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肌肉锻炼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09540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面部肌肉锻炼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面部肌肉锻炼器(21)具备弹性板(22)、以及被设置在该弹性板(22)的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且可用嘴唇含住的衔持部(24)。弹性变形部具备弹性板(22)、以及覆盖该弹性板(22)的整个周面的覆盖材(23)。由于整个弹性板(22)被覆盖,所以不仅具有优异的外形,而且在使用时,由于覆盖材(23)的存在而使大部分的多余的振动被吸收或被衰减,所以变得易于含住衔持部(24)。
【专利说明】面部肌肉锻炼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过用嘴唇含住衔持部并使其摇动,将负荷施加到面部肌肉上的面部肌肉锻炼器。

【背景技术】
[0002]在专利文献I中,披露了一种面部肌肉锻炼器,其在由弹性板形成的臂的中央部设置有用于用嘴唇含住的衔持部,并且在上述臂的两端设置有重物。在使用该面部肌肉锻炼器的情况下,以用嘴唇含住衔持部的状态向上方及下方摆动颈部,从而使面部肌肉锻炼器向上方及下方摇动。这样的话,由于弹性材的弹性和重物的负载,而使负荷作用于面部肌肉上,从而锻炼该面部肌肉。
[0003]专利文献
[0004]专利文献I日本外观设计登录第1223289号公报
[0005]上述专利文献I的面部肌肉锻炼器在其长度方向的中央部上设置有由合成树脂形成的衔持部,在两端上设置有由合成树脂形成的重物,也就是说,衔持部和两端的重物被分开形成,在其之间露出金属制的弹性板。因此,不仅设计性较差,而且在使用时除了弹性板的弯曲运动还容易产生扭曲,并且由于该扭曲的复原力直接传到嘴唇上,所以使用感不好。并且,当弹性板露出部分的端缘碰到桌子的角等时,会有在其角上留下划痕的可能。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具有优异的外形且易于使用的面部肌肉锻炼器。
[0007]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面部肌肉锻炼器,具备弹性变形部、以及在该弹性变形部的长度方向的中央位置、且可用嘴唇含住的衔持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变形部具备:具有弹性的芯材;以及覆盖该芯材的整个周面的覆盖材。
[0008]根据如上述的构成,由于整个弹性板被覆盖,所以不仅具有优异的外形,而且在使用时,由于覆盖材的存在而使弹性板的扭曲被吸收或被衰减,所以变得易于含住衔持部。并且,由于不露出弹性板的端缘,所以即使碰到桌子的角等,也不会在其角等留下划痕。
[0009]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形态中,在所述弹性变形部的两端附近设置有重物。
[0010]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形态中,可以装卸地安装有所述重物。
[0011]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形态中,在所述弹性变形部上设置有孔,并且在该孔中可装卸地安装有所述重物。
[0012]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形态中,在所述芯材的两端部形成有具有负载功能的负载功能部。
[0013]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得到具有优异的外形且易于使用的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表示面部肌肉锻炼器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0015]图2是面部肌肉锻炼器的俯视图。
[0016]图3是面部肌肉锻炼器的主视图。
[0017]图4是图2的4-4线上的局部省略剖视图。
