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脚踏手拉健身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9903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便携式脚踏手拉健身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体育器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对人体的腿部、腰部、臂部进行力度锻炼用的拉伸器材。
背景技术
目前,锻炼身体使用的器材多种多样,有适宜于在室内外公共场所集体活动使用的器材,也有适宜于在室内外个体活动使用的器材,而这些锻炼身体使用的器材虽然方便着人们的使用,但是也有其不足之处,其不足之处在于体育器材的质量较大或者体积较大,不便于锻炼者随身携带,不便于锻炼者随时进行锻炼。·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便携式脚踏手拉健身带。使其质量较小,体积较小,便于锻炼者随身携带,便于锻炼者随时进行锻炼;其操作使用方便,不缠绕衣裤,结构简单。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脚踏手拉健身带,包括有鞋底的前掌块形状的片状的鞋底左踏片I、鞋底右踏片2,其特点是所述鞋底左踏片I的左右侧分别设置有向上翘起的左、右端耳102、103,并且,在左、右端耳102、103上分别设置有平行布置的矩形通孔1201、1202,而且,通过其矩形通孔1201、1202在鞋底左踏片I上方的左、右端耳之间设置有鞋体固定带105,还有,通过其矩形通孔1201、1202在鞋体固定带105的上方设置有左手拉健身带106 ;同时,所述鞋底右踏片2的左右侧分别设置有向上翘起的左、右端耳202、203,并且,在左、右端耳202、203上分别设置有平行布置的矩形通孔1201、1202,而且,通过其矩形通孔1201、1202在鞋底右踏片2上方的左、右端耳之间设置有鞋体固定带205,还有,通过其矩形通孔1201、1202在鞋体固定带205的上方设置有右手拉健身带206。所述左手拉健身带106和右手拉健身带206用弹性橡胶带制作。所述鞋体固定带105、205,用“子母”形粘带制作;也可以用普通鞋带制作。所述鞋底左踏片I、鞋底右踏片2的中部分别设置有鞋底的前掌块形状的通孔
104,204;所述通孔用于减少本实用新型的质量。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调整左手拉健身带106和右手拉健身带206的长度,使其适合锻炼者人体高低的需要。其锻炼者穿鞋的双脚分别置于鞋底左踏片I和鞋底右踏片2的上表面,并用鞋体固定带105、205系住,随后锻炼者的双手分别紧握用弹性橡胶带制作的左手拉健身带106和右手拉健身带206并用力向上提起或者举起,反复进行多次,达到锻炼人体腰、臂、腿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有向上翘起的左、右端耳,操作与使用时,其左手拉健身带106和右手拉健身带206不缠绕裤腿;由于设置有鞋体固定带105、205,在锻炼期间也不影响走路或移动步法。由于设置有通孔104、204减少了本实用新型的质量。本实用新型便于外出时随身携带,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由于使用上述技术方案,达到了使其质量较小,体积较小,便于锻炼者随身携带,便于锻炼者随时进行锻炼,并且不缠绕衣裤的技术效果。其结构简单。

图I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图2是图I中的A-A向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和第二个实施例的主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中鞋底左踏板I和鞋底右踏板2的俯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中鞋底左踏板I和鞋底右踏板2的俯视图。图6是图4和图5中的A向视图。
图7是图4和图5中的B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I在图I图2图3图4图6图7所示第一个实施例中,一种便携式脚踏手拉健身带,包括有鞋底的前掌块形状的片状的鞋底左踏片I、鞋底右踏片2构成,其特点是所述鞋底左踏片I的左右侧分别设置有向上翘起的左、右端耳102、103,并且,在左、右端耳102、103上分别设置有平行布置的矩形通孔1201、1202,而且,通过其矩形通孔1201、1202在鞋底左踏片I上方的左、右端耳之间设置有鞋体固定带105,还有,通过其矩形通孔1201、1202在鞋体固定带105的上方设置有左手拉健身带106 ;同时,所述鞋底右踏片2的左右侧分别设置有向上翘起的左、右端耳202、203,并且,在左、右端耳202、203上分别设置有平行布置的矩形通孔1201、1202,而且,通过其矩形通孔1201、1202在鞋底右踏片2上方的左、右端耳之间设置有鞋体固定带205,还有,通过其矩形通孔1201、1202在鞋体固定带205的上方设置有右手拉健身带206。所述左手拉健身带106和右手拉健身带206用弹性橡胶带制作。所述鞋体固定带105、205,用“子母”形粘带制作。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调整左手拉健身带106和右手拉健身带206的长度,使其适合锻炼者人体高低的需要。