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水流推力跷跷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青少年室外健身及娱乐器材,尤其是能增强充满动感的运动乐趣,培养机智的既有速度又有耐力的精神。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各种款式的跷跷板产品构造简单,绝大多数跷跷板仅适合少年儿童玩耍,没有竞技的内容和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跷跷板用途简单,适用年龄范围小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用途,适用年龄范围大的水流推力跷跷板。该发明跷跷板不仅能提供一种新的室内、室外健身运动模式,还能融入竞技的内容和比赛的要求。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跷跷板的每一侧承重的跷板由端部水箱、通水钢管、中部水箱顺序焊接连成一个单体,通过传动管轴支承在门型支架上,在水平状态下每个单体的空腔只可蓄一半水量。通水钢管上架设可前后驱动的人力小车。使用中,双方各自通过主观判断并依靠人力驱动人力小车急速前进或后退到动态的位置,从而引起跷板两侧单体内腔水流同向加速推向端部水箱或中部水箱,产生快速上升或下降的动感效果,同时维持了一定时间的动态平衡状态。使用中要求有速度并有耐力。这既培养了勇敢顽强机智精神,又锻炼动作灵敏性,达到娱乐、健身或竞赛运动的目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实质上扩大了使用跷跷板的合适人群及其年龄范围,最终将发展成一种适合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的双人及团体的体育竞技项目。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俯视图;图2是本实施例的立面主视图;图3是本实施例的纵剖面构造图(A-A);图中1.端部水箱,2.通水钢管,3.中部水箱,4.传动管轴,5.门型支架,6.人力小车。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图I至图3所示的一个实施例中,跷跷板的每一侧承重的跷板由端部水箱(I)、 通水钢管(2)、中部水箱(3)顺序焊接连成一个单体,通过传动管轴(4)支承在门型支架
(5)上,在水平状态下每个单体的空腔只可蓄一半水量。通水钢管上架设可前后驱动的人力小车(6)。使用中,双方各自通过主观判断并依靠人力驱动人力小车(6)急速前进或后退到动态的位置,从而引起跷板两侧单体内腔水流同向加速推向端部水箱(I)或中部水箱(3),产生快速上升或下降的动感效果,同时也维持了一定时间的动态平衡状态。
权利要求
1.一种跷跷板,每一侧承重的跷跷板由一根通水钢管两端连接大小不同的蓄水箱成为一个单体,在水平状态下单体的空腔可蓄一半水量,其特征是端部水箱、通水钢管、中部水箱顺序焊接连成一体,通过传动管轴支承在门型支架上,通水钢管上架设可前后驱动的人力小车,使用中,双方各自通过主观判断并依靠人力驱动人力小车急速前进或后退到动态的位置,从而引起跷板两侧单体内腔水流同向加速推向端部水箱或中部水箱,产生快速上升或下降的动感效果,同时维持了一定时间的动态平衡状态。使用中要求有速度并有耐力。 这既培养了勇敢顽强机智精神,又锻炼动作灵敏性,达到娱乐、健身或竞赛运动的目的。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跷跷板,其特征是端部水箱呈球状,因其距支承处相对最远, 其充水量的实时变化对动感和平衡状态影响最为敏感。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跷跷板,其特征是通水钢管既是跷跷板的承重构件同时又是联系端部水箱和中部水箱的直接通道,直接发挥贯通与缓冲的作用。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跷跷板,其特征是中部水箱长条型,容量偏大,蓄水阻力相对较小,间接起加速水流的作用。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跷跷板,其特征是人力小车是支承人体重量并制造动感与平衡的重要部件,由使用者利用体力灵活操控,实现娱乐、健身或竞赛运动的目的。
全文摘要
一种跷跷板,其每侧承重的跷跷板由端部水箱、通水钢管、中部水箱顺序焊接连成单体,通过传动管轴支承在门型支架上,存水平状态下单体的空腔可蓄一半水量。通水钢管上架设可前后驱动的人力小车。使用中,双方各自通过主观判断并依靠人力驱动人力小车急速前进或后退到动态的位置,从而引起跷板两侧单体内腔水流同向加速推向端部水箱或中部水箱,产生快速上升或下降的动感效果,同时维持了一定时间的动态平衡状态。使用中要求有速度并有耐力。这既培养了勇敢顽强机智精神,又锻炼动作灵敏性,达到娱乐、健身或竞赛运动的目的。
文档编号A63G11/00GK102600616SQ20121006681
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5日
发明者龙锦雄 申请人:龙锦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