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式随身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3534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良式随身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改良式随身杯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良式随身杯。
技术背景[0002]按,人们经常将以各种能冲泡后饮用的干燥化制品,例如茶叶、菊花、咖啡 粉、中药、奶粉等,浸泡于热水中,以萃取该冲泡物的精华,为平淡无味的白开水增添 香气及营养成分;然而,常规冲泡干燥化制品大多是直接将冲泡物放置于杯具内,再以 热水冲泡,饮用者在饮用时容易沾到冲泡物的残渣,造成不便,为方便携带并避免饮用 时沾到残渣,市场上出现一种包装结构,是将冲泡物装在过滤纸包内,并在该过滤纸包 封口处加上一条棉线,使用时,将滤纸包置入装有热开水的杯具中,并将棉线留在杯具 外部,作为更换茶包或者调整饱合度用,但该种滤纸包在使用后无法重复使用,且冲泡 物易与空气触生成变质,造成香气及养分的流失,影响饮用时的质量,遂有业者想出一 种冲泡器具的结构体大致包括有一杯体、一设置于杯体上且底部具有供水通过之孔洞 的冲泡体、及一设置于冲泡体上的盖体所组成,用户倒入热水进行冲泡,而冲泡过冲泡 物的水,则流入杯体中成为饮品,用户在将冲泡体与杯体分离后,即可以饮用杯体内的 饮品。[0003]关于此方面的技术文献,可参考下列专利文献1所示,一种冲泡器改良结构, 其主要包括一杯体,其可跨放在一容器上,该杯体内底部设有凸柱,凸柱上并可穿置 一胶垫以加强水密,而下方设有通水孔供水流出;一内衬,套置在杯体中其底部设有出 水口; 一止水、出水机构,由相对设在内衬底部及杯体内部的爪片组所构成,其两边的 爪片呈间距交错对置,爪片的最高点呈平台状,而爪片的两侧则设有可使内衬滑动高低 导走的倾斜边;藉此,利用内衬简单旋转爪片滑动导走移位就能控制其止水、出水组合 机构的高低移位操作,当爪片呈间距交错对置呈低位使胶垫封住出水口止水,当爪片最 高点之平台相重叠对置呈高位使胶垫升高脱离出水口让水快速流出者。[0004]专利文献1: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M3U948号「冲泡器改良结构」,2007年06 月01日公告。[0005]上述冲泡器虽能使冲泡物在冲泡后,与饮品分离,避免冲泡后生成的残渣,造 成饮用者的不便,但冲泡器的构造过于复杂且体积庞大,不便于用户外出时携带,且还 需另外携带储藏冲泡物的容器,因此如何方便用户同时携带冲泡器与冲泡物,且能随时 随地的进行冲泡享用饮品,便成为本实用新型欲改善的主要问题。实用新型内容[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点及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标,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良式随身 杯,其实施方式是这样实现的[0007]—种改良式随身杯,是由一杯体(5)、一设于杯体(5)开口处的杯盖0)、及一 设于杯盖(4)上的冲泡组(1)所组成,其特征在于[0008]该冲泡组(1)是由一过滤器( 及一设置于过滤器( 顶面的滤盖( 组成;上 述过滤器O)中间具有倒梯形凹槽01)、且顶缘水平向外扩展出一椭圆形扩展部02), 该倒梯形凹槽各壁面具多个通孔03);[0009]上述滤盖(3)与过滤器⑵的结合面,至少设置一个与倒梯形凹槽内壁顶 缘相卡合的扩展块(31)。[0010]根据上述的改良式随身杯,所述过滤器O)内壁面于通孔03)与通孔03)间, 设置数个避免颗粒堵塞通孔(2 的浮凸条04)。[0011]根据上述的改良式随身杯,所述滤盖C3)底面藉由一胶膜(3 封闭,形成封存 有用以冲泡干燥化冲泡物的冲泡包(33)。[0012]根据上述的改良式随身杯,所述过滤器( 与滤盖C3)间,设置一封存有用以冲 泡干燥化冲泡物的冲泡补充包(34);该冲泡补充包(34)的结构能为下列其中之一,一薄 壳体与一薄膜结合而成、一薄膜袋密封而成、一滤纸袋密封而成。