[0018]图5是表示芯和衔口关系的分解剖视图。
[0019]图6是表示面部肌肉锻炼器的变形例的俯视图。
[0020]图7是表示面部肌肉锻炼器的其他变形例的俯视图。
[0021]符号说明
[0022]21…面部肌肉锻炼器、22...弹性板、23...覆盖材、24...衔持部、25...加重部、27...芯、28…衔口、29...保持孔、30...重物、122…负载功能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按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24]如图1所示,该实施方式的面部肌肉锻炼器21通过被使用者的嘴唇含住,并且使用者上下摇动面部肌肉锻炼器21,来锻炼使用者的口轮匝肌、及与该口轮匝肌连在一起的颊肌、笑肌、大颊骨肌、小颊骨肌等的面部肌肉。
[0025]如图2及图4所示,面部肌肉锻炼器21具备由钢板制的板弹簧形成的直线带板状的弹性板22。如图4及图5所示,在弹性板22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上,通过以弹性板22为嵌件的成形固定有由聚丙烯等的硬质树脂形成的芯27。在芯27上形成有从弹性板22的一个端缘突出的突出部272。在芯27的突出部272上可装卸地安装有呈中空状的衔口 28,并由该安装状态的衔口 28来形成被嘴唇含住的衔持部24。
[0026]如图2及图4所示,除了整个弹性板22和芯27的突出部272以外的部分通过覆盖材23被铸型,覆盖材23由聚氨酯等的合成树脂形成。弹性变形部由弹性板22和覆盖材23构成。优选地,该覆盖材23由比芯27软质的橡胶性状的材料构成。在弹性板22的两端部分别形成有一对贯穿孔222 (总计4个)。内侧的贯穿孔222用于在覆盖材23成形时允许合成树脂的进入,并强化弹性板22和覆盖材23的结合。衬套26被强制地嵌合在外侧的贯穿孔222中,并从弹性板22的表背两面突出。但是,衬套26被形成为,不从覆盖材23的表面露出的高度。在弹性板22的两端分别透设有小孔224。该小孔224也用于允许合成树脂的进入,并强化弹性板22和覆盖材23结合。
[0027]并且,由芯27的左右两侧的弹性板22及覆盖材23形成左右一对的臂31。在臂31上的覆盖材23的顶端部分别设置有加重部25。
[0028]如图1及图3所示,通过用嘴唇含住衔持部24并上下摇动整个面部肌肉锻炼器21,基于加重部25的负载和弹性板22的弹性等,而使两个臂31与摇动共振,从而使其上下振动。在此,共振是指:在规定范围内的振动数的振动施加于衔持部24上时,臂31向上下方向较大地弯曲而产生振动。特别优选地,臂31的端部可以弯曲至比衔持部24的高度更高的位置。由此,负荷作用于含住衔持部24的使用者的面部肌肉上,从而锻炼面部肌肉。
[0029]如图5所示,在上述芯27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凹凸部271,该凹凸部271用于卡止保持上述衔口 28。衔口 28由比芯27软质的、且不容易滑动的聚氨酯等的软质合成树脂形成。在上述衔口 28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可卡合于芯27的凹凸部271上的凹凸部281。在衔口 28的外周面的中央部的上表面及下表面上形成有可用嘴唇含住的凹陷部282。在衔口28的顶端部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凹部283。在衔口 28的顶端面上形成有球面状的凸部284。
[0030]如图2及图4所示,在上述覆盖材23的两端位置分别形成有保持孔29。上述各个加重部25由可装卸地安装在各个保持孔29中的重物30构成。准备了不同重量的多种重物30,从而根据使用者所要求的锻炼程度等来选择任意重量的重物30,并将其可装卸地安装在各个保持孔29中。
[0031]以下,对如上述构成的面部肌肉锻炼器21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
[0032]在用面部肌肉锻炼器21锻炼面部肌肉时,可以根据面部肌肉锻炼器21的使用者所要求的锻炼程度等,事先将具有所需外形尺寸的衔口 28安装在芯27上,并将所需重量的重物30安装在两个加重部25的保持孔29中。在该状态下,将衔持部24的凹陷部282含于嘴唇并使面部向上方及下方摇动。这样的话,两个加重部25以面部肌肉锻炼器具21的重量作用于嘴唇上的状态通过由板弹簧形成的弹性板22,向上方及下方共振并弯曲,并使该弯曲振动传到衔持部24上。由此,负荷通过嘴唇施加到面部肌肉上,从而锻炼该面部肌肉。
