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42053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可改变坡度的跑步机。

背景技术:
由于生活忙碌,现代人普遍缺乏运动。而跑步因为简单、有效率,成为许多人选择的运动。当天候不佳,或在某些时段,使用室内跑步机,相较于在户外跑步更方便。为了模拟爬坡,某些跑步机具有扬升机构,可抬升跑步台的前端。然而,除了爬坡训练,也需要下坡训练。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跑步机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进行爬坡与下坡训练的运动装置。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跑步机,其包含:跑步台,供使用者在其上走路或跑步;前扬升架,与该跑步台的前半部分枢接;后扬升架,与该跑步台的后半部分枢接;以及驱动组件,可动连接该前扬升架与该后扬升架;该驱动组件包含套筒,当该套筒朝前半部分位移,该后扬升架被抬升;当该套筒朝后半部分位移,该前扬升架被抬升。本发明的目的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前述的跑步机,其中该驱动组件还包含马达以及螺杆。前述的跑步机,其中该套筒具有内螺纹与该螺杆啮合,该套筒枢接该前扬升架,该马达枢接该后扬升架,该马达驱动该套筒沿着该螺杆朝该前半部分或该后半部分位移。前述的跑步机,其中该前扬升架包含一个横杆以及两个侧杆分别位于该横杆的两侧,每个该侧杆的一端具有滚轮抵靠支撑面或地面。前述的跑步机,其中该跑步台的该前半部分下方还包含止挡部分,当该跑步台为水平,该止挡部分抵住该前扬升架。前述的跑步机,其中该后扬升架包含:外框,与支撑面或地面接触;内框,位于该外框内。前述的跑步机,其中该内框包含一个横杆、两个侧杆、两个举臂、一个横管,该两个侧杆分别位于该横杆的两侧;每个该侧杆具有两端,其中一端枢接该跑步台的该后半部分,另一端具有滚轮可动连接于该外框;该两个举臂分别位于该横管的两侧,每个该举臂具有两端,其中一端枢接该外框,另一端枢接一个对应该侧杆的枢转部分。前述的跑步机,其中每个该侧杆与该跑步台枢接的一端其下方具有脚垫,当该跑步台为水平,该脚垫抵住该横管。本发明技术方案1提供一种跑步机,其包含跑步台、前扬升架,后扬升架,以及驱动组件。跑步台供使用者在其上走路或跑步。前扬升架与跑步台的前半部分枢接。后扬升架与跑步台的后半部分枢接。驱动组件可动连接前扬升架与后扬升架,并包含套管在前扬升架与后扬升架之间位移。当套管朝前半部分位移,后扬升架被抬升;当套筒朝后半部分位移,前扬升架被抬升。技术方案2提供一种跑步机,其包含跑步台、前扬升架,后扬升架,以及驱动组件。跑步台供使用者在其上走路或跑步。前扬升架与跑步台的前半部分枢接。后扬升架与跑步台的后半部分枢接。驱动组件可动连接前扬升架与后扬升架,并在前扬升架与后扬升架之间位移,使得前扬升架或后扬升架被抬升。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跑步机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的跑步机,仅利用单一驱动组件,控制跑步台的前半部分或后半部分的抬升,使用者很方便可模拟爬坡或下坡训练。如此可降低成本,节省空间,并且,大幅提升坡度抬升或下降的反应速度。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跑步机,其包含跑步台、前扬升架,后扬升架,以及驱动组件。跑步台供使用者在其上走路或跑步。前扬升架与跑步台的前半部分枢接。后扬升架与跑步台的后半部分枢接。驱动组件可动连接前扬升架与后扬升架,并包含套管在前扬升架与后扬升架之间位移。当套管朝前半部分位移,后扬升架被抬升;当套筒朝后半部分位移,前扬升架被抬升。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跑步机,其包含跑步台、前扬升架,后扬升架,以及驱动组件。跑步台供使用者在其上走路或跑步。前扬升架与跑步台的前半部分枢接。后扬升架与跑步台的后半部分枢接。驱动组件可动连接前扬升架与后扬升架,并在前扬升架与后扬升架之间位移,使得前扬升架或后扬升架被抬升。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分解图,显示根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跑步机。图2A和图2B为立体图,显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跑步机的前扬升架、后扬升架,以及驱动组件。图3是局部图,显示图1跑步机1在水平状态时,止挡部分112抵住前扬升架20。图4是局部图,显示图1跑步机1在水平状态时,后扬升架的脚垫3058抵住横管3056。图5为侧视立体图,显示图1跑步机的模拟下坡状态。图6为侧视立体图,显示图1跑步机的模拟爬坡状态。图7为分解图,显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跑步机。【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跑步机10:跑步台20:前扬升架30:后扬升架40:驱动组件102:跑步带104:前半部分106:后半部分108:枢接部分110:枢接部分112:止挡部分202:横杆204:侧杆206:枢接部分208:滚轮210:枢接部分302:外框304:内框402:马达404:螺杆406:套筒408:枢接部分410:枢接部分3020:支撑垫3040:横杆3042:侧杆3044:举臂3046:枢接部分3048:滚轮3050:轴3052:枢转部分3054:枢接部分3056:横管3058:脚垫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跑步机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以下将详述本发明的各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为示例。