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压背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9190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减压背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用品,尤其是一种背包。
背景技术
现有的背包一般包括包身和背带,该背带设置有两条,分别设于包身背部的两侧, 利用此双背带可便于人们的出行,为人们旅行、登山等户外运动提供了极大方便。但是,由于这种结构的背包,其整体重量一般全部集中在背负者的双肩部,这样,长期使用后易导致背负者肩酸疲劳。有鉴于此,本发明人对背包的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压背包,其可减轻背包重量对背负者肩部的负重,使背负者长期背负后不易肩酸疲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减压背包,包括包身、左背带和右背带,该左背带和该右背带分别固设于该包身背部的左、右两侧;上述左背带和上述右背带与人体腰部相对应的部位处分别设有可调节长度的左腰部受力防护带和右腰部受力防护带,且上述左腰部受力护带与上述右腰部受力防护带相互扣合在一起。上述左腰部受力护带与上述右腰部受力防护带相连接的连接端上设有公扣,且上述左腰部受力护带的连接端以可调节左腰部受力护带长度的方式活动安装在上述公扣上; 上述右腰部受力防护带的相应端上设有与上述公扣相扣合的母扣,上述右腰部受力防护带的相应端以可调节右腰部受力防护带长度的方式活动安装在上述母扣上。上述左腰部受力护带与上述右腰部受力防护带相连接的连接端上设有母扣,且上述左腰部受力护带的连接端以可调节左腰部受力护带长度的方式活动绕设在上述母扣上; 上述右腰部受力防护带的相应端上设有与上述母扣相扣合的公扣,上述右腰部受力防护带的相应端以可调节右腰部受力防护带长度的方式活动绕设在上述公扣上。上述左背带和上述右背带与人体肩部相对应的部位处分别设有减压结构。上述减压结构包括减压垫及供此减压垫嵌装于其内的带体,上述减压垫为由弹性 PVC材质制成的垫体,上述垫体面向上述包身背部的一侧面上设有若干个空心六棱柱体,且各上述空心六棱柱体呈蜂窝状分布;上述带体包括底层和面层,上述底层与上述面层均与上述左背带或上述右背带固定连接,且上述底层与上述面层间形成有供上述减压垫嵌装的安装空间,上述底层为柔软网布层,上述面层为透明塑料层。上述左背带和上述右背带位于上述减压结构的下方处分别设有反光区域,上述反光区域为由反光材料制成的块状物。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减压背包,由于左背带和右背带与人体腰部相对应的部位处分别设有可调节长度的左腰部受力防护带和右腰部受力防护带,在背负时,先根据背负者的腰部宽度来调节好左、右腰部受力防护带的长度,然后再将左、右腰部受力防护带扣合在一起,这样通过此左、右腰部受力防护带使左、右背带与人体腰部部位相对应的部位可束紧在人体腰部上,使人体腰部可承受背包的一部分重力,避免背包的全部重力集中在人体肩部的问题,有效地缓解背负者肩部的受力,使背负者长期背负后不易肩酸疲劳;由于左背带和右背带与人体肩部相对应的部位处分别设有减压结构,该减压结构的减压垫为由弹性PVC材质制成的垫体,这样,充分利用弹性PVC的良好弹性和抗压性,使减压垫具有护肩作用,可大大减压背负者的肩部负重感,使背负者背负时较为舒适;又由于左背带与右背带位于减压结构的下方处设有发反光区域,这样,在夜间,背负者在背负行走时灯光照射在此反光区域时可产生反光,有利于背负者的夜间行走安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减压垫的立体图。图中包身1左背带2[0016]右背带3左腰部受力防护带4[0017]左腰部受力防护带5公扣61[0018]母扣62减压垫71[0019]空心六棱柱体711带体72[0020]面层721反光区域8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减压背包,如图1、2所示,包括包身1、左背带2和右背带3,该左背带2和该右背带3分别固设于该包身1背部的左、右两侧,该左背带2和右背带3与人体腰部相对应的部位处分别设有左腰部受力防护带4和右腰部受力防护带5,该左腰部受力护带4的左端缝固左背带2上,该左腰部受力护带4的右端设有公扣61,且左腰部受力护带4的右端以可调节左腰部受力护带4长度的方式活动绕设在公扣61上;该右腰部受力防护带5的右端缝固在右背带3上,该右腰部受力防护带5的左端设有与公扣61相插扣合在一起的母扣62,且右腰部受力防护带5的左端以可调节右腰部受力防护带5长度的方式活动安装绕设在母扣62上,通过公扣61与母扣62的相插扣合的方式可使左腰部受力护带4 与右腰部受力护带5束紧在背负者的腰部上。