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积木掌中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47605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智慧积木掌中宝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旋转的切换出八卦或易经六十四卦的积木技术。



背景技术:

《易经》是中国最古老的文献之一,并被儒家尊为「五经」之首;《易经》是以一套符号系统来描述状态的简易、变易、不易,表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哲学和宇宙观。它的中心思想,是以阴阳的交替变化描述世间万物。《易经》最初用于占卜,但它的影响遍及中国的哲学、宗教、医学、天文、算术、文学、音乐、艺术、军事和武术等各方面。自从17世纪开始,《易经》也被介绍到西方。

《易经》分将六十四卦,每一卦都由两个八卦卦象一上一下组成,也就是由上三爻加下三爻合成一卦;上三爻叫上卦或者外卦,下三爻叫下卦或者内卦。每卦都有自己卦辞,每爻都有爻辞,故而六十四卦就有卦辞六十四,爻辞三百八十四。

易经的学习并不容易,最难的是在一堆不同组合符号中解读出卦象,相当考验耐心,尤其在没有适当的积木教材辅助下,即便大人也会有学习困难之感,造成易经推广不易。

有鉴于此,发明人及经多方试验设计,终成功创作出本发明,以使学习《易经》时,能将枯燥的六十四卦立体生动起来,从而唤起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激发求知欲。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提供一种智慧积木掌中宝,至少具有两积木本体,该积木本体对称的具有设有爻或八卦的外侧面,并同中心轴线的于顶面设有凸部、底面设有匹配凸部的凹部,用以串接两积木本体,从而于对齐的上外侧面、下外侧面拼出所需卦象,且通过凸部能绕凹部的360度自转下,进而切换两积木本体对 齐上外侧面、下外侧面的卦象,以提供易经六十四卦变化运用,俾达到辅助学习功效。

较佳地,前述凸部及凹部更设有对应的节点结构,用以进一步控制两积木本体在切换不同上、下外侧面对齐时的精准定位性,而具有不虞随便晃动失位的质感。

较佳地,节点结构于凸部外周对称设有若干卡槽,至于两积木本体另于底面凹设有一环槽,该环槽介于凹部与积木本体外周之间,且与凹部呈同一中心轴线设置,用以使凹部壁面形成一套筒,继而,该套筒底端则等间距的向下突设有一弹片,使凸部在凹部中转动时,该卡槽、弹片可卡定的提供两积木本体在切换不同上、下外侧面对齐时的定位。

较佳地,两积木本体对称的具有设有阳爻或阴爻的外侧面,其进一步控制阴爻与阳爻的卡槽数量有所不同。

较佳地,节点结构于凸部外周设有至少一卡缘,至于两积木本体另于底面凹设有一环槽,该环槽介于凹部与积木本体外周之间,且与凹部呈同一中心轴线设置,用以使凹部壁面形成一套筒,继而,该套筒底端则等间距的设有若干连通环槽与凹部的剖槽,使凸部在凹部中转动时,该卡缘、剖槽可卡定的提供两积木本体在切换不同上、下外侧面对齐时的定位。

较佳地,两积木本体对称的具有供后天八卦或先天八卦排列的坤(地)卦、兑(泽)卦、干(天)卦、坎(水)卦、艮(山)卦、震(雷)卦、巽(风)卦、离(火)卦设置的八个外侧面,且分别于两积木本体顶面设有一太极图。

较佳地,两积木本体对称的具有供阳爻、阳爻、阴爻、阴爻设置的四个外侧面,用以使该两积木本体得以凸部、凹部依序插合而串接成一体,以便能于该四个上、下外侧面对齐的拼出四象,且分别于两积木本体顶面设有一太极图。

较佳地,具有三积木本体,该三积木本体对称的具有供阳爻、阳爻、阴爻、阴爻设置的四个外侧面,用以使该三积木本体得以凸部、凹部依序插合而串接成一体,以便能于该四个上、下外侧面对齐的拼出八卦,且分别于三积木本体顶面设有一太极图。

较佳地,另安装有一具有供坤(地)卦、兑(泽)卦、干(天)卦、坎(水)卦、艮(山)卦、震(雷)卦、巽(风)卦、离(火)卦设置的积木本体,使之能与前述三积木本体串接,用以拼出六十四卦。

较佳地,以两副三积木本体串接而拼出六十四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两积木本体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积木本体采后天八挂排列时的各侧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积木本体采先天八挂排列时的各侧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两积木本体的组合外观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两积木本体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节点结构的定位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以三个积木本体组成的第二实施例分解示意图。

