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翼滑翔机螺旋桨防撞分离装置及固定翼飞机模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1904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固定翼滑翔机螺旋桨防撞分离装置及固定翼飞机模型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固定翼滑翔机螺旋桨防撞分离装置,包括马达和防撞分离机构,所述防撞分离机构包括减震胶、锥形套和螺旋桨,所述锥形套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变径结构的锥形套本体,且锥形套本体小的一端靠近锥形套第一端,大的一端靠近锥形套第二端,锥形套第一端与马达的马达轴紧配连接,锥形套第二端与减震胶连接,螺旋桨套设于锥形套本体,当向螺旋桨施加朝向锥形套第二端的压力时,螺旋桨可与锥形套本体紧密连接,而当减震胶受到朝向锥形套第一端的冲击力时,紧密连接的螺旋桨与锥形套本体二者之间转换为松散状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定翼滑翔机螺旋桨防撞分离装置,结构简单,能有效地降低飞机模型由于撞击所受到的破坏。
【专利说明】固定翼滑翔机螺旋桨防撞分离装置及固定翼飞机模型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遥控固定翼飞机模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固定翼滑翔机防撞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场上的固定翼滑翔机在飞行过程中发生碰撞后,很容易造成螺旋桨破裂或马达损坏的情况。特别是动力前置的飞机模型,因其螺旋桨直接由马达驱动,螺旋桨与马达之间为刚性连接,当飞机模型发生碰撞后,其冲击力就会直接传递到马达上而导致马达损坏。当飞机模型因碰撞而发生螺旋桨被卡死的情况时,一方面会导致马达电流瞬间增大而烧坏,另一方面则会因螺旋桨与马达刚性接触而导致螺旋桨破裂。即使飞机模型的螺旋桨采用综合性能更好的工程塑料和质量更好的马达,但因其结构上的缺陷也依然无法消除马达和螺旋桨容易损坏的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翼滑翔机螺旋桨防撞分离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可普遍适用于动力装置前置的固定翼飞机模型,能有效地降低飞机模型由于撞击所受到的破坏,从而延长飞机模型的使用寿命。
[0004]本实用新型为达到其目的,所采用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固定翼滑翔机螺旋桨防撞分离装置,包括马达和防撞分离机构,所述防撞分离机构包括减震胶、锥形套和螺旋桨,所述锥形套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变径结构的锥形套本体,且锥形套本体小的一端靠近锥形套第一端,大的一端靠近锥形套第二端,锥形套第一端与马达的马达轴紧配连接,锥形套第二端与减震胶连接,螺旋桨套设于锥形套本体,当向螺旋桨施加朝向锥形套第二端的压力时,螺旋桨可与锥形套本体紧密连接,而当减震胶受到朝向锥形套第一端的冲击力时,紧密连接的螺旋桨与锥形套本体二者之间转换为松散状态。当螺旋桨受到朝向锥形套第二端的压力时,使得螺旋桨与锥形套处于紧密贴合状态时,二者结合为一个整体而无法相对转动,此时马达的动力就可通过锥形套传递至螺旋桨并带动螺旋桨转动。然而,当飞机模型发生碰撞时,减震胶受到正面冲击,且这种冲击力通过减震胶的弹性变形可得到衰减或抵消;同时这种冲击力会使螺旋桨受到一个轴向分力,螺旋桨在此轴向分力的作用下而与锥形套分离,二者处于松散状态,此时马达的动力无法通过锥形套传递给螺旋桨,从而使得螺旋桨与马达得到有效的保护。
[0006]优选的,所述锥形套本体具有大致呈锥形的外表面,所述螺旋桨具有与锥形套本体外表面相匹配的锥形孔,所述螺旋桨通过其锥形孔套设于锥形套本体。
[0007]优选的,所述防撞分离机构还具有一防滑套,锥形套第二端具有向外凸伸的凸缘,所述防滑套套设于锥形套本体且抵接于所述凸缘和螺旋桨之间,当向螺旋桨施加朝向锥形套第二端的压力时,可使防滑套与锥形套、螺旋桨处于紧密连接状态。防滑套由摩擦系数较大的橡胶材料制造而成,可以有效防止接合面打滑。[0008]进一步的,所述锥形套本体具有大致呈锥形的外表面,所述螺旋桨具有与锥形套本体外表面相匹配的锥形孔,所述螺旋桨通过其锥形孔套设于锥形套本体;所述螺旋桨还具有内径大于所述锥形孔的防滑套安装孔,所述锥形孔朝向锥形套凸缘的方向具有外露的第一端面,所述防滑套置于防滑套安装孔中并套设于锥形套,且防滑套抵接于锥形孔第一端面和锥形套凸缘之间。
[0009]优选的,所述防滑套安装孔其内表面设有若干锥钉,在螺旋桨转动时所受到的反推力作用下,所述锥钉可锚住防滑套。当螺旋桨在马达的带动下高速旋转时,螺旋桨转动时所受到的反推力可使防滑套安装孔内的锥钉紧紧锚住防滑套,一方面防止螺旋桨与防滑套产生相对滑动,另一方面将防滑套与锥形套的接触面紧密挤压在一起,防止防滑套与锥形套产生相对滑动,从而提高马达的传递效率。
