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爆旋玩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爆旋玩具,包括垫片及爆旋球,其中:所述爆旋球有底座、下前壳、上前壳、后壳、左壳、右壳、弹力机构、卡紧机构及模型机构;所述底座、下前壳、上前壳、后壳、左壳及右壳闭合后形成一个圆形腔体;所述的垫片由磁导体片制造而成,所述的磁导体片两面贴有保护膜层。本实用新型总体体积小巧,携带方便,具有卡通性又与科学原理相结合,能提高小朋友的趣味性和娱乐性的同时,激发小朋友的好奇心,研究原理,从而开发智力。
【专利说明】—种爆旋玩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领域,特别是一种爆旋玩具。
【背景技术】
[0002]中国玩具拥有悠久的历史。距今约5500年的山东宁阳大汶口遗址发现有小型陶猪。距今约3800年的齐家文化遗物中也有陶制玩具和响铃。风筝和球类游戏也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空竹、风车、滚环、七巧板、九连环等成为中国传统的民间玩具,20世纪以后,玩具制造业成为重要的工业。50年代末中国玩具工业形成,以北京、上海为主要产区。玩具品种达7000多种。60年代香港玩具工业兴起,80年代以后台湾玩具工业有很大的发展。
[0003]一般来说,儿童玩具是为特定年龄组的儿童设计和制造的,其特点与儿童的年龄和智力阶段有关。儿童玩具的使用以一定的适应能力为前提。作为儿童玩具,它拥有一个关键性的因素,那就是它必须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这就要求玩具具有鲜艳的颜色、丰富的声音、易操作的特性,常见的儿童玩具有木制玩具、金属玩具、布绒玩具等;就其功能来说,最受家长欢迎的是开发智力型的玩具。
[0004]目前的玩具中一般比较固定样式,趣味性和娱乐性不足,难以开发小朋友的智力以及吸引小朋友的兴趣。
实用新型内容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体积小巧,结构新型,可变形的爆旋球玩具。
[000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爆旋玩具,包括垫片及爆旋球,其中:所述爆旋球有底座、下前壳、上前壳、后壳、左壳、右壳、弹力机构、卡紧机构及模型机构;所述底座、下前壳、上前壳、后壳、左壳及右壳闭合后形成一个圆形腔体;所述左壳有”,”形卡扣一,所述右壳有“,”形卡扣二 ;所述卡紧机构有卡槽及卡扣,所述的底座里面安装有弹力机构,所述的弹力机构下端有圆柱形孔槽,所述孔槽镶嵌有强力磁体,所述强力磁体外套有弹簧一;所述弹力机构上端有两边对称的”形卡槽,所述”形卡槽从底座两端伸出;所述对称的“l”形卡槽分别与左壳及右壳上的“,”形卡扣相匹配扣合;所述的上前壳及后壳分别设有模型机构三及模型机构四;底座外表上端分别设有模型机构一及模型机构二 ;所述的底座外表上端的模型机构一与下前壳一端通过拉杆连接,所述底座外表上端的模型机构二通过弹簧二与底座一端连接。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下前壳通过轴机构一连接于底座下部前端;左壳及右壳分别通过轴机构二及轴机构三对称连接于底座下部左右两端;上前壳通过轴机构四及套装于轴机构四一端的弹簧三连接于底座上部前端;后壳通过轴机构五及套装于轴机构五一端的弹簧四连接于底座上部后端。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垫片由磁导体片制造而成,所述的磁导体片两面贴有保护膜层。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总体体积小巧,携带方便,具有卡通性又与科学原理相结合,能提高小朋友的趣味性和娱乐性的同时,激发小朋友的好奇心,研究原理,从而开发智力。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视图;
[0012]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状态图;
[0013]图4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现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详细描述:
