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娱乐用空中飞跃模拟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3306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娱乐用空中飞跃模拟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娱乐用空中飞跃模拟系统,包括悬吊升降装置和风向模拟装置,风向模拟装置包括主输送通道,主输送通道的左端下部连接有一号前送风通道,主输送通道的左端上部连接有上送风通道,主输送通道的右端上部连接有排风机;一号前送风通道的下端连接有一号前送风机,一号前送风通道的上端连接有放映器;放映器的上端连接有二号前送风通道;上送风通道的上端连接有上送风机;二号前送风通道的上端连接有二号前送风机;悬吊升降装置固定安装在主输送通道的内部。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操控方便和安全性能高等优点,能用于室内模拟空中飞跃且模拟真实度高,在游客体验惊险、刺激的同时保障了游客的生命安全。
【专利说明】一种娱乐用空中飞跃模拟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娱乐机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娱乐用空中飞跃模拟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许多大型的游乐场、公园等都设置有许多娱乐设施,有室外的过山车、摩天轮等,也有室内的3D影院、室内历险等,而这些正是现在年轻人的追求的主要娱乐方式,也是对日常高压力、高负荷的工作状态的调整,从而能够保证工作时具有积极乐观向上的工作心态。在现有的一些大型娱乐场所内,有许多刺激、惊险的娱乐项目,如过山车等室外项目,利用实际的视觉冲击以及身体感受达到刺激惊险的目的,由于这些项目布置在室外且运动较为剧烈,虽有很多道安全保护装置,但是仍然存在着安全隐患。为此,人们开始注重对室内娱乐项目的研发和投资,出现了 3D影院、室内历险等新项目,利用机器设备模拟实际的环境和工作情况,让游客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但是由于现有的室内模拟受到技术和设备的限制,无法进一步的提高模拟的真实度。
[0003]又如中国专利ZL200610062119.7,提出的一种娱乐用动作模拟设备、系统及方法,该设备包括影视设备、动作设备、以及控制设备,通过水平推动组件推动座椅框架做水平的前后运动,并可以通过推摆组件实现座椅的上升和下降,模拟起飞及降落的感觉,由于所有座椅的运动方向均一致,使得座椅上的观众的感受一致;而且水平推动组件的结构简单,所需的动力小,设计时受到的限制小,具有一次承载量大、施工方便安全的优点;采用分布式控制系统,控制装置可以分别控制动作设备工作,动作设备之间不会相互影响,增强了系统的抗故障能力;另外,可以摇摆组件来增加座椅左右摇摆、前后倾斜等动作,模拟出更多的感觉;动作设备成扇形分布,更加靠近银幕的中心,以得到最佳的观看效果,其模拟的真实度较高。但由于银幕上播放的影片中有的涉及到空中飞跃的模拟,该设备仅是采用机械设备的动作来模拟高空飞跃中,无法对高空飞跃过程中的环境如风向、风速等进行模拟;且该设备上没有采用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当游客乘坐在座椅上时,机器开始模拟各种动作,而无法对游客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安全性能较低。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的、操控方便的、安全性能高的,能用于室内模拟空中飞跃且模拟真实度高的的装置,即一种娱乐用空中飞跃模拟系统。
