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多功能助行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9531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多功能助行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便携式多功能助行椅,涉及一种用于辅肋老年痴呆患者进行锻炼的助行椅。两边分别有一“田”字型架构,两边的“田”字型架构分别由前直立杆、中直立杆,后直立杆构成,前直立杆、中直立杆、后直立杆的上、中、下部位分别对应固定有纵向杆,所述后直立杆的上、中、下部位分别通过三对可折叠的左短杆、右短杆连接,左短杆与右短杆的可折叠部位设有可滑动的袖套;椅子由两块由轻型硬质塑料或铝合金材料做成的左座椅和右座椅在中线连接部位嵌合连接,并由一管状轴全部串联起来。本实用新型可向中间折叠,便于运输携带;可升降坐位高度;坐位的左右两部分可向上向后提起,增加了使用者站立时助行椅内的活动空间。
【专利说明】便携式多功能助行椅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康复医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辅肋老年痴呆患者进行锻炼的助行椅。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剧,老年痴呆患者也越来越多,这类患者的病情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下降、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日常生活能力的逐渐下降,逐渐由能走到只能站或坐,再到卧床不起。当今预防老年痴呆进行性退变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锻炼,鼓励并帮助病人多做站立运动(如平衡训练),多走动(甚至原地踏步也行)。目前,市场上有行多这类帮助行走的器具,如拐杖等,也有带有椅子的拐杖,使用这类器具的患者需要休息时,一般需要先将手离开行走时扶着的扶手,然后再转身至座椅边坐下。然后对于患有老年痴呆的患者来说,因为他们有认知障碍,行为自控能力不足,在站立或行走时,对何时要坐下休息或继续站或走并没有意识,故此,很容易引起跌倒损伤。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针对上面所述缺陷,提供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助行椅,该助行椅能有效帮助老年痴呆患者进行站立运动且不易跌倒。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0005]便携式多功能助行椅,两边分别有一 “田”字型架构,两边的“田”字型架构分别由前直立杆、中直立杆,后直立杆构成,前直立杆、中直立杆、后直立杆的上、中、下部位分别对应固定有纵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直立杆的上、中、下部位分别通过三对可折叠的左短杆、右短杆连接,左短杆与右短杆的可折叠部位设有可滑动的袖套;所述前直立杆、中直立杆和后直立杆下端内套一长且直径较小的内套管,内套管最低端设有万向轮;所述中直立杆的上方插有一 “T”型管,该“T”型管由为助行椅作为简易平行双杠供做平衡训练时的扶手和与扶手垂直并插入中直立杆上方的竖管构成,中直立杆的中部设有一阻隔栓,以防止内套管和竖管在中直立杆内相互顶住;所述上部位的纵向杆靠近前直立杆处设有一门杆;所述助行椅的椅子由两块由轻型硬质塑料或铝合金材料做成的左座椅和右座椅在中线连接部位嵌合连接,并由一管状轴全部串联起来;所述左座椅和右座椅通过口朝下的凹型半套管挂在中间纵向杆上,并且通过两套管环绕在中间的左短杆和右短杆上;所述后直立杆的上插有向上向后的伸展延长的附件,以便使用者需要人推时使用。
[0006]所述左短杆与右短杆的可折叠部位为相互嵌套的L型或M型。
[0007]所述万向轮上设有踏片,轻踏下踏片可固定住万向轮,用脚轻轻拉起踏片,则万向轮可移动。
[0008]所述前直立杆、中直立杆、后直立杆的下部和内套管的上部分别凿有相对应的等距离的小洞,小洞上设有抠栓,以利于内套管在前直立杆、中直立杆、后直立杆内相互对向滑动并通过小洞上突出的枢栓来调节并固定助行椅的座椅到一定高度。
