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甩球拍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甩球拍结构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甩球拍结构,特别是指一种适用于单人自行甩接及自动弹回接住使用,亦能供双人或多人相互甩接使用的甩球拍结构。
背景技术:
[0002]一般除了网球、羽球、乒乓球…等双人互动的球类运动外,还有另外一种甩球类运动,为一人将球体以甩掷的方式,传给另一人承接后,再以甩掷的方式回传给对方,通过双方持续相互甩接球体,达到运动及娱乐的效果;前述甩球类运动所使用的传统球拍,为一握把以及一与该握把结合的框架,该框架能容置该球体。[0003]上述传统球拍供双人使用,若为单人自行练习甩接使用时,为了使甩出的球体能够再返回,通常须搭配使用一具有弹性的球体,以利于将前述球体甩向墙壁后,该球体会依其弹性力而返回,此时单人使用者通过观察该球体的反弹力道及方向,予以趋前或退后承接该球体,然而也因为甩出力道不当,容易使前述球体未触击墙壁(如越过墙壁)而滚至其它处,进而造成单人使用者须前去捡起,如此疲于来回奔走,实难以达到有效练习的效果,亦不方便单人使用。[0004]有鉴于此,本设计人潜心研思、设计组制,期能提供一种能于该抛接物件甩出远离后,利用弹性线自动弹回予以将该抛接物件接住,亦方便该抛接物件拉回,不必费心移动去捡球,且具有容易拆装、替换及调整功效的甩球拍结构,以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为本实用新型所欲研创的动机。发明内容[000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提出一种能于该抛接物件甩出后即自动弹回,除了方便将该抛接物件接住,还方便将该抛接物件拉回,不必费心移动去捡球,且具有容易拆装、替换及调整的功效的甩球拍结构,以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除了能供双人或多人相互甩接使用,也能供单人自行甩接及自动弹回接住使用。[0006]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甩球拍结构,包括一抛接物件;一弹性线, 其一端结合于该抛接物件;以及一拍具,结合于该弹性线的另端,该拍具具有一握持部以及一与该握持部连接的抛接部,该抛接部具有一抛接槽、一设于该抛接槽内的物件导引轨道、 以及一设于该物件导引轨道的一端且连通该抛接槽的物件定位槽,该物件定位槽位于该抛接槽与该握持部之间,而该抛接物件容置定位于该物件定位槽中。[000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该甩球拍结构能于该抛接物件甩出后,即自动弹回以方便将该抛接物件接住,亦能方便将该抛接物件拉回,不必费心移动去捡球,且具有容易拆装、替换及调整的功效,以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除了能供双人或多人相互甩接使用,也能供单人自行甩接及自动弹回接住使用。[0008]为了能够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特点和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图中符号说明[0014]10抛接物件11对应部[0015]20弹性线21结合件[0016]22可拆式结合件23可调式夹线器[0017]30拍具31握持部[0018]311盖体32抛接部[0019]321抛接槽322物件导引轨道[0020]3221齿排323物件定位槽具体实施方式
[0021]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甩球拍结构,包括有一抛接物件10、一拍具30以及一结合于该抛接物件10与该拍具30之间的弹性线20 ;该弹性线20的一端结合于该抛接物件10,而该弹性线20的另端结合于该拍具30,该拍具30具有一握持部31以及一与该握持部31连接的抛接部32,该抛接部32具有一抛接槽321、一设于该抛接槽321 内的物件导引轨道322、以及一设于该物件导引轨道322的一端且连通该抛接槽321的物件定位槽323,该物件定位槽323位于该抛接槽321与该握持部31之间,而该抛接物件10容置定位于该物件定位槽323中。[0022]通过上述组成构件,在使用者以上述拍具30承接该抛接物件10时,该抛接物件 10会落入该抛接部32的抛接槽321中,再予以导入至该物件定位槽323中定位;反之,在使用者施力挥动该拍具30时,位于前述物件定位槽323中的抛接物件10,会顺势沿着该物件导引轨道322滑出抛接槽321,再借助该弹性线20以防止甩出的抛接物件10远离且自动弹回、方便使用者将该抛接物件10接住或拉回,不用担心该抛接物件10遗失或远离;再者本实用新型弹性线20的另端能活动结合于该拍具30的任一处,如此即能方便拆装及替换,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除了供双人或多人相互甩接使用,也能供单人自行甩接及自动弹回接住使用。[0023]上述中,该抛接物件10能采以球体实施,前述球体能为空心球体或是实心球体或是弹性球体,以增加所能搭配结合的球体类型;又所述抛接物件10的表面为光滑表面(图未示)或是凸纹表面实施,以增加该抛接物件10的样式。[0024]上述物件导引轨道322的两侧边分别设有一可接触该抛接物件10的齿排 3221 (可见图1所示),以利于搭配上述具有凸纹表面的抛接物件10实施,以在使用者施以巧劲甩出时,通过增加彼此之间的摩擦效果,使该抛接物件10(如球体)快速旋转飞出,进而使该抛接物件10的移动路径产生弯曲变化(如上飘球、弯曲球)。[0025]上述抛接槽321内的物件导引轨道322呈弧状起伏(可见图2所示),以利使用4者挥动该拍具30以顺势将定位的抛接物件10导引并甩掷而出,也能在承接该抛接物件10 后,以利于顺势将该抛接物件10导入至该物件定位槽323中定位,以降低弹出该抛接槽321 的情形发生。