[0010]所述防撞分离装置还具有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套设于马达并与马达紧配连接的马达套、套设于马达套并与固定翼滑翔机固定连接的马达支架。
[0011]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固定翼飞机模型,具有如上文所述的固定翼滑翔机螺旋桨防撞分离装置。
[00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翼滑翔机螺旋桨防撞分离装置,可使飞机模型在飞行过程中,使马达动力得到有效的传递,而且在螺旋桨旋转所受到的反推力作用下能更有效地防止马达功率的损失。当飞机模型发生碰撞时(具体指减震胶被碰撞时),正面的冲击力通过减震胶的弹性变形而得到衰减或抵消,而螺旋桨受到的冲击力则会产生一个轴向分力,螺旋桨在此轴向分力的作用下可与锥形套分离,此时马达的动力无法通过锥形套传递给螺旋桨,从而使得螺旋桨与马达得到有效的保护。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固定翼滑翔机螺旋桨防撞分离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固定翼滑翔机螺旋桨防撞分离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0016]图3是固定翼滑翔机螺旋桨防撞分离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0017]图4是锥形套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螺旋桨结构示意图;
[0019]图6是固定翼飞机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1、固定翼滑翔机螺旋桨防撞分离装置;2、固定翼飞机模型;100、减震胶;200、锥形套;201、第一端;202、第二端;203、锥形套本体;204、凸缘;300、防滑套;400、螺旋桨;401、锥形孔;402、第一端面;403、防滑套安装孔;404、锥钉;500、马达套;501、插口 ;600、马达;601、马达轴;700、马达支架;701、扣位。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2]参见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固定翼滑翔机螺旋桨防撞分离装置1,其包括马达600和防撞分离机构,防撞分离机构包括减震胶100、锥形套200和螺旋桨400。锥形套200具有第一端201、第二端202和变径结构的锥形套本体203,且锥形套本体小的一端靠近锥形套第一端,大的一端靠近锥形套第二端。锥形套第一端201与马达的马达轴601紧配连接,锥形套第二端202与减震胶100连接,螺旋桨400套设于锥形套本体203。具体的,锥形套本体具有大致呈锥形的外表面,相应的,螺旋桨400具有与锥形套本体大致呈锥形的外表面相匹配的锥形孔401,螺旋桨通过其锥形孔套设于锥形套本体。当螺旋桨受到朝向锥形套第二端的压力时,螺旋桨可与锥形套处于紧密贴合状态时,二者结合为一个整体而无法相对转动,此时马达的动力就可通过锥形套传递至螺旋桨并带动螺旋桨转动。然而,当飞机模型发生碰撞时(具体指减震胶受到正面冲击,这种正面冲击使得减震胶会受到朝向锥形套第二端的冲击力),减震胶受到正面冲击,且这种冲击力通过减震胶的弹性变形可得到衰减或抵消;同时这种冲击力会使螺旋桨受到一个轴向分力,螺旋桨在此轴向分力的作用下而与锥形套分离,二者处于松散状态,此时马达的动力无法通过锥形套传递给螺旋桨,从而使得螺旋桨与马达得到有效的保护。
[0023]防撞分离机构还具有一防滑套300,防滑套一般由摩擦系数较大的橡胶材料制造而成,可以有效防止接合面打滑。锥形套第二端202具有向外凸伸的凸缘204,防滑套300套设于锥形套本体203且抵接于锥形套凸缘204和螺旋桨之间。更进一步的,螺旋桨还具有内径大于锥形孔401的防滑套安装孔403,锥形孔401朝向锥形套凸缘204的方向具有外露的第一端面402,防滑套300置于防滑套安装孔403中并套设于锥形套本体203,且防滑套300抵接于锥形孔第一端面402和锥形套凸缘204之间。
[0024]作为进一步的改进,防滑套安装孔403其内表面设有若干锥钉404,当螺旋桨400在马达600的带动下高速旋转时,螺旋桨转动时所受到的反推力可使防滑套安装孔内的锥钉紧紧锚住防滑套,一方面防止螺旋桨与防滑套产生相对滑动,另一方面将防滑套与锥形套的接触面紧密挤压在一起,防止防滑套与锥形套产生相对滑动,从而提高马达的传递效率。
[0025]防撞分离装置还可进一步具有安装机构,安装机构包括马达套500和马达支架700,其中马达套500套设于马达600并与马达紧配连接,马达支架700则套设于马达套500并与固定翼飞机模型2固定连接。具体的,马达套两侧设有插口 501,马达支架具有两个扣位701,马达支架套设于马达套后,其两个扣位紧紧扣在马达套两侧的插口内,使得马达、马达套和马达支架形成一个牢固的整体,并通过马达支架固定在固定翼飞机模型前端的装配位上。
[0026]参见图6,上文所述的固定翼滑翔机螺旋桨防撞分离装置I可应用于动力装置前置的固定翼飞机模型2中。
