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回环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2253阅读:5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大回环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体操训练辅助器具,具体地说是关于单杠或高低杠的大回环训练器具。
背景技术
大回环动作在男子单杠或女子高低杠运动中,是连接各种高难动作以及下法的关键动作,大回环动作完成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所连接动作的质量,因此,在男子单杠或女子高低杠运动训练中都作为基本动作进行训练,以提高运动的质量和技术水平。但该大回环动作风险性大,训练事故率高,对教练和运动员心理压力大,而且目前安全保护跟不上,只能采用传统的保护带和护腕套,在高桌上由教练保护帮助下练习,对动作质量和练习进度影响较大,也仍然有训练事故发生,为此迫切需要一种保证安全,提高大回环训练质量的训练器。CN2664737Y提出一种旋转式体能锻炼娱乐装置,它虽然能提供一种旋转式体能锻炼,但人体是在座位上坐着旋转的,与单杠或高低杠训练时双手握住杠体旋转完全不同,因而对训练大回环动作不起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研制一种大回环训练器,该训练器既能模拟单杠大回环基本动作和技术要点,又带相应的安全保护器具,确保在模拟训练中避免发生训练事故,提高大回环动作质量,为缩短动作训练时间发挥作用。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大回环训练器,包括单杠横杠和设在横杠两端的三角支架,其特征在于单杠中间设一以横杠为旋转中心的旋转框架,旋转框架一端中间设一可纵向移动的体重配重器,另一端中间设一可转动的双脚固定器;
所述旋转框架内的横杠一端上设一与地平面垂直的背腹拉线松紧架,横杠上另一端设一与地平面平行的脚拉线松紧架;
所述旋转框架内的双脚固定器至单杠之间设一背腹保护环,在所述背腹保护环外围设一背腹拉线环;
所述背腹保护环的背、腹位置分别设背、腹拉线,所述背、腹拉线的另一端通过背腹拉线环转向后,再经过横杠上的背腹拉线松紧架后,连接在拉线固定杆一端;
所述双脚固定器一端设一脚拉线,所述脚拉线的另一端通过双脚固定器下的转向轮转向后,连接在拉线固定杆的另一端。所述旋转框架为一以横杠为旋转中心轴的扁平长方体,旋转框架垂直活动连接在横杠上,可人力转动,也可由电机变速传动装置带动。所述体重配重器为设在旋转框架一端纵向中轴上可纵向移动的圆柱金属体。所述双脚固定器包括脚翻转架,设在脚翻转架上的脚背固定带,设在翻转架上端的脚腕夹紧杆和设在脚腕夹紧杆横向的前后夹紧垫以及间距调节旋紧扭。所述背腹拉线松紧架由一滑轮和设在横杠上的滑轮支架,以及设在滑轮支架上缩节调节扭组成,滑轮支架固定在旋转框架内的横杠左端上方并与地平面垂直。所述脚拉线松紧架由一滑轮和设在横杠上的滑轮支架,以及设在滑轮支架上缩节调节扭组成,滑轮支架固定在旋转框架内的横杠右端侧面并与地平面平行。所述背腹保护环为一直径可调的圆环腰带,圆环腰带的背腹向分别连接在背拉线或腹拉线的一端。所述背腹拉线环为与背腹保护环同心的外圆环,背腹拉线环的前后侧分别设腹部拉线圈和背部拉线圈,背腹拉线环的左侧分别设背腹部拉线转向圈,背腹拉线环右侧设脚拉线过线圈。本发明根据大回环动作的技术要点和动作规律,既解决训练动作规范化,又解决练习安全保护问题,安全第一有保证。人体大回环动作中,在倒立位时,双脚固定器和脚拉线将人体拉起双脚拉直并拢,阻止双腿弯曲或下坠,拉直身体避免倒立运动的恐惧和害怕, 即使失误也被吊在旋转框架内,在作左右旋转时人体与地面平行,通过背腹保护环和拉线环以及背腹拉线松紧支架共同作用,始终使腰背挺起拉平,解决弯腰曲背的恐惧心理,即使失误也仍被挂在旋转框架内,确保在作大回环训练中人身安全,杜绝训练事故的发生。