[000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娱乐用空中飞跃模拟系统,包括悬吊升降装置和风向模拟装置,所述悬吊升降装置固定安装在风向模拟装置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向模拟装置包括主输送通道,所述主输送通道的左端下部连接有一号前送风通道,主输送通道的左端上部连接有上送风通道,主输送通道的右端上部连接有排风机;所述一号前送风通道的下端连接有一号前送风机,一号前送风通道的上端连接有放映器;所述放映器的上端连接有二号前送风通道;所述上送风通道的上端连接有上送风机;所述二号前送风通道位于上送风通道的左侧,二号前送风通道的上端连接有二号前送风机。利用一号前送风机、二号前送风机、上送风机和排风机间的相互配合实现对空中飞跃时气流的模拟,从而提高了模拟的真实度。
[0007]所述悬吊升降装置固定安装在主输送通道的内部,所述悬吊升降装置包括支撑导向装置、驱动导向装置、升座底座、行走装置、摆动式安全座椅和刹车装置,所述支撑导向装置上连接有驱动导向装置;所述驱动导向装置的下方连接有升降底座,所述升降底座的前后两侧通过行走装置放置在支撑导向装置上,升降底座上连接有摆动式安全座椅,升降底座的右侧连接有刹车装置。
[0008]所述支撑导向装置包括支撑导轨梁,所述支撑导轨梁包括一号支柱、二号支柱、三号支柱和四号支柱,所述一号支柱、二号支柱的上端连接有一号直齿轮导轨,所述三号支柱、四号支柱的上端连接有二号直齿轮导轨,在一号直齿轮导轨、二号直齿轮导轨的下方分别对应设有一号支撑导向板、二号支撑导向板,所述一号支撑导向板的左右两端分别对应与一号支柱、二号支柱相连,所述二号支撑导向板的左右两端分别对应与三号支柱、四号支柱相连;所述一号直齿轮导轨的左右两侧分别对应设置有一号限位开关和二号限位开关,所述一号限位开关通过一号支撑杆与一号支柱的上端相连,所述二号限位开关通过二号支撑杆与二号支柱的上端相连;所述一号直齿轮导轨和二号直齿轮导轨的上方连接有驱动导向装置;所述驱动导向装置的下方连接有升降底座,所述升降底座的前后两侧通过行走装置支撑在一号支撑导向板和二号支撑导向板上,升降底座上连接有摆动式安全座椅,升降底座的右侧连接有刹车装置。通过驱动导向装置带动升降底座沿着一号直齿轮导轨、二号直齿轮导轨做左右移动,到达指定位置后,通过刹车装置使升降座定位,并利用摆动式安全座椅做左右摆动,使游客坐在摆动式安全座椅体验倾倒的感觉;采用一号直齿轮导轨、二号直齿轮导轨一方面起到传动的作用,另一方面起到导向的作用。
[0009]所述驱动导向装置包括双输出轴减速机,所述双输出轴减速机的前侧和后侧分别对应通过一号联轴器、二号联轴器连接有一号传动轴、二号传动轴,所述一号传动轴的另一端通过三号联轴器连接有一号输出轴,所述一号输出轴的中部连接有一号支撑座,一号输出轴的另一端通过一号键连接有一号行走导向齿轮;所述二号传动轴的另一端通过四号联轴器连接有二号输出轴,所述二号输出轴的中部连接有二号支撑座,二号输出轴的另一端通过二号键连接有二号行走导向齿轮;所述一号行走导向齿轮、二号行走导向齿轮分别对应分布在一号直齿轮导轨、二号直齿轮导轨的上方,且一号行走导向齿轮、二号行走导向齿轮分别对应与一号直齿轮导轨、二号直齿轮导轨相啮合,这样传动的精度较高,便于控制。采用双输出轴减速机能够使一号输出轴和二号输出轴输出的转速一致,从而实现一号行走导向齿轮、二号行走导向齿轮的同步同向的转动,解决了传动单输出轴电机存在的输出转速不同的缺陷,确保了运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0010]所述升降底座包括顶梁,所述顶梁的中部与双输出轴减速机固连,顶梁上端面的前后两侧分别对应设有一号L型托台和二号L型托台,所述一号L型托台、二号L型托台分别对应与一号支撑座、二号支撑座相连,顶梁的下端面的前后两侧分别对应连接有一号悬吊柱和二号悬吊柱,所述一号悬吊柱和二号悬吊柱的下端通过横梁相连,所述横梁上通过铰支座连接有升降液压缸,所述升降液压缸通过推杆连接有推块,所述推块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上端通过铰接的方式与一号悬吊柱、二号悬吊柱相连。利用升降液压缸驱动推杆,使推块推动着升降板绕着一号悬吊柱、二号悬吊柱转动,从而实现升降的功能,这样可以在放映器播放相应的影片时,模拟影片中的升降过程,使游客感到身临其境,从而达到刺激、惊险的效果。
