术可 以把全身的力量作用到铅球上,提高出手初速度。实践中发现,学生不能充分利用下肢的动量传递及躯干和上肢的转动惯量,限制 了自下而上不间断用力的衔接技术,不能把全身的力量作用在铅球上,没有送髋、转体动 作,不能形成良好的左侧制动,身体不能形成侧弓,下肢力量传递不到上肢上去,仅靠上体 和上肢的力量推出铅球。不能形成自下而上的用力顺序,出现左臂向后拉左肩,造成左肩后 撤,重心靠后,出手无力、上下脱节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训练规范以及训练效果好的铅 球模拟训练器。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铅球模拟训练器,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固定设有套筒,套筒设有移动杆,移动杆 的两端位于套筒外,移动杆的上端设有挡头,下端设有模拟铅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杆 设有挡头的一端连接有负重装置。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负重装置包括通过钢丝绳与挡头连接的杠铃片,杠铃片位于活塞内。所述活塞的底部设有进气单向阀。所述进气单向阀设有通气孔,通气孔位于进气单向阀上。所述钢丝绳上设有推拉力计。通过改变杠铃片的数量,来调节负重装置所需的拉力,以满足不同力量类型的人 的需要。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套筒倾斜设置,套筒所在轴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a为50°。所述套筒的下端固定设有角度调节盘,角度调节盘中心设有可调节移动杆角度的 角度调节孔。所述移动杆的两端与套筒之间分别设有缓冲弹簧。所述套筒下端的外表面设有计时器,移动杆设有行程开关,行程开关与计时器电 连接。[0018]铅球从一开始推出至到达最高点的轨迹为直线,出手角度约在38° 42°之间, 出手角度是指胳膊伸直推出铅球时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所以套筒与竖直方向的夹角a为 50°,而角度调节孔可以使移动杆在38° 42°之间使用,以使用于不同的人群,更便于 规范铅球的模拟训练。作为再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支架包括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上对应设有调节孔,调 节孔设有插销,所述下支撑杆的下端固定设有板状底座。调节孔可以使支架的高度可调,能满足不同高度的人群。本实用新型针对铅球从开始到最高点这一过程,设计了模拟铅球训练器,使对铅 球初学者或者需要提高成绩的铅球训练者具有模拟训练的效果,不仅使初学者能够正确把 握推铅球的要领,而且还能大大提高训练者的成绩,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训练效果好。练习者在模拟原地推铅球过程中,慢慢分解成多个环节,体会自下而上的“蹬、转、 送、抬、挺、推、拨”用力顺序,快速形成相对稳定的、合理的推铅球技术;并且能够提高练习 密度和进行专门的力量训练,通过改变杠铃片数来调节力量的大小,并能显示瞬时爆发力 的大小和完成铅球出手动作所用的时间,有效地控制运动负荷,使训练数字化,更有针对 性。从而达到巩固、提高动作技术并增强上肢肩背肌肉韧带,发展力量素质和协调性的目 的。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附图1中A向视图;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某一位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中l-支架;2-套筒;3-移动杆;4-挡头;5-模拟铅球;6-活塞;7_杠铃片; 8-钢丝绳;9-进气单向阀;10-通气孔;11-推拉力计;12-缓冲弹簧;13-计时器;14-上支 撑杆;15-下撑杆;16-调节孔;17-插销;18-底座;19-橡胶垫;20-定滑轮;21-动滑轮; 22-终点行程开关;23-起点行程开关;24-角度调节孔;25-角度调节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所示,铅球模拟训练器,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上固定设有套筒2, 套筒2设有移动杆3,移动杆3的两端位于套筒2外,移动杆3的一端设有挡头4,另一端设 有模拟铅球5,所述移动杆3设有挡头4的一端连接有负重装置。支架1包括上支撑杆14和下支撑杆15,上支撑杆14和下支撑杆15上对应设有调 节孔16,调节孔16设有插销17,下支撑杆15的下端固定设有板状底座18。如图2所示,套筒2倾斜设置,套筒2与竖直方向的夹角a为50°。所述套筒2的 下端固定设有角度调节盘25,角度调节盘25中心设有可调节移动杆3角度的角度调节孔 24。角度调节孔24为方形孔,其内切圆的直径略大于移动杆3的截面直径,使移动杆 3有4°左右的活动范围,因为铅球的出手角度为38° 42°左右,这也是多数训练者的出 手角度,所以使使移动杆3有4°左右的活动范围,同时本实用新型采用套筒2与竖直方向的夹角a为50°,使套筒2的倾斜角度与出手角度大体一致,对于规范训练具有指导意义。所述套筒2下端的外表面设有计时器13,移动杆3设有行程开关,行程开关与计 时器13电连接。所述行程开关包括起点行程开关23和终点行程开关22,其中起点行程开 关23位于移动杆3在起始位置时与角度调节盘25接触的位置处,终点行程开关22位于移 动杆3的下端,即终点行程开关22位于模拟铅球5的一端,并在套筒2和模拟铅球5之间。 当移动杆3上起点行程开关23离开角度调节盘25的瞬间,计时器13开始计时,当终点行 程开关22碰到角度调节盘25的瞬间,计时器13停止计时,此时计时器13显示的时间便是 铅球从开始到最高点时所用的时间,时间越短,说明出手速度越快,所以,此过程中的时间 数值也是铅球模拟训练中的重要数据,计时器13为一个单片机,为市售产品。移动杆3的两端与套筒2之间分别设有缓冲弹簧12。缓冲弹簧12可以缓冲模拟 铅球5在推力作用下对套筒2的撞击,也缓冲在杠铃片7下落过程中,挡头4对套筒2的冲 击,保证模拟器的使用寿命。