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饭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1499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饭盒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饭盒,包括盒体和盒盖,盒体包括上下叠置的多个盒体单元,盒体单元上端设有开口,上一层盒体单元的底部盖合在相邻的下一层盒体单元上端的开口上,盒盖盖合在最上层盒体单元上端的开口上,其特征是:相邻两盒体单元之间通过锁扣连接,盒盖与最上层盒体单元之间通过锁扣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锁扣实现相邻两盒体单元之间、盒盖与最上层盒体单元之间的可拆装连接,使用时可根据需要调整盒体单元的数量,使用方便灵活。
【专利说明】一种饭盒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饭盒。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一种饭盒包括盒体、盒盖和提手;盒体包括上下叠置的多个盒体单元,盒体单元上端设有开口,上一层盒体单元的底部盖合在相邻的下一层盒体单元上端的开口上,盒盖盖合在最上层盒体单元上端的开口上;盒盖与最下层盒体单元之间通过锁扣连接;提手安装在盒盖上。通常提手与盒盖可转动链接,使得提手可根据需要平放或抬起。这种饭盒中,各盒体单元之间、最上层盒体单元与盒盖之间均可拆装连接,使用时可将饭、菜、汤等分开存放。但是,这种饭盒的搭配方式是固定的,例如,具有两个盒体单元的饭盒,当只需一个盒体单元存放食物时,也必须将空的盒体单元装上,而当需要更多个(如三个或四个)盒体单元存放食物时,则必须另外增加一个饭盒,因此使用不够方便灵活。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饭盒,这种饭盒中盒体单元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使用方便灵活。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4]一种饭盒,包括盒体和盒盖,盒体包括上下叠置的多个盒体单元,盒体单元上端设有开口,上一层盒体单元的底部盖合在相邻的下一层盒体单元上端的开口上,盒盖盖合在最上层盒体单元上端的开口上,其特征是:相邻两盒体单元之间通过锁扣连接,盒盖与最上层盒体单元之间通过锁扣连接。
[0005]通常,盒盖和最上层盒体单元之间的锁扣与相邻两盒体单元之间的锁扣数量及结构一致并且位置相对应,各盒体单元上端开口的形状及尺寸也一致,这样,盒盖可与任一盒体单元配合,盒体单元之间也可较为自由地组合,更便于使用。通常情况下,盒盖和最上层盒体单元之间设有二至四个锁扣,相邻两盒体单元之间也设有相应数量的锁扣。
[0006]一种具体方案中,上述盒盖和最上层盒体单元之间的锁扣包括扣接板、上横向卡条和下横向卡条,扣接板上端与盒盖可转动连接,下横向卡条设于扣接板内侧,上横向卡条设于最上层盒体单元的外壁上并且与下横向卡条位置相对应,下横向卡条的上侧与上横向卡条的下侧紧密接触;同样,相邻两盒体单元之间的锁扣包括扣接板、上横向卡条和下横向卡条,扣接板上端与上一层盒体单元的外壁可转动连接,下横向卡条设于扣接板内侧,上横向卡条设于下一层盒体单元的外壁上并且与下横向卡条位置相对应,下横向卡条的上侧与上横向卡条的下侧紧密接触。整个饭盒中,盒盖上只需设置有扣接板和下横向卡条,最下层盒体单元只需设置有上横向卡条;其余各盒体单元则既设置有扣接板和下横向卡条,又设置有上横向卡条,且上横向卡条设于扣接板上方,其中扣接板和下横向卡条用于与下一层盒体单元上的上横向卡条配合,上横向卡条用于与盒盖或上一层盒体单元上的扣接板和下横向卡条配合。优选方案中,为了使上横向卡条与下横向卡条配合更加紧固地配合,上述下横向卡条的上侧面上设有下条形凸起,上横向卡条的下侧面上设有与所述下条形凸起作卡接配合的上条形凸起,下横向卡条与上横向卡条配合时,下条形凸起与上条形凸起卡接,下条形凸起处在上条形凸起与盒体单元外壁之间,可有效防止下横向卡条与上横向卡条相脱离。优选方案中,为便于打开锁扣,上述下横向卡条设于扣接板内侧的中间部位,扣接板下部设有一扳起部,扳起部下端与盒体单元外壁之间具有间隙,需要扳起扣接板时,使用者的手指可嵌入该间隙中。