[0011]所述行走装置对称安装在一号悬吊柱和二号悬吊柱上,行走装置包括一号轮座、一号轮、二号轮座和二号轮,所述一号轮对称分布在一号轮座的下方,且一号轮与一号轮座相连,所述二号轮对称分布在二号轮座的上方,且二号轮与二号轮座相连,所述一号轮座、一号轮与二号轮座、二号轮对称分布在一号支撑导向板、二号支撑导向板的上下两侧,所述一号轮、二号轮的数量均至少为3个。利用行走装置承载驱动导向装置、升降底座和摆动式安全座椅的重量,从而有效的避免了将重量压在驱动导向装置的一号行走导向齿轮、二号行走导向齿轮上,确保了运动传递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保证了机器的使用寿命。
[0012]所述摆动式安全座椅包括长椅,所述长椅的中部下端通过十字万向铰与升降板相连,长椅的中部左右两侧通过对称布置的一号升降器、二号升降器与升降板相连,长椅的左右两端通过铰接的方式对称连接有摇摆杆,在所述摇摆杆的下方设有启动开关,摇摆杆的另一端连接有护栏压杆,所述启动开关与长椅相连,所述护栏压杆呈圆柱形。护栏压杆可绕着长椅上下摆动,当运动至最下端时,触碰到启动开关,即可启动机器进行运转,执行相应的动作;可利用一号升降器、二号升降器的相互配合实现长椅的左倾或者右倾,并利用放映器播放的影片的场景,让乘坐在长椅上的游客体验左右飞跃的感觉。
[0013]所述的刹车装置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与顶梁的右端相连,支撑台的上下两侧对称安装有上主支座和下主支座,所述上主支座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有上杠杆梁,所述上杠杆梁的左端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有上刹车挤推块,上杠杆梁的右侧中部通过上拉簧与支撑台相连,上杠杆梁的右端通过挤推柱连接有挤推器;所述下主支座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有下杠杆梁;所述下杠杆梁的左端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有下刹车挤推块,下杠杆梁的右侧中部通过下拉簧与支撑台相连;所述挤推器的另一端与下杠杆梁的右端相连;所述上刹车挤推块的下端面连接有上刹车板,所述上刹车板的下端连接有上刹车垫;所述下刹车挤推块的上端面连接有下刹车板,所述下刹车板的上端连接有下刹车垫。当行走装置带动升降底座和驱动导向装置运动至指定位置后,即可利用挤推器推动上杠杆梁,上杠杆梁和下杠杆梁张开,分别牵拉上拉簧和下拉簧,并使上刹车挤推块、下刹车挤推块向一号支撑导向板、二号支撑导向板靠拢,最终夹紧一号支撑导向板、二号支撑导向板,实现刹车的目的;当需要行走时,即可利用挤推器收缩,并在上拉簧、下拉簧的牵拉下复位,使上刹车挤推块、下刹车挤推块远离一号支撑导向板、二号支撑导向板,即可实现行走。
[0014]所述的一号前送风通道的上端左侧设有一号风向换向弯钩,一号前送风通道的上端右侧设有一号挡风弯钩;所述二号前送风通道的下端左侧设有二号风向换向弯钩,二号前送风通道的下端右侧设有三号风向换向弯钩,二号风向换向弯钩的弯曲度与一号风向换向弯钩的弯曲度相一致。一号风向换向弯钩用以改变一号前送风通道内空气的流向,即将原本竖直向上的风向改成水平的风向,并减小了空气通过的截面积,提高了空气的流速;一号挡风弯钩用以防止通过上送风通道输送下来的空气击打在主输送通道的底部后吹进一号前送风通道内,避免空气流的散失,实现对空气流的充分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二号风向换向弯钩和三号风向换向弯钩用以改变二号前送风通道内的空气流向,即将原本竖直向下的风向改变成水平的风向,并减小空气通过的截面积,提高空气的流速。[0015]所述的上送风通道的下端左侧设有二号挡风弯钩,且二号挡风弯钩与三号风向换向弯钩相贴合。二号挡风弯钩用以防止上送风通道内的空气发散,从而保证流经的空气直接竖直的吹在摆动式安全座椅上,以达到竖直升降时风向的模拟,提高了模拟的真实度。