[0033]衔持部24从臂31的侧缘突出,并被配置在从该侧缘向外侧变位的位置上。因此,面部肌肉锻炼器21变成以悬臂状态被嘴唇含住的状态,而使对嘴唇的负载负担变大。因此,基于共振的负荷作为对于面部肌肉的负荷有效地发挥作用,从而可以有效地锻炼面部肌肉。这时,由于上述凹陷部282被形成为横向较长的截面椭圆形,所以能以张开嘴的状态保持衔口 28。通过以张开嘴的状态保持衔口 28,从而能够使因共振产生的负荷传到整个口轮匝肌上。由于在口轮匝肌上连接有笑肌等的表情肌肉,所以通过口轮匝肌也能锻炼笑肌等,从而可以进行有效的锻炼。
[0034]由于在该实施方式的面部肌肉锻炼器21的弹性板22由合成树脂的覆盖材23铸型,所以在臂31弯曲而产生共振时,能够抑制除了为了锻炼想要得到的、由臂31的向上方及下方弯曲的振动以外的动作、例如弹性板22的扭曲。因此,能够减少妨碍动作传到使用者的嘴唇上,并可以舒适地使用面部肌肉锻炼器21。另外,也可以代替对整个弹性板22进行铸型,通过粘结等将合成树脂的板和片材固装在表背两面或表背中的一个面上。
[0035]并且,面部肌肉锻炼器21根据面部肌肉的强度或锻炼程度,能将加重部25的保持孔29内的重物30换成不同重量的其他重物30。
[0036]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面部肌肉锻炼器21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0037]首先,以弹性板22为嵌件,在弹性板22的中央部表面上注塑成形有图4示出的芯27。
[0038]接着,衬套26被强制地嵌入位于弹性板22的各个端部上的外侧的贯穿孔222中。由此,两个衬套26被突设于弹性板22的表背两面。
[0039]之后,弹性板22被安装在成形模具内,成为覆盖材23的合成树脂被注塑到该模具内。这时,合成树脂的注塑初期的注塑压力不会均等地作用于弹性板22上,该压力会一时性的、不均等地作用于弹性板22上。因此,会有这样的情况、即因弹性板22弯曲,而在成形模具的凹模的成形面上形成由该端缘的边缘等造成的擦伤等。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弹性板22弯曲的情况下,衬套26与凹模的成形面抵接,因而可以避免弹性板22与凹模的成形面抵接。
[0040]因此,能够防止在凹模的成形面上形成划伤的情况。在完成向凹模内充填合成树脂的状态下,由于注塑压力均等地作用于整个弹性板22上,所以在弹性板22的弯曲恢复原状、使得该弹性板22在凹模的中央部上以直线状延伸。因此,在成形完成之后,弹性板22被铸型到被成形的覆盖材23内的规定位置上。
[0041]该实施方式具有如下效果。
[0042](I)由于弹性板22的整个周面被覆盖材23覆盖,所以可以将面部肌肉锻炼器21设计为具有优异的外形。另外,代替注塑整个弹性板22,也可以通过粘结将合成树脂的板或片材固装在表背两面或表背的一个面上。
[0043](2)同样地,由于弹性板22的整个周面被覆盖材23覆盖,所以在弹性板22弯曲时,弹性板22的扭曲被覆盖材23吸收或衰减。并且,通过由覆盖材23限制弹性板22,使得弹性板22的微震动被抑制。因此,能够抑制向上方及下方弯曲以外的动作传到嘴唇上,并能够抑制使其变得不易含住。因此,可以将该实施方式的面部肌肉锻炼器21形成为易于使用的锻炼器。
[0044](3)同样地,由于弹性板22的整个周面被覆盖材23覆盖,所以可以防止弹性板22的端缘碰到桌子的角等。因此,能够防止在桌子的角等留下划痕。
[0045](4)由于用于可卸装地安装重物30的保持孔29被形成在弹性板22的外侧上的覆盖材23上,所以可以利用覆盖材23的柔软性而使得重物30的装卸变得容易,并不需要设置用于安装重物30的孔,因而弹性板22的加工变得容易。
[0046](5)可以根据面部肌肉的强度和锻炼程度,将加重部25的保持孔29中的重物30换成不同重量的其他的重物30。
[0047](6)上述衔口 28具有不容易滑动、且硬度适中的橡胶性状。因此,衔口变得易于含住,而且由于臂31的振动产生的负荷能够传到嘴唇上。若衔口 28过硬,衔口 28就不适应嘴唇,且不易含住。若过软,即使含住也很难将面部肌肉锻炼器21维持在稳定状态,而且臂31的振动被过于吸收,使得用于锻炼的负荷减少。