[0013]根据上述的改良式随身杯,所述杯盖⑷中间,设置一用以定位过滤器⑵的椭 圆形凹槽Gl);该椭圆形凹槽Gl)的短轴端与椭圆形扩展部02)的长轴端,为同轴向 时椭圆形凹槽Gl)的内壁与椭圆形扩展部0 的长轴端能相互抵顶。[0014]根据上述的改良式随身杯,所述椭圆形凹槽Gl)内壁底缘于短轴端,设置至少 一能配合凹槽底面夹住椭圆形扩展部0 长轴端的凸缘G2)。[0015]根据上述的改良式随身杯,所述杯盖(4) 一端具隆起部0;3),该隆起部G3)设 有一供饮品流出的开孔G4)。[0016]根据上述的改良式随身杯,所述杯盖(4)于顶端设置一能遮蔽杯盖(4)顶面的 盖体0幻,该盖体0 与开孔G4)相映射处,设置一外壁能嵌入开孔G4)内的凹陷部 06)。[0017]根据上述的改良式随身杯,所述杯盖(4)与盖体05)藉由一设置在开孔G4)另 一端的连接部G7)连接。[0018]根据上述的改良式随身杯,所述盖体0 中间设置一能与滤盖C3)顶端相抵顶 的环柱(48)。[0019]根据上述的实施,本实用新型能获致下列结果[0020]上述冲泡组⑴结构简单,且体积小能藏于杯体(5)与杯盖(4)间,并能将冲泡 物存放于冲泡组(1)内,让用户能够同时携带冲泡组(1)与冲泡物,随时随地的进行冲泡享用饮品。[0021]上述浮凸条04)能避免冲泡物挡住通孔0;3),造成堵塞,使水在通过过滤器 (2)萃取冲泡物的香气与营养成分时,能保持畅通,不会因受阻塞而溢出杯体(5)外部。[0022]上述滤盖(3)藉由一胶膜(32)封闭,形成封存有用以冲泡饮品之干燥化冲泡物 的冲泡包(3 ,能避免冲泡物因长期直接与空气接触生成变质,造成香气与营养成分的 流失。[0023]上述冲泡补充包(34)为密数据包装,能避免冲泡物与空气接触生成变质,且体 积小能放置于过滤器( 与滤盖C3)之间,携带方便。[0024]上述椭圆形凹槽能使冲泡组(1)定位于杯盖(4)上,防止用户在冲泡过程 中移动造成意外,或者携带的过程中冲泡组(1)与杯盖(4)脱离,造成遗失而不可用。]上述凸缘02)能增加椭圆形扩展部02)与椭圆形凹槽Gl)内壁间的结合力, 当凸缘02)压住椭圆形扩展部02)时,能便于用户将滤盖(3)与过滤器(2)分离,进行 冲泡,而当凸缘0 未压住椭圆形扩展部0 时,则能将冲泡组(1)整组抽出,便于清 洁冲泡组(1)。[0026]上述杯盖具有供饮品流出的开孔04),能便于用户饮用。[0027]上述盖体0 能遮蔽杯盖0),还能在盖体0 表面加上各式图案增加美观 性,且具备能嵌入开孔G4)内的凹陷部06),避免杯体(5)因晃动使内部的饮品溅出, 造成意外。[0028]上述连接部07)能使盖体0 与杯盖(4)相连接,避免用户将盖体0 打开 后,随意放置而造成遗失的情形发生。[0029]上述环柱08)能抵顶滤盖(3),防止滤盖( 与过滤器( 发生脱离,并增加盖 体(45)烈度。


[003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0031]图2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0032]图3为图1的剖面示意图。[0033]图4为冲泡器与杯盖结合时的局部剖面示意图。[0034]图5为冲泡器旋开后的局部剖面示意图。[0035]图6为杯盖阖上的操作示意图。[0036]图7为杯盖阖上后的局部剖面示意图。[0037]图8为图1加上杯体的实施例示意图。[0038]图9为图8的冲泡操作示意图。[0039]符号说明[0040]1冲泡组 4杯盖[0041]2过滤器 41椭圆形凹槽[0042]21倒梯形凹槽42凸缘[0043]22椭圆形扩展部43隆起部[0044]23通孔 44开孔[0045]M浮凸条 45盖体[0046]3滤盖 46凹陷部[0047]31扩展块 47连接部[0048]32胶膜 48环柱[0049]33冲泡包 5杯体[0050]34冲泡补充包具体实施方式