[00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操控方便和安全性能高等优点,能用于室内模拟空中飞跃且模拟真实度高,避免了室外娱乐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在游客体验惊险、刺激的同时保障了游客的生命安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风向模拟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悬吊升降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悬吊升降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悬吊升降装置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图5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导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行走装置与一号支撑导向板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0026]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摆动式安全座椅与升降板连接部分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摆动式安全座椅与升降板连接部分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11为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的摆动式安全座椅与升降板连接部分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刹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阐述。
[0031]如图1至图12所示,一种娱乐用空中飞跃模拟系统,包括悬吊升降装置和风向模拟装置,所述悬吊升降装置固定安装在风向模拟装置内,所述风向模拟装置包括主输送通道41,所述主输送通道41的左端下部连接有一号前送风通道42,主输送通道41的左端上部连接有上送风通道48,主输送通道41的右端上部连接有排风机49 ;所述一号前送风通道42的下端连接有一号前送风机43,一号前送风通道42的上端连接有放映器44 ;所述放映器44的上端连接有二号前送风通道45 ;所述上送风通道48的上端连接有上送风机47 ;所述二号前送风通道45位于上送风通道47的左侧,二号前送风通道45的上端连接有二号前送风机46。利用一号前送风机43、二号前送风机46、上送风机47和排风机49间的相互配合实现对空中飞跃时气流的模拟,从而提高了模拟的真实度。
[0032]所述悬吊升降装置固定安装在主输送通道的内部,所述悬吊升降装置包括支撑导向装置、驱动导向装置、升座底座、行走装置14、摆动式安全座椅和刹车装置,所述支撑导向装置上连接有驱动导向装置;所述驱动导向装置的下方连接有升降底座,所述升降底座的前后两侧通过行走装置14放置在支撑导向装置上,升降底座上连接有摆动式安全座椅,升降底座的右侧连接有刹车装置13。
[0033]所述支撑导向装置包括支撑导轨梁,所述支撑导轨梁包括一号支柱101、二号支柱102、三号支柱103和四号支柱104,所述一号支柱101、二号支柱102的上端连接有一号直齿轮导轨801,所述三号支柱103、四号支柱104的上端连接有二号直齿轮导轨802,在一号直齿轮导轨801、二号直齿轮导轨802的下方分别对应设有一号支撑导向板501、二号支撑导向板502,所述一号支撑导向板501的左右两端分别对应与一号支柱101、二号支柱102相连,所述二号支撑导向板502的左右两端分别对应与三号支柱103、四号支柱104相连;所述一号直齿轮导轨801的左右两侧分别对应设置有一号限位开关7和二号限位开关11,所述一号限位开关7通过一号支撑杆6与一号支柱101的上端相连,所述二号限位开关11通过二号支撑杆12与二号支柱102的上端相连;所述一号直齿轮导轨801和二号直齿轮导轨802的上方连接有驱动导向装置;所述驱动导向装置的下方连接有升降底座,所述升降底座的前后两侧通过行走装置14支撑在一号支撑导向板501和二号支撑导向板502上,升降底座上连接有摆动式安全座椅,升降底座的右侧连接有刹车装置13。