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蛙鞋的双保险扣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1322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一种蛙鞋的双保险扣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蛙鞋的双保险扣具,包括母扣、公扣和一补强扣;该母扣用于连接蛙鞋的后帮位置,公扣用于连接蛙鞋的绳带,于该母扣上具有一扣孔,该公扣上具有一锁合部,该公扣的锁合部插入扣孔内实现第一重扣合;所述补强扣还可以翻动下压箍紧公扣的锁合部实现第二重扣合,这样,有效增强扣具的可靠度,两重扣合设计,连接稳固,不易松脱,安全性高。
【专利说明】一种蛙鞋的双保险扣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扣具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蛙鞋的脚后跟位置用于系绳带的蛙鞋的双保险扣具。

【背景技术】
[0002]传统蛙鞋是一体成型,使用者依据自己的脚型大小选择对应的码数,像穿鞋子一样将整个脚板和后跟穿入到蛙鞋的鞋口内。然而由于鞋口不具备伸缩性,易穿的同时也存在易脱落的问题。有鉴于此,目前市场上许多蛙鞋会在鞋后帮的位置增加绳带,用两扣具锁在蛙鞋主体上,从而可以利用扣具实现快速穿蛙鞋,并且可以通过调节绳带的松紧以适配大小不同的脚型。这种具有扣具的蛙鞋在使用中仍然存在以下缺点:普通的扣具连接结构简单,使用在段时间后连接扣容易松脱,尤其是在水下拨动水时产生很大的阻力,更容易使蛙鞋松动,给潜水者带来困挠。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蛙鞋的双保险扣具,其用在蛙鞋上具有两重扣合设计,连接稳固,不易松脱,安全性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蛙鞋的双保险扣具,包括一用于连接蛙鞋的后帮位置的母扣、一用于连接蛙鞋的绳带的公扣和一补强扣;该母扣包括母扣本体、弹簧、按钮,该母扣本体上具有一扣孔,所述弹簧安装于母扣本体中,所述按钮抵触该弹簧而可翘动枢接于母扣本体,所述按钮朝向扣孔的一侧设有第一锁合部;该公扣包括公扣本体、设于该公扣本体一端的绳带连接部、设于该公扣本体另一端的第二锁合部,该第二锁合部插入扣孔内与第一锁合部扣合锁紧;所述补强扣包括一扣合臂和分别设于该扣合臂两侧的枢接部,该两枢接部可翻动连接于母扣本体,该扣合臂下压箍紧公扣的第二锁合部。
[000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母扣本体呈椭圆形,其由底壁、环形的周壁以及椭圆的顶壁组成,该底壁开设有用于连接蛙鞋的安装孔,该周壁的前侧开设所述扣孔,该顶壁开设用于安装按钮的按钮孔。
[000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按钮安装于该按钮孔中,该按钮的两侧设有转动连接头,对应之母扣本体的周壁两侧设有两轴孔,该转动连接头可转动安装于轴孔中。
[000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母扣本体的底壁远离扣孔的一侧设有一凸柱,所述弹簧套设于该凸柱上,该弹簧抵触于所述按钮与母扣本体的底壁之间。
[000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补强扣的枢接部是两轴孔,对应之母扣本体的周壁两外侧设有凸轴,该凸轴与该轴孔可转动配合组装。
[00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公扣本体的第二锁合部包括一插接平台、一体设于该插接平台头端的扣合舌板、突设于该插接平台的凸台,该扣合舌板与凸台形成有断差的阶梯状;对应之母扣本体的扣孔是由一级宽孔和二级窄孔组成,该插接平台插入扣孔内,该扣合舌板卡入一级宽孔,该凸台卡入二级窄孔。
[00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公扣本体的凸台背对扣合舌板的一侧与插接平台之间形成扣合凹槽,所述补强扣的扣合臂扣压在该扣合凹槽内。
[00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公扣本体的扣合舌板头端具有第一倒勾,所述按钮的第一锁合部是第二倒钩,该第一和第二倒勾彼此相扣。
[00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公扣本体的绳带连接部包括一容置腔、一滚轴和一按键,该滚轴横向跨设于该容置腔,该按键可翘动连接于该容置腔的侧壁,按键位于滚轴上方并盖住容置腔的顶部开口。
[00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按键具有一体式的按压面、抵触杆、压带凸肋,该按压面顶部密布有防滑点,该抵触杆由按压面底面斜向延伸抵触容置腔的腔底,该压带凸肋正对滚轴并与滚轴之间形成供绳带穿过的细缝。
[001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利用公扣与母扣对插,便能实现第一重扣合,使蛙鞋的绳带绑紧在潜泳者的脚后跟上,再用补强扣箍紧公扣,即实现第二重扣合,防止蛙鞋后帮与绳带松开,籍此实现双重扣紧结构,安全性高、结构简单,不易松脱,连接更为稳定可靠,潜泳者无需担心蛙鞋脱落。
