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功夫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8813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分体式功夫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分体式功夫桩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健身器械,具体是一种分体式功夫桩。
技术背景[0002]功夫桩是一种体育技击的健身器械,是给训练者作为一个假设的目标进行攻击。 现有的功夫桩都是用实木制成的木桩,在其上设置有桩手和桩脚,将其固定在地上或墙壁上来使用。但这种木人桩的比较笨重,安装形式也不灵活,使其只能在某一地点固定使用, 不能移动,如训练者外出时,则无法携带木人桩进行随时随地练习,而且,上述安装方式需要有一定的场地,存放也比较占地方。发明内容[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存放方便、 便于外出携带、不受场地环境影响的分体式功夫桩。[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体式功夫桩,包括桩身和若干设置于桩身上的桩手和桩脚,其特点是所述桩身设计成可相互拆分的上桩柱和下桩柱,所述上桩柱与下桩柱之间设有固定结构,通过所述固定结构可将上桩柱与下桩柱固接成一体。[0005]其中,为了方便携带,上述上桩柱包括前半桩体和后半桩体,所述前半桩体与后半桩体之间设有可相互固接的固定结构。[0006]进一步为减少桩身的重量以便于携带,上述桩身为中空的壳体。[0007]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结构设计成插销与插孔相插接配合的结构,也可以设计成其他形式的连接结构。[0008]为了方便固定安装,上述下桩柱的后部设有可将其挂接于墙壁或固定物上的挂接扣。为进一步使该功夫桩在使用时高度可调节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上述挂接扣纵向排列设置有若干个,通过不同位置的挂接扣与墙壁或固定物挂接而实现桩身高低位置的调離iF. ο[0009]为了进一步方便存放和携带,上述桩手和/或桩脚可拆卸式的固定在桩身上。[0010]为了能够模拟人体反冲的效果,上述桩身由具有缓冲效果的橡胶制成,上述桩手及桩脚由木质材料制成。[0011]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将桩身设计成可相互拆分的上桩柱和下桩柱,上桩柱与下桩柱之间设有固定结构,通过固定结构可将上桩柱与下桩柱固接成一体,安装连接都比较方便,当在家中或其他固定场合使用时,可将上桩柱与下桩柱连接起来使用,使用完后可将其拆散存放,不会占用有限的空间,而当外出时,可将上桩柱拆出携带到外面使用;又由于将上桩柱设计成前半桩体和后半桩体两部分,而且将桩身设计成中空的,故大大减轻了桩身的重量,而且携带时只需带上桩柱的前半桩体,方便携带,也方便安装;又由于下桩柱的后部设有若干个纵向排列的可将其挂接于墙壁或固定物上的挂接扣,故可通过不同位置的挂接扣与墙壁或固定物挂接而实现桩身高低位置的调整,从而满足不同人的需求;本实用新型的桩身设计成由橡胶制成,故具有良好的缓冲和反冲效果,还可省去在桩身上套置缓冲垫的麻烦。[0012]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0015]图3是本实用新型背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分体式功夫桩,包括桩身1和若干设置于桩身1上的桩手 2和桩脚3,其中桩身1设计成可相互拆分的上桩柱和下桩柱11,上桩柱与下桩柱11之间设有固定结构4,通过固定结构4可将上桩柱与下桩柱11固接成一体,安装连接都比较方便, 当在家中或其他固定场合使用时,可将上桩柱与下桩柱11连接起来使用,使用完后可将其拆散存放,不会占用有限的空间,而当外出时,可将上桩柱拆出携带到外面使用。[0017]如图2所示,该实施例的上桩柱包括前半桩体12和后半桩体13,在前半桩体12 与后半桩体13之间同样设有可相互固接的固定结构4,因此外出可只携带前半桩体12,然后通过将其绑在树杆上或柱体上,即可进行练习或锻炼,而且一半的桩体减轻了携带重量, 便于携带。另外,为进一步减少桩身的重量以便于携带,该实施例的桩身1设置为中空的壳体,其中下桩柱U为圆形中空壳体,上桩柱的前半桩体12与后半桩体13均为半圆形壳体。 该实施例的固定结构4设计成插销41与插孔42相插接配合的结构,在下桩柱11的上端面共设有3个插孔,其中两个位于两侧,一个位于后部,而上桩柱对应设有3个插销41 ;而上桩柱的后半桩体13两侧各设有两个上下排布的插孔42,而前半桩体12对应设有插销41, 而上桩柱下部的3个插销41其中两侧的2个设置在前半桩体12上,后部的1个设置在后半桩体13上。