在一些实施例中,图中显示的范例可依照比例,但在其他实施例中,不需要按照比例。在一些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元件符号可代表相同、相似,或类比的元件及/或元素,但在某些实施例中,也可以表示不同的元件。在一些实施例中,描述方向的名词,例如上、下、左、右、往上、往下、超过、上方、下方、后面、前面等可根据字面意义解释,但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根据字面意义解释。此外,为了清楚表示本发明的某些元件,图中可能省略部分元件。在说明书的描述中,为了使读者对本发明有较完整的了解,提供了许多特定细节;然而,本发明可能在省略部分或全部这些特定细节的前提下,仍可实施。图1为分解图,显示根据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的跑步机1。如图1所示,跑步机1包含跑步台10、前扬升架20、后扬升架30,以及驱动组件40。图2A和图2B为立体图,显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跑步机的前扬升架20、后扬升架30,以及驱动组件40。请参阅图1、图2A和图2B,跑步台10可具有跑步带102,供使用者在其上走路或跑步,前扬升架20与跑步台10的前半部分104下方枢接。后扬升架30与跑步台10的后半部分106下方枢接。驱动组件40可动连接前扬升架20与后扬升架30,并在前扬升架20与后扬升架30之间位移,使得前扬升架20或后扬升架30被抬升。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驱动组件40的元件可在前扬升架20与后扬升架30之间位移。细节说明如下。图3是局部图,显示图1跑步机1的跑步台10在水平状态。请参阅图1、图2A、图2B和图3,作为示例而非限制,前扬升架20包含横杆202以及两侧杆204。两侧杆204分别位于横杆202的两侧,每个侧杆204的一端具有滚轮208抵靠支撑面或地面,另一端具有枢接部分206与跑步台10的前半部分104下方的枢接部分108枢接。此外,如图3所示,当跑步台10为水平,跑步台10的前半部分104下方的止挡部分112抵住前扬升架20。图4是局部图,显示图1跑步机1在水平状态时的后扬升架。请参阅图1、图2A、图2B和图4,作为示例而非限制,后扬升架30包含外框302与内框304。外框302包含四支撑垫3020与支撑面或地面接触。内框304位于外框302内,包含横杆3040、两侧杆3042、两举臂3044、横管3056。两侧杆3042分别位于横杆3040的两侧。每个侧杆3042具有两端,其中一端具有枢接部分3046用以枢接跑步台102的后半部分106的枢接部分110,另一端具有滚轮3048可动连接于外框302。两举臂3044分别位于横管3056的两侧并与横管3056固定,每个举臂3044具有两端,其中一端枢接外框302于轴3050,另一端枢接一个对应侧杆3042的枢转部分3052。此外,如图4所示,侧杆3042后端的下方具有脚垫3058。当跑步台10为水平,脚垫3058抵靠横管3056。请参阅图1、图2A和图2B,作为示例而非限制,驱动组件40包含马达402、螺杆404、套筒406。套筒406具有内螺纹与螺杆404啮合,并具有枢接部分408枢接前扬升架20的枢接部分210。马达402具有枢接部分410枢接后扬升架30的枢接部分3054。马达402可驱动套筒406沿着螺杆404朝跑步台10的前半部分104或后半部分106位移。图5至图6为侧视图,显示根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跑步机的操作状态。如图3所示,当跑步台10为水平,跑步台10下方的止挡部分112抵住前扬升架20。如图2A、图3和图5所示,当想要进行下坡训练,控制驱动组件40,使套筒406朝前半部分104位移,使驱动组件40的总长增加,此时跑步台10的止挡部分112阻挡前扬升架20向上抬升,并施予一个反作用力经由套筒406传给后扬升架30,导致后扬升架30被抬升。其中,举臂3044绕着轴3050举起,且侧杆3042的滚轮3048朝后半部分106移动,使得后扬升架30抬升,且驱动组件40随后扬升架30而稍微连动抬升。当控制驱动组件40使套筒406回到原来位置,跑步台10恢复水平。如图4所示,当跑步台10为水平,后扬升架30的脚垫3058抵靠横管3056。如图2B和图6所示,当想要进行上坡训练,控制驱动组件40,使套筒406朝后半部分106位移,使驱动组件40的总长缩短,此时脚垫3058抵靠横管3056使后扬升架30无法下降,且套筒406拖曳前扬升架20往后半部分106旋摆,导致前扬升架20被抬升,此时驱动组件40随前扬升架20抬升而稍微抬升。当控制驱动组件40使套筒406回到原来位置,跑步台10恢复水平。上述止挡部分112和脚垫3058的材质,可包含至少部分的弹性或柔软的材料,以减少与横管3056与前扬升架20的金属材质接触而产生噪音。本发明实施例的跑步机,仅利用单一驱动组件,控制跑步台的前半部分或后半部分的抬升,使用者很方便可模拟爬坡或下坡训练。如此可降低成本,节省空间,并且,大幅提升坡度抬升或下降的反应速度。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针对本发明实施例,可做各种修饰、变化,或变更,而这些修饰、变化或变更均属于本发明的范畴。请参阅图7,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套筒406的枢接部分408可枢接后扬升架30的枢接部分3054,而马达402的枢接部分410枢接前扬升架20的枢接部分210。马达402驱动套筒406沿着螺杆404朝前半部分104或后半部分106位移。在跑步台为水平时,若马达402驱动套筒406沿着螺杆404朝前半部分104位移,将使得前扬升架20被抬升;若马达402驱动套筒406沿着螺杆404朝后半部分106位移,将使得后扬升架30被抬升。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