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背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0942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发光背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涉及一种背包,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发光功能的背包。
背景技术
背包是人们常用的一种生活用品之一。其用途多种多样,如学生上学盛装各种书 籍,或外出办事或旅行时盛装各种所需物品等等。常用的背包一般包括一背带以及一包本 体。包的本体一般包括前包面、背包面、侧包面及底包面,各个包面相互缝制或其他方式连 接在一起形成中空可盛装物品的包本体,再将背带固定在包上,既形成了人们日常用的背 包。现在人们对背包的使用多局限于简单的盛装物品上,忽视了背包在使用中其他功 能方面的开发。不论对于学生或是普通成人,都难免会遇到这样的场景。晚上回家,背着背 包在漆黑的马路上行走,如何保证自己的行路安全?或者天气不好时,光线昏暗时,如何使 自己能警示到路上行驶的车辆?鉴于上述,很有必要研制一种具有发光警示功能的背包。台湾专利申请案号为96137241名称为发光纱线及具有该发光纱线之发光织物, 公开了一种发光纱线。该发光纱线至少包括一发光二极管封装,具有两个以上的电极,两条 以上导线纱线,其中各该导电纱线分别与该些电极其中之一电性连接,且各该导电纱线彼 此电性绝缘。但是上述台湾专利并没有公开如何将这些导线纱线进行使用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发光功能的背包,从而具有警示功能,拓展了 背包的应用。本实用新型一种发光包,包括包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发光纱线O),所述 发光纱线( 布置在包体(1)的包面上。进一步的,所述发光纱线( 布置在背包的前包面(11)上。进一步的,所述发光纱线( 沿背包前包面(11)的边沿布置。进一步的,所述发光纱线( 数量为一条,沿背包前包面(11)的边沿完整一圈布置。进一步的,所述发光纱线( 数量为多条,沿背包前包面(11)的边沿不相互连接布置。进一步的,所述发光纱线(2)设计有感测器(4)及光源致动器(5),所述感测器 (4)与光源致动器( 串联在发光纱线( 的电路上,所述感测器(4)感测外界信号变化并 传递至光源致动器(5),所述光源致动器( 接收感测器(4)感测信号,并产生光源致动信 号控制发光纱线O)的亮灭。进一步的,所述感测器(4)为一机械式开光、一光转换器、一声音转换器、一振动转换器或上述之任意组合。进一步的,所述感测器(4)根据根据外界信号的强弱变化产生不同的感测信号, 所述光源致动器( 根据感测信号产生强弱变化的光源致动信号。进一步的,所述发光纱线O)的发光强度和/或频率与光源致动信号的强度和/ 或频率相对应。进一步的,所述发光纱线( 外包裹有布料,所述布料缝制在背包(1)的包面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发光纱线布置在背包包面上,使得发光背包具 有了警示的功能,增加了使用者的安全。同时通过的感测器及光源致动器,使得该发光背包 具有了自动感应的警示功能。

图1是现有的发光纱线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优选实施例中纱线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详细描述。图1是现有的发光纱线的结构示意图。它主要包括第一电极21,第二电极22,发 光二极管23,荧光材料24,导电纱线25等。导电纱线25分别与第一电极21、第二电极22 电性连接,且各该导电纱线彼此电性绝缘,使发光二极管23发光,通过加入荧光材料M,可 以控制该发光纱线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第一优选实施例如图2所示,一般来说,背包包括一背带以及一包本体。包的本 体一般包括前包面11、背包面(图中未示出)、侧包面12及底包面13,本实施例是将图1所 示的发光纱线2布置在背包的前包面11上。所述的布置方式可以有多种,优选缝制方式。 如此,可以使背包具有了发光的功能,也即具有了警示的功能。发光纱线2在背包的前包面11上的布置位置可以是多种的。优选如图2所示的 位置,即沿背包前包面11的边沿完整一圈布置,如此布置可以使得使用最少的发光纱线材 料取得最好的发光效果。本实用新型中还作了如下的设计在发光纱线2外包裹布料,然后再将所述布料 缝制在包体1的包面上,即可实现牢固的结合。如此,可以使包具有了发光的功能,也即具 有了警示的功能。第二优选实施例如图3所示,与第一优选实施例大致相同,不同的是,发光纱线2 在背包的前包面11上的布置位置是沿背包前包面(11)的边沿不相互连接布置。发光纱线 可以有若干根。第三优选实施例本实施例仍然是对发光纱线的电路作出了改进,如图4所示。本 实施例考虑了更为复杂的情况,设计了一种可感应外界信号并控制发光纱线亮灭及发光强 度和/或频率的发光背包。本实施例中使用的发光纱线2设计有感测器4及光源致动器5, 所述感测器4与光源致动器5串联在发光纱线2的电路上,所述感测器4感测外界信号变化并传递至光源致动器5,所述光源致动器5接收感测器4感测信号,并产生光源致动信号 控制发光纱线2的亮灭。