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具倒立及复健功能的直立式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4178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兼具倒立及复健功能的直立式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兼具倒立及复健功能的直立式辅助装置,尤指具有一踏板及一脚架的直立式辅助装置,在该踏板装设于该直立式辅助装置上时,该直立式辅助装置能供患者复健之用,在该脚架装设于该直立式辅助装置上时,该直立式辅助装置能供健身者倒立之用。
技术背景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在面对许多重大伤病时,已能透过精密的手术、新型的药物或先进的仪器来治疗,以修复身体的损伤。然而,由于人体的恢复力有限,因此,透过适当的疗程,使人体能逐步地恢复原先机能的「复健」过程,即成为现代医学极为
重要的一环。一般言,由于伤病初愈的人体较为虚弱,故复健时动作的正确与否?将对患者的恢复速度及人身安全有极大的影响,也因此,许多专门辅助患者进行复健的医疗器具也相应而生。以时下常见的一种医疗用具「复健倾斜床」为例,复健倾斜床是一种可调整床面倾斜角度的床具,许多患者因伤病长期卧床,致使在病情好转后,身体很容易会无法承受突然站立的剧烈变化,而出现身体不适的反应(如姿势性低血压),而透过复健倾斜床能逐渐改变床面倾斜角度的特性,即能使患者逐渐适应站立的状态,进而解决过去患者突然下床走动时,易发生头晕、盗汗甚至休克的问题。然而,目前市面上的复健倾斜床不仅结构复杂、成本过高,且功能亦过于单一,故对一般患者或医疗业者而言,购买一个伤势康复后即失去作用的器具,无疑是不太划算的,且复健倾斜床的占据空间过大,在摆放与收纳上皆有很大的不便,造成了复健倾斜床在推广上的劣势及难度。创作人在长期投入相关产业的研发过程中发现,市面上有一种健身器材「倒立机」,其功能与复健倾斜床有些许类似,请参阅图I所示,是时下一款倒立机的结构示意图,该倒立机I包括一支撑架11及一椅座12,该支撑架11的顶部设有一扶手110,其前端则凸设有一缓冲垫112 ;该椅座12包括一座垫120、一椅背122及一脚架124,该座垫120枢设于该支撑架11的顶部,该椅背122与该座垫120的一端相枢接,该脚架124则枢设于该座垫120的另一端,在使用者乘坐于该座垫120上时,该脚架124能与该缓冲垫112相抵靠,而使用者仅需握住扶手110,并将身体向后倾斜,该椅背122即能向后方(即图I中的右方)倾倒,使该椅座12转变为打直的状态,进而令使用者的身体能向后倾斜翻转。经医学人员证实,倒立对人体具有解除疲劳、放松肌肉、减轻关节压力及促进血液循环的功用,因此近年来倒立机受到大众欢迎,成为健身房中常见的健身器材之一。创作人发现,复健倾斜床及倒立机所欲达成的功效极为相似,皆是将一平面(即床面或座垫)由水平方向转成倾斜或垂直状态,但,由于时下的复健倾斜床与倒立机的结构大相径庭,故从来没有人联想到二者功效的关联性,且亦无人设计出足以结合二者的结构,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辅助装置,能将复健倾斜床及倒立机的作动结构整合于同一装置中,即成为本创作在此亟欲解决的重要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过去复健倾斜床的功能过于单一,致使医疗业者不愿付出大量成本购置的问题,创作人凭借着多年的实务经验,在经过多次的测试及改良后,终于设计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兼具倒立及复健功能的直立式辅助装置,期能以一种崭新的结构,将复健倾斜床及倒立机两种装置整合于一体,并提供社会大众一种功能更多、应用层面更广的健身及医疗器材。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兼具倒立及复健功能的直立式辅助装置,包括一座体、一驱动装置、一支撑架、一板体、一踏板 及一脚架,一座体,能定位在一平面上,且设有一第一枢接部及一第二枢接部;一驱动装置,包括一驱动马达及一伸缩杆,该驱动马达枢接于该第一枢接部上,该伸缩杆的一端活动地与该驱动马达相连接,在该驱动马达作动的情况下,该驱动马达能将该伸缩杆的另一端朝远离该座体的方向推出,或能将该伸缩杆的另一端往该座体的方向拉回;一支撑架,其一端枢接于该第二枢接部上,其邻近另一端的部位则与该伸缩杆的另一端相枢接,在该驱动马达作动的情况下,该伸缩杆的另一端能带动该支撑架,使该支撑架的另一端以该第二枢接部为支点转动,以改变该支撑架与该平面间的倾斜角度;一板体,固设于该支撑架上;及一踏板,其一端的构形与该支撑架的一端相匹配,以能锁固于该支撑架的一端。该座体能稳固地定位在一平面(如地面)上,且其邻近一端的部位设有一第一枢接部及一第二枢接部;该驱动装置包括一驱动马达及一伸缩杆,该驱动马达枢接至该第一枢接部上,该伸缩杆的一端是活动地与该驱动马达相连接,且在该驱动马达作动的情况下,该驱动马达能将该伸缩杆的另一端朝远离该座体的方向推出,或将该伸缩杆的另一端往该座体的方向拉回;该支撑架邻近一端的部位枢接至该第二枢接部上,其邻近另一端的部位则与该伸缩杆的另一端相枢接,以在该驱动马达作动的情况下,该伸缩杆的另一端能带动该支撑架,使该支撑架的另一端以该第二枢接部为支点转动,同时改变该支撑架及该平面间的倾斜角度;该板体固设于该支撑架上;该踏板能锁固至该支撑架的一端,以在使用者站立于该踏板上的情况下,使用者的背部能与该板体相抵靠;该脚架的一端的构形与该支撑架的另一端相匹配,使该脚架的一端能插入该支撑架的另一端,并与该支撑架组装成一体,且在该踏板未装设至该支撑架的一端的情况下,使用者的脚部能勾持住该脚架,以倒立的方式倚靠在该板体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该踏板锁固至该支撑架上,且该脚架未装设于该支撑架上时,使用者即能站立于该踏板上,且透过控制该驱动装置,自由地调整该支撑架(及该板体)与该平面间的倾斜角度,令该板体能支撑使用者的部份重量,以便进行复健运动;而在该踏板由该支撑架上拆卸下来,且使用者将该脚架装设至该支撑架的另一端时,即能以倒立的方式,透过脚部勾持住该脚架,且透过控制该驱动装置,调整该支撑架与该座体间的倾斜角度,即能将该直立式辅助装置转换成一倒立机使用。

