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捡拾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0932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乒乓球捡拾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捡拾车,特别是涉及一种乒乓球捡拾车。
背景技术
乒乓球学员在初期练习时,教练为了训练学员的接球能力经常会像发球机一样不 停地一个个发球,学员接到球后无论是否上案都会散落到地上,而未接到的球则一部分进 入类似足球大门的挡球小棚中,另一部分也散落到地上,所以我们会见到散落满地的乒乓 球。通常的办法是由学员或其家长一个个地将球拣起,再放入脸盆等容器中供教练重复使 用。这种做法很不方便,效率也不高。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 一种能够使散落到地面上的乒乓球在人推 行的同时自动收集起来的捡拾车。本实用新型是由前端板、侧板、后端板、后斜板组成的一个底部均勻、平行分布着 橡皮筋的车箱与把手、同步连杆、偏心传动轴、车轮和心轴构成,其特征在于心轴固定于同 步连杆上,把手及车轮与心轴成转动联接,车轮通过偏离中心的孔与固定于车箱侧板上的 偏心传动轴成转动联接;橡皮筋的两端固定于前端板与后斜板的下沿之间,其直径为5毫 米,间距为38毫米;后端板与后斜板之间有间距为60毫米的空隙。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车被推行时通过车轮的旋 转使安装在车轮上偏心传动轴带动车箱前行的同时做上下运动,在车箱向上运动到一定程 度,车箱底部与地面的间隔大于乒乓球的直径,乒乓球被覆于车箱底部;继续推行时,车箱 越过最高点后又向下运动,车箱底部的乒乓球被挤入两根橡皮筋之间,当橡皮筋与地面之 间的距离小于15毫米时,由于橡皮筋的弹力作用及地面的支撑便将乒乓球挤到橡皮筋之 上的车箱内。这样周而复始地运动就做到了乒乓球的自动捡拾。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高效方便地拣拾散落于地面的乒乓球。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车箱位于最低位置时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车箱位于中间位置时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车箱位于最高位置时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从车中倒出乒乓球时的示意图。图中1前端板,2侧板,3橡皮筋,4车轮,5心轴,6同步连杆,7后斜板,8把手,9偏 心传动轴,10后端板,11被拣拾到车内的乒乓球,12散落在地面上的乒乓球。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是由前端板1、侧板2、后端板10、后斜板7组成的一 个底部均勻、平行分布着橡皮筋3的车箱与把手8、同步连杆6、偏心传动轴9、车轮4和心 轴5构成;橡皮筋3的两端固定于车箱前端板1与后斜板7的下沿之间,其直径为5毫米, 间距为38毫米。心轴5固定于同步连杆6上,把手8及车轮4与心轴5成转动联接,车轮 4通过偏离中心的孔与固定于车箱侧面的偏心传动轴9成间隙配合。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过程作进一步的说明从图2可以看出,车停下时由于重力的作用车箱处于最低位置,当通过把手8推行 车时,车轮4的旋转使安装在车轮上偏心传动轴9带动车箱前行的并向上运动(图3),在车 箱向上运动到一定程度,车箱底部与地面的间隔大于乒乓球的直径,散落在地面上的乒乓 球12被覆于车箱底部(图4);继续推行时,车箱越过最高点后又向下运动,车箱底部的乒 乓球被挤入两根橡皮筋之间,当橡皮筋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小于15毫米时,由于橡皮筋的弹 力作用及地面的支撑便将乒乓球挤到橡皮筋之上的车箱内(图2)。这样周而复始地运动就 做到了乒乓球的自动捡拾。由于同步连杆6的作用,车箱的底部始终保持与地面平行。由 于后斜板7的阻挡作用,拣到车箱内的乒乓球11不会跑出车外。当车箱内装满乒乓球时,将把手8提起,车箱便向后倾斜,拣到车箱内的乒乓球11 在重力的作用下沿后斜板7从后端板10与后斜板7之间的空隙被倒出到指定的容器内(图 5)。
权利要求一种乒乓球捡拾车,由前端板、侧板、后端板、后斜板组成的一个底部均匀、平行分布着橡皮筋的车箱与把手、同步连杆、偏心传动轴、车轮和心轴构成,其特征在于心轴固定于同步连杆上,把手及车轮与心轴成转动联接,车轮通过偏离中心的孔与固定于车箱侧板上的偏心传动轴成转动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乒乓球捡拾车,其特征在于橡皮筋的两端固定于前端板与 后斜板的下沿之间,其直径为5毫米,间距为38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乒乓球捡拾车,其特征在于后端板与后斜板之间有间距为 60毫米的空隙。专利摘要一种乒乓球捡拾车。它是由前端板、侧板、后端板、后斜板组成的一个底部平行、均匀分布着橡皮筋的车箱与把手、同步连杆、偏心传动轴、车轮和心轴构成。心轴固定于同步连杆上,把手及车轮与心轴成转动联接,车轮通过偏离中心的孔与固定于车箱侧面的偏心传动轴成转动联接;橡皮筋的两端固定于前端板与后斜板之间;后端板与后斜板之间有空隙。在车被推行时通过车轮的旋转使安装在车轮上偏心传动轴带动车箱前行的同时做上下运动,地面的乒乓球由于橡皮筋的弹力及地面的支撑作用被挤到橡皮筋之上的车箱内,以解决手工拣球效率低、不方便的问题。
文档编号A63B47/02GK201701701SQ20102022721
公开日2011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4日
发明者者中林, 者宸旭, 者渝芸 申请人:者宸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