通过驱动导向装置带动升降底座沿着一号直齿轮导轨801、二号直齿轮导轨802做左右移动,到达指定位置后,通过刹车装置13使升降座定位,并利用摆动式安全座椅做左右摆动,使游客坐在摆动式安全座椅体验倾倒的感觉;米用一号直齿轮导轨801、二号直齿轮导轨802 —方面起到传动的作用,另一方面起到导向的作用。
[0034]所述驱动导向装置包括双输出轴减速机9,所述双输出轴减速机9的前侧和后侧分别对应通过一号联轴器30、二号联轴器31连接有一号传动轴29、二号传动轴32,所述一号传动轴29的另一端通过三号联轴器27连接有一号输出轴36,所述一号输出轴36的中部连接有一号支撑座26,—号输出轴36的另一端通过一号键37连接有一号行走导向齿轮25 ;所述二号传动轴32的另一端通过四号联轴器34连接有二号输出轴389,所述二号输出轴38的中部连接有二号支撑座35,二号输出轴38的另一端通过二号键39连接有二号行走导向齿轮21 ;所述一号行走导向齿轮25、二号行走导向齿轮21分别对应分布在一号直齿轮导轨801、二号直齿轮导轨802的上方,且一号行走导向齿轮25、二号行走导向齿轮21分别对应与一号直齿轮导轨801、二号直齿轮导轨802相啮合,这样传动的精度较高,便于控制。米用双输出轴减速机9能够使一号输出轴36和二号输出轴38输出的转速一致,从而实现一号行走导向齿轮25、二号行走导向齿轮21的同步同向的转动,解决了传动单输出轴电机存在的输出转速不同的缺陷,确保了运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0035]所述升降底座包括顶梁10,所述顶梁10的中部与双输出轴减速机9固连,顶梁10上端面的前后两侧分别对应设有一号L型托台28和二号L型托台33,所述一号L型托台28、二号L型托台33分别对应与一号支撑座26、二号支撑座35相连,顶梁10的下端面的前后两侧分别对应连接有一号悬吊柱1501和二号悬吊柱1502,所述一号悬吊柱1501和二号悬吊柱1502的下端通过横梁1503相连,所述横梁1503上通过铰支座17连接有升降液压缸16,所述升降液压缸16通过推杆18连接有推块19,所述推块19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有升降板20,所述升降板20的上端通过铰接的方式与一号悬吊柱1501、二号悬吊柱1502相连。利用升降液压缸16驱动推杆18,使推块19推动着升降板20绕着一号悬吊柱1501、二号悬吊柱1502转动,从而实现升降的功能,这样可以在放映器播放相应的影片时,模拟影片中的升降过程,使游客感到身临其境,从而达到刺激、惊险的效果。[0036]所述的行走装置14对称安装在一号悬吊柱1501和二号悬吊柱1502上,行走装置
14包括一号轮座1401、一号轮1402、二号轮座1403和二号轮1404,所述一号轮1402对称分布在一号轮座1401的下方,且一号轮1402与一号轮座1401相连,所述二号轮1404对称分布在二号轮座1403的上方,且二号轮1404与二号轮座1403相连,所述一号轮座1401、一号轮1402与二号轮座1403、二号轮1404对称分布在一号支撑导向板501、二号支撑导向板502的上下两侧,所述一号轮1402、二号轮1404的数量均至少为3个。利用行走装置承载驱动导向装置、升降底座和摆动式安全座椅的重量,从而有效的避免了将重量压在驱动导向装置的一号行走导向齿轮25、二号行走导向齿轮21上,确保了运动传递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保证了机器的使用寿命。
