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安全压杠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8366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智能安全压杠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安全压杠结构,包括机架和铰接在机架顶部的拐臂,机架上设有气缸,气缸伸出杆的顶部与拐臂顶部相铰接,拐臂另一端向下延伸形成压杠;铰接处的两外侧拐臂上设有扭矩传感器,同时,铰接处的两内侧的拐臂上设有棘轮,机架上设有与所述棘轮相适配的棘爪;机架上设有电控装置,所述扭矩传感器与电控装置信号连接,电控装置与棘爪和气缸分别控制连接。本实用新型使乘客既不受较大的强制按压力,又能利用安全压杠自动向上返回至重新按下来的时间自觉调整坐姿,既避免了以往压杠强制一次按到位给游客带来的伤害或不便,相较以往安全性能更高,同时又提高了舒适程度和人性化程度,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专利说明】智能安全压杠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装置,尤其涉及到大型游乐设施中的安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游乐设备特别是大型游乐设备,既具有一定的娱乐性和刺激性,同时也具有非常大的危险性,在游乐设备运行的过程中时有发生伤人事故。安全压杠对乘客的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过山车等游乐设备中能够定位游客、防止游客因被甩出等原因受到伤害。现有的安全压杠呈U形,从而可以游客的身体两侧及胸腹部定位游客,防止游客从座椅上意外脱出。
[0003]目前,现有的安全压杠只能一次压到位,当游客坐姿不正确时,因没有进一步的安全措施而容易被安全压杠压伤,即便游客没有受伤,也会因突然被安全压杠强制按压而惊吓,失去游玩的兴致。因此,很有必要提高安全压杠的安全可靠性,进行进一步的机构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乘客坐姿不正确时不会一次强制按压到位、并避免乘客受到伤害的智能安全压杠结构。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安全压杠结构,包括机架和铰接在机架顶部的拐臂,机架上设有气缸,气缸伸出杠的顶部与拐臂顶部相铰接,拐臂另一端向下延伸形成压杠;铰接处的拐臂的外侧设有扭矩传感器,铰接处的拐臂的内侧设有棘轮,机架上设有与所述棘轮相适配的棘爪;机架上设有电控装置,所述扭矩传感器与电控装置信号连接,电控装置与棘爪和气缸分别控制连接。
[0006]所述机架上设有限位开关,限位开关与电控装置信号连接;所述拐臂向下连接有与限位开关相配合的限位挡块,压杠向下压到位时限位挡块触发所述限位开关。
[0007]所述电控装置为PLC或单片机或集成电路。
[0008]所述限位开关在压杠两侧各设一个,每个限位开关均对应一个所述的限位开关。
[0009]所述机架与拐臂之间设有缓冲装置。
[0010]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压杠遇到障碍(未坐好的游客的身体)时不再强制按下,而是使压杠自动向上返回并保持一段时间,使乘客既不受较大的强制按压力,又能因身体被轻按一下而注意到需要调整坐姿,从而利用压杠自动向上返回至重新按下来的时间自觉调整坐姿,既避免了以往压杠强制一次按到位给游客带来的伤害或不便,又能使乘客自觉调整好坐姿,相较以往安全性能更高,同时又提高了舒适程度和人性化程度,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13]图3是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安全压杠结构包括机架7和铰接在机架7顶部的拐臂9,机架7上设有气缸2,气缸2伸出杠的顶部与拐臂9顶部相铰接,拐臂9另一端向下延伸形成压杠I ;压杠9与机架7的铰接处的(两)拐臂9的外侧设有扭矩传感器4,压杠9与机架7的铰接处的(两)拐臂9的内侧上设有棘轮10,机架7上设有与所述棘轮10相适配的棘爪6 ;机架7上设有电控装置8,所述扭矩传感器4与电控装置8信号连接,电控装置8与棘爪6和气缸2分别控制连接。
[0015]所述机架7上设有限位开关5,限位开关5与电控装置8信号连接;所述拐臂9向下连接有与限位开关5相配合的限位挡块11,压杠I向下压到位时限位挡块11触发所述限位开关5。所述机架7与拐臂9之间设有缓冲装置3。
[0016]所述电控装置8为PLC或单片机或集成电路。
[0017]所述限位开关5在安全压杠I两侧各设一个,每个限位开关5均对应一个所述的限位开关5。
[0018]所述扭矩传感器4、限位开关5棘轮10、棘爪6、缓冲装置3以及电控装置8均为现有技术,其具体结构不再详述。
[0019]使用时,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游乐设施的乘椅处。乘客坐在游乐设施的乘椅上后,气缸2伸出杆向上起顶,带动拐臂9绕其与机架7的铰接点旋转,从而使安全压杠I在气动气缸2的动力作用下,缓缓压下。当顾客坐姿正确时,安全压杠I持续压下,直到碰到限位开关5,压杠I下压到位。到位后,限位开关5向电控装置8发出信号,电控装置8控制棘爪6锁定棘轮10,从而锁紧压杠I。
[0020]限位挡块11在安全压杠I两侧各装一个,每个限位开关5均对应一个所述的限位开关5。
[0021]当乘客坐姿不正确或有其他原因,安全压杠I在压下过程中遇到障碍,扭矩传感器4感受到扭矩增大后向电控装置8发出障碍信号,电控装置8收到障碍信号后控制气缸2伸出杆回缩,带动安全压杠I自动返回并停留一段时间,然后电控装置8控制气缸2伸出杆再向上起顶,带动安全压杠I向下按压到位。在安全压杠I自动返回并停留一段时间时,乘客因身体被安全压杠I轻压了一下而认知到需要坐好,从而利用安全压杠I返回并停留的时间调整好坐姿。
[0022]工作中,缓冲器可以减小安全压杠I在抬起和压下时出现的冲击,从而进一步避免对乘客造成伤害。
[0023]总之,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安全压杠I遇到障碍(未坐好的游客的身体)时不再强制按下,而是使安全压杠I自动向上返回并保持一段时间,使乘客既不受较大的强制按压力,又能因身体被轻按一下而注意到需要调整坐姿,从而利用安全压杠I自动向上返回至重新按下来的时间自觉调整坐姿,既避免了以往安全压杠I强制一次按到位给游客带来的伤害或不便,又能使乘客自觉调整好坐姿,相较以往安全性能更高,同时又提高了舒适程度和人性化程度,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另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和使用。
【权利要求】
1.智能安全压杠结构,包括机架和铰接在机架顶部的拐臂,其特征在于:机架上设有气缸,气缸伸出杠的顶部与拐臂顶部相铰接,拐臂另一端向下延伸形成压杠;铰接处的拐臂的外侧设有扭矩传感器,铰接处的拐臂的内侧设有棘轮,机架上设有与所述棘轮相适配的棘爪;机架上设有电控装置,所述扭矩传感器与电控装置信号连接,电控装置与棘爪和气缸分别控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安全压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有限位开关,限位开关与电控装置信号连接;所述拐臂向下连接有与限位开关相配合的限位挡块,压杠向下压到位时限位挡块触发所述限位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安全压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装置为PLC或单片机或集成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安全压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与拐臂之间设有缓冲装置。
【文档编号】A63G31/00GK203852835SQ201420214181
【公开日】2014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9日
【发明者】张燕燕, 马小玲, 盛新建, 康红伟, 冯进权, 路绪良 申请人:黄河科技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