[0016]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扣具双重扣合(公扣与母扣扣合+公扣与补强扣扣合)的立体示意图,其中蛙鞋并未整体展示,仅展示了后帮用于连接母扣的位置;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扣具一次扣合(只有公扣与母扣扣合)的立体示意图;
[0019]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扣具未扣合状态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扣具的分解图;
[0021]图5是图4的另一视角图;
[0022]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扣具未扣合状态的剖视图;
[0023]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扣具双重扣合状态的剖视图。
[0024]附图标识说明:
[0025]10、母扣11、母扣本体
[0026]111、扣孔1111、一级宽孔
[0027]1112、二级窄孔112、底壁
[0028]113、周壁114、顶壁
[0029]115、安装孔116、按钮孔
[0030]117、轴孔118、凸柱
[0031]119、凸轴12、弹簧
[0032]13、按钮131、第一锁合部
[0033]132、转动连接头20、公扣
[0034]21、公扣本体22、绳带连接部
[0035]221、容置腔222、滚轴
[0036]223、按键2231、按压面
[0037]2232、抵触杆2233、压带凸肋
[0038]2234、防滑点2235、细缝
[0039]23、第二锁合部231、插接平台
[0040]232、扣合舌板233、凸台
[0041]234、扣合凹槽235、扣合舌板头端
[0042]30、补强扣31、扣合臂
[0043]32、枢接部40、蛙鞋。

【具体实施方式】
[0044]请参照图1至图7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是一种蛙鞋40的脚后跟位置用于系绳带的双保险扣具,但实际产品不限于仅用在潜水用品上,亦可通过局部结构改进而应用于包、袋的绳带之间的连接。
[0045]所述蛙鞋的双保险扣具的结构包括母扣10、公扣20和一补强扣30。该母扣10用于连接蛙鞋40的后帮位置,公扣20用于连接蛙鞋的绳带。
[0046]其中,该母扣10包括母扣本体11、弹簧12、按钮13,该母扣本体11上具有一扣孔111,所述弹簧12安装于母扣本体11中,所述按钮13抵触该弹簧12而可翘动枢接于母扣本体11,所述按钮13朝向扣孔111的一侧设有第一锁合部131。该公扣20包括公扣本体21、设于该公扣本体21 —端的绳带连接部22、设于该公扣本体21另一端的第二锁合部23,该第二锁合部23插入扣孔111内与第一锁合部131扣合锁紧。所述补强扣30包括一扣合臂31和分别设于该扣合臂31两侧的枢接部32,该两枢接部32可翻动连接于母扣本体11,该扣合臂31下压后箍紧公扣20的第二锁合部23。籍此,公扣20的第二锁合部23与母扣10相扣后实现第一重扣紧,再由补强扣30对公扣20的第二锁合部23实现第二重扣紧,有效增强扣具的可靠度,两重扣合设计,连接稳固,不易松脱,安全性高。
[0047]所述母扣10的具体结构如下:所述母扣本体11呈椭圆形,其由底壁112、环形的周壁113以及椭圆的顶壁114组成,该底壁112开设有用于连接蛙鞋的安装孔115,该周壁113的前侧开设所述扣孔111,该顶壁114开设用于安装按钮13的按钮孔116。所述按钮13安装于该按钮孔116中,该按钮13的两侧设有转动连接头132,对应之母扣本体11的周壁113两侧设有两轴孔117,该转动连接头132可转动安装于轴孔117中。此外,所述母扣本体11的底壁112远离扣孔111的一侧设有一凸柱118,所述弹簧12套设于该凸柱118上,该弹簧12抵触于所述按钮13与母扣本体11的底壁112之间。还有,所述补强扣30的枢接部32是两轴孔,对应之母扣本体11的周壁113两外侧设有凸轴119,该凸轴119与该轴孔117可转动配合组装。
[0048]所述公扣20的具体结构及该公扣20与母扣10的配合设计如下:所述公扣本体21的第二锁合部23包括一插接平台231、一体设于该插接平台231头端的扣合舌板232、突设于该插接平台231的凸台233,该扣合舌板232与凸台233形成有断差的阶梯状;对应之母扣本体11的扣孔111是由一级宽孔1111和二级窄孔1112组成,该插接平台231插入扣孔111内,该扣合舌板232卡入一级宽孔1111,该凸台233卡入二级窄孔1112。所述公扣本体21的凸台233背对扣合舌板232的一侧与插接平台231之间形成扣合凹槽234,所述补强扣30的扣合臂31扣压在该扣合凹槽234内。所述公扣本体21的扣合舌板头端235具有第一倒勾,所述按钮13的第一锁合部131是第二倒钩,该第一和第二倒勾彼此相扣。所述公扣本体21的绳带连接部22包括一容置腔221、一滚轴222和一按键223,该滚轴222横向跨设于该容置腔221,该按键223可翘动连接于该容置腔221的侧壁,按键223位于滚轴222上方并盖住容置腔221的顶部开口。所述按键223具有一体式的按压面2231、抵触杆2232、压带凸肋2233,该按压面2231顶部密布有防滑点2234,该抵触杆2232由按压面2231底面斜向延伸抵触容置腔221的腔底,该压带凸肋2233正对滚轴222并与滚轴222之间形成供绳带穿过的细缝2235。
