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康复训练减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0553阅读:4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康复训练减重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康复训练减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由脑中风、脑梗塞、偏瘫、脑损伤等造成的下肢功能障碍者运动训练的减重系统通过悬吊患者,使用手控器实时调节反负重量的大小,达到被悬吊者身体的部分减重或全部减重。但是针对不同的被悬吊者没有一个减重的预设,这样操作者在操作时没有很好的便利性,同时不能更大适应不同被悬吊者的体重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康复训练减重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减重系统不能更大地适应被悬吊者体重范围及系统操作复杂的不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康复训练减重装置,其包括第一直线运动器,所述第一直线运动器与一固定架连接,所述固定架上连接有滑轮组,所述滑轮组上绕有绳索,所述绳索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架上,另一端连接有减重挂钩;所述滑轮组上还连接有反负重调节装置,所述反负重调节装置包括第二直线运动器和与所述第二直线运动器连接的支撑弹簧。优选地,所述绳索依次绕过所述滑轮组中的动滑轮组、定滑轮、下偏转滑轮、动滑轮、中偏转滑轮和上偏转滑轮,所述反负重调节装置连接于所述动滑轮上。优选地,所述动滑轮下方连接有至少两个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通过连接件与所述第二直线运动器连接,且所述第二直线运动器设置于所述连接件中部。优选地,所述动滑轮上还连接有支撑力稳定器。优选地,所述第一直线运动器与一急停开关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康复训练减重装置可根据预设值的大小进行反负重训练,适用于下肢功能障碍者的临床康复训练。其通过两个直线运动器来控制,所述第一直线运动器通过牵拉绳索来实现被悬吊者的升降,所述第二直线运动器与支撑弹簧连接,以所述动滑轮作为绳索与支撑弹簧的固定点,来控制支撑弹簧的形变来预设和调节反负重重量值的大小。本实用新型可帮助各种病原引起肢体功能缺失患者重新站立行走训练,方便对不同体重患者的减重,并可调节减重大小,减轻治疗师给患者的治疗强度,并高效的让患者进行康复行走训练。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康复训练减重装置实施例的连接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减重挂钩1,上偏转滑轮2,中偏转滑轮3,滑轮固定槽4,支撑力稳定器5,绳索6,第一直线运动器7,定滑轮8,支撑弹簧9,第二直线运动器10,下偏转滑轮12,动滑轮13,动滑轮组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的康复训练减重装置,包括第一直线运动器7,所述第一直线运动器7与一固定架连接,所述固定架上连接有滑轮组,所述滑轮组上绕有绳索6,所述绳索6 —端固定于所述固定架上,另一端连接有减重挂钩I ;所述滑轮组上还连接有反负重调节装置,所述反负重调节装置包括第二直线运动器10和与所述第二直线运动器10连接的支撑弹簧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绳索6依次绕过所述滑轮组中的动滑轮组14、定滑轮8、下偏转滑轮12、动滑轮13、中偏转滑轮3和上偏转滑轮2,所述反负重调节装置连接于所述动滑轮13上,下偏转滑轮12连接在滑轮固定槽4中。所述动滑轮13下方连接有至少两个支撑弹簧9,所述支撑弹簧9通过连接件与所述第二直线运动器10连接,且所述第二直线运动器10设置于所述连接件中部,使支撑弹簧9受力均衡。所述动滑轮13上还连接有支撑力稳定器5,以稳定反负重调节装置的压力。所述第一直线运动器7与一急停开关电连接,以在特殊情况下停止该康复训练减重装置。第一直线运动器7通过改变动滑轮组14的位置,实现绳索6的伸缩,绳索6依次绕过定滑轮8、下偏转滑轮12、中偏转滑轮3、上偏转滑轮2后,通过减重挂钩I对悬吊者进行升降。第二直线运动器10推动支撑弹簧9产生形变,形变对应为预设的反负重重量值。第一直线运动器7工作时,绳索6拉紧,刚拉紧时反负重重量值为预设值,即反负重重量大小由预设值开始增加,可增加至被悬吊者的体重范围内,且重量大小可调。本实用新型的康复训练减重装置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进行减重的预设,一部分进行减重大小的改变。不同的患者可以在该康复训练减重装置上进行训练治疗,以方便调整不同患者的治疗时期,还可配合不同的跑步机或者医用跑台上使用。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康复训练减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直线运动器,所述第一直线运动器与一固定架连接,所述固定架上连接有滑轮组,所述滑轮组上绕有绳索,所述绳索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架上,另一端连接有减重挂钩;所述滑轮组上还连接有反负重调节装置,所述反负重调节装置包括第二直线运动器和与所述第二直线运动器连接的支撑弹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康复训练减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绳索依次绕过所述滑轮组中的动滑轮组、定滑轮、下偏转滑轮、动滑轮、中偏转滑轮和上偏转滑轮,所述反负重调节装置连接于所述动滑轮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康复训练减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滑轮下方连接有至少两个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通过连接件与所述第二直线运动器连接,且所述第二直线运动器设置于所述连接件中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康复训练减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滑轮上还连接有支撑力稳定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康复训练减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运动器与一急停开关电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康复训练减重装置,其包括第一直线运动器,所述第一直线运动器与一固定架连接,所述固定架上连接有滑轮组,所述滑轮组上绕有绳索,所述绳索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架上,另一端连接有减重挂钩;所述滑轮组上还连接有反负重调节装置,所述反负重调节装置包括第二直线运动器和与所述第二直线运动器连接的支撑弹簧。该康复训练减重装置可根据第一直线运动器来实现被悬吊者的升降,通过第二直线运动器来预设和调节反负重重量值的大小,可帮助各种病原引起肢体功能缺失患者重新站立行走训练。
文档编号A63B23/04GK202892805SQ20122058486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8日
发明者都吉良, 陈永源, 张国忠, 伍水明, 陈文远, 江叙加, 王涌斌, 闫伟 申请人:广州一康医疗设备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