[0007]另一具体方案中,上述锁扣也可采用下述方式设置:盒盖和最上层盒体单元之间的锁扣包括扣接板、上横向卡条和下横向卡条,扣接板下端与最上层盒体单元的外壁可转动连接,上横向卡条设于扣接板内侧,下横向卡条设于盒盖上并且与上横向卡条位置相对应,下横向卡条的上侧与上横向卡条的下侧紧密接触;同样,相邻两盒体单元之间的锁扣包括扣接板、上横向卡条和下横向卡条,扣接板下端与下一层盒体单元的外壁可转动连接,上横向卡条设于扣接板内侧,下横向卡条设于上一层盒体单元的外壁上并且与上横向卡条位置相对应,下横向卡条的上侧与上横向卡条的下侧紧密接触。
[0008]另外,上述锁扣也可采用现有的锁扣,例如:盒盖和最上层盒体单元之间的锁扣包括扣接板、锁定板、上横向卡条和下横向卡条,锁定板上端与最上层盒体单元的外壁可转动连接,扣接板下端与锁定板的中间部位铰接,上横向卡条设于扣接板上端的内侧,下横向卡条设于盒盖上并且与上横向卡条位置相对应;同样,相邻两盒体单元之间的锁扣包括扣接板、锁定板、上横向卡条和下横向卡条,锁定板上端与下一层盒体单元的外壁可转动连接,扣接板下端与锁定板的中间部位铰接,上横向卡条设于扣接板上端的内侧,下横向卡条设于上一层盒体单元的外壁上并且与上横向卡条位置相对应。使用时,先向上转动锁定板,使上横向卡条处在下横向卡条上方;然后向下转动锁定板,此时锁定板向下拉动扣接板,使上横向卡条压紧在下横向卡条上,完成盒盖和最上层盒体单元之间或者相邻两盒体单元之间的连接。需要使盒盖和最上层盒体单元之间或者相邻两盒体单元之间分开时,向上转动锁定板,使上横向卡条脱离下横向卡条即可。
[0009]优选方案中,上述盒盖的下表面上设有密封圈,密封圈与最上层盒体单元上端开口的内缘紧密接触,从而提高饭盒的密封及保温性能。上述密封圈可采用热塑性弹性体为材料,通过注塑工艺形成在盒盖上,从而与盒盖紧密结合在一起。
[0010]优选方案中,上述盒盖上设有透气孔和封盖板,封盖板盖合在透气孔上;更优选方案中,上述封盖板的下表面上固定设有能够嵌入透气孔中的柱状塞子,柱状塞子的外侧面与透气孔内壁紧密接触。上述封盖板通常与盒盖可转动连接;上述封盖板和柱状塞子可采用塑料一体成型。为了使柱状塞子与透气孔内壁之间的密封性能更好,可在透气孔内壁设置一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可采用热塑性弹性体制成。通过设置透气孔,当需要打开盒盖时,先掀开封盖板,使外界气体经透气孔进入最上层盒体单元的腔体中,使内外气压平衡,更易于打开盒盖。
[0011]一种具体方案中,上述盒盖的上表面上设有一凹槽,所述透气孔设于凹槽底部,所述封盖板处在凹槽中,封盖板一端与凹槽侧壁可转动连接,封盖板另一端与凹槽侧壁之间具有空隙。通常,封盖板处在盖合状态时,封盖板上表面与凹槽周边的盒盖上表面基本持平,使饭盒更美观;上述空隙可供手指伸入,当需要开启封盖板时,将手指置入该空隙中,即可掀开封盖板(同时将柱状塞子从透气孔中拔出),使透气孔能够通气。
[0012]优选方案中,上述盒体单元包括上端开口的塑料外壳和上端开口的不锈钢内胆,不锈钢内胆设于塑料外壳中。更优选塑料外壳与不锈钢内胆之间设有保温层,保温层的材料可采用泡沫塑料。上述盒体单元的横截面形状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正方形或长方形等,也可以是其它形状。
[0013]优选方案中,上述盒盖上设有提手;提手通常与盒盖可转动连接,使得提手可根据需要平放或抬起。
