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规则同视场的几何图形标定技术的铅球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4783阅读:5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基于规则同视场的几何图形标定技术的铅球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体育运动中测量铅球投掷距离的装置,具体涉及的是基于规则同视场的几何图形标定技术的铅球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测量距离的仪器很多,如红外线测距仪、无线电测距仪,但这些仪器都不能对投掷物的投掷距离进行测量。目前体育运动中铅球类投掷物投掷距离的测量仍以拉皮尺或在投掷物的投掷区划等份线的方法测量距离,但这些测量方法测量效率低,测量环节可能存在作弊的问题。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基于规则同视场的几何图形标定技术的铅球测量装置, 它用于解决目前 铅球类投掷物投掷距离测量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基于规则同视场的几何图形标定技术的铅球测量装置由CCD摄像机、机架、测量计算机构成,CCD摄像机安装在机架上,CCD摄像机通过数据线与测量计算机连接,测量计算机中安装有图像分析测量模块、测量系统数据库、运动员信息数据库。上述方案中测量计算机与另外一台播报成绩的计算机通过局域网连接,播报成绩的计算机放置在运动场主席台处,测量计算机分析测量完结果后,通过局域网将结果传输给播报成绩的计算机,主席台工作人员可以及时地播报运动员的投掷成绩。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机架及CXD摄像机放置到投掷场地,通过CXD摄像机获取视频图像,提取铅球落点图片并通过数据线传输到测量计算机,测量计算机主要根据测量数学模型获取铅球成绩,并通过计算机显示器显示出来,可以实时进行铅球比赛成绩的测量,测量效率高,测量结果准确,不受人为因素干扰。2、本实用新型测量的结果可以通过网络及时地传送到运动场主席台工作人员处, 使运动员及观众及时获得比赛成绩。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CXD摄像机采集图像的状态示意图。I CXD摄像机;2机架;3测量计算机;4播报成绩的计算机;5投掷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结合图I、图2所示,这种基于规则同视场的几何图形标定技术的铅球测量装置由 CXD摄像机I、机架2、测量计算机3构成,CXD摄像机I安装在机架2上,机架2上安装有可调节高度的调节装置,CCD摄像机I通过自身安装的视频图像采集系统获取视频图像,提取铅球落点图片,CCD摄像机I通过数据线与测量计算机3连接,测量计算机3中安装有图像分析测量模块、测量系统数据库、运动员信息数据库,测量计算机3主要完成根据测量数学模型获取铅球成绩;测量计算机3与另外一台播报成绩的计算机4通过局域网连接,播报成绩的计算机4放置在运动场主席台处,CXD摄像机I、机架2、测量计算机3放置到投掷场地处,机架2需要调整到合适的高度,以方便地采集到投掷区5的图像。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如下I.测量计算机3提取运动员信息通过运动员编号在运动员信息数据库中提取相应信息;2.发出投掷指令通过运动场地扬声器发出XXX运动员第几次试投指令,通过视频采集软件启动CCD摄像机1,录制投掷的整个过程;3.获取铅球落点图片由裁判员确定铅球落地点并放置靶标,启动图像采集程序通过CCD摄像机I拍摄一幅图像,然后将拍摄到的图像传输给测量计算机3,测量计算机3 自动将图像保存到指定的文件夹中;4.测量投掷距离,测量计算机3的图像分析测量模块根据背景图像中参考点(放置铅球靶标)的像面位置,标定CXD摄像机I的参数,并建立图像的物理坐标对应地平面坐标的网格矩阵,根据铅球着地点的图像面位置,依据网格矩阵确定铅球的地平面坐标,然后输出结果,并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5.测量计算机3将测量结果传送到运动场主席台处播报成绩的计算机4中,播报运动员成绩。
权利要求1.一种基于规则同视场的几何图形标定技术的铅球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这种基于规则同视场的几何图形标定技术的铅球测量装置由CCD摄像机(I)、机架(2)、测量计算机 (3 )构成,CXD摄像机(I)安装在机架(2 )上,CXD摄像机(I)通过数据线与测量计算机(3 ) 连接,测量计算机(3)中安装有图像分析测量模块、测量系统数据库、运动员信息数据库。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基于规则同视场的几何图形标定技术的铅球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量计算机(3)与另外一台播报成绩的计算机(4)通过局域网连接,播报成绩的计算机(4)放置在运动场主席台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基于规则同视场的几何图形标定技术的铅球测量装置,这种基于规则同视场的几何图形标定技术的铅球测量装置由CCD摄像机、机架、测量计算机构成,CCD摄像机安装在机架上,CCD摄像机通过数据线与测量计算机连接,测量计算机中安装有图像分析测量模块、测量系统数据库、运动员信息数据库。本实用新型可以实时进行铅球比赛成绩的测量,测量效率高,测量结果准确,不受人为因素干扰。
文档编号A63B71/06GK202452970SQ201220080568
公开日2012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6日
发明者包绍宇, 包锋, 卢金昊, 张大林, 张永生, 赵凤芝 申请人:东北石油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