[0048](7)由于弹性变形部由弹性板22和比重小于弹性板22的覆盖材23构成,所以与弹性变形部只由弹性板22构成的构成相比,能够实现面部肌肉锻炼器21的轻量化。S卩、可以由弹性板22及覆盖材23的两个弹性率的相乘作用,得到弹性变形部的弹性率。相对于此,只用弹性板22要想得到相同的弹性率,面部肌肉锻炼器21会增加不存在比重小的覆盖材的重量,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避免这样的重量增加。
[0049](其他实施方式)
[0050]以下,以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为中心对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51]图6示出的实施方式是省略了上述实时方式中的重物30的面部肌肉锻炼器21。并且,在弹性板22的两端部一体形成有大面积的负载功能部122,使其具有由该负载功能部122代替重物30的负载功能。在该构成的情况下,虽未予图示但设置有弹性板22的贯穿孔222和衬套26,并且优选地,衬套26被设置在负载功能部122的顶端部上。
[0052]在图6的实施方式中,由于部件数量减少,所以使构成被简化。
[0053](变形例)
[0054]另外,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变更为如下方式并将其具体化。
[0055]如图7所示,在图6的上述构成中,可以将孔223设置在弹性板22上的覆盖材23的一部分,并使弹性板22的一部分、即孔223的内周缘向外部露出。在该情况下,与专利文献I不同,不是弹性板22的合成树脂在中央部上被分开为两个的构成,而且也没有露出弹性板22的端缘。因此,在图7的构成中,不会产生如专利文献I的问题。相反,由于存在孔223,所以会成为设计上的重点、或可以调整重量平衡。因此,孔223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大小、位置、数量。在本实用新型中,覆盖作为芯材的弹性板22的整个周面是指:只要覆盖材23不在弹性板22的长度方向上被分开形成,该覆盖材23就视为覆盖弹性板22的整个周面。
[0056]在臂31的两端部设置弹性板22或比重大于覆盖材23的物质,并将该部分当作具有用于向上方及下方弯曲臂31的负载功能的负载功能部。
[0057]将臂31的两端部的厚度设为较厚,将整个臂31设为较长,从而将该臂31的两端部当作负载功能部。
[0058]在图6及图7的构成中,将负载功能部122与弹性板22分开形成。或者,将以没有弹性板22的方式构成负载功能部122。为此,将该部位的覆盖材23设为较厚、或设为大。
[0059]衔口 28通过一体成形或粘结、或者熔接而固定在芯27上,或不设置芯27,直接将其固定在弹性板22上。
[0060]不设置芯27,将衔口 28可装卸地安装在弹性板22上。
[0061]重物30通过一体成形、或粘结、或者熔接而固定在臂31上。
[0062]由合成树脂板或FRP (纤维强化塑料)等的、钢板以外的材质构成弹性板22。
【权利要求】
1.一种面部肌肉锻炼器,具备弹性变形部、以及被设置在该弹性变形部的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且可用嘴唇含住的衔持部,其中, 所述弹性变形部具备:具有弹性的芯材;以及覆盖该芯材的整个周面的覆盖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部肌肉锻炼器,其中, 在所述弹性变形部的两端附近设置有重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部肌肉锻炼器,其中, 可以装卸地安装有所述重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部肌肉锻炼器,其中, 在所述弹性变形部上设置有孔,并且在该孔中可装卸地安装有所述重物。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部肌肉锻炼器,其中, 在所述芯材的两端部形成有具有负载功能的负载功能部。
【文档编号】A63B23/03GK203989709SQ201420358233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30日
【发明者】松下刚 申请人:株式会社Mtg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