[0026]又如图2所示,上述弹性线20的一端设有一结合件21 (如倒钩),该抛接物件10 具有一对应部11 (如孔洞),该对应部11与该结合件21对应结合(如倒钩导入孔洞), 由此使该结合件21能卡入该对应部11内结合,防止该弹性线20的一端脱离该抛接物件 10,而前述抛接物件10为空心球体,则所述弹性线20的一端能先打结成至少一结头,再塞入做为空心球体的抛接物件10中实施,亦具有卡入结合的功效。[0027]而上述弹性线20的另端能以绑系打结方式,活动结合于该拍具30的任一处,但不限于此,如图3所示,前述弹性线20的另端亦能设有至少一可拆式结合件22,使该可拆式结合件22能快速结合(如扣接、夹持)于该拍具30的任一处实施,于拆卸时,该可拆式结合件22亦能快速拆离该拍具30,前述可拆式结合件22能采以扣钩或是夹具实施。[0028]此外,如图4所示,上述弹性线20进一步结合有一可调式夹线器23,于实施例中, 该弹性线20的另端先穿过该可调式夹线器23后,接续穿绕或缠绕该拍具30的任一处,再穿回该可调式夹线器23以被夹固,由此方便调整该弹性线20的长度,进而调整该抛接物件 10与该拍具30之间的距离。[0029]再如图I及图2所示,上述拍具30的握持部31进一步活动结合有一可遮蔽该物件定位槽323的盖体311,限制该抛接物件10仅能经由该抛接槽321脱离该拍具30,防止该抛接物件10直接从该物件定位槽323轻易脱离。[0030]据此,本实用新型的甩球拍结构通过一抛接物件10、一弹性线20以及一拍具30的组合设计,能于该抛接物件10甩出远离后,利用弹性线20的弹力使该抛接物件10自动弹回,以利于接住或拉回,且具有容易拆装、替换及调整的功效,以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除了能供双人或多人相互甩接使用,也能供单人自行甩接及自动弹回接住使用。[00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非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为之等效结构变化,均理同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甩球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抛接物件; 一弹性线,其一端结合于该抛接物件;以及 一拍具,结合于该弹性线的另端,该拍具具有一握持部以及一与该握持部连接的抛接部,该抛接部具有一抛接槽、一设于该抛接槽内的物件导引轨道、以及一设于该物件导引轨道的一端且连通该抛接槽的物件定位槽,该物件定位槽位于该抛接槽与该握持部之间,而该抛接物件容置定位于该物件定位槽中。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甩球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抛接物件为球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甩球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抛接物件为空心球体、实心球体以及弹性球体的其中之一。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甩球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物件导引轨道的两侧边分别设有一可接触该抛接物件的表面的齿排;而该抛接物件的表面为凸纹表面。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甩球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抛接槽内的物件导引轨道呈弧状起伏。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甩球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线的一端设有一结合件,该抛接物件具有一对应结合于该结合件的对应部。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甩球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线的另端设有至少一可拆式结合件,该可拆式结合件结合于该拍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甩球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线的可拆式结合件为扣钩以及夹具的其中之一。
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甩球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线进一步结合有一可调式夹线器。
10.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甩球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拍具的握持部进一步活动结合有一可遮蔽该物件定位槽的盖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甩球拍结构,包括有一抛接物件、一弹性线以及一拍具;该弹性线的一端结合于该抛接物件;该拍具结合于该弹性线的另端,该拍具具有一握持部以及一与该握持部连接的抛接部,该抛接部具有一抛接槽、一设于该抛接槽内的物件导引轨道、以及一设于该物件导引轨道的一端且连通该抛接槽的物件定位槽,该物件定位槽位于该抛接槽与该握持部之间,而该抛接物件容置定位于该物件定位槽中。
文档编号A63B59/00GK202802676SQ201220421938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3日
发明者游理渊, 陈慧萍 申请人:游理渊, 陈慧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