图I为本发明基本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侧视图。图3为图2的A— A段剖面图(人体与单杠未描)。图4为脚部固定器示意图,其中图4a为前视图,图4b为脚拉线拉紧状态示意图, 图4c为脚拉线松开状态示意图。图5为旋转框架逆时针转动时大回环训练示意图(电机变速驱动未描出)。图6为旋转框架顺时针转动时大回环训练示意图(电机变速驱动未描出)。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本发明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参看图I 2所示,单杠包括横杠7和支撑横杠的三角支架19,旋转框架I为一以横杠7为旋转中心轴的扁平长方体,旋转框架I由轴承6活动连接在横杆7上,使旋转框架 I能以横杠7为中心轴作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可以人力推动,也可以在横杠7的任一端设电机20、制动器21和变速传动装置22带动旋转框架I转动。旋转框架I的上端设一体重配重器2,是设在旋转框架I 一端的纵向中轴上可纵向移动的圆柱金属体,用于根据训练者体重调节体重配重器2与横杠7的间距达到与人体重量平衡。配重器2 —端固接一拉线固定杆3,拉线固定杆3两端与旋转框架I 一端两侧固定,旋转框架I另一端的下端设双脚固定器,旋转框架I内的双脚固定器至单杠横杠7之间设一背腹保护环10,在背腹保护环10外围设一与背腹保护环10同圆心的背腹拉线环18, 背腹保护环10与背腹拉线环18的圆环面与单杠的横杠7相平行,在旋转框架I内的单杠横杠7两端分别设有两个拉线松紧架,其中设在右端侧面并与地平面平行的为脚拉线松紧架5,设在左端上方并与地平面垂直的为背腹拉线松紧架4,松紧架4或5分别由一滑轮和固定在横杠7上的滑轮支架以及设在滑轮支架上的缩节调节扭23组成,当各拉线分别穿过相应松紧架时固定在单杠横杠7上的松紧架4或5突出的滑轮支起拉线而把相应拉线分别拉紧。参看图3所示,背腹保护环10为可调节直径大小的圆环腰带,圆环腰带的背腹向分别连接在背拉线和腹拉线的一端。可根据不同体形调节大小,设在背腹保护环10外围的同心圆环为背腹拉线环18,它的直径至少为背腹保护环直径的I 2倍。背腹拉线环18 的前后侧分别设腹部过线圈支架30支撑的腹部拉线圈25和背部过线圈支架29支撑的背部拉线圈26,背腹拉线环18的左侧分别设背部拉线转向圈28和腹部拉线转向圈27,转向圈27、28分别固定在连接旋转框架I左面的拉线环18的左端中间,拉线环18的左右侧由调节杆9与左右侧的旋转框架I的长边活动的连接。在拉线环18的右侧还设一支持脚拉线14通过的过线圈33,使自下而上的脚拉线14顺利通过,背腹保护环10的背腹向分别连接固定背拉线12和腹拉线11的一端,背拉线12由背部拉线圈26直接拉动背腹保护环10 的背向,腹拉线11由腹拉线圈25连接拉动保护环10的腹向,由背拉线12和腹拉线11将背腹保护环10悬挂在拉线环18的中间,当旋转框架I围绕单杠横杠7转动时,背腹保护环 10和拉线环18始终面向单杠的横杠7转动。参看图4a 4c所示,双脚固定器包括脚翻转架15,设在脚翻转架15上侧的脚背固定带37,设在脚翻转架前端上方的脚腕夹紧杆40和设在脚腕夹紧杆40横向上的前夹垫 39和后夹垫38,以及间距调节旋扭41,脚翻转架15下侧设倾斜踏板13,倾斜踏板13的前端由转动轴31与脚翻转架15前端可转动连接,并与脚拉线14的一端固定连接,脚拉线14 通过设在旋转框架I 一端中间的转向轮42拉紧或放松。