其锻炼者穿鞋的双脚分别置于鞋底左踏片I和鞋底右踏片2的上表面,并用鞋体固定带105、205系住,随后锻炼者的双手分别紧握用弹性橡胶带制作的左手拉健身带106和右手拉健身带206并用力向上提起或者举起,反复进行多次,达到锻炼人体腰、臂、腿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有向上翘起的左、右端耳,操作与使用时,其左手拉健身带106和右手拉健身带206不缠绕裤腿;由于设置有鞋体固定带105、205,在锻炼期间也不影响走路或移动步法。本实用新型便于外出时随身携带,使用方便。实施例2在图3图5图6图7所示第二个实施例中,一种便携式脚踏手拉健身带,包括有鞋底的前掌块形状的片状的鞋底左踏片I、鞋底右踏片2构成,其特点是所述鞋底左踏片I的左右侧分别设置有向上翘起的左、右端耳102、103,并且,在左、右端耳102、103上分别设置有平行布置的矩形通孔1201、1202,而且,通过其矩形通孔1201、1202在鞋底左踏片I上方的左、右端耳之间设置有鞋体固定带105,还有,通过其矩形通孔1201、1202在鞋体固定带105的上方设置有左手拉健身带106 ;[0028]同时,所述鞋底右踏片2的左右侧分别设置有向上翘起的左、右端耳202、203,并且,在左、右端耳202、203上分别设置有平行布置的矩形通孔1201、1202,而且,通过其矩形通孔1201、1202在鞋底右踏片2上方的左、右端耳之间设置有鞋体固定带205,还有,通过其矩形通孔1201、1202在鞋体固定带205的上方设置有右手拉健身带206。所述左手拉健身带106和右手拉健身带206用弹性橡胶带制作。所述鞋体固定带105、205,用“子母”形粘带制作。所述鞋底左踏片I、鞋底右踏片2的中部分别设置有鞋底的前掌块形状的通孔
104,204;所述通孔用于减少本实用新型的质量。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调整左手拉健身带106和右手拉健身带206的长度,使其适合锻炼者人体高低的需要。其锻炼者穿鞋的双脚分别置于鞋底左踏片I和鞋底右踏片2的上表面,并用鞋体固定带105、205系住,随后锻炼者的双手分别紧握用弹性橡胶带制作的左手拉健身带106和右手拉健身带206并用力向上提起或者举起,反复进行多次,达到锻炼人体腰、臂、腿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有向上翘起的左、右端耳,操作与使用时,其左手拉健身带106和右手拉健身带206不缠绕裤腿;由于设置有鞋体固定带105、205,在锻炼期间也不影响走路或移动步法。由于设置有通孔104、204减少了本实用新型的质量。本实用新型便于外出时随身携带,使用方便。
权利要求1.一种便携式脚踏手拉健身带,包括有鞋底的前掌块形状的片状的鞋底左踏片(I)、鞋底右踏片(2),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左踏片(I)的左右侧分别设置有向上翘起的左、右端耳(102、103),并且,在左、右端耳(102、103)上分别设置有平行布置的矩形通孔(1201、1202),而且,通过其矩形通孔(1201、1202)在鞋底左踏片(I)上方的左、右端耳之间设置有鞋体固定带(105),还有,通过其矩形通孔(1201、1202)在鞋体固定带(105)的上方设置有左手拉健身带(106); 同时,所述鞋底右踏片(2)的左右侧分别设置有向上翘起的左、右端耳(202、203),并且,在左、右端耳(202、203)上分别设置有平行布置的矩形通孔(1201、1202),而且,通过其矩形通孔(1201、1202)在鞋底右踏片(2)上方的左、右端耳之间设置有鞋体固定带(205),还有,通过其矩形通孔(1201、1202)在鞋体固定带(205)的上方设置有右手拉健身带(206)。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脚踏手拉健身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手拉健身带(106)和右手拉健身带(206)用弹性橡胶带制作。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脚踏手拉健身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鞋体固定带(105、205),用“子母”形粘带制作。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脚踏手拉健身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左踏片(I)、鞋底右踏片(2)的中部分别设置有鞋底的前掌块形状的通孔(104、20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脚踏手拉健身带,属于体育器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对人体的腿部、腰部、臂部进行力度锻炼用的拉伸器材。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便携式脚踏手拉健身带。技术方案的要的是包括有鞋底的前掌块形状的片状的鞋底左踏片、鞋底右踏片,并在其左右侧分别设置有向上翘起的左、右端耳,同时,在左、右端耳之间设置有鞋体固定带,在鞋体固定带上方设置有手拉健身带。本实用新型质量较小,体积较小,便于锻炼者随身携带,便于锻炼者随时进行锻炼,其操作使用方便,不缠绕衣裤,结构简单。
文档编号A63B23/12GK202459955SQ20112041787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7日
发明者王建国 申请人:王建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