[0037]所述的摆动式安全座椅包括长椅2,所述长椅2的中部下端通过十字万向铰23与升降板20相连,长椅2的中部左右两侧通过对称布置的一号升降器22、二号升降器24与升降板20相连,长椅2的左右两端通过铰接的方式对称连接有摇摆杆3,在所述摇摆杆3的下方设有启动开关40,摇摆杆3的另一端连接有护栏压杆4,所述启动开关40与长椅2相连,所述护栏压杆4呈圆柱形。护栏压杆4可绕着长椅2上下摆动,当运动至最下端时,触碰到启动开关40,即可启动机器进行运转,执行相应的动作;可利用一号升降器22、二号升降器24的相互配合实现长椅2的左倾或者右倾,并利用放映器播放的影片的场景,让乘坐在长椅2上的游客体验左右飞跃的感觉。
[0038]所述的刹车装置13包括支撑台1307,所述支撑台1307与顶梁10的右端相连,支撑台1307的上下两侧对称安装有上主支座1304和下主支座1310,所述上主支座1304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有上杠杆梁1303,所述上杠杆梁1303的左端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有上刹车挤推块1302,上杠杆梁1303的右侧中部通过上拉簧1306与支撑台1307相连,上杠杆梁1303的右端通过挤推柱1305连接有挤推器1308 ;所述下主支座1310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有下杠杆梁1311 ;所述下杠杆梁1311的左端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有下刹车挤推块1312,下杠杆梁1311的右侧中部通过下拉簧1309与支撑台1307相连;所述挤推器1308的另一端与下杠杆梁1311的右端相连;所述上刹车挤推块1302的下端面连接有上刹车板1301,所述上刹车板1301的下端连接有上刹车垫1315 ;所述下刹车挤推块1312的上端面连接有下刹车板1313,所述下刹车板1313的上端连接有下刹车垫1314,上刹车垫1315和下刹车垫1314均由耐磨橡胶材料制成。当行走装置14带动升降底座和驱动导向装置运动至指定位置后,即可利用挤推器1308推动上杠杆梁1303,上杠杆梁1303和下杠杆梁1311张开,分别牵拉上拉簧1306和下拉簧1309,并使上刹车挤推块1302、下刹车挤推块1312向一号支撑导向板501、二号支撑导向板502靠拢,最终夹紧一号支撑导向板501、二号支撑导向板502,实现刹车的目的;当需要行走时,即可利用挤推器1308收缩,并在上拉簧1306、下拉簧1309的牵拉下复位,使上刹车挤推块1302、下刹车挤推块1312远离一号支撑导向板501、二号支撑导向板502,即可实现行走。
[0039]所述的一号前送风通道42的上端左侧设有一号风向换向弯钩4201,一号前送风通道42的上端右侧设有一号挡风弯钩4202 ;所述的二号前送风通道45的下端左侧设有二号风向换向弯钩4501, 二号前送风通道45的下端右侧设有三号风向换向弯钩4502, 二号风向换向弯钩4501的弯曲度与一号风向换向弯钩4201的弯曲度相一致。一号风向换向弯钩4201用以改变一号前送风通道42内空气的流向,即将原本竖直向上的风向改成水平的风向,并减小了空气通过的截面积,提高了空气的流速;一号挡风弯钩4202用以防止通过上送风通道48输送下来的空气击打在主输送通道41的底部后吹进一号前送风通道42内,避免空气流的散失,实现对空气流的充分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二号风向换向弯钩4501和三号风向换向弯钩4502用以改变二号前送风通道45内的空气流向,即将原本竖直向下的风向改变成水平的风向,并减小空气通过的截面积,提高空气的流速。
[0040]所述的上送风通道48的下端左侧设有二号挡风弯钩4801,且二号挡风弯钩4801与三号风向换向弯钩4502相贴合。二号挡风弯钩4801用以防止上送风通道48内的空气发散,从而保证流经的空气直接竖直的吹在摆动式安全座椅上,以达到竖直升降时风向的模拟,提高了模拟的真实度。