图8为图7其中一积木本体的各侧面示意图。

图9为图8的节点结构示意图。

图10、11为图8节点结构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12为图8的组合平面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以四个积木本体组成的第三实施例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以二个积木本体组成的第四实施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A、B、C、D、E-积木本体;11-坤(地)卦;12-兑(泽)卦;13-干(天)卦;14-坎(水)卦;15-艮(山)卦;16-震(雷)卦;17-巽(风)卦;18-离(火)卦;20-凸部;21-太极图;30-凹部;40-节点结构;41-卡槽;42-环槽;43-套筒;44-弹片;45-卡缘;46-剖槽;51-阳爻;52-阳爻;53-阴爻;54-阴爻。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看图1至图6,本发明至少由两个积木本体A、B组成;其中;

如图1及图2所示,该两积木本体A、B对称的具有供后天八卦排列的坤(地)卦11、兑(泽)卦12、干(天)卦13、坎(水)卦14、艮(山)卦15、震(雷)卦16、巽(风)卦17、离(火)卦18设置的八个外侧面,该等八卦可以采印制、贴纸…等等方式而设置于积木本体A、B对应外侧面,如第3图所示,该等坤(地)卦11、兑(泽)卦12、干(天)卦13、坎(水)卦14、艮(山)卦15、震(雷)卦16、巽(风)卦17、离(火)卦18亦可以呈先天八卦排列的方式设置于两积木本体A、B对应的八个外侧面,其端视实际需求而定;

所述两积木本体A、B同中心轴线的于顶面设有凸部20、底面设有匹配凸部20的凹部30,用以提供两积木本体A、B上下串接,俾使两积木本体A、B对齐的上外侧面、下外侧面能拼出所需卦象,如第4图所示,该两积木本体A、B为于正面拼出上坤(地)卦11、下坎(水)卦14的地水师卦象,进而将枯燥的六十四卦立体生动起来,从而唤起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激发求知欲,然后配合易经六十四卦的卦义,即可有效的学习,此外,本发明能通过凸部20绕凹部30的360度自转下,进而切换两积木本体A、B对齐上外侧面、下外侧面所形成的卦象,使的足以提供易经六十四卦演算运用;

请配合图1、图5及图6观之,前述凸部20、凹部30更设有对应的节点结构40,用以进一步控制两积木本体A、B在切换不同上、下外侧面对齐时的精准定位性,而具有不虞随便晃动失位的质感,具体而言,该节点结构40为于凸部20外周对称的设有八道卡槽41,至于积木本体A、B另于底面凹设有一环槽42,该环槽42为介于凹部30与积木本体A、B外周之间,且与凹部30呈同一中心轴线设置,用以使凹部30壁面形成一套筒43,继的,该套筒43底端则等间距的向下突设有一弹片44,使凸部20在凹部30中转动时,该卡槽41、弹片44可卡定的提供两积木本体A、B每转45度的切换对位,用以使各外侧面精准能切换对齐;

前述凸部20得于顶面设有一太极图21,用以本发明整体外观性符合《易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意思。

请参看图7至图9,其为说明本发明可以将图1至图7的结构配置,等效的转换运用于另外三个积木本体C、D、E,差异性仅在该三积木本体C、D、E对称的具有供阳爻51、阳爻52、阴爻53、阴爻54设置的四个外侧面,使该三积木本体C、D、E得以凸部20、凹部30依序插合而串接成一体,以便能如第12图所示的于该四个上、下外侧面对齐的拼出八卦,具体而言,该三积木本体C、D、E为于正面拼出坤(地)卦,然后配合第一图的积木本体A(B)串接下,即可轻易如第13图所示的组出易经六十四卦中的地水师卦象,相同的道理,其亦可以两副三积木本体C、D、E串接而组出易经六十四卦;前述凸部20及凹部30亦设有对应的节点结构40,该节点结构40为能进一步控制三积木本体C、D、E在相对转90度时的定位,以使三积木本体C、D、E各面能精准的切换对齐,此外,为能手感或声响的判断弹片44是相对定位于阳爻51(52),或阴爻53(54)位置,其进一步控制阴 爻53(54)与阳爻51(52)的卡槽41数量或大小为有所不同;

图10及图11则是揭示该节点结构40的另一实施例,其主要于凸部20外周对称的突设有至少一卡缘45,至于积木本体A、B另于底面凹设有一环槽42,用以使凹部30壁面形成一套筒43,继的,该该套筒43底缘等份的设有4道连通环槽42与凹部30的剖槽46,用以使套筒43具有伸缩的弹性,令该卡缘45、剖槽46可卡定的提供两积木本体C、D每转90度的切换对位,该等结构为与图9等效;

至于图14则是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可以二积木本体C、D串接而组成四象,相同的道理,本发明单一积木本体C则能构成二仪的使用态样。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特征,其在现有结构中可以说是前所未见,且通过实地操作下,能将枯燥的六十四卦立体生动起来,从而唤起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激发求知欲,进而对易经推广有所帮助。

以上说明对本发明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以下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