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球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3919阅读:5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羽毛球球拍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育器材领域,具体为羽毛球球拍。
背景技术
羽毛球拍一般由拍头、拍杆、拍柄及拍框与拍杆的接头构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球拍的发展向着重量越来越轻、拍框越来越硬、拍杆弹性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如规则1.1至1.7所述。1.1球拍由拍柄、排弦面(甜区)、拍头、拍杆、连接喉组成整个框架。1.2拍柄是击球者握住球拍的部分,以U表示拍柄的粗细,分为1-5U,数字越高,拍柄越细。1.3拍弦面(甜区)是击球者用于击球的部分。1.4拍头界定了拍弦面(甜区)的范围。1.5拍杆(中干)通过规则1.6所述的部件连接拍柄与拍头。1.6连接喉(如果是这样的结构)连接拍杆与拍头。1.7拍头、连接喉、拍杆和拍柄总称拍框。拍框总长度,长不超过680晕米,宽不超过230毫米。拍弦面,拍弦面应是平的,用拍弦串过拍头十字交叉或其他形式编织而成。编织的式样应保持一致,尤其是拍面中央的编织密度不得小于其他部分。拍弦面长不超过280毫米,宽不超过220毫米。不论拍弦用什么方式拉紧,规定拍弦伸进连接喉的区域不超过35毫米,连同这个区域在内的整个拍弦面长不超过330毫米。球拍,球拍不允许有附加物和突出部,除非是为了防止磨损、断裂、振动,或调整重心的附加物,或预防球拍脱手而将拍柄系在手上的绳索(现通常没有,随着手胶的发展,没有防滑绳索),但尺寸和位置应合理。不允许改变球拍的规定式样(在yonex推出isometric系列后有所改变)。羽拍性能参数,框面的宽窄与穿线承受的磅数有关,像widebody,也就是宽框可以承受比较高磅数的线,至於线的问题容以後再述,窄框在处理小球方面比较灵活,所以适合专擅打技巧球的人使用。中杆的软硬度与挥拍力道有绝对的关,中杆软比较能卸去力道,太硬又对力道强的人来说,容易因太脆而容易断掉,所以要选球拍前要尽量挥动,看软硬是否适合自己。总体原则是力量小的选手选拍杆软也就是分数低的和轻一点的,进攻型的选拍杆硬的重一点的。控制性能得分则是越高越好。在列表中分数越大表示拍杆越硬、控球性能越好、越易于打出大力量的击球。椎柄字母 含义,前面的xU表示羽拍的空拍重量:U — 95至100克、2U—90至94克、3U — 85至89克、4U — 80至84克,一般yonex羽拍的常见重量为2U、3U、4U。Gx表不拍柄的粗细:G1最粗G5最细。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羽毛球球拍,球拍线3拉紧后拴绑在拉簧I上,通过对旋钮2上的螺母旋转,使旋钮2与丝杆发生相对的移动,改变拍面球拍线的张力,从而达到随时控制羽毛球球拍的弹性。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羽毛球球拍,其特征是:旋钮2的丝杆在球拍框架的穿线孔内部,旋钮2是由螺母和丝杆构成,丝杆与拉簧I连接处有一个穿透孔,拉簧I两端都有环形钩,球拍线3拉紧后拴绑在拉簧I 一端的环形钩上,拉簧I另一端环形钩钩在旋钮2的丝杆穿透孔上,羽毛球球拍上制作有23对拉簧,连接喉4和拍杆5是由高碳钢制作而成,拍柄6是由木质结构制作而成,拍柄的握柄面沿纵轴线方向制作为规则的正六边形。所述的羽毛球球拍,旋钮2在球拍框架的穿线孔上,旋钮2是由螺母和丝杆构成,丝杆上有一个穿透孔,拉簧I另一端环形钩钩在旋钮2的丝杆穿透孔上,顺时针旋转旋钮2上的螺母,旋钮2上的丝杆沿着球拍框架的穿线孔向外移动,拉簧I弹性形变的距离变大,与拉簧连接的球拍线3被拉紧,球拍线3的张力变大,逆时针旋转旋钮2上的螺母,旋钮2上的丝杆沿着球拍框架的穿线孔向内移动,拉簧I弹性形变的距离缩短,与拉簧连接的球拍线3上的张力减小,通过对旋钮2上的螺母旋转,使旋钮2丝杆发生相对的移动,从而达到随时控制羽毛球球拍的弹性,提高训练和比赛的效果。