图I是现有倒立机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直立式辅助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示意图;[0012]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直立式辅助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示意图;图4A是本实用新型的直立式辅助装置的作动状态示意图;图4B是本实用新型的直立式辅助装置的作动状态示意图;及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直立式辅助装置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直立式辅助装置.........2、5座体..................21 支撑脚..................210第一枢接部......... 211第二枢接部......... 212轨道元件......... 213轨道槽..................213a定位元件......... 214驱动装置..................22驱动马达......... 221伸缩杆..................222支撑架..................23固定部..................231板体..................24踏板..................25头枕..................26连接架..................261脚架..................27桶状元件..................271手把..................28固定片..................51固定槽..................510上束带..................52下束带..................53黏扣带..................54第一锁孔..................Hl第二锁孔..................H2定位孔..................H3第一锁固元件.........SI第二锁固元件.........S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技术及其目的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与理解,兹举实施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0048]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兼具倒立及复健功能的直立式辅助装置,请参阅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该直立式辅助装置2包括一座体21、一驱动装置22、一支撑架23、一板体24、一踏板25、一头枕26及一脚架(图2中未不),该座体21底部的两端分别向外延伸设有一支撑脚210,以使该座体21能稳固地定位在一平面(如地面)上,该座体21上邻近一端的位置设有一第一枢接部211及一第二枢接部212 ;该驱动装置22包括一驱动马达221及一伸缩杆222,该驱动马达221枢设于该第一枢接部211上,该伸缩杆222的一端是活动地与该驱动马达221相连接,且在驱动马达221作动的情况下,该驱动马达221能推动该伸缩杆222的另一端,使该伸缩杆222的另一端朝远离该座体21的方向伸出,或该驱动马达221能拉动该伸缩杆222的另一端,使该伸缩杆222的另一端能朝该座体21的
方向收回。承上,该支撑架23的一端枢接于该第二枢接部212上,其邻近另一端的部位则与该伸缩杆222的另一端相枢接,在该驱动马达221作动的情况下,该伸缩杆222能推动该支撑架23,使该支撑架23的另一端能以该第二枢接部212为支点,朝远离该座体21的另一端的方向转动,或该伸缩杆222能拉动该支撑架23,使该支撑架23的另一端能以该第二枢接部212为支点,朝该座体21的另一端的方向转动,以改变该支撑架23与该平面间(或与该座体21的底部间)的倾斜角度,在此特别一提的,在图2中该第一枢接部211及第二枢接部212皆设于该座体21邻近一端的部位,但,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业者亦能依不同的设计需求,改变所述枢接部211、212的位置。