倾斜踏板13的右侧设有调节脚翻转架15高低的高度伸缩节16,高度伸缩节16由内外套管组成并由高度调节扭36固紧,当人体站立在脚翻转架15上时,双脚先套入脚背固定带37内,调节脚腕夹紧杆40上的前夹垫39与足跟后夹垫38之间的距离并旋紧间距调节扭41,再调节高度伸缩节16与人体高度相适应并旋紧高度调节扭36,当脚拉线14拉紧时,如图4b所示,脚翻转架15与倾斜踏板 13前后壁合拢,倾斜踏板13右侧由设在高度伸缩节16上端的横杆32和直角支撑横杆34 支撑。当脚拉线14放松时,如图4c所示,脚翻转架15后端与倾斜踏板13分离,倾斜踏板 13前端抬起,后端侧壁由高度伸缩节16上端的横杆32和直角支撑竖杆24支撑。以以结合图5和图6对本发明的工作状态作简要描述。练习者站立在双脚固定器的脚翻转架15上套好脚背固定带37,调节脚腕夹紧杆 40上的前后夹垫并旋紧间距调节旋扭41,腰部套上背腹保护环10并扣紧腰部,双手由手护套8扣紧在单杠的横杠7上,若不用电机减速驱动则由人辅助推动,将旋转框架I推动至与地面平行时,转动配重器2使旋转框架I两端保持平衡,配重器2固紧。作逆时针大回环训练时,如图5a箭头所示,背腹拉线11、12放松,脚拉线14经过设在单杠横杠7上的脚拉线松紧架5拉紧后,再通过脚拉线过线圈33和脚拉线转向轮42 将脚翻转架15和倾斜踏板13前端同时拉紧,使双脚固定器和人悬挂在旋转框架I最高端与地平面相垂直。当旋转框架I旋转至与地平平行时,脚拉线14放松,腹拉线11经过设在单杠横杠7上的背腹拉线松紧架4拉紧后,再通过腹部过线圈27和腹部拉线圈25拉紧背腹拉线环10,使人体躯干保持与地平面平行,躯干由保护带支架18支撑。当旋转框架I由图5b旋转至图5c时,背腹拉线12和11不经过背腹拉线松紧架4拉紧而呈放松状态,脚拉紧线14也不经过脚拉线松紧架5拉紧而呈放松状态,人可自由站立在脚踏板上。当旋转框架I由图5c转至图5d时,旋转框架I再次与地平面平行状态,背拉线12经过背腹拉线松紧架4拉紧,再通过背拉线过线圈28和背部拉线圈26拉紧背部,由于脚拉线14放松线长, 脚翻转架15又自由离开倾斜踏板13,若事先调节松紧架4的高低使背拉线12拉紧,提起臀部,屈体作用,训练者可以通过摆动双脚给旋转框架I加力使旋转框架I按箭头反时针方向转动。作顺时针大回环训练时,如图6a箭头所示,旋转至旋转框架I与地平面垂直时,腹背拉线11、12都不经过腹背拉线松紧架4拉紧而放松,而脚拉线14则经过脚拉线松紧架5 拉紧后,再通过脚拉线过线圈33和脚拉线转向轮42将倾斜踏板13和脚翻转架15前端同时拉紧,使双脚固定器和人直体悬吊在旋转框架I的最高端。当旋转框架I旋转至与地平面平行时,如图6b,由于脚拉线14不再经过脚拉线松紧架5而放松,此时背拉线12正好经过背腹拉线松紧架4而被拉紧,再通过背拉线过线圈28和背部拉线圈26拉紧背部拉线环 10,使人体躯干保持与地平面平行,躯干由保护带支架18支撑。当旋转框架I由图6b旋转至图6c时,背腹拉线12和11都不经过背腹拉线松紧架4拉紧而呈放松状态,脚拉紧线14 也不经过脚拉线松紧架5拉紧而呈放松状态,此时人悬挂站立在脚踏板15上。若旋转框架 I继续旋转至图6d时,腹拉线11经过背腹拉线松紧架4拉紧后,再通过腹部过线圈27和腹部拉线圈25拉紧背腹拉线环10,此时若事先调节松紧架4的高度、腹拉线11放长,至使人体屈体,由于脚拉线放松线长,脚踏板15可自由离开倾斜踏板13,使腹拉线11放松,臀部下坠,训练者可以通过屈体缩小旋转半径给旋转框架I加力,使旋转框架I继续按箭头方向顺时针转动
权利要求
1.大回环训练器,包括单杠横杠和设在横杠两端的三角支架,其特征在于单杠中间设一以横杠为旋转中心的旋转框架,旋转框架一端中间设一可纵向移动的体重配重器,另一端中间设一可转动的双脚固定器;所述旋转框架内的横杠一端上设一与地平面垂直的背腹拉线松紧架,横杠上另一端设一与地平面平行的脚拉线松紧架;所述旋转框架内的双脚固定器至单杠之间设一背腹保护环,在所述背腹保护环外围设一背腹拉线环;所述背腹保护环的背、腹位置分别设背、腹拉线,所述背、腹拉线的另一端通过背腹拉线环转向后,再经过横杠上的背腹拉线松紧架,连接在拉线固定杆一端;所述双脚固定器一端设一脚拉线,所述脚拉线的另一端通过双脚固定器下的转向轮转向后,连接在拉线固定杆的另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大回环训练器,其特征是所述旋转框架(I)为一以横杠(7) 为旋转中心轴的扁平长方体,旋转框架(I)垂直活动连接在横杠(7)上。