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式滑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6692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轮式滑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动娱乐器材,尤其涉及一种轮式滑板。
背景技术
滑板是近年来极为风行而可用来代步的一项休闲运动器具,因为具有轻巧、易携行以及容易操作的特性,所以大人、小孩都非常的喜爱,经常可在公园空地或户外休闲场所看到滑板的广泛使用,但传统滑板必须借助使用者以单脚滑步的方式即一脚踩踏于其踏板部,另一脚而需持续以踩踏地面推进的动作来提供滑板的动力,方可使滑板持续前进,纵使该滑板具有滑行的功能,但其滑行的时间相当短暂,且一般人于使用传统滑板时,仅少数人可能采用左脚踏于滑板的踏板上,而大多数人均以右脚踏于踏板,而左脚作踩踏地面推进的动作,因此,传统的滑板大都仅产生单脚运动的情形,故传统滑板根本无法使左、右两脚的运动量达到平衡,运动不流畅、缺乏持续运动的协调,因此,其运动效果相当有限,且知传统的滑板大都仅适于年龄较小者使用,对于年长者则不适用。·雪橇虽具有一对滑板,适用于两脚同时运动,但目前人们使用的滑雪橇适用在冰天雪地的环境下,对于旱地,特别是路面高低不平、路况较差的旱地更是无法使用,因此对于我国南方城市的人们来讲,很少有人使用过滑雪橇。而现有代步器械体型较大,结构复杂,不便于携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式滑板,该轮式滑板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仅具有雪橇的特点,同时还具有滑板的功能,可使左、右两脚的运动量达到平衡,运动流畅、达到持续运动的协调,适用面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轮式滑板,包括一对踏板,其中,在每个踏板的前端底部均设有转向轮,在踏板的后端底部均设有固定轮,在踏板的上表面中部均连接有脚部固定套。所述每个踏板长75 85cm。所述该轮式滑板应用于地面上娱乐。所述该轮式滑板与一对撑杆结合使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仅具有雪橇的特点,同时还具有滑板的功能,可使左、右两脚的运动量达到平衡,运动流畅、达到持续运动的协调,适合人们在地面上用双脚和撑杆驱动滑板前进,以供人们锻炼身体,短途代步及娱乐使用。

图I为本实用新型轮式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与图I滑板结合使用的撑杆结构示意图;图中1、踏板;2、脚部固定套;3、固定轮;4、转向轮;5、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轮式滑板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轮式滑板,包括一对踏板1,其中,在每个踏板I的前端底部均设有转向轮4,在踏板I的后端底部均设有固定轮3,每个踏板前端底部的转向轮数量为一个,踏板后端底部的固定轮数量为两个。在踏板I的上表面中部均连接有脚部固定套2。所述每个踏板I长75 85cm。所述该轮式滑板应用于地面上娱乐。所述该轮式滑板与一对撑杆5结合使用。使用时,双脚分别置于每个踏板I上,并通过脚部固定套2固定脚部紧密与踏板接触,滑行时通过双脚不断受力于踏板同时撑杆作用力于地面即可滑行,由于踏板前端设有转向轮,踏板后端设有固定轮,因此该轮式滑板可随意转向。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仅具有雪橇的特点,同时还具有滑板的功能,可使左、右两脚的运动量达到平衡,运动流畅、达到持续运动的协调,适合人们在地面上用双脚和撑杆驱动滑板前进,以供人们锻炼身体,短途代步及娱乐使用。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轮式滑板,包括一对踏板,其特征在于在每个踏板的前端底部均设有转向轮,在踏板的后端底部均设有固定轮,在踏板的上表面中部均连接有脚部固定套。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轮式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踏板长75 85c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轮式滑板,包括一对踏板,其中,在每个踏板的前端底部均设有转向轮,在踏板的后端底部均设有固定轮,在踏板的上表面中部均连接有脚部固定套。所述每个踏板长75~85cm。所述该轮式滑板应用于地面上娱乐。所述该轮式滑板与一对撑杆结合使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仅具有雪橇的特点,同时还具有滑板的功能,可使左、右两脚的运动量达到平衡,运动流畅、达到持续运动的协调,适合人们在地面上用双脚和撑杆驱动滑板前进,以供人们锻炼身体,短途代步及娱乐使用。
文档编号A63C17/26GK202740752SQ20122022152
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6日
发明者叶耀林, 李冰冰 申请人:叶耀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