[005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1的剖面 示意图,图4为冲泡器与杯盖结合时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5为冲泡器旋开后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6为杯盖阖上的操作示意图,图7为杯盖阖上后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8为图 1加上杯体的实施例示意图,图9为图8的局部剖面示意图。[0052]如图1至3中揭示出一种改良式随身杯,是由一杯体(5)、一设于杯体(5)开口 处的杯盖G)、及一设于杯盖(4)上的冲泡组(1)所组成,其特征在于该冲泡组(1)是 由一过滤器( 及一设置于过滤器( 顶面的滤盖C3)组成;上述过滤器O)中间具有 倒梯形凹槽01)、且顶缘水平向外扩展出一椭圆形扩展部0幻,该倒梯形凹槽各壁 面具多个通孔;上述滤盖(3)与过滤器O)的结合面,至少设置一个与倒梯形凹槽 (21)内壁顶缘相卡合的扩展块(31)。[0053]上述过滤器O)内壁面的通孔03)与通孔03)之间,设置数个浮凸条04),该 浮凸条04)能在通孔与过滤器O)内壁面间,形成高低差避免冲泡物直接挡住通孔 (23),造成通孔0;3)堵塞,使水在通过过滤器( 萃取冲泡物的香气与营养成分时,通 孔部分能保持畅通,不会因通孔部分受到阻塞,而使水溢出杯体( 外部。[0054]而所述椭圆形凹槽设置于杯盖中间,该椭圆形凹槽Gl)的短轴端与椭 圆形扩展部02)的长轴端为同轴向时,椭圆形凹槽Gl)的内壁与椭圆形扩展部02)的 长轴端能相互抵顶,使冲泡组(1)定位于杯盖(4)上,防止用户在冲泡过程中过滤器(2) 发生移动造成意外,或者携带的过程中冲泡组(1)与杯盖(4)脱离,造成过滤器( 及/ 或滤盖C3)遗失而不可用。[0055]又所述滤盖C3)底面藉由一胶膜(3 封闭,形成封存有用冲泡物并灌入氮气的 冲泡包(3 [参见图4、5所示],能避免冲泡物因长期直接与空气接触而生成变质,造 成香气与营养成分的流失,待需冲泡时再将胶膜(3 撕开,再将冲泡物倒入过滤器(2) 内,即能冲泡。[0056]其中,所述冲泡组(1)结构简单,且体积小能收藏于杯体(5)与杯盖(4)间,并 能将冲泡物存放于冲泡组(1)内,让用户能够同时携带冲泡组(1)与冲泡物,随时随地的 进行冲泡享用饮品。[0057]如图4、5所示,上述凸缘02)设置于椭圆形凹槽Gl)内壁底缘的两短轴端上 方,能增加椭圆形扩展部02)与椭圆形凹槽Gl)内壁间的结合力,当凸缘G2)压住椭 圆形扩展部0 时[参见图4所示],能便于用户将滤盖C3)拿起,使滤盖C3)与过滤器 (2)分离,并放入冲泡物后,在倒入热水进行冲泡;而当用户将滤盖( 朝顺时钟或逆时 钟方向旋转90°,使过滤器O)的椭圆形扩展部02)脱离凸缘02)的范围后[参见图5 所示],即能将冲泡组(1)整组抽出,以便于用户对冲泡组(1)进行清洁。[0058]如图6、7所示,所述杯盖(4)在隆起部03)端设置有供饮品流出的开孔04), 能便于用户饮用,且该杯盖(4)顶端具有一设置在开孔G4)另一端之连接部G7)连的接 盖体0幻,能避免用户将盖体0 打开后,随意放置而造成遗失的情形发生,且合上后 能遮蔽杯盖(4)顶面,还能在盖体0 表面压印或者粘贴各式图案增加美观性,该盖体 (45)与开孔(44)相映射处,设有一外壁能嵌入开孔(44)内的凹陷部(46),能避免杯体 (5)因晃动而使其内部的饮品溅出,造成意外。[0059]上述环柱08)设置于盖体05)中间,能与滤盖(3)顶端相抵顶,防止滤盖(3) 与过滤器(2)发生脱离,并增加盖体G5)烈度。[0060]而所述冲泡补充包(34),能为一薄壳体及一覆盖薄壳体开口的薄膜密封而成[参见图7所示]、或由一薄膜袋密封成型[图未揭],内部并灌有氮气,避免冲泡物与空气接 触生成变质;另外,亦能为滤纸袋密封而成的滤纸包[图未揭];该冲泡补充包(34)体积 小,能 放置于过滤器(2)与滤盖(3)之间,携带便利。如图8、9所示,所述为杯体(5)与杯盖(4)结合后的示意图,用户先将滤盖(3) 拿起后,将冲泡物放入过滤器(2)内,再将热水倒入杯体(5)内,当热水在通过过滤器 (2)的同时,会萃取将冲泡物内的香气与营养成分,一同由通孔(23)带到杯体(5)内。以上,是依据图面所示的实施详例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作用效 果,惟上述例举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图面所示示例限定 范围,凡一切与本实用新型创作意旨相符的修饰性变化或等效更改,只要在均等效果的 范围内,都应函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式随身杯,是由一杯体(5)、一设于杯体(5)开口处的杯盖(4)、及一设 于杯盖(4)上的冲泡组(1)所组成,其特征在于该冲泡组(1)是由一过滤器(2)及一设置于过滤器(2)顶面的滤盖(3)组成;上述过 滤器(2)中间具有倒梯形凹槽(21)、且顶缘水平向外扩展出一椭圆形扩展部(22),该倒 梯形凹槽(21)各壁面具多个通孔(23);上述滤盖(3)与过滤器(2)的结合面,至少设置一个与倒梯形凹槽(21)内壁顶缘相 卡合的扩展块(31)。
