翘翘板式双人横叉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6050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翘翘板式双人横叉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育用具,具体为翘翘板式双人横叉训练器。
背景技术
目前,体育教育理念提出了快乐式教育,对学生进行以健全的身体教育和人格教育,要重视爱的教育、美的教育,强调学习兴趣与创造学习。快乐体育以“乐学”为支撑点,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心理素质包括目的、兴趣、情感、意志等全部非智力因素,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优化教学环境与教学氛围,使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变得顺畅。体育运动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结合,缺一不可。单纯的体力无法学好动作,单纯的脑力掌握不了技术。而面对柔韧横叉训练,教师和学生怎么能够达到快乐式教育提出了一种研究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娱乐和训练一体的翘翘板式双人横叉训练器,将快乐式教育理念有机的结合起来,达到预期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其特征是:所述的跷跷板横梁I上有两个胸前扶手2,防止训练时身体过分前倒受伤,在胸前扶手2和立柱上把手4上用橡皮带连接进行弹性形变的动力性拉伸,带靠背凳子3有效地防止上体过分后倒掉下跷跷板,横叉体联合轴6将两侧的带前后挡板的腿下托板体7联合起来,进行定点转动,带前后挡板的腿下托板体7有效地控制了分腿横叉训练时两腿在同一条直线上,其下面的万向轮8分别向两侧滑动。所述的跷跷板横梁I下安装了定点轴承9,支撑柱带升降孔10,有三个升降孔中心点之间距离为十厘米,可最大调节二十厘米的高度,支撑架11上焊接了四根立柱5,上面分别有六个立柱上把手4,每个立柱上把手4之间距离为十厘米,可最大调节五十厘米的高度。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跷跷板娱乐性较强,在跷跷板上设计横叉训练,将枯燥的柔韧训练融合到娱乐中,满足了学生爱玩的天性,同时较好的进行了柔韧训练。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体育用具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容易推广和普及使用,尤其在公园、健身房、大量投入该器材,是公益事业的一种补充,满足人们体育训练的需要。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中:1跷跷板横梁,2胸前扶手,3带靠背凳子,4立柱上把手,5立柱,6横叉体联合轴,7带前后挡板的腿下托板体,8万向轮,9定点轴承,10支撑柱带升降孔,11支撑架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所述的跷跷板横梁I下安装了定点轴承9,在支撑柱带升降孔10上,有三个升降孔中心点之间距离为十厘米,根据练习者的柔韧程度和身高可以选择不同的高度进行横叉训练,可最大调节二十厘米的高度,支撑架11上焊接了四根立柱5,上面分别有六个立柱上把手4,每个立柱上把手4之间距离为十厘米,可最大调节五十厘米的高度,双人训练时,一侧的下降,另一侧的升高,练习者双手在立柱上把手4上控制横叉训练的幅度,幅度由小到大,在娱乐的同时进行了横叉训练的目的。是提倡快乐教育的一种可行性手段。
权利要求1.一种翘翘板式双人横叉训练器,由跷跷板横梁(I)、胸前扶手(2)、带靠背凳子(3)、立柱上把手(4)、立柱(5)、横叉体联合轴¢)、带前后挡板的腿下托板体(7)、万向轮(8)、定点轴承(9)、支撑柱带升降孔(10)和支撑架(11)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撑柱带升降孔(10),升降孔中心点之间距离为十厘米,可最大调节二十厘米的高度,支撑架(11)上焊接了四根立柱(5),上面分别有六个立柱上把手(4),每个立柱上把手(4)之间距离为十厘米,可最大调节五 十厘米的高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翘翘板式双人横叉训练器,目前,体育教育理念提出了快乐式教育,对学生进行以健全的身体教育和人格教育,要重视爱的教育、美的教育,而面对柔韧横叉训练,教师和学生怎么能够达到快乐式教育提出了一种研究课题。跷跷板娱乐性较强,在跷跷板上设计横叉训练,将枯燥的柔韧训练融合到娱乐中,满足了学生爱玩的天性,同时较好的进行了柔韧训练,将快乐式教育理念有机的结合起来,达到预期的目的。
文档编号A63G11/00GK202920901SQ20122017483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0日
发明者苟小平 申请人:陇东学院, 苟小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