该实施例的桩手2和桩脚3都设计成可拆卸式的,在桩身1上设有插接孔10, 而桩手2及桩脚3的端部对应设有插接柱20,通过插接柱20与插接孔10相插接而实现将桩手2与桩脚3固定到桩身1上,如不使用时,可将桩手2和桩脚3拆卸下来,并将桩身1 拆开,即便于存放,也不占用地方。该实施例的桩身1可以由木材制成,也可以由其他材质制成,为了减轻重量,该桩身1由橡胶制成,不仅可减轻重量,还具有缓冲效果的,可模拟人体反冲的效果。[0018]如图3所示,为了方便固定安装,该实施例的下桩柱11后部设有可将其挂接于墙壁或固定物上的挂接扣5,该实施例的挂接扣5纵向排列设置有若干个,因此可通过不同位置的挂接扣5与墙壁或固定物的挂接位相挂接而实现桩身1高低位置的调整,从而使该功夫桩在使用时高度可调节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0019]尽管本实用新型是参照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这种描述并不意味着对本实用新型构成限制。参照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其他变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都是可以预料的,这种的变化应属于所属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分体式功夫桩,包括桩身(1)和若干设置于桩身(1)上的桩手(2)和桩脚(3), 其特征在于所述桩身(1)设计成可相互拆分的上桩柱和下桩柱(11),所述上桩柱与下桩柱(11)之间设有固定结构(4),通过所述固定结构(4)可将上桩柱与下桩柱(11)固接成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功夫桩,其特征在于上述上桩柱包括前半桩体(12)和后半桩体(13),所述前半桩体(12)与后半桩体(13)之间设有可相互固接的固定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体式功夫桩,其特征在于上述桩身(1)为中空的壳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体式功夫桩,其特征在于上述下桩柱(11)为圆形中空壳体,上述上桩柱的前半桩体(12)与后半桩体(13)均为半圆形壳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体式功夫桩,其特征在于上述固定结构(4)设计成插销(41)与插孔(42)相插接配合的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功夫桩,其特征在于上述下桩柱(11)的后部设有可将其挂接于墙壁或固定物上的挂接扣(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体式功夫桩,其特征在于上述挂接扣(5)纵向排列设置有若干个,通过不同位置的挂接扣(5)与墙壁或固定物挂接而实现桩身(1)高低位置的调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功夫桩,其特征在于上述桩手(2)和/或桩脚(3)可拆卸式的固定在桩身(1)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体式功夫桩,其特征在于上述桩身(1)上设有插接孔(10), 上述桩手(2 )及桩脚(3 )的端部对应设有插接柱(20 ),通过插接柱(20 )与插接孔(10 )相插接而实现将桩手(2)与桩脚(3)固定到桩身(1)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功夫桩,其特征在于上述桩身(1)由具有缓冲效果的橡胶制成,上述桩手(2 )及桩脚(3 )由木质材料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体式功夫桩,包括桩身和若干设置于桩身上的桩手和桩脚,其特征在于所述桩身设计成可相互拆分的上桩柱和下桩柱,所述上桩柱与下桩柱之间设有固定结构,通过所述固定结构可将上桩柱与下桩柱固接成一体,其安装连接都比较方便,当在家中或其他固定场合使用时,可将上桩柱与下桩柱连接起来使用,使用完后可将其拆散存放,不会占用有限的空间,而当外出时,可将上桩柱拆出携带到外面使用。为减轻重量,方便携带,还可将上桩柱设计成前半桩体和后半桩体,且将整个桩身设计成由橡胶材质制成来减轻重量,同时橡胶桩身具有良好的缓冲和反冲效果,还可省去在桩身上套置缓冲垫的麻烦。
文档编号A63B69/34GK202237138SQ201120312510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5日
发明者黄念怡 申请人:黄念怡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