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跷跷板式旋转秋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7924阅读:6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跷跷板式旋转秋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体育娱乐健身器械,涉及一种秋千,特别涉及一种跷跷板式旋转秋千。
背景技术
秋千是一种娱乐和竞技运动器械,传统的秋千,是在横梁上绑定吊绳牵拉的座椅, 人或坐或站于其上,摇动吊绳,即可荡漾空中,这种秋千大多只能一个人玩,多人同玩,则需要同站或者同坐在座椅上,同步运动,玩法单一,缺乏互动的乐趣。有地区采用跷跷板的设计,将横梁设置于立柱的水平孔中,但是这种设计方式中, 横梁和立柱交接的地方因为受到频繁的摩擦,容易受损,不能够长期使用。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跷跷板式旋转秋千,在上下摆荡的同时可以水平旋转,且无需座椅,具有结构简单、方便易玩的特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跷跷板式旋转秋千,包括支撑杆1,支撑杆1的顶端与水平的旋转杆2铰接。更优选的方案,支撑杆1的顶端与旋转杆2的中点位置铰接。所述的铰接可以为球型铰接,此种情况下,以支撑杆1的顶端为支座。旋转杆2的两端套有塑胶套3,使得趴在其上的人更加舒服。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可玩性强,本实用新型的秋千不仅可以上下摆荡,亦可水平旋转,为普通的秋千活动增加了乐趣。2)便捷,不设座椅,趴在旋转杆两端即可使力转动,双脚踏地使力,旋转后双脚离地,方便易玩。3)舒适,旋转杆两端设置塑胶套3,使得趴在其上的玩家感觉舒适,同时起到按摩腹部的效果。4)安全,利用桥梁建筑中用的球型铰接方式,将立柱与横梁连接起来,活动便捷,
安全可靠。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尽的说明。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跷跷板式旋转秋千,包括支撑杆1,支撑杆1的顶端与水平的旋转杆2的中点位置铰接,铰接方式选择球型铰接,此时,以支撑杆1的顶端为支座。 使用时,两个玩家分别趴在旋转杆2的两端,旋转杆2的两端套有塑胶套3,使得趴在其上更加舒服,当两个玩家分别上下使力的时候,秋千上下摆荡,根据支撑杆1和旋转杆 2的长度有不同的起落高度,当两个玩家分别按照同样的转向水平推动旋转杆2,则秋千水平旋转,形成两个玩家你追我赶的局面,玩家脚踏地使力,旋转后双脚离地,即有乐趣,又在用力过程中按摩了腹部,起到了锻炼身体的功效。
权利要求1.一种跷跷板式旋转秋千,包括支撑杆(1),其特征在于,支撑杆(1)的顶端与水平的旋转杆⑵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跷跷板式旋转秋千,其特征在于,支撑杆(1)的顶端与旋转杆 (2)的中点位置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跷跷板式旋转秋千,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为球型铰接, 以支撑杆(1)的顶端为支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跷跷板式旋转秋千,其特征在于,旋转杆( 的两端套有塑胶套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体育娱乐健身器械,为一种跷跷板式旋转秋千,包括支撑杆,支撑杆的顶端与水平的旋转杆铰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上下摆荡的同时水平旋转,且无需座椅,具有结构简单、方便易玩的特点。
文档编号A63G9/04GK202136795SQ20112023973
公开日2012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7日
发明者宁宝权, 张龙, 林长松 申请人:六盘水师范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