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腰回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8961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扭腰回荡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与健身器材有关,更详而言之是指一种结构简易的扭腰回荡机。
背景技术
健身器材因应不同肢体部位的锻炼需求,而衍生出多种专用器材。其中以腰部扭转运动为例,即发展出多款具有扭腰运动功能的器材,例如已取得中国台湾专利在案的公告号第1366476号“自动扭腰瘦身运动机”、M401452号“踏步扭腰机构造改良”及M365761号“踏步扭腰运动器”。所述专利技术主要是将供踩踏的踏板设计成可原处转动,以供使用者在踏步同时能伴随着扭腰运动,诚属一种复合式运动器材。类似具备有扭腰运动功能的器材尚如M353755号“扭腰劈腿机”。然而,前述种类的器材因结构复杂,相对的售价高,故难以激起消费者的选购意愿。又,前述复合式运动器材虽以具备多种运动功能而提高其附加价值,但对于仅有单一种运动功能需求者而言,该复合式运动器材将显得不切实际。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扭腰回荡机,具有结构简化及适合扭腰运动使用。缘以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扭腰回荡机包含有一基座、一摆动件与一踩踏单兀。其中该基座具有一支撑架;该摆动件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其中该第一端枢接于该支撑架上;该踩踏单元设置于该摆动件的第二端上,该踩踏单元有至少一接触部供使用者踩踏其上。在上述扭腰回荡机中,该基座包括有一枢轴,该支撑架具有一水平杆,该枢轴连接该水平杆,并与该水平杆夹设一锐角;该摆动件具有一套管,该套管构成该第一端并套接于该枢轴上。`在上述扭腰回荡机中,该基座还包括有一抵挡单元设置于该支撑架上,该抵挡单元具有一左挡面与一右挡面,该摆动件可选择地与该左挡面及该右挡面的其中的一者抵接。在上述扭腰回荡机中,该锐角介于70-80度角之间。在上述扭腰回荡机中,该摆动件具有一轴孔,该轴孔构成该第二端;该踩踏单元具有一支撑件、一凸轴与二踏板,该支撑件底面连接该凸轴,支撑件的两端各别设置一该踏板,各踏板表面构成一该接触部,该凸轴插入该轴孔中。在上述扭腰回荡机中,该摆动件具有一定位孔;该踩踏单元的支撑件具有一贯穿孔;该扭腰回荡机还包括有一定位销,该定位销穿过该贯穿孔并插入该定位孔中,使得该支撑件不可转动地结合于该摆动件上。在上述扭腰回荡机中,该踩踏单元的凸轴一端枢接于该支撑件的中间部位,另一端插入该轴孔中。在上述扭腰回荡机中,该支撑件呈倒门字形、V形或弧形。[0012]在上述扭腰回荡机中,该基座包括有一立杆,该立杆连接该支撑架,且具有一手持部供使用者握持。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结构简化及适合扭腰运动使用,使用者可轻松的进行扭腰或摆动身体的运动,或同时进行扭腰与摆动身体的运动。

为能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扭腰回荡机的分解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扭腰回荡机的组合立体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扭腰回荡机的俯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扭腰回荡机的侧视图;图5类同图3,说明摆动件抵于挡板的左挡面;图6类同图3,说明摆动件抵于挡板的右挡面;图7为一侧视图,说明踩踏单元的移动轨迹;图8为一侧视图,说明踩踏单元位置高低变化;图9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扭腰回荡机的分解立体图;图10为一侧视图,说明支撑件呈U形;图11为一侧视图,说明支撑件呈V形;图12为一侧视图,说明支撑件呈弧形;以及图13为一侧视图,说明支撑件是可左右上下摇摆。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扭腰回荡机100,该扭腰回荡机100包括有一基座10、一摆动件20与一踩踏单元30。其中:该基座10包括有一支撑架12、一立杆14、一枢轴16与一以挡板18为例的抵挡单元。其中,该支撑架12由多个杆体连接而成,用以平稳地置放于地面。该支撑架12的多个杆体中包括有一水平杆12a,该水平杆12a —端连接该立杆14,该立杆14具有一手持部14a供使用者握持。该枢轴16是连接于该水平杆12a与该立杆14的连结处,且相对该立杆14略呈倾斜而与该水平杆12a夹设有一锐角,请参图4所示,其中假想线LI表示通过枢轴16中心,假想线L2表示通过水平杆12a中心,该假想线LI与该假想线L2所夹设角度即为介于70-80度角的锐角,尤以75度角为佳。该挡板18邻近于该枢轴16,且具有一左挡面18a与一右挡面18b。该摆动件20为一刚性的长形体而具有两端,其中一端具有一套管22构成本实用新型所定义的第一端,另一端具有一轴孔24构成本实用新型所定义的第二端。该套管22套接于该枢轴16上,使得该摆动件20可左右移摆,并在摆动件20抵接该挡板18的左挡面18a(参照图5)或右挡面18b(参照图6)的其中的一者时获得限位,亦即可防范使用者于操作该扭腰回荡机100时因摆动件20过度旋转而带来伤害。该踩踏单元30包括有一支撑件32与二踏板34。其中该支撑件32在本实施例中呈板状,其底面连接一凸轴36,该凸轴36插入该摆动件20的轴孔24中,使得该支撑件32得以该枢接处为支点而相对该摆动件20转动。该二踏板34分别固定于该支撑件32的两端,各该踏板34表面构成可供使用者踩踏的接触部34a。使用者操作该扭腰回荡机100的准备姿势,是在双手握于该立杆14的手持部14a,以及双脚确实踩踏于各该踏板34后而完成。接着,利用扭动腰部,配合着可左右移摆的摆动件20,以及该支撑件32可相对该摆动件20转动,使得使用者可轻松的进行扭腰及摆动身体的运动,以达到健身目的。