如图3所示,所述负重装置包括通过钢丝绳8与挡头4连接的杠铃片7,杠铃片7 位于活塞6内,杠铃片7的底部设有橡胶垫19,橡胶垫19与活塞6的内壁紧密接触。其中, 钢丝绳8连接在挡头4上,套筒2的上端设有一个定滑轮20,钢丝绳8绕过定滑轮20和动 滑轮21再与套筒2连接,动滑轮21设有连接端。所述活塞6的底部设有进气单向阀9,活塞6设有通气孔10,通孔10位于进气单 向阀9与杠铃片7之间,当杠铃片7带动橡胶垫19 一起向上运动时,由于橡胶垫19与活塞 6的内壁紧密接触,所以进气单向阀9打开,吸气;当杠铃片7带动橡胶垫19 一起向下运动 时,进气单向阀9关闭,活塞6内的空气从通气孔10中出气,控制杠铃片7的下降速度,使 铅球能够平稳、缓慢地回来。钢丝绳8上设有推拉力计11,推拉力计11与动滑轮21的连接端连接,推拉力计 11为指针式推拉力计,型号JKSKN-1,为市售产品,推拉力计11的功能是保持力的峰值和连续性。工作原理根据推铅球动作技术原理,针对铅球从用力到出手这一过程的分析,设 计出本实用新型,通过与竖直方向成a角的套筒来规范初学者或训练者的出手方向,一般 在38° 42°,铅球为模拟铅球,即空心的铅球模型,推铅球所需要的力是通过负重装置, 即杠铃片7来提供,初学者或训练者可以通过分解,来学习或纠正推铅球的各个环节,便于 体会和讲解。工作过程首先,初学者或训练者站在底板18上,调节支架1的高度至适合自己推 铅球的高度,再根据自身的力量来调整杠铃片7的个数,然后推动模拟铅球5,模拟铅球5在 推动时,起点行程开关22开始工作,计时器13开始计时,当终点行程开关23与套筒2接触 时,计时器13停止计时,然后移动杆3、模拟铅球4在杠铃片7的拉力下,回到最初位置,推 动一次推拉计时器11便有力的显示,通过对时间、力等数据的分析,使训练者达到最佳的 训练效果。
权利要求铅球模拟训练器,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上固定设有套筒(2),套筒(2)设有移动杆(3),移动杆(3)的两端位于套筒(2)外,移动杆(3)的上端设有挡头(4),下端设有模拟铅球(5),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杆(3)设有挡头(4)的一端连接有负重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球模拟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重装置包括通过钢丝绳 ⑶与挡头⑷连接的杠铃片(7),杠铃片(7)位于活塞(6)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铅球模拟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6)的底部设有进气 单向阀(9)。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铅球模拟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6)设有通气孔(10), 通气孔(10)位于进气单向阀(9)与杠铃片(7)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铅球模拟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8)上设有推拉力 计(1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球模拟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2)倾斜设置,套筒 (2)所在轴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a为50°。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铅球模拟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2)的下端固定设有 角度调节盘(25),角度调节盘(25)中心设有可调节移动杆(3)角度的角度调节孔(24)。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铅球模拟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杆(3)的两端与套筒 (2)之间分别设有缓冲弹簧(12)。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铅球模拟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2)下端的外表面设 有计时器(13),移动杆(3)设有行程开关,行程开关与计时器(13)电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球模拟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包括上支撑杆 (14)和下支撑杆(15),上支撑杆(14)和下支撑杆(15)上对应设有调节孔(16),调节孔 (16)设有插销(17),所述下支撑杆(15)的下端固定设有板状底座(1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铅球模拟训练器,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固定设有套筒,套筒设有移动杆,移动杆的两端位于套筒外,移动杆的上端设有挡头,下端设有模拟铅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杆设有挡头的一端连接有负重装置,本实用新型针对铅球从开始到最高点这一过程,设计了模拟铅球训练器,使对铅球初学者或者需要提高成绩的铅球训练者具有模拟训练的效果,不仅使初学者能够正确把握推铅球的要领,而且还能大大提高训练者的成绩,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训练效果好。
文档编号A63B69/00GK201643612SQ201020136828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2日
发明者李庆, 武继国, 赵守荣, 马晓凤, 马玉荣 申请人:武继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