[0014]更优选方案中,上述盒盖上对称设有两个提手,两提手均与盒盖可转动连接,盒盖的边沿设有能够容纳两提手的环形台阶。具体设计时,通常使两提手放置在上述环形台阶上时,提手的顶面与盒盖的顶面平滑相接。无需使用提手时,可将两提手放置在上述环形台阶上,以节省空间,且更为美观;需要时将两提手从上述环形台阶上掀起即可。
[0015]为了使上下叠置的盒体单元相互之间不会发生横向错位,确保盒体单元之间可靠配合,一种具体方案中,最下层盒体单元底部设有多个支撑块或一个环形支撑凸起,其余盒体单元底部设有环形限位凸起,上一层盒体单元底部所设环形限位凸起的外沿与下一层盒体单元上端的开口形状及尺寸相匹配,使用时,上一层盒体单元底部的环形限位凸起嵌入下一层盒体单元上端的开口中,该环形限位凸起外沿与下一层盒体单元上端开口的内缘配合,可防止上下相邻的两盒体单元发生横向错位。
[0016]本实用新型通过锁扣实现相邻两盒体单元之间、盒盖与最上层盒体单元之间的可拆装连接,使用时可根据需要调整盒体单元的数量,也就是说盒体单元的数量可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使用方便灵活。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19]图3是图1中B部分的放大图;
[0020]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提手抬起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和图4所示,这种饭盒包括盒体和盒盖I,盒体包括上下叠置的三个盒体单元2 (自上至下依次为盒体单元2 — 1、2 - 2、2 - 3);盒体单元2上端设有开口 3,上一层盒体单元2的底部盖合在相邻的下一层盒体单元2上端的开口 3上,盒盖I盖合在最上层盒体单元2上端的开口 3上;相邻两盒体单元2之间通过锁扣4连接,盒盖I与最上层盒体单元2之间通过锁扣4连接。盒盖I和最上层盒体单元2之间的锁扣4与相邻两盒体单元2之间的锁扣4结构一致并且位置相对应,各盒体单元2上端开口 3的形状及尺寸也一致。
[0022]本实施例中,盒盖I和最上层盒体单元2之间设有二个锁扣4,相邻两盒体单元2之间也设有相应数量的锁扣4,并且锁扣4的设置位置相对应。
[0023]参考图2,本实施例中,盒盖I和最上层盒体单元2之间的锁扣4包括扣接板41、上横向卡条42和下横向卡条43,扣接板41上端与盒盖I可转动连接,下横向卡条43设于扣接板41内侧,上横向卡条42设于最上层盒体单元2的外壁上并且与下横向卡条43位置相对应,下横向卡条43的上侧与上横向卡条42的下侧紧密接触;同样,相邻两盒体单元2之间的锁扣包括扣接板41、上横向卡条42和下横向卡条43,扣接板41上端与上一层盒体单元2的外壁可转动连接,下横向卡条43设于扣接板41内侧,上横向卡条42设于下一层盒体单元2的外壁上并且与下横向卡条43位置相对应,下横向卡条43的上侧与上横向卡条42的下侧紧密接触。下横向卡条43的上侧面上设有下条形凸起44,上横向卡条42的下侧面上设有与下条形凸起44作卡接配合的上条形凸起45,下横向卡条43与上横向卡条42配合时,下条形凸起44与上条形凸起45卡接,下条形凸起44处在上条形凸起45与盒体单元2外壁之间,可有效防止下横向卡条43与上横向卡条42相脱离。下横向卡条43设于扣接板41内侧的中间部位,扣接板41下部设有一扳起部46,扳起部46下端与盒体单元2外壁之间具有间隙5,需要扳起扣接板41时,使用者的手指可嵌入该间隙5中并向外扳动扳起部46。整个饭盒中,盒盖I上只需设置有扣接板41和下横向卡条43,最下层盒体单元2 - 3只需设置有上横向卡条42 ;盒体单元2 — 1、2 — 2则既设置有扣接板41和下横向卡条43,又设置有上横向卡条42,且上横向卡条42设于扣接板41上方。
[0024]盒盖I的下表面上设有密封圈6,密封圈6与最上层盒体单元2上端开口 3的内缘紧密接触。密封圈6采用热塑性弹性体为材料,通过注塑工艺形成在盒盖I上,从而与盒盖I紧密结合在一起。