复请参阅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支撑架23的构形呈中空状,且其一端的表面开设有一第一锁孔H1,其另一端的表面则开设有一第二锁孔(图2中未示);该板体24固设于该支撑架23上;该踏板25的一端的构形与该支撑架23的一端相匹配,以能插入该支撑架23的一端内,且一第一锁固元件SI能穿过该第一锁孔H1,与该踏板25的一端相锁合,该踏板25能组装至邻近该板体24的位置;该头枕26的底部设有一连接架261,使该头枕26能透过该连接架261,锁固至该板体24的一端,以令使用者站立于该踏板25上时,其头部能枕靠在该头枕26上,其背部则能倚靠在该板体24上。请参阅图3所示,该脚架27的一端的构形与该支撑架23的另一端相匹配,以能插入该支撑架23的另一端内,且其邻近一端的部位等间距地设有多个定位孔H3,该脚架27邻近另一端的部位设有多个桶状元件271,所述桶状元件271是相互平行,在该脚架27的一端插入该支撑架23的另一端内的情况下,使用者能将一第二锁固元件S2穿过该第二锁孔H2,使该第二锁固元件S2与其中的一定位孔H3相锁合,并将该脚架27装设于该支撑架23上,由于该脚架27上设有多个定位孔H3,故使用者能依据自身身高,调整该脚架27装设至该支撑架23上时的高度,以在使用者的脚部穿过所述桶状元件271间的空隙,并勾挂住各该桶状元件271时,使用者的头部仍能倚靠在该板体24上。在此特别一提者,在图3中,该脚架27锁固于该支撑架23的另一端,但,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较佳实施例中,该脚架27亦能锁固于该支撑架23的一端,令使用者透过该脚架27倒立时,尚能将该头枕26装设在该直立式辅助装置2上,以供使用者的头部枕靠。如此,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在该直立式辅助装置2上装设有该踏板25及头枕26,但未装设该脚架27的情况下,使用者即能透过控制该驱动装置22,令该驱动马达221将伸缩杆222长度控制至最小,使该板体24及该支撑架23能与该平面保持平行,以供使用者躺卧,嗣,该驱动装置22能带动该支撑架23,使该支撑架23逐渐转动倾斜,此时使用者的脚部能因重力而朝该板体24的另一端滑动,并与该踏板25相接触,请图4A及图4B所示,在该驱动装置22作动的过程中,该支撑架23及该平面(即该座体21的底部)间的倾斜角度将能从9 I逐渐扩大至0 2(在本实施例中,该倾斜夹角的倾斜幅度是在O度 75度之间,其中O度即为该支撑架23与该平面保持平行的状态),让使用者能因该支撑架23及板体24的倾斜,逐渐适应站立时所承受的重力影响,意即,该直立式辅助装置2能随着该支撑架23的转动幅度大小,承担用户相对应的部份重量,以作为复健倾斜床使用。复请参阅图3所示,在该直立式辅助装置2上装设有该脚架27,但未装设该踏板25及该头枕26时,使用者能以倒立的方式,将脚部勾持住该桶状元件271,并透过控制该驱动装置22,调整该支撑架23与该平面间的倾斜角度,以将该直立式辅助装置2转换成一倒立机使用,如此,由于该直立式辅助装置2能透过同一机制带动该支撑架23及该板体24转动,故使用者能通过组装或拆卸该踏板25、头枕26及脚架27,轻易地将该直立式辅助装置2作为一复健倾斜床或一倒立机使用,以供伤员、健身人士或任何需要复健或倒立的人使用,让该直立式辅助装置2的应用层面更广,且能在最小的使用空间及制作成本上,发挥出最 大的功效。另,复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该座体21的顶部对应于该伸缩杆222两侧的位置尚分别设有一轨道元件213及一定位元件214,所述轨道元件213是相互平行,以在所述轨道元件213之间形成一轨道槽213a,该定位元件214的两端分别与各该轨道元件213相连接,以在该驱动马达221带动该支撑架23转动的过程中,该伸缩杆222能以其一端为支点,沿着该轨道槽213a转动,而在该驱动马达221拉动该伸缩杆222的另一端,使该支撑架23与该平面间的倾斜角度呈0度的情况下(即该支撑架23保持水平的状态),该伸缩杆222的中段部能抵靠至该定位元件214,使该座体21能通过该定位元件214,支撑住该伸缩杆222,以提升该直立式辅助装置2的定位稳固性,此外,透过所述轨道元件213,将能确保该直立式辅助装置2在作动上的稳定性,避免该伸缩杆222因外力影响,而无法稳定地带动该支撑架23及该板体24。复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较佳实施例中,该直立式辅助装置2尚包括二手把28,且该支撑架23的两侧尚分别向外延伸设有多个固定部231,各该手把28的构形呈U字形,且其两端部能分别与各该固定部231相锁合,以与该支撑架23结合成一体,由于该支撑架23上设有多固定部231,故使用者能依据自身体格(如身高、胖瘦等),调整该手把28的装设位置,另,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较佳实施例中,该手把28的构形能依业者需求自行设计,并不以图3绘制的构形为限,凡其一端能与其中一固定部231相锁合,以定位至邻近于该板体24的位置,以供用户持握者,即为本实用新型在此定义的手把。又,请参阅图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该直立式辅助装置5尚包括多个固定片51、一上束带52及一下束带53,在此特别一提者,为使图面能清楚揭露出所述固定片51及束带52、53的构形,在第图5中是已省略了座体、驱动装置等元件。各该固定片51的一端的构形与该固定部231相匹配,以能贴附并锁固至该固定部231上,该固定片51邻近另一端的部位开设有至少一固定槽510 ;该上束带52及下束带53的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一黏扣带54 (如魔鬼毡),各该黏扣带54的构形与各该固定槽510相匹配,以能穿过对应的固定槽510,分别将所述束带52、53连接至对应的固定槽510上。