2.如权利要1所述改良式随身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2)内壁面于通孔(23) 与通孔(23)间,设置数个避免颗粒堵塞通孔(23)的浮凸条(2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改良式随身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盖(3)底面藉由一胶膜(32) 封闭,形成封存有用以冲泡干燥化冲泡物的冲泡包(3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改良式随身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2)与滤盖(3)之间, 设置一封存有用以冲泡干燥化冲泡物的冲泡补充包(34);所述冲泡补充包(34)结构为下 列之一,一薄壳体与一覆盖薄壳体开口的薄膜、一薄膜密封袋、一密封滤纸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改良式随身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4)中间,设置一用以定 位过滤器(2)的椭圆形凹槽(41);该椭圆形凹槽(41)的短轴端与椭圆形扩展部(22)的长轴端,为同轴向时椭圆形凹槽 (41)的内壁与椭圆形扩展部(22)的长轴端能相互抵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改良式随身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椭圆形凹槽(41)内壁底缘于 短轴端,设置至少一能配合凹槽底面夹住椭圆形扩展部(22)长轴端的凸缘(42)。
7.如权利要求1所述改良式随身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4)一端具隆起部(43), 该隆起部(43)设有一供饮品流出的开孔(44)。
8.如权利要求7所述改良式随身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4)于顶端设置一能遮蔽 杯盖(4)顶面的盖体(45),该盖体(45)与开孔(44)相映射处,设置一外壁能嵌入开孔 (44)内的凹陷部(46)。
9.如权利要求8所述改良式随身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⑷与盖体(45)藉由一 设置在开孔(44)另一端的连接部(47)连接。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改良式随身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45)中间设置一能与滤 盖⑶顶端相抵顶的环柱(4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改良式随身杯,是由一杯体(5)、一设于杯体(5)开口处的杯盖(4)、及一设于杯盖(4)上的冲泡组(1)所组成,其特征在于该冲泡组(1)是由一过滤器(2)及一设置于过滤器(2)顶面的滤盖(3)组成;上述过滤器(2)中间具有倒梯形凹槽(21)、且顶缘水平向外扩展出一椭圆形扩展部(22),该倒梯形凹槽(21)各壁面具多个通孔(23);上述滤盖(3)与过滤器(2)的结合面,至少设置一个与倒梯形凹槽(21)内壁顶缘相卡合的扩展块(31)。
文档编号A45F3/16GK201798200SQ201020520948
公开日2011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6日
发明者李保锋 申请人:保丽金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