该扭腰回荡机100因结构简化可降低制作成本支出,并因售价相对已知复合式运动器材低而易引起消费者注意,并刺激选购意愿。再者,该扭腰回荡机100适合仅需进行扭腰运动的消费者使用。由于该枢轴16是相对该立杆14略呈倾斜,当使用者站立于各该踏板34时,因重量集中于摆动件20的第二端,故可控制在图3所示状态下(即摆动件20不动),利用扭动身体而带动该踩踏单元30于原地转动,由此以收扭腰运动效果。又或者,当该摆动件20在图5与图6位置之间移摆时,该踩踏单元30的移动轨迹将呈图7所示的弧形,亦即该踩踏单元30在图5及图6状态下的位置,是略高于该踩踏单元30在图3状态下的位置(参照图8),此高低落差的设计,有助于使用者利用自身重量及重力因素,而得以较省力的方式轻松操作使用。另外,请再参图9所不,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扭腰回荡机200,其具有相同上述实施例的所有构件,不同的是:该扭腰回荡机200的摆动件40在接近轴孔42处具有一定位孔44 ;该踩踏单元50的支撑件52具有一贯穿孔54 定位销60穿过该贯穿孔54并插入该定位孔44中,使得该支撑件52不可转动地结合于该摆动件40上。亦即,使用者的身体是随着该摆动件40的左右移摆而为健身使用;反之,于取下该定位销60后,使用者的身体不仅随着该摆动件40的移摆而扭动,更因该踩踏单元50是可相对该摆动件40转动而增加了使用者腰部的扭动幅度。换言之,使用者可视自身状况而选择适当的扭腰运动模式。最后说明的是,所述支撑件的形状不以上述板状为限,其中如图10所示的支撑件32a呈倒门字形、图11所示的支撑件32b呈V形、图12所示的支撑件32c呈弧形。前述各型态的支撑件于两端同样分别固接一该踏板34。值得再一提的是,上述各实施例的支撑件更可被设计成如跷跷板的结构,亦即左右侧的踏板34可随同支撑件摇摆而上下位移,为达成前述目的,是将支撑件及其底部的凸轴改以枢轴设计,请参图13所示,其揭示支撑件32d的中间部位通过一轴杆70而与凸轴80枢接,同样的,凸轴80是插入摆动件的轴中(图未示),如此,固设于支撑件32d两端的踏板34即可产生上下位移的变化。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凡是应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申请专利范围所为的等效结构变化,理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扭腰回荡机,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基座,具有一支撑架,该基座包括有一枢轴,该支撑架具有一水平杆,该枢轴连接该水平杆,并与该水平杆夹设一锐角;该摆动件具有一套管,该套管构成该第一端并套接于该枢轴上; 一摆动件,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其中该第一端枢接于该支撑架上;以及 一踩踏单元,设置于该摆动件的第二端上,该踩踏单元有至少一接触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腰回荡机,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基座还包括有一抵挡单元设置于该支撑架上,该抵挡单元具有一左挡面与一右挡面,该摆动件可选择地与该左挡面及该右挡面的其中的一者抵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腰回荡机,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锐角介于70-80度角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腰回荡机,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摆动件具有一轴孔,该轴孔构成该第二端;该踩踏单元具有一支撑件、一凸轴与二踏板,该支撑件底面连接该凸轴,支撑件的两端各别设置一该踏板,各踏板表面构成一该接触部,该凸轴插入该轴孔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扭腰回荡机,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摆动件具有一定位孔;该踩踏单元的支撑件具有一贯穿孔;该扭腰回荡机还包括有一定位销,该定位销穿过该贯穿孔并插入该定位孔中,使得该支撑件不可转动地结合于该摆动件上。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扭腰回荡机,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踩踏单元的凸轴一端枢接于该支撑件的中间部位,另一端插入该轴孔中。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扭腰回荡机,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支撑件呈倒门字形、V形或弧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腰回荡机,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基座包括有一立杆,该立杆连接该支撑架,且具有一手持部。
专利摘要一种扭腰回荡机,包含有一基座、一摆动件与一踩踏单元。该摆动件是可左右移摆地枢接于该基座上,该踩踏单元是可转动地枢接于该摆动件上。由此,使用者以双手握于该基座的一手持部,以及双脚踩踏于该踩踏单元的二接触部上,即可轻松地进行运动。
文档编号A63B22/14GK202983053SQ20122043259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9日
发明者陈炳煌, 林国桢 申请人:祐奇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