[0009]所述小洞之间的距离为2.5厘米。
[0010]所述竖管与中直立杆的上部设有分别对应的5-6个小孔及一弹性扣拴,用以调节固定所需平行双杠扶手的高度。
[0011]所述门杆一端以转轴形式连在一侧纵向杆上,门杆另一端则以搭扣活动设置在另一侧纵向杆上。
[0012]所述门杆上设有两个推手,搭扣解扣上提就可以进入到助行椅内,门杆放下后,使用者可通过扶住推手进行站立行走训练。
[0013]所述中线连接部位为犬齿状嵌合。
[0014]所述中直立杆和后直立杆间的上部位纵向杆上设有置手处,为使用者坐下时放手臂处。
[0015]所述上部位与中部位的左短杆、右短杆间设有可拆卸的软型靠背垫。
[0016]所述半套管上设有座椅搭扣,所述后直立杆上设有与座椅搭扣相对应的直立杆搭扣。
[0017]所述中直立杆上方“T”型管的扶手与竖管间还可安装大管与小管,大管上设有等距离的小孔及弹性拴扣,所述大管分别与扶手和竖管垂直并固定在竖管上,所述小管呈“L”型,一侧伸入大管内,另一侧与扶手垂直并固定于扶手下。在扶手的高度调节好后,两扶手可用作腋拐使用,为使此腋拐适应使用者身体的宽度,小管的间距可通过其在大管内的滑动来调节。
[0018]当使用者站起,手扶门杆上的推手,助行椅可被推行前进。使用其它助行椅的人,想休息时需转体360度才能坐下,而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助行椅,因为椅子就在后面,想休息时,使用者直接坐下即可,避免了痴呆患者做转体360度的动作常可能出现跌倒的情况。
[0019]当使用者从助行椅位置上站起做康复训练时,它的六个轮子通过踏片被锁住固定;后面的椅子部分的半套管则脱离纵向杆,左座椅和右座椅以套管为轴向后翻转上扬,半套管上的座椅搭扣将会搭扣在后直立杆上的直立杆搭扣上,从而固定住座椅,整个助行椅就成了一个简易的康复训练用的平行双杠,此时使用者站起后有更多的活动空间,在此空间内,使用者可手扶平行双杠的扶手来做力量和平衡功能训练。另外,扶手的高度可以通过竖管在中直立杆内的相向滑动来调节,高度可通过弹性扣拴来固定。
[0020]当助行椅要收起存放时,可滑动的袖套滑离左短杆和右短杆的可折叠部位,左短杆和右短杆往中间上举收缩,门杆上的搭扣上提,门杆收起并贴附在前直立杆上。左座椅和右座椅则在中线连接部位处上提,万向轮向内滑动,从而使整个助行椅往内侧收缩折叠收起,易于存放、运输和携带。
[002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可向中间折叠,便于运输携带。2、可升降坐位高度,利于身高不同的使用者坐下时仍保持尽可能的髋膝关节90度屈曲。3、坐位的左右两部分可向上向后提起,增加了使用者站立时助行椅内的活动空间。4、可调节两侧扶手高度,方便身高不同的使用者握住两侧扶手前行时,肘关节呈15-30度左右的屈曲范围。5、两侧扶手向内伸向上的附属设计,可让腕关节有疾患的使用者通过腋窝来挟持所在侧的扶手。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实用新型后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实用新型作腋拐使用时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I前直立杆,2中直立杆,3后直立杆,4纵向杆,5左短杆,6右短杆,7袖套,8门杆,9推手,10内套管,11万向轮,12小洞,13扶手,14竖管,15小孔,16阻隔栓,17左座椅,18右座椅,19中线连接部位,20半套管,21-1座椅搭扣,21直立杆搭扣,22置手处,23附件,24软型靠垫,25搭扣,26套管,27踏片,28大管,29小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便携式多功能助行椅,两边分别有一 “田”字型架构,两边的“田”字型架构分别由前直立杆1、中直立杆2,后直立杆3构成,前直立杆1、中直立杆2、后直立杆3的上、中、下部位分别对应固定有纵向杆4,所述后直立杆3的上、中、下部位分别通过三对可折叠的左短杆5、右短杆6连接,左短杆5与右短杆6的可折叠部位设有可滑动的袖套7 ;所述前直立杆1、中直立杆2和后直立杆3下端内套一长且直径较小的内套管10,内套管10最低端设有万向轮11 ;所述中直立杆2的上方插有一“T”型管,该“T”型管由为助行椅作为简易平行双杠供做平衡训练时的扶手13和与扶手13垂直并插入中直立杆2上方的竖管14构成,中直立杆2的中部设有一阻隔栓16,以防止内套管10和竖管14在中直立杆2内相互顶住;所述上部位的纵向杆4靠近前直立杆I处设有一门杆8 ;所述助行椅的椅子由两块由轻型硬质塑料或铝合金材料做成的左座椅17和右座椅18在中线连接部位19嵌合连接,并由一管状轴全部串联起来;所述左座椅17和右座椅18通过口朝下的凹型半套管20挂在中间纵向杆4上,并且通过两套管26环绕在中间的左短杆5和右短杆6上;所述后直立杆3的上插有向上向后的伸展延长的附件23,以便使用者需要人推时使用。