[0049]如图3、图6所示,使用时,将蛙鞋的脚后跟的凸扣卡入母扣10的安装孔115,使母扣10固定在蛙鞋上;然后将绳子穿设于公扣20的绳带连接部22,使公扣20固定在绳带上;接着使公扣20与母扣10对插,便能实现第一重扣合;最后再翻动补强扣30,用补强扣30压紧在扣合凹槽234中,即实现第二重扣合。这样,有效增强扣具的可靠度,两重扣合设计,连接稳固,不易松脱,安全性高。
[005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利用公扣20与母扣10对插,便能实现第一重扣合,使蛙鞋40的绳带绑紧在潜泳者的脚上,再用补强扣30箍紧公扣20,即实现第二重扣合,防止蛙鞋40后帮与绳带松开,籍此实现双重扣紧结构,安全性高、结构简单,不易松脱,连接更为稳定可靠。
[005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蛙鞋的双保险扣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用于连接蛙鞋的后帮位置的母扣、一用于连接蛙鞋的绳带的公扣和一补强扣; 该母扣包括母扣本体、弹簧、按钮,该母扣本体上具有一扣孔,所述弹簧安装于母扣本体中,所述按钮抵触该弹簧而可翘动枢接于母扣本体,所述按钮朝向扣孔的一侧设有第一锁合部; 该公扣包括公扣本体、设于该公扣本体一端的绳带连接部、设于该公扣本体另一端的第二锁合部,该第二锁合部插入扣孔内与第一锁合部扣合锁紧; 所述补强扣包括一扣合臂和分别设于该扣合臂两侧的枢接部,该两枢接部可翻动连接于母扣本体,该扣合臂下压箍紧公扣的第二锁合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蛙鞋的双保险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扣本体呈椭圆形,其由底壁、环形的周壁以及椭圆的顶壁组成,该底壁开设有用于连接蛙鞋的安装孔,该周壁的前侧开设所述扣孔,该顶壁开设用于安装按钮的按钮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蛙鞋的双保险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安装于该按钮孔中,该按钮的两侧设有转动连接头,对应之母扣本体的周壁两侧设有两轴孔,该转动连接头可转动安装于轴孔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蛙鞋的双保险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扣本体的底壁远离扣孔的一侧设有一凸柱,所述弹簧套设于该凸柱上,该弹簧抵触于所述按钮与母扣本体的底壁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蛙鞋的双保险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扣的枢接部是两轴孔,对应之母扣本体的周壁两外侧设有凸轴,该凸轴与该轴孔可转动配合组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蛙鞋的双保险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扣本体的第二锁合部包括一插接平台、一体设于该插接平台头端的扣合舌板、突设于该插接平台的凸台,该扣合舌板与凸台形成有断差的阶梯状;对应之母扣本体的扣孔是由一级宽孔和二级窄孔组成,该插接平台插入扣孔内,该扣合舌板卡入一级宽孔,该凸台卡入二级窄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蛙鞋的双保险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扣本体的凸台背对扣合舌板的一侧与插接平台之间形成扣合凹槽,所述补强扣的扣合臂扣压在该扣合凹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蛙鞋的双保险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扣本体的扣合舌板头端具有第一倒勾,所述按钮的第一锁合部是第二倒钩,该第一和第二倒勾彼此相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蛙鞋的双保险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扣本体的绳带连接部包括一容置腔、一滚轴和一按键,该滚轴横向跨设于该容置腔,该按键可翘动连接于该容置腔的侧壁,按键位于滚轴上方并盖住容置腔的顶部开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蛙鞋的双保险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具有一体式的按压面、抵触杆、压带凸肋,该按压面顶部密布有防滑点,该抵触杆由按压面底面斜向延伸抵触容置腔的腔底,该压带凸肋正对滚轴并与滚轴之间形成供绳带穿过的细缝。
【文档编号】A63B31/11GK204193428SQ201420578284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9日
【发明者】徐前呈 申请人:徐前呈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