[0041]操作人员将游客安排在长椅上坐好,并将护栏压杆推送至最低处,触碰到启动开关,这样机器才能够正常工作,否则机器将一直处于不动状态,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机器工作时,先利用双输出轴减速机驱动一号输出轴、二号输出轴转动,使一号行走导向齿轮、二号行走导向齿轮沿着一号直齿轮导轨、二号直齿轮导轨转动的同时带动升降底座、行走装置向左运动运动,当运动至一号限位开关处时,利用控制箱使双输出轴减速机停止转动,并通过刹车装置实现制动,此时,乘坐在长椅上的游客正好处于上送风通道的正下方;接着,为了配合放映器播放的影片,利用升降液压缸使升降板绕着一号悬吊柱、二号悬吊柱转动,实现升降板升降,带动长椅的游客上下运动,模拟影片中的升降过程,与此同时,上送风机、排风机开始工作,利用上送风机注入空气,并在上送风通道内形成竖直向下的气流,直接吹在游客的正上方,从而模拟了升降过程中气流的运动,提高了模拟的真实度;当影片中出现左右飞翔的情节时,此时控制箱驱动一号升降器、二号升降器做相应的运动,即可控制长椅左倾或者右倾,模拟效果较为逼真;当影片中出现向前急速飞行、俯冲的情节时,此时一号前送风机、二号前送风机、排风机开始工作,利用一号前送风机和一号前送风通道将原本竖直向上的气流改变成水平向右的气流,利用二号前送风机和二号前送风通道将原本竖直向下的气流改变成水平向右的气流,并与一号前送风通道内形成的气流并流后一起吹在游客的正前方,从而模拟了向前急速飞行、俯冲时气流的运动情况,模拟真实度较高;当影片结束之后,利用双输出轴减速机驱动一号输出轴、二号输出轴反向转动,使一号行走导向齿轮、二号行走导向齿轮沿着一号直齿轮导轨、二号直齿轮导轨反向转动的同时带动升降底座、行走装置向右运动运动,当运动至二号号限位开关处时,利用控制箱使双输出轴减速机停止转动,并通过刹车装置实现制动。
[004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一种娱乐用空中飞跃模拟系统,包括悬吊升降装置和风向模拟装置,所述悬吊升降装置固定安装在风向模拟装置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向模拟装置包括主输送通道,所述主输送通道的左端下部连接有一号前送风通道,主输送通道的左端上部连接有上送风通道,主输送通道的右端上部连接有排风机;所述一号前送风通道的下端连接有一号前送风机,一号前送风通道的上端连接有放映器;所述放映器的上端连接有二号前送风通道;所述上送风通道的上端连接有上送风机;所述二号前送风通道位于上送风通道的左侧,二号前送风通道的上端连接有二号前送风机; 所述悬吊升降装置固定安装在主输送通道的内部,所述悬吊升降装置包括支撑导向装置、驱动导向装置、升座底座、行走装置、摆动式安全座椅和刹车装置,所述支撑导向装置上连接有驱动导向装置;所述驱动导向装置的下方连接有升降底座,所述升降底座的前后两侧通过行走装置放置在支撑导向装置上,升降底座上连接有摆动式安全座椅,升降底座的右侧连接有刹车装置;所述摆动式安全座椅包括长椅,所述长椅的中部下端通过十字万向铰与升降底座相连,长椅的中部左右两侧通过对称布置的一号升降器、二号升降器与升降底座相连,长椅的左右两端通过铰接的方式对称连接有摇摆杆,在所述摇摆杆的下方设有启动开关,摇摆杆的另一端连接有护栏压杆,所述启动开关与长椅相连,所述护栏压杆呈圆柱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娱乐用空中飞跃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号前送风通道的上端左侧设有一号风向换向弯钩,一号前送风通道的上端右侧设有一号挡风弯钩;所述二号前送风通道的下端左侧设有二号风向换向弯钩,二号前送风通道的下端右侧设有三号风向换向弯钩,二号风向换向弯钩的弯曲度与一号风向换向弯钩的弯曲度相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娱乐用空中飞跃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送风通道的下端左侧设有二号挡风弯钩,且二号挡风弯钩与三号风向换向弯钩相贴合。
【文档编号】A63G31/00GK203648052SQ201320718693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3日
【发明者】陈祖尧, 易伟林 申请人:芜湖华强文化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