[0015]参考图1至图4:一种爆旋玩具,包括垫片及爆旋球,其中:所述爆旋球有底座1、下前壳2、上前壳3、后壳4、左壳5、右壳6、弹力机构7、卡紧机构及模型机构;所述底座1、下前壳2、上前壳3、后壳4、左壳5及右壳6闭合后形成一个圆形腔体;所述左壳5有” ~i”形卡扣一 51,所述右壳6有“,”形卡扣二 61 ;所述卡紧机构有卡槽及卡扣,所述的底座I里面安装有弹力机构7,所述的弹力机构7下端有圆柱形孔槽71,所述孔槽71镶嵌有强力磁体72,所述强力磁体72外套有弹簧一 73 ;所述弹力机构7上端有两边对称的” ^ ”形卡槽74,所述”形卡槽74从底座I两端伸出;所述对称的”形卡槽74分别与左壳5及右壳6上的“形卡扣相匹配扣合;所述的上前壳3及后壳4分别设有模型机构三31及模型机构四41 ;底座I外表上端分别设有模型机构一 11及模型机构二 12 ;所述的底座I外表上端的模型机构一 11与下前壳2 —端通过拉杆13连接,所述底座I外表上端的模型机构二 12通过弹簧二与底座I 一端连接。
[0016]所述的下前壳2通过轴机构一连接于底座I下部前端;左壳5及右壳6分别通过轴机构二及轴机构三对称连接于底座I下部左右两端;上前壳3通过轴机构四及套装于轴机构四一端的弹簧三连接于底座I上部前端;后壳4通过轴机构五及套装于轴机构五一端的弹簧四连接于底座I上部后端。
[0017]所述的垫片由磁导体片制造而成,所述的磁导体片两面贴有保护膜层。
[0018]【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一种爆旋玩具在收缩状态下,底座1、下前壳2、上前壳3、后壳4、左壳5及右壳6闭合后形成一个圆形腔体,先将下前壳2通过轴机构一闭合,然后将上前壳3及后壳4通过轴机构四、轴机构五及套装于轴机构上的弹簧三及弹簧四闭合,用手固定已经闭合的三个外壳,然后将左壳5及右壳6通过轴机构二及轴机构三闭合,此时模式机构二中的弹簧二在外力的作用下将其收回,弹力机构7上左右对称的” L ”形卡槽74分别与左壳5及右壳6上的“,”形卡扣相匹配扣合,扣合后所有外壳相互卡住,使得爆旋球不会在松开,此时爆旋球收缩完成,呈一个圆形状态。
[0020]当把收缩状态下的爆旋球滑出去,在滑出去后经过垫片,由于垫片是磁导体片制造而成,在卡紧机构下端有弹力机构7,所以卡紧机构上的卡槽受到强力磁体72所产生的向下的磁力,把在强力磁体72下的小弹簧压缩,强力磁体72带动着卡槽向下运动,卡扣因为卡槽往下运动而松开,模型机构一 11直受着闭合外壳阻力的作用从而紧闭,此时卡槽与卡扣松开后,左壳5及右壳6弹开,从而使得上前壳3、下前壳2及后壳4失去外力的制约的而全部打开,下前壳2打开后由于拉杆13的作用将模型机构一 11弹出,模型机构二 12受弹簧二的力作用推动着向外运动,完成了爆旋球的变形过程。
[0021]综上所述,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阅读本实用新型文件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无需创造性脑力劳动而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变换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爆旋玩具,包括垫片及爆旋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爆旋球有底座、下前壳、上前壳、后壳、左壳、右壳、弹力机构、卡紧机构及模型机构;所述底座、下前壳、上前壳、后壳、左壳及右壳闭合后形成一个圆形腔体;所述左壳有”,”形卡扣一,所述右壳有“,”形卡扣二 ;所述卡紧机构有卡槽及卡扣,所述的底座里面安装有弹力机构,所述的弹力机构下端有圆柱形孔槽,所述孔槽镶嵌有强力磁体,所述强力磁体外套有弹簧一;所述弹力机构上端有两边对称的”形卡槽,所述”形卡槽从底座两端伸出;所述对称的”形卡槽分别与左壳及右壳上的“形卡扣相匹配扣合;所述的上前壳及后壳分别设有模型机构三及模型机构四;底座外表上端分别设有模型机构一及模型机构二 ;所述的底座外表上端的模型机构一与下前壳一端通过拉杆连接,所述底座外表上端的模型机构二通过弹簧二与底座一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爆旋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前壳通过轴机构一连接于底座下部前端;左壳及右壳分别通过轴机构二及轴机构三对称连接于底座下部左右两端;上前壳通过轴机构四及套装于轴机构四一端的弹簧三连接于底座上部前端;后壳通过轴机构五及套装于轴机构五一端的弹簧四连接于底座上部后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爆旋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垫片由磁导体片制造而成,所述的磁导体片两面贴有保护膜层。
【文档编号】A63H3/04GK203989839SQ201420233662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8日
【发明者】赵晋军 申请人:广东淘米动漫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