拉簧I是承受轴向拉力的螺旋弹簧,其钩的形式有侧钩拉簧、长钩拉簧、英式钩拉簧、德式钩拉簧、半圆钩拉簧、鸭嘴钩拉簧等等、“钩”是用来保证拉伸弹簧的拉力来源,一般用圆截面材料弹簧钢制成,在不承受负荷时,拉簧的圈与圈之间一般都是并紧没有间隙,利用拉伸后的回弹力(拉力)工作,用以控制机件的运动、贮蓄能量、测量力的大小等,拉伸弹簧盘绕的紧密程度,其材料有不锈钢、琴钢、高碳钢、磷铜、油回火合金弹簧钢等,拉簧I两端都有环形钩,球拍线3拉紧后拴绑在拉簧I 一端的环形钩上,拉簧1另一端环形钩钩在旋钮2的丝杆穿透孔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旋钮2上的螺母旋转,使旋钮2与丝杆发生相对的移动,从而达到随时控制羽毛球球拍的弹性,提高训练和比赛的效果。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体育器材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容易推广和普及使用。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拉簧,2、旋钮,3、球拍线,4、连接喉,5、拍杆、6、拍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最佳实例,并不因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实施例:参照
图1所示,羽毛球球拍,所述的羽毛球球拍,旋钮2的丝杆在球拍框架的穿线孔内部,旋钮2是由螺母和丝杆构成,丝杆上有一个穿透孔,拉簧I另一端环形钩钩在旋钮2的丝杆穿透孔上,顺时针旋转旋钮2上的螺母,旋钮2上的丝杆沿着球拍框架的穿线孔向外移动,拉簧I弹性形变的距离变大,与拉簧连接的球拍线3被拉紧,球拍线3的张力变大,逆时针旋转旋钮2上的螺母,旋钮2上的丝杆沿着球拍框架的穿线孔向内移动,拉簧I弹性形变的距离缩短,与拉簧连接的球拍线3上的张力减小,通过对旋钮2上的螺母旋转,使旋钮2丝杆发生相对的移动,从而达到随时控制羽毛球球拍的弹性,提高训练和比赛的效果。拉簧I是承受轴向拉力的螺旋弹簧,其钩的形式有侧钩拉簧、长钩拉簧、英式钩拉簧、德式钩拉簧、半圆钩拉簧、鸭嘴钩拉簧等等、“钩”是用来保证拉伸弹簧的拉力来源,一般用圆截面材料弹簧钢制成,在不承受负荷时,拉簧的圈与圈之间一般都是并紧没有间隙,利用拉伸后的回弹力(拉力)工作,用以控制机件的运动、贮蓄能量、测量力的大小等,拉伸弹簧盘绕的紧密程度,其材料有不锈钢、琴钢、高碳钢、磷铜、油回火合金弹簧钢等,拉簧I两端都有环形钩,球拍线3拉紧后拴绑在拉簧I 一端的环形钩上,拉簧I另一端环形钩钩在旋钮2的丝杆穿透孔上。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未详尽描述的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权利要求1.一种羽毛球球拍,由拉簧(I)、旋钮(2)、球拍线(3)、连接喉(4)、拍杆(5)和拍柄(6)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羽毛球球拍,旋钮(2)的丝杆在球拍框架的穿线孔内部,旋钮(2)是由螺母和丝杆构成,丝杆与拉簧(I)连接处有一个穿透孔,拉簧(I)两端都有环形钩,球拍线(3)拉紧后拴绑在拉簧(I) 一端的环形钩上,拉簧(I)另一端环形钩钩在旋钮(2)的丝杆穿透孔上,羽毛球球拍上制作有23对拉簧,连接喉(4)和拍杆(5)是由高碳钢制作而成,拍柄(6 )是由木质结构制·作而成,拍柄的握柄面沿纵轴线方向制作为规则的正六边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育器材,具体为羽毛球球拍,其特征是所述的羽毛球球拍,旋钮(2)的丝杆在球拍框架的穿线孔内部,旋钮(2)是由螺母和丝杆构成,丝杆上有一个穿透孔,拉簧(1)两端都有环形钩,球拍线(3)拉紧后拴绑在拉簧(1)一端的环形钩上,拉簧(1)另一端环形钩钩在旋钮(2)的丝杆穿透孔上,羽毛球球拍上制作有23对拉簧,连接喉(4)和拍杆(5)是由高碳钢制作而成,拍柄(6)是由木质结构制作而成,拍柄握柄面沿纵轴线方向制作为规则的正六边形。通过对旋钮(2)上的螺母旋转,使旋钮(2)丝杆发生相对的移动,从而达到随时控制羽毛球球拍的弹性,提高训练和比赛的效果。
文档编号A63B51/12GK203139545SQ201320072238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10日
发明者苟小平, 苟江乐, 苟江宝 申请人:陇东学院, 苟小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