[0028]所述左短杆5与右短杆6的可折叠部位为相互嵌套的L型或M型。
[0029]所述万向轮11上设有踏片27,轻踏下踏片27可固定住万向轮11,用脚轻轻拉起踏片27,则万向轮11可移动。
[0030]所述前直立杆1、中直立杆2、后直立杆3的下部和内套管10的上部分别凿有相对应的等距离的小洞12,小洞12上设有抠栓,以利于内套管10在前直立杆1、中直立杆2、后直立杆3内相互对向滑动并通过小洞12上突出的枢栓来调节并固定助行椅的座椅到一定高度。
[0031]所述小洞12之间的距离为2.5厘米。
[0032]所述竖管14与中直立杆2的上部设有分别对应的5-6个小孔15及一弹性扣拴,用以调节固定所需平行双杠扶手的高度。
[0033]所述门杆8 一端以转轴形式连在一侧纵向杆4上,门杆8另一端则以搭扣25活动设置在另一侧纵向杆4上。
[0034]所述门杆8上设有两个推手9,搭扣25解扣上提就可以进入到助行椅内,门杆8放下后,使用者可通过扶住推手9进行站立行走训练。
[0035]所述中线连接部位19为犬齿状嵌合。
[0036]所述中直立杆2和后直立杆3间的上部位纵向杆4上设有置手处22,为使用者坐下时放手臂处。
[0037]所述上部位与中部位的左短杆5、右短杆6间设有可拆卸的软型靠背垫24。
[0038]所述半套管20上设有座椅搭扣21-1,所述后直立杆3上设有与座椅搭扣21_1相对应的直立杆搭扣21。
[0039]所述中直立杆2上方“T”型管的扶手13与竖管14间还可安装大管28与小管29,大管28上设有等距离的小孔15及弹性拴扣,所述大管28分别与扶手13和竖管14垂直并固定在竖管14上,所述小管29呈“L”型,一侧伸入大管28内,另一侧与扶手13垂直并固定于扶手13下。在扶手13的高度调节好后,两扶手13可用作腋拐使用,为使此腋拐适应使用者身体的宽度,小管29的间距可通过其在大管28内的滑动来调节。
[0040]当使用者站起,手扶门杆8上的推手9,助行椅可被推行前进。使用其它助行椅的人,想休息时需转体360度才能坐下,而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助行椅,因为椅子就在后面,想休息时,使用者直接坐下即可,避免了痴呆患者做转体360度的动作常可能出现跌倒的情况。
[0041]当使用者从助行椅位置上站起做康复训练时,它的六个轮子通过踏片27被锁住固定;后面的椅子部分的半套管20则脱离纵向杆4,左座椅17和右座椅18以套管26为轴向后翻转上扬,半套管20上的座椅搭扣21-1将会搭扣在后直立杆3上的直立杆搭扣21上,从而固定住座椅,整个助行椅就成了一个简易的康复训练用的平行双杠,此时使用者站起后有更多的活动空间,在此空间内,使用者可手扶平行双杠的扶手13来做力量和平衡功能训练。另外,扶手13的高度可以通过竖管14在中直立杆2内的相向滑动来调节,高度可通过弹性扣拴来固定。
[0042]当助行椅要收起存放时,可滑动的袖套7滑离左短杆5和右短杆6的可折叠部位,左短杆5和右短杆6往中间上举收缩,门杆8上的搭扣25上提,门杆8收起并贴附在前直立杆I上。左座椅17和右座椅18则在中线连接部位19处上提,万向轮11向内滑动,从而使整个助行椅往内侧收缩折叠收起,易于存放、运输和携带。
【权利要求】
1.便携式多功能助行椅,两边分别有一“田”字型架构,两边的“田”字型架构分别由前直立杆(I)、中直立杆(2 ),后直立杆(3 )构成,前直立杆(I)、中直立杆(2 )、后直立杆(3 )的上、中、下部位分别对应固定有纵向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直立杆(3)的上、中、下部位分别通过三对可折叠的左短杆(5 )、右短杆(6 )连接,左短杆(5 )与右短杆(6 )的可折叠部位设有可滑动的袖套(7 );所述前直立杆(I)、中直立杆(2 )和后直立杆(3 )下端内套一长且直径较小的内套管(10),内套管(10)最低端设有万向轮(11);所述中直立杆(2)的上方插有一“T”型管,该“T”型管由为助行椅作为简易平行双杠供做平衡训练时的扶手(13)和与扶手(13)垂直并插入中直立杆(2)上方的竖管(14)构成,中直立杆(2)的中部设有一阻隔栓(16);所述上部位的纵向杆(4)靠近前直立杆(I)处设有一门杆(8);所述助行椅的椅子由两块由轻型硬质塑料或铝合金材料做成的左座椅(17)和右座椅(18)在中线连接部位(19)嵌合连接,并由一管状轴全部串联起来;所述左座椅(17)和右座椅(18)通过口朝下的凹型半套管(20 )挂在中间纵向杆(4 )上,并且通过两套管(26 )环绕在中间的左短杆(5 )和右短杆(6)上;所述后直立杆(3)的上插有向上向后的伸展延长的附件(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多功能助行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短杆(5)与右短杆(6)的可折叠部位为相互嵌套的L型或M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多功能助行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轮(11)上设有踏片(2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多功能助行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直立杆(I)、中直立杆(2)、后直立杆(3)的下部和内套管(10)的上部分别凿有相对应的等距离的小洞(12),小洞(12)上设有抠栓;所述小洞(12)之间的距离为2.5厘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多功能助行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管(14)与中直立杆(2)的上部设有分别对应的5-6个小孔(15)及一弹性扣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多功能助行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杆(8)—端以转轴形式连在一侧纵向杆(4 )上,门杆(8 )另一端则以搭扣(25 )活动设置在另一侧纵向杆(4 )上;所述门杆(8)上设有两个推手(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多功能助行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线连接部位(19)为犬齿状嵌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多功能助行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直立杆(2)和后直立杆(3)间的上部位纵向杆(4)上设有置手处(22);所述上部位与中部位的左短杆(5)、右短杆(6)间设有可拆卸的软型靠背垫(2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多功能助行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套管(20)上设有座椅搭扣(21-1),所述后直立杆(3)上设有与座椅搭扣(21-1)相对应的直立杆搭扣(2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多功能助行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直立杆(2)上方“T”型管的扶手(13)与竖管(14)间还可安装大管(28)与小管(29),大管(28)上设有等距离的小孔及弹性拴扣,所述大管(28)分别与扶手(13)和竖管(14)垂直并固定在竖管(14)上,所述小管(29)呈“L”型,一侧伸入大管(28)内,另一侧与扶手(13)垂直并固定于扶手(13)下。
【文档编号】A63B23/04GK204050826SQ201420356924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日
【发明者】杨曼莉, 陈世民, 涂明达 申请人:杨曼莉, 陈世民, 涂明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