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烟雾机的烟雾发生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07518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舞台烟雾机的烟雾发生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舞台烟雾机的烟雾发生装置,包括铝块、用于发热的加热管和用于输送烟雾油的雾化导管,所述雾化导管贯穿铝块,并在铝块的两端伸出形成烟雾油输入口和烟雾喷出口,所述加热管插于铝块内,所述加热管为两个,分设于雾化导管的两侧,并与雾化导管相间隔,两加热管在铝块内的延伸方向均与雾化导管的贯穿方向平行,所述铝块包括位于两加热管之间的铝质传热层和包裹于雾化导管外围的铝质包裹层,两加热管通过铝质传热层和铝质包裹层分别与雾化导管热传递。本实用新型能防止雾化导管堵塞,其雾化效果好,热交换效率高。
【专利说明】舞台烟雾机的烟雾发生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舞台烟雾机,具体涉及舞台烟雾机的烟雾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舞台烟雾机是运用在各种舞台或舞厅的,为了映照出舞台背景或舞台气氛的一种专用机器。
[0003]舞台烟雾机一般包括输送烟雾油的导热管和用于加热烟雾油的加热装置,用于加热烟雾油而形成烟雾,如图广2所示,其结构包括铝块1,铝块I内部设有一个电加热管100和一个绕成螺旋状的导热管120套于在电加热管100外,或缠绕于电加热管100上,导热管120的一端是烟雾油输入口,另一端是烟雾喷出口。
[0004]现有这种舞台烟雾机的烟雾发生装置的设计缺点在于:
[0005]—、导热管120直接接触电加热管100加热,由于电加热管100在加热时其表面的温度很高,热不能一下就传导给外围的铝块I,则将导热管120的温度也变得很高,就会出现下列问题:1、当烟雾油进入高温的导热管120内时,就会被烤焦,特别是只有少量烟雾油进入管内,不能一下子让导热管120降温,更容易被烤焦,一部分被烤焦的烟雾油会附在导热管120的内壁,使用一段时间后,会越积越多,堵塞导热管120,降低电加热管100直接加热导热管120内烟雾油的效果,烤焦的烟雾油雾化为烟雾也会有难闻的气味;2、当烟雾油进入高温的导热管120时,就会出现莱顿弗罗斯特现象,有一小部分烟雾油没有雾化,从烟雾喷出口出来;
[0006]二、紧靠电加热管100的导热管120部分只能依靠直接接触电加热管100来加热,当舞台烟雾机在喷烟的有一段时间不进行加热时,导热管120的那部分没有被铝块I包裹将无法得到铝块I的传热,使烟雾油的加热雾化不均匀,加热雾化的热交换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7]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舞台烟雾机的烟雾发生装置,能防止雾化导管堵塞,其雾化效果好,热交换效率高。
[000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9]舞台烟雾机的烟雾发生装置,包括铝块、用于发热的加热管和用于输送烟雾油的雾化导管,所述雾化导管贯穿铝块,并在铝块的两端伸出形成烟雾油输入口和烟雾喷出口,所述加热管插于铝块内,所述加热管为两个,分设于雾化导管的两侧,并与雾化导管相间隔,两加热管在铝块内的延伸方向均与雾化导管的贯穿方向平行,所述铝块包括位于两加热管之间的铝质传热层和包裹于雾化导管外围的铝质包裹层,两加热管通过铝质传热层和铝质包裹层分别与雾化导管热传递。
[0010]优选地,所述雾化导管包括位于铝块内的螺旋段和位于铝块两端的伸出段,两伸出段分别连接于螺旋段的两端。
[0011]优选地,所述铝质包裹层呈圆柱形,该铝质包裹层的中心线与螺旋段的中心线重人
口 O
[0012]优选地,所述螺旋段的螺距为3mnT20mm。
[0013]优选地,每个所述加热管均呈U形,每个加热管具有两加热臂和连接两加热臂的连接部,两加热臂分别与螺旋段的中心线的距离相等。
[0014]优选地,所述加热臂与螺旋段最近端的距离为5mnTl5mm。
[0015]优选地,所述加热管为电热管。
[0016]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7]本实用新型的雾化导管通过铝块的铝质传热层和铝质包裹层来与加热管进行热交换,避免了加热管与雾化导管的直接接触带来的烤焦烟雾油、堵塞雾化导管的问题,同时,由于雾化导管可得到铝质传热层和铝质包裹层传递过来的较为均匀的热量,因此雾化导管内的温度均匀且能避免局部过高,避免了莱顿弗罗斯特现象,防止未雾化烟雾油直接从烟雾喷出口喷出,也提高了热交换效率,使烟雾油得到均匀雾化。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现有烟雾发生装置透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21]图3为本实用新型舞台烟雾机的烟雾发生装置其中一个实施方式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图3的右视图;
[0023]图5为图3的俯视图;