该左背带2和右背带3与人体肩部相对应的部位处分别设有减压结构,该减压结构包括减压垫71及供此减压垫71嵌装于其内的带体72,该减压垫71为由弹性PVC材质制成的垫体,该垫体面向包身1背部的一侧面上设有若干个空心六棱柱体711,且各空心六棱柱体711呈蜂窝状分布;该带体72与背带缝固一起,该带体72包括底层(图中未示出)和面层721,底层与面层721间形成有供减压垫71嵌装的安装空间,且该底层为柔软网布层, 该面层721为透明塑料层。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减压背包,由于左背带2和右背带3与人体腰部相对应的部位处分别设有左腰部受力防护带4和右腰部受力防护带5,在背负时,先根据背负者的腰部宽度来调节好左、右腰部受力防护带4、5的长度,然后再将左、右腰部受力防护带4、5扣合在一起,这样通过此左、右腰部受力防护带4、5使左、右背带与人体腰部部位相对应的部位可束紧在人体腰部上,使人体腰部可承受背包的一部分重力,避免背包的全部重力集中在人体肩部的问题,有效地缓解背负者肩部的受力,使背负者长期背负后不易肩酸疲劳;又由于左背带2和右背带3与人体肩部相对应的部位处分别设有减压结构,该减压结构的减压垫71为由弹性PVC材质制成的垫体,这样,充分利用弹性PVC的良好弹性和抗压性和空心六棱柱体711的结构特性,使减压垫具有护肩作用,可大大减压背负者的肩部负重感,使背负者背负时较为舒适。本实用新型中,可在左背带2和右背带3位于减压结构的下方处分别设有反光区域8,该反光区域8为由反光材料制成的块状物,该块状物缝固背带上,这样,在夜间,背负者在背负行走时灯光照射在此反光区域8时可产生反光,有利于背负者的夜间行走安全。本实用新型中,公扣61也可设置在右腰部受力防护带5的左端上,母扣62相应设置在左腰部受力防护带4上。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减压背包,包括包身、左背带和右背带,该左背带和该右背带分别固设于该包身背部的左、右两侧,其特征在于上述左背带和上述右背带与人体腰部相对应的部位处分别设有可调节长度的左腰部受力防护带和右腰部受力防护带,且上述左腰部受力护带与上述右腰部受力防护带相互扣合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压背包,其特征在于上述左腰部受力护带与上述右腰部受力防护带相连接的连接端上设有公扣,且上述左腰部受力护带的连接端以可调节左腰部受力护带长度的方式活动绕设在上述公扣上;上述右腰部受力防护带的相应端上设有与上述公扣相扣合的母扣,上述右腰部受力防护带的相应端以可调节右腰部受力防护带长度的方式活动绕设在上述母扣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压背包,其特征在于上述左腰部受力护带与上述右腰部受力防护带相连接的连接端上设有母扣,且上述左腰部受力护带的连接端以可调节左腰部受力护带长度的方式活动安装在上述母扣上;上述右腰部受力防护带的相应端上设有与上述母扣相扣合的公扣,上述右腰部受力防护带的相应端以可调节右腰部受力防护带长度的方式活动安装在上述公扣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压背包,其特征在于上述左背带和上述右背带与人体肩部相对应的部位处分别设有减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减压背包,其特征在于上述减压结构包括减压垫及供此减压垫嵌装于其内的带体,上述减压垫为由弹性PVC材质制成的垫体,上述垫体面向上述包身背部的一侧面上设有若干个空心六棱柱体,且各上述空心六棱柱体呈蜂窝状分布; 上述带体包括底层和面层,上述底层与上述面层均与上述左背带或上述右背带固定连接, 且上述底层与上述面层间形成有供上述减压垫嵌装的安装空间,上述底层为柔软网布层, 上述面层为透明塑料层。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减压背包,其特征在于上述左背带和上述右背带位于上述减压结构的下方处分别设有反光区域,上述反光区域为由反光材料制成的块状物。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压背包,包括包身、左背带和右背带,该左背带和该右背带分别固设于该包身背部的左、右两侧,上述左背带和上述右背带与人体腰部相对应的部位处分别设有可调节长度的左腰部受力防护带和右腰部受力防护带,且上述左腰部受力护带与上述右腰部受力防护带相互扣合在一起。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减压背包,通过此左、右腰部受力防护带使左、右背带与人体腰部部位相对应的部位可束紧在人体腰部上,使人体腰部可承受背包的一部分重力,避免背包的全部重力集中在人体肩部的问题,有效地缓解背负者肩部的受力,使背负者长期背负后不易肩酸疲劳。
文档编号A45F3/04GK202211328SQ20112035167
公开日2012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5日
发明者陈子鹏 申请人:福建省子燕动漫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