[0027]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翼滑翔机螺旋桨防撞分离装置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0028]在没有预压力或螺旋桨旋转产生的反推力作用时,锥形套200、防滑套300与螺旋桨400三者都处于松散的分离状态。向螺旋桨400施加一个朝向锥形套第二端202的预压力,将螺旋桨往锥形套第二端挤压,则使得锥形套本体203的锥形外表面与螺旋桨的锥形孔401紧密贴合在一起,同时防滑套300因受到螺旋桨的挤压,也使得防滑套的两个端面与锥形套和螺旋桨的接触面紧密贴合,这样马达600的动力就可以通过锥形套200和防滑套300而传递给螺旋桨400,从而带动螺旋桨高速旋转。高速旋转的螺旋桨所产生的推力为飞机模型的飞翔提供动力,而高速旋转的螺旋桨所受到的反推力则使得锥形套、防滑套和螺旋桨更加紧密地贴合在一起,从而有效地防止马达功率的流失。[0029]当飞机模型受到碰撞后(具体指减震胶受到碰撞后),飞机模型所受到的正面冲击力(具有朝向锥形套第一端的冲击力)通过减震胶100的弹性变形得到衰减或抵消,而螺旋桨所受到的冲击力具有一个轴向分力,在这个轴向分力的作用下,螺旋桨和锥形套可实现分离,使得螺旋桨和锥形套处于松散状态,从而切断了马达对螺旋桨的动力传递,使得螺旋桨和马达得到有效的保护,大大提高飞机模型的使用寿命。
[0030]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味着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权利要求】
1.一种固定翼滑翔机螺旋桨防撞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马达和防撞分离机构,所述防撞分离机构包括减震胶、锥形套和螺旋桨,所述锥形套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变径结构的锥形套本体,且锥形套本体小的一端靠近锥形套第一端,大的一端靠近锥形套第二端,锥形套第一端与马达的马达轴紧配连接,锥形套第二端与减震胶连接,螺旋桨套设于锥形套本体,当向螺旋桨施加朝向锥形套第二端的压力时,螺旋桨可与锥形套本体紧密连接,而当减震胶受到朝向锥形套第一端的冲击力时,紧密连接的螺旋桨与锥形套本体二者之间转换为松散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翼滑翔机螺旋桨防撞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套本体具有大致呈锥形的外表面,所述螺旋桨具有与锥形套本体外表面相匹配的锥形孔,所述螺旋桨通过其锥形孔套设于锥形套本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翼滑翔机螺旋桨防撞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分离机构还具有一防滑套,锥形套第二端具有向外凸伸的凸缘,所述防滑套套设于锥形套本体且抵接于所述凸缘和螺旋桨之间,当向螺旋桨施加朝向锥形套第二端的压力时,可使防滑套与锥形套、螺旋桨处于紧密连接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翼滑翔机螺旋桨防撞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套本体具有大致呈锥形的外表面,所述螺旋桨具有与锥形套本体外表面相匹配的锥形孔,所述螺旋桨通过其锥形孔套设于锥形套本体;所述螺旋桨还具有内径大于所述锥形孔的防滑套安装孔,所述锥形孔朝向锥形套凸缘的方向具有外露的第一端面,所述防滑套置于防滑套安装孔中并套设于锥形套,且防滑套抵接于锥形孔第一端面和锥形套凸缘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翼滑翔机螺旋桨防撞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套安装孔其内表面设有若干锥钉,在螺旋桨转动时所受到的反推力作用下,所述锥钉可锚住防滑套。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固定翼滑翔机螺旋桨防撞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分离装置还具有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套设于马达并与马达紧配连接的马达套、套设于马达套并与固定翼滑翔机固定连接的马达支架。
7.一种固定翼飞机模型,其特征在于,具有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固定翼滑翔机螺旋桨防撞分离装置。
【文档编号】A63H27/18GK203564784SQ201320493228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3日
【发明者】邱良生 申请人:骅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