[0024]图6为本实用新型舞台烟雾机的烟雾发生装置另一个实施方式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铝块;11、铝质传热层;12、铝质包裹层;2、加热管;21、加热臂;22、连接部;3、雾化导管;301、烟雾油输入口 ;302、烟雾喷出口 ;31、螺旋段;32、伸出段;100、电加热管;120、导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如图3所示的舞台烟雾机的烟雾发生装置,包括铝块1、用于发热的加热管2和用于输送烟雾油的雾化导管3,雾化导管3贯穿铝块1,并在铝块I的两端伸出形成烟雾油输入口 301和烟雾喷出口 302,加热管2插于铝块I内。将加热管2设为两个,分设于雾化导管3的两侧,并与雾化导管3相间隔,两加热管2在铝块I内的延伸方向均与雾化导管3的贯穿方向平行。
[0027]如图5所示,铝块I包括位于两加热管2之间的铝质传热层11和包裹于雾化导管3外围的铝质包裹层12,两加热管2通过铝质传热层11和铝质包裹层12分别与雾化导管3热传递。
[0028]其中,铝块I具有优质的传热效果;本实施例的加热管2为电热管,通电后自发热。加热管2可将自身热量传递至铝块1,由铝块I再将热量传递给雾化导管3,以使雾化导管3得到较均匀的受热,当外部油泵将烟雾油供入雾化导管3内后,烟雾油在雾化导管3内得到温度较为均匀、合理的加热并雾化;雾化导管3采用不锈钢管或铜管制成,通过浇铸或压铸方式将铝块I固定包覆在雾化导管3和加热管2外围。
[0029]为使雾化导管3与铝块I具有更多的接触面,得到更合理的热传递并提升热转换效率,如图4所示,雾化导管3包括位于铝块I内的螺旋段31和位于铝块I两端的伸出段32,两伸出段32分别连接于螺旋段31的两端。螺旋段31可在较短的距离内最大程度地延长烟雾油的行程,使烟雾油得到充分受热,防止未雾化的烟雾油喷出。其中,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是具有烟雾喷出口 302的伸出段32由铝块I 一端的端面伸出;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是有烟雾喷出口 302的伸出段32由铝块I一端的侧面伸出。
[0030]为使雾化导管3得到均匀的铝块I包裹,如图5所示,铝质包裹层12呈圆柱形,也可设置为方形,该铝质包裹层12的中心线与螺旋段31的中心线重合,从而使雾化导管3得到更加均匀的加热。
[0031]本实施例的螺旋段31的螺距为10mm,也可在3mnT20mm的范围内选择。
[0032]本实施例的每个加热管2均呈U形,每个加热管2具有两加热臂21和连接两加热臂21的连接部22,两加热臂21分别与螺旋段31的中心线的距离相等,两加热管2的连接部22齐平,进一步利于雾化导管3的受热均匀。而为了雾化导管3得到最佳的温度控制,将加热臂21与螺旋段31最近端的距离设为9mm,也可在5mnTl5mm的范围内选择。
[0033]由于加热管2和螺旋段31相距有一段距离,在加热时热量由两加热管2传导给铝质传热层11和铝质包裹层12,使雾化导管3受热,雾化导管3的温度就不会过高,雾化时不会烤焦雾化导管3内的烟液,避免了因为烤焦烟液而导致雾化导管3堵塞的现象,而且喷出的烟雾没有焦味,也不会有未雾化的烟雾油喷出。
[0034]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舞台烟雾机的烟雾发生装置,包括铝块、用于发热的加热管和用于输送烟雾油的雾化导管,所述雾化导管贯穿铝块,并在铝块的两端伸出形成烟雾油输入口和烟雾喷出口,所述加热管插于铝块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为两个,分设于雾化导管的两侧,并与雾化导管相间隔,两加热管在铝块内的延伸方向均与雾化导管的贯穿方向平行,所述铝块包括位于两加热管之间的铝质传热层和包裹于雾化导管外围的铝质包裹层,两加热管通过铝质传热层和铝质包裹层分别与雾化导管热传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舞台烟雾机的烟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导管包括位于铝块内的螺旋段和位于铝块两端的伸出段,两伸出段分别连接于螺旋段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舞台烟雾机的烟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铝质包裹层呈圆柱形,该铝质包裹层的中心线与螺旋段的中心线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舞台烟雾机的烟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段的螺距为3臟?20臟。
5.根据权利要求f3任一项所述的舞台烟雾机的烟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加热管均呈U形,每个加热管具有两加热臂和连接两加热臂的连接部,两加热臂分别与螺旋段的中心线的距离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舞台烟雾机的烟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臂与螺旋段最近端的距离为5mnTl5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舞台烟雾机的烟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为电热管。
【文档编号】A63J5/02GK203803120SQ201420108989
【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1日
【发明者】郭太宣 申请人:郭太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