[0025]参考图3,本实施例中,盒盖I上设有透气孔7和封盖板8,封盖板8盖合在透气孔7上;封盖板8的下表面上固定设有能够嵌入透气孔7中的柱状塞子9,柱状塞子9的外侧面与透气孔7内壁紧密接触;盒盖I的上表面上设有一凹槽10,透气孔7设于凹槽10底部,封盖板8处在凹槽10中,封盖板8 一端与凹槽10的侧壁可转动连接,封盖板8另一端与凹槽10侧壁之间具有空隙11。封盖板8和柱状塞子9采用塑料一体成型。在透气孔7内壁设置有第二密封圈12,第二密封圈12采用热塑性弹性体制成。封盖板8处在盖合状态时,封盖板8上表面与凹槽10周边的盒盖上表面基本持平,使饭盒更美观;空隙11可供手指伸入,当需要开启封盖板8时,将手指置入该空隙11中,即可掀开封盖板8,同时将柱状塞子9从透气孔7中拔出,使透气孔7能够通气。
[0026]盒体单元2包括上端开口的塑料外壳21和上端开口的不锈钢内胆22,不锈钢内胆22设于塑料外壳21中。塑料外壳21与不锈钢内胆22之间设有保温层23,保温层23的材料可采用泡沫塑料。盒体单元2的横截面形状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正方形或长方形等,也可以是其它形状,本实施例中盒体单元2的横截面形状总体上呈正方形。
[0027]本实施例中,盒盖I上对称设有两个提手13,两提手13均与盒盖I可转动连接,盒盖I的边沿设有能够容纳两提手13的环形台阶14。两提手13放置在环形台阶14上时,提手13的顶面与盒盖I的顶面平滑相接。无需使用提手13时,可将两提手13放置在环形台阶14上,以节省空间,且更为美观;需要时将两提手13从上述环形台阶14上掀起即可。
[0028]本实施例中,最下层盒体单元2 - 3底部设有多个支撑块24,盒体单元2 — 1、2 —2底部设有环形限位凸起25 (盒体单元2 -1与盒体单元2 - 2结构、形状及尺寸一致),上一层盒体单元2底部所设环形限位凸起25的外沿与下一层盒体单元2上端的开口 3形状及尺寸相匹配,装配时,上一层盒体单元2底部的环形限位凸起25嵌入下一层盒体单元2上端的开口 3中,该环形限位凸起25的外沿与下一层盒体单元2上端开口 3的内缘配合。
[0029]塑料外壳21上端与上横向卡条42对应的位置设有限位块15,每个上横向卡条42对应两个限位块15,该两个限位块15均处在上横向卡条42上方并且分处于上横向卡条42两侧。下横向卡条43与上横向卡条42配合时,两个限位块15可分别与扣接板41两侧对应接触,可限制相邻两盒体单元2之间的横向相对移动。
[0030]上述饭盒中,相邻两盒体单元2之间、盒盖I与最上层盒体单元2之间均可拆装连接。使用时,当只需一个盒体单元2存放食物时,盒盖I直接盖合在最下层盒体单元2 - 3(此时该盒体单元2同时又是最上层盒体单元)上端的开口 3上;当需要多个(如二个或三个)盒体单元2存放食物时,将其它盒体单元2依次叠置在最下层盒体单元2 - 3上(盒体单元2 — I与盒体单元2 - 2的选用及叠置顺序不受限制),最后将盒盖I盖合在最上层盒体单元2上端的开口 3上。这样,使用时空的盒体单元2无需装上,使整个饭盒更小巧,便于携带;另外,当需要更多个(如四个)盒体单元2存放食物时,只需再配备一定数量(如一个)盒体单元即可。
[0031]当需要打开盒盖I时,先掀开封盖板8,使外界气体经透气孔7进入最上层盒体单元2的腔体中,使内外气压平衡,更易于打开盒盖I。
[0032]其它实施方案中,锁扣也可采用下述方式设置:盒盖和最上层盒体单元之间的锁扣包括扣接板、上横向卡条和下横向卡条,扣接板下端与最上层盒体单元的外壁可转动连接,上横向卡条设于扣接板内侧,下横向卡条设于盒盖上并且与上横向卡条位置相对应,下横向卡条的上侧与上横向卡条的下侧紧密接触;同样,相邻两盒体单元之间的锁扣包括扣接板、上横向卡条和下横向卡条,扣接板下端与下一层盒体单元的外壁可转动连接,上横向卡条设于扣接板内侧,下横向卡条设于上一层盒体单元的外壁上并且与上横向卡条位置相对应,下横向卡条的上侧与上横向卡条的下侧紧密接触。
