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飞的灯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5089阅读:18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会飞的灯笼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会飞的灯笼,属于休闲娱乐活动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旋翼飞行器玩具,具有垂直升降、空中悬停等优势,越来越受欢迎,但由于飞行环境的不确定性和操作控制的不稳定性,同时也容易发生折桨、摔机等问题。作为休闲娱乐玩具,损坏后高维修费用成为大多数飞行爱好者难以承受的经济负担。在实用性应用领域,如航怕、地质勘测、极限救援、窑洞探险等,旋翼飞行器本身所无法避忌的弊端制约着其发展。发明内容针对旋翼飞行器的不足,本着扬长避短的原则,设计出一种会飞的灯笼,它的新颖网状外罩设计,外罩内置有螺旋桨、动カ装置和舵机系统,提高了其飞行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会飞的灯笼,主要由外罩、螺旋桨、动カ装置和舵机系统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螺旋桨、动カ装置和舵机系统均置于外罩内;外罩为网状结构,其外形为棱柱形、圆柱形、球形,或上述形体的组合体。所述的螺旋桨为双桨共轴结构,由动カ装置驱动螺旋桨旋转。所述的舵机系统可改变的螺旋桨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从而实现灯笼前、后、左、右的飞行。所述的动力装置和舵机系统均由发射机控制。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采用以上方案的会飞的灯笼,可紧贴墙壁类障碍物飞行,解决了螺旋桨类普通飞行器触碰障碍物折桨和摔落损坏等问题,保证了其飞行中的稳定性能和可靠性能。
图1,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详细说明。如图I所示,一种会飞的灯笼包括外罩I、螺旋桨2、动カ装置3和舵机系统4,其中螺旋桨2、动カ装置3、舵机系统4均安装于外罩I的内部;外罩I为网状的结构,其外形为灯笼形状;螺旋桨2采用上、下双螺旋桨共轴式的布局结构,由动カ装置3驱动上螺旋桨与下螺旋桨正反转动,为整个灯笼提供必要的升力;舵机系统4可改变的螺旋桨2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从而实现灯笼前、后、左、右的飞行。动カ装置3和舵机系统4均由发射机操控。为增强夜间观赏性,外罩上可加装发光元件,如LED发光二极管。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凡在此结构原理基础上所做的构件替代、或所述技术领域人员显而易见的结构变化,均当属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会飞的灯笼,由外罩(I)、螺旋桨(2)、动カ装置(3)和舵机系统(4)等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螺旋桨(2)、动カ装置(3)和舵机系统(4)均置于外罩(I)内; 所述的外罩(I)成网状结构,外形为棱柱形、圆柱形、球形,或上述形体的组合体。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会飞的灯笼,其特征是所述的螺旋桨(2)为双桨共轴结构,由动カ装置(3)驱动螺旋桨(2)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会飞的灯笼,其特征是所述的舵机系统(4)可改变的螺旋桨(2)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从而实现灯笼前、后、左、右的飞行。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会飞的灯笼,其特征是所述的动力装置(3)和舵机系统(4)均由发射机控制。
专利摘要一种会飞的灯笼,由外罩、螺旋桨、动力装置和舵机系统等组成,其中外罩为网状结构,其外形可设计成灯笼的形状,或其它几何形体;螺旋桨、动力装置和舵机系统等均置于外罩内。该灯笼不仅飞行稳定,而且可紧贴墙壁类障碍物飞行,解决了螺旋桨类飞行玩具触碰障碍物折桨和摔落损坏等问题;在实用性应用领域,如航怕、地质勘测、极限救援、窑洞探险等,也有着极好地应用前景。
文档编号A63H27/00GK202637974SQ201220106530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1日
发明者尹业宏, 蔡志涛, 李桂林, 江志鹏, 田肖祝, 王能深, 游颖 申请人:湖北工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