蹦跳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4957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蹦跳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锻炼身体与休闲用具。
背景技术
传统的“踩高桥”主要是一种游艺工具,其游艺性、娱乐性强,显得活泼,增添喜庆气氛。其实,它也是一种锻炼身体与休闲用具。但是,它的锻炼身体与休闲功能有待开发, 其安全性和趣味性还需要改进和完善。利用传统的“踩高桥”的原理,克服传统的“踩高桥”不便使用的不足,使之成为人们普遍能使用的锻炼身体与休闲用具,是市场所需。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及市场需求,推出一种蹦跳器。它作为一种锻炼身体与休闲用具,其健身性、游艺性及趣味性很强。为此,本实用新型蹦跳器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构造本实用新型蹦跳器,包括撑杆、把手、脚踏板、螺旋弹簧和防滑托,把手紧固于撑杆的上端头,脚踏板套装于撑杆外周并能沿撑杆上下滑动,防滑托固设于撑杆的下端头, 在脚踏板与防滑托之间安装螺旋弹簧,螺旋弹簧的长度方向与撑杆的杆长方向一致,螺旋弹簧的上端与脚踏板相抵,螺旋弹簧的下端与防滑托相抵。防滑托与地面接触部呈齿状,且用柔性材料制作,以增加与地面的摩擦,提高安全性。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一,长期使用可使人体的四肢、心脑血管及体内外各个器官充分活动,使人愉快爽心。其二,青少年使用可培养出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注意力集中的好习惯,增强其平衡与协调能力;加之产品的蹦跳性好,适合青少年的活动习惯。 其三,可原地运动,便于寒冷季节室内运动,也可远距离跳跃式行走用作代步工具。其四,经济安全,适宜各类人群,既可民用,也可军用。其五,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成本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图中1、撑杆;2、把手;3、脚踏板;4螺旋弹簧;5、防滑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蹦跳器,包括撑杆1、把手2、脚踏板3、螺旋弹簧4和防滑托5,把手2紧固于撑杆1的上端头,脚踏板3套装于撑杆1外周并能沿撑杆1上下滑动,防滑托5固设于撑杆1的下端头,在脚踏板3与防滑托5之间安装螺旋弹簧4,螺旋弹簧4的长度方向与撑杆1的杆长方向一致,螺旋弹簧4的上端与脚踏板3相抵,螺旋弹簧4的下端与防滑托5相抵。使用时,双脚踩踏在脚踏板3上,双手握着撑杆1,作蹦跳运动,在螺旋弹簧4的弹力作用下,不但助长蹦跳效果,而且落地起到缓冲作用。防滑托5与地面接触部呈齿状,且用柔性材料制作,以增加与地面的摩擦,提高安全性。本实用新型的撑杆1可用竹、木、金属或碳纤维制作。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可选用不同规格型号。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方案的启迪下,可以做出一些变形与修改。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蹦跳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撑杆、把手、脚踏板、螺旋弹簧和防滑托,把手紧固于撑杆的上端头,脚踏板套装于撑杆外周并能沿撑杆上下滑动,防滑托固设于撑杆的下端头,在脚踏板与防滑托之间安装螺旋弹簧,螺旋弹簧的长度方向与撑杆的杆长方向一致,螺旋弹簧的上端与脚踏板相抵,螺旋弹簧的下端与防滑托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蹦跳器,其特征在于防滑托与地面接触部位呈齿状。
专利摘要蹦跳器,涉及锻炼身体与休闲用具。包括撑杆、把手、脚踏板、螺旋弹簧和防滑托,把手紧固于撑杆的上端头,脚踏板套装于撑杆外周并能沿撑杆上下滑动,防滑托固设于撑杆的下端头,在脚踏板与防滑托之间安装螺旋弹簧,螺旋弹簧的长度方向与撑杆的杆长方向一致,螺旋弹簧的上端与脚踏板相抵,螺旋弹簧的下端与防滑托相抵。有益效果是可使人体的四肢、心脑血管及体内外各个器官充分活动,使人愉快爽心;青少年使用可培养出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注意力集中的好习惯,增强其平衡与协调能力;加之产品的蹦跳性好,适合青少年的活动习惯;可原地运动,便于寒冷季节室内运动,也可远距离跳跃式行走用作代步工具。
文档编号A63B25/00GK201949568SQ201120013960
公开日2011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3日
发明者赵伟安, 赵恩宇 申请人:赵伟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