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大回环训练器,其特征是所述体重配重器(2)为设在旋转框架(I) 一端纵向中轴上可纵向移动的圆柱金属体。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大回环训练器,其特征是所述双脚固定器包括脚翻转架(15),设在脚翻转架(15)上侧的脚背固定带(37),设在翻转架前端上的脚腕夹紧杆(40)和设在脚腕夹紧杆(40)横向的前后夹紧垫(39、38)以及间距调节旋紧扭(4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回环训练器,其特征是所述脚翻转架(15)下侧设倾斜踏板(13),倾斜踏板(13)的右侧设有调节脚翻转架(15)高低的高度伸缩节(16)。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大回环训练器,其特征是所述背腹拉线松紧架(4)由一滑轮和设在横杠(7)上的滑轮支架,以及设在滑轮支架上缩节调节扭(23)组成,滑轮支架固定在旋转框架(I)内的横杠(7 )左端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大回环训练器,其特征是所述脚拉线松紧架(5)由一滑轮和设在横杠(7)上的滑轮支架,以及设在滑轮支架上缩节调节扭组成,滑轮支架固定在旋转框架(I)内的横杠(7)右端侧面。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大回环训练器,其特征是所述背腹保护环(10)为一直径可调的圆环腰带,圆环腰带的背腹向分别连接背拉线(12)或腹拉线(11)的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大回环训练器,其特征是所述背腹拉线环(18)为与背腹保护环同心的外圆环,背腹拉线环(18)的前后侧分别设腹部拉线圈(25)和背部拉线圈(26), 背腹拉线环(18)的左侧分别设背部拉线转向圈(28)和腹部拉线转向圈(27),背腹拉线环 (18)右侧设脚拉线过线圈(33)。
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大回环训练器,其特征是所述横杆(7)的任一端设由电机 (20),制动器和变速传动装置(22)带动旋转框架(I)转动。
全文摘要
大回环训练器,单杠中间设以横杠为旋转中心的旋转框架,旋转框架一端中间设体重配重器,另一端中间设双脚固定器;横杠上设背腹拉线松紧架和脚拉线松紧架;旋转框架内设背腹保护环,背腹保护环外围设背腹拉线环;背腹保护环上分别设背腹拉线,背腹拉线经过背腹拉线松紧架后连接在拉线固定杆一端;双脚固定器的脚拉线通过转向轮后,连接在拉线固定杆另一端。根据大回环动作的技术要点和动作规律,既解决训练动作规范化又解决练习安全保护问题,大回环动作倒立位时,双脚固定器和脚拉线将人体拉起双脚拉直并拢,作左右旋转时通过背腹保护环和拉线环以及背腹拉线松紧支架使腰背挺起拉平,即使失误也仍被挂在旋转框架内,确保在作大回环训练中人身安全。
文档编号A63B69/00GK102580283SQ201210060700
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9日
发明者戚皓瑾, 甘柏花, 邹檬, 隋国华, 黄珺 申请人:宁波工程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