如此,无论用户利用该直立式辅助装置5进行复健运动或倒立时,所述束带52、53皆能稳固地将使用者身体定位在该板体24上,有效提升该直立式辅助装置5的使用安全。以上所述,仅为本实 用新型的若干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凡相关技术领域的人士,在参酌本案的技术内容后所能轻易思及的等效变化,均应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兼具倒立及复健功能的直立式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座体,能定位在一平面上,且设有一第一枢接部及一第二枢接部; 一驱动装置,包括一驱动马达及一伸缩杆,该驱动马达枢接于该第一枢接部上,该伸缩杆的一端活动地与该驱动马达相连接,在该驱动马达作动的情况下,该驱动马达能将该伸缩杆的另一端朝远离该座体的方向推出,或能将该伸缩杆的另一端往该座体的方向拉回; 一支撑架,其一端枢接于该第二枢接部上,其邻近另一端的部位则与该伸缩杆的另一端相枢接,在该驱动马达作动的情况下,该伸缩杆的另一端能带动该支撑架,使该支撑架的另一端以该第二枢接部为支点转动,以改变该支撑架与该平面间的倾斜角度; 一板体,固设于该支撑架上;及 一踏板,其一端的构形与该支撑架的一端相匹配,以能锁固于该支撑架的一端。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直立式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脚架,该脚架一端的构形与该支撑架相匹配,以能锁固于该支撑架的其中一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立式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架呈中空状,其另一端开设有一锁孔,该脚架的一端上开设有多个定位孔,以在该脚架的一端插入该支撑架的另一端的情况下,一锁固元件能穿过该锁孔,与其中之一定位孔相锁合,并将该脚架固定在该支撑架的另一端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立式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脚架上邻近另一端的部位设有多个桶状元件,且所述桶状元件相互平行。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直立式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头枕,该头枕能锁固于该板体的一端。
6.如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直立式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座体的顶部对应于该伸缩杆两侧的位置分别设有一轨道元件,所述轨道元件相互平行,以在所述轨道元件间形成一轨道槽,且在该驱动装置带动该支撑架转动的情况下,该伸缩杆能以其一端为支点,沿着该轨道槽转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立式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元件间尚设有一定位元件,在该驱动装置带动该支撑架转动,使该支撑架与该平面互呈平行的情况下,该伸缩杆能与该定位元件相抵靠,使该支撑架稳固地定位在水平的状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立式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直立式辅助装置尚包括二手把,该支撑架的两侧分别向外延伸设有多个固定部,各该手把的一端能与其中之一固定部相锁合,以与该支撑架结合成一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直立式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直立式辅助装置尚包括至少二固定片及一束带,各该固定片的一端的构形与各该固定部相匹配,以能贴附并锁固至该固定部上,其邻近另一端的部位则开设有一固定槽;该束带的两端分别设有一黏扣带,各该黏扣带的构形与各该固定槽相匹配,以能穿过各该固定槽,将该束带连接至对应的固定片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兼具倒立及复健功能的直立式辅助装置,包括座体、驱动装置、支撑架、板体、踏板及脚架,座体能稳固地定位在一平面上;驱动装置枢设于该座体上;支撑架的一端枢设于该座体上邻近驱动装置的位置,其邻近另一端的部位则与该驱动装置相枢接,以在驱动装置作动的情况下,支撑架的另一端能朝该座体的方向转动,或朝远离该座体的方向转动,以调整支撑架与该平面间的倾斜角度;板体固设于该支撑架上;踏板及脚架能分别锁固至该支撑架的两对应端,如此,在支撑架上仅锁固有踏板时,使用者即能站立在该踏板上,并倚靠该板体,且通过驱动装置,调整支撑架的倾斜角度,以将直立式辅助装置作为复健器材和倒立机使用。
文档编号A63B26/00GK202497406SQ20122003966
公开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8日
发明者张绍郎 申请人:城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