感测器4根据根据外界信号的强弱变化产生不同的感测信号,所 述光源致动器5根据感测信号产生强弱变化的光源致动信号,并且发光纱线2的发光强度 和/或频率与光源致动信号的强度和/或频率相对应。电源6为感测器4、光源致动器5及 发光二极管23提供电源。本实施例中的感测器4可以为一机械式开光、一光转换器、一声音转换器、一振动 转换器或上述之任意组合。对于经常行夜路的使用者来说,如此的设计使得该使用者在行 夜路过程中,特别是在马路上时,本实用新型能及时的感应外界的信号,如汽车喇叭声,车 灯的光亮等,及时的使发光纱线发亮,起到警示的作用。并且可以根据外界信号的强度控制 发光的亮度或频率,从而显示出不同等级。本实用新型的发光纱线具有防水的功能,因此使用寿命长,可靠性高。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实施例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其保护范围不 限于上述之说明。所有根据本实用新型之精神所作的发明或改动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发光背包,包括背包(1),还包括一发光纱线O),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纱线 (2)布置在背包的包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纱线( 布置在背包 的前包面(1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光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纱线( 沿背包前包 面(11)的边沿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发光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纱线(2)数量为一条, 沿背包前包面(11)的边沿完整一圈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发光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纱线(2)数量为多条, 沿背包前包面(11)的边沿不相互连接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发光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纱 线(2)设计有感测器(4)及光源致动器(5),所述感测器(4)与光源致动器( 串联在发光 纱线O)的电路上,所述感测器(4)感测外界信号变化并传递至光源致动器(5),所述光源 致动器( 接收感测器(4)感测信号,并产生光源致动信号控制发光纱线O)的亮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发光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测器(4)为一机械式开 光、一光转换器、一声音转换器、一振动转换器或上述之任意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发光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测器(4)根据根据外界 信号的强弱变化产生不同的感测信号,所述光源致动器( 根据感测信号产生强弱变化的 光源致动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发光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纱线O)的发光强度 和/或频率与光源致动信号的强度和/或频率相对应。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发光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纱 线(2)外包裹有布料,所述布料缝制在背包(1)的包面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涉及一种背包,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发光功能的包。本实用新型一种发光包,包括背包(1),还包括一发光纱线(2),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纱线(2)布置在背包的包面上。本实用新型的发光包还可以设计有感测器(4)及光源致动器(5),所述感测器(4)与光源致动器(5)串联在发光纱线(2)的电路上,所述感测器(4)感测外界信号变化并传递至光源致动器(5),所述光源致动器(5)接收感测器(4)感测信号,并产生光源致动信号控制发光纱线(2)的亮灭。从而使得该发光包具有了自动感应的警示功能,增加了使用者的安全。
文档编号A45F3/04GK201846985SQ20102022843
公开日2011年6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18日
发明者陈亚伦 申请人:陈亚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