[0033]其它实施方案中,锁扣也可采用下述方式设置:盒盖和最上层盒体单元之间的锁扣包括扣接板、锁定板、上横向卡条和下横向卡条,锁定板上端与最上层盒体单元的外壁可转动连接,扣接板下端与锁定板的中间部位铰接,上横向卡条设于扣接板上端的内侧,下横向卡条设于盒盖上并且与上横向卡条位置相对应;同样,相邻两盒体单元之间的锁扣包括扣接板、锁定板、上横向卡条和下横向卡条,锁定板上端与下一层盒体单元的外壁可转动连接,扣接板下端与锁定板的中间部位铰接,上横向卡条设于扣接板上端的内侧,下横向卡条设于上一层盒体单元的外壁上并且与上横向卡条位置相对应。使用时,先向上转动锁定板,使上横向卡条处在下横向卡条上方;然后向下转动锁定板,此时锁定板向下拉动扣接板,使上横向卡条压紧在下横向卡条上,完成盒盖和最上层盒体单元之间或者相邻两盒体单元之间的连接。需要使盒盖和最上层盒体单元之间或者相邻两盒体单元之间分开时,向上转动锁定板,使上横向卡条脱离下横向卡条即可。
【权利要求】
1.一种饭盒,包括盒体和盒盖,盒体包括上下叠置的多个盒体单元,盒体单元上端设有开口,上一层盒体单元的底部盖合在相邻的下一层盒体单元上端的开口上,盒盖盖合在最上层盒体单元上端的开口上,其特征是:相邻两盒体单元之间通过锁扣连接,盒盖与最上层盒体单元之间通过锁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饭盒,其特征是:所述盒盖和最上层盒体单元之间的锁扣与相邻两盒体单元之间的锁扣数量及结构一致并且位置相对应,各盒体单元上端开口的形状及尺寸一致;盒盖和最上层盒体单元之间的锁扣包括扣接板、上横向卡条和下横向卡条,扣接板上端与盒盖可转动连接,下横向卡条设于扣接板内侧,上横向卡条设于最上层盒体单元的外壁上并且与下横向卡条位置相对应,下横向卡条的上侧与上横向卡条的下侧紧密接触;相邻两盒体单元之间的锁扣包括扣接板、上横向卡条和下横向卡条,扣接板上端与上一层盒体单元的外壁可转动连接,下横向卡条设于扣接板内侧,上横向卡条设于下一层盒体单元的外壁上并且与下横向卡条位置相对应,下横向卡条的上侧与上横向卡条的下侧紧密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饭盒,其特征是:所述下横向卡条的上侧面上设有下条形凸起,上横向卡条的下侧面上设有与所述下条形凸起作卡接配合的上条形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1一 3任一项所述的饭盒,其特征是:所述盒盖的下表面上设有密封圈,密封圈与最上层盒体单元上端开口的内缘紧密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一 3任一项所述的饭盒,其特征是:所述盒盖上设有透气孔和封盖板,封盖板盖合在透气孔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饭盒,其特征是:所述封盖板的下表面上固定设有能够嵌入透气孔中的柱状塞子,柱状塞子的外侧面与透气孔内壁紧密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饭盒,其特征是:所述盒盖的上表面上设有一凹槽,所述透气孔设于凹槽底部,所述封盖板处在凹槽中,封盖板一端与凹槽侧壁可转动连接,封盖板另一端与凹槽侧壁之间具有空隙。
8.根据权利要求1一 3任一项所述的饭盒,其特征是:所述盒盖上设有提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饭盒,其特征是:所述盒盖上对称设有两个提手,两提手均与盒盖可转动连接,盒盖的边沿设有能够容纳两提手的环形台阶。
10.根据权利要求1一 3任一项所述的饭盒,其特征是:最下层盒体单元底部设有多个支撑块或一个环形支撑凸起,其余盒体单元底部设有环形限位凸起,上一层盒体单元底部所设环形限位凸起的外沿与下一层盒体单元上端的开口形状及尺寸相匹配。
【文档编号】A45F3/16GK203446776SQ201320442